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岫岩陨石坑撞击角砾岩的岩相学和冲击变质特征
1
作者 尹锋 陈鸣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01-912,共12页
撞击角砾岩是陨石撞击过程形成的特有岩石种类,是研究撞击成坑过程、陨石坑定年、矿物岩石冲击变质的理想对象。岫岩陨石坑是一个直径1800m的简单陨石坑,坑内有大量松散堆积的撞击角砾岩。本研究通过光学显微镜、费氏台、电子探针、X射... 撞击角砾岩是陨石撞击过程形成的特有岩石种类,是研究撞击成坑过程、陨石坑定年、矿物岩石冲击变质的理想对象。岫岩陨石坑是一个直径1800m的简单陨石坑,坑内有大量松散堆积的撞击角砾岩。本研究通过光学显微镜、费氏台、电子探针、X射线荧光光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等分析测试手段,主要研究了岫岩陨石坑撞击角砾岩的岩相学和冲击变质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撞击角砾岩的形成过程和陨石坑的形貌特征。岫岩陨石坑内产出有三种撞击角砾岩,分别是来自上部的玄武质角砾岩和复成分岩屑角砾岩,以及底部的含熔体角砾岩。组成玄武质角砾岩和复成分岩屑角砾岩的碎屑受到的冲击程度较低,仅有少量石英发育面状变形页理,指示不超过20GPa的冲击压力。而组成含熔体角砾岩的碎屑受到了很强的冲击,发育了熔融硅酸盐玻璃、石英面状变形页理、柯石英、二氧化硅玻璃、击变长石玻璃、莱氏石等冲击变质特征,指示的峰值压力超过50GPa。本研究证实了含熔体角砾岩通常产出在简单陨石坑底部,由瞬间坑的坑缘和坑壁垮塌的岩石碎屑与坑底的冲击熔体混合形成。岫岩坑的真实深度是495m,真实深度与直径的比值为0.275,符合简单陨石坑的尺寸特征。陨石坑内的撞击角砾岩中心厚度为188m,与直径之比为0.104,略低于其它简单坑,可能是受丘陵地貌影响导致改造阶段垮塌到坑内的岩石角砾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撞击角砾岩 冲击变质 石英面状变形页理 岫岩陨石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岫岩陨石坑中两种角砾岩的特征与成因
2
作者 尹锋 陈鸣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68-69,共2页
角砾岩是由未被磨圆的砾石经胶结而形成的碎屑岩。角砾岩可以形成于多种地质过程中,如沉积角砾岩、火山角砾岩、构造角砾岩以及撞击角砾岩等。与陨石坑研究有关的是撞击角砾岩。撞击角砾岩按照岩石特征。
关键词 构造角砾岩 撞击角砾岩 陨石坑 玄武岩 菱铁矿 湖泊沉积物 成因 沉积角砾岩 岫岩 岩石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岫岩陨石坑撞击成因的矿物学证据 被引量:2
3
作者 陈鸣 肖万生 +2 位作者 谢先德 谭大勇 曹裕波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51-51,共1页
岫岩陨石坑位于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苏子沟镇古龙村辖区内。该坑为简单坑,形态呈碗形,直径1.8km,平均坑深150m。坑区基岩为早元古界变质岩地层,由浅粒岩、角闪岩、大理岩、片麻岩等组成。陨石坑四周坑缘山脊大部分被风化浮土覆... 岫岩陨石坑位于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苏子沟镇古龙村辖区内。该坑为简单坑,形态呈碗形,直径1.8km,平均坑深150m。坑区基岩为早元古界变质岩地层,由浅粒岩、角闪岩、大理岩、片麻岩等组成。陨石坑四周坑缘山脊大部分被风化浮土覆盖。地质钻探结果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陨石坑 岫岩 片麻岩 辽宁省鞍山市 元古界变质岩 证据 浅粒岩 撞击角砾岩 古龙村 柯石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