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水分含量和接种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对伯乐树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王丹丹 魏蓉 +2 位作者 张薇 林明琛 陈红锋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76-985,共10页
该研究测定了伯乐树在不同水分处理(40%、60%、80%、100%)和时间节点下的菌根侵染率,不同水分处理前后接种组和对照组幼苗株高、地径、叶片数等形态指标以及叶片丙二醛含量、幼苗成活率指标。结果表明:(1)相对含水量60%条件下,菌丝、丛... 该研究测定了伯乐树在不同水分处理(40%、60%、80%、100%)和时间节点下的菌根侵染率,不同水分处理前后接种组和对照组幼苗株高、地径、叶片数等形态指标以及叶片丙二醛含量、幼苗成活率指标。结果表明:(1)相对含水量60%条件下,菌丝、丛枝和总的侵染率最高,40%低水分含量和80%以上高水分含量都不利于菌根真菌对幼苗的侵染。(2)在40%和60%低水分量含量条件下,接种幼苗的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对照,接种摩西斗管囊霉可提高幼苗对干旱胁迫的抗耐性,但80%和100%高水分含量条件下接种对幼苗的作用不明显。(3)幼苗在自然和接种条件下适宜生长的土壤相对含水量为80%和60%。(4)相同水分条件下,接种幼苗成活率高于对照,其中相对含水量60%下接种幼苗的成活率最高(90%),在40%低水分含量或100%饱和水分含量下,幼苗的成活率都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西斗管囊霉 水分胁迫 伯乐树 成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Cl胁迫下摩西斗管囊霉对文冠果生长及叶片解剖结构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宗建伟 黄小迪 +1 位作者 靳永安 杨雨华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3-81,共9页
以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T.H.Nicolson et Gerd.)C.Walker et A.Schüler)为供试菌,对0(CK)、80、160、240和320 mmol·L^(-1)NaCl胁迫下未接种组和接种组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um Bunge)根系菌根侵染率... 以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T.H.Nicolson et Gerd.)C.Walker et A.Schüler)为供试菌,对0(CK)、80、160、240和320 mmol·L^(-1)NaCl胁迫下未接种组和接种组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um Bunge)根系菌根侵染率、部分生长指标及叶片解剖结构、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叶绿素含量进行比较,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综合得分比较。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升高,接种组的菌根侵染率逐渐降低;未接种组和接种组的单株干质量、地径、株高、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P)、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和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根冠比逐渐升高,叶片厚度、角质层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与海绵组织厚度的比值、叶片组织结构紧密度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总体上先升高后降低,叶片组织结构疏松度总体上先略降低再升高后趋于稳定,上表皮厚度和下表皮厚度则波动变化。相同浓度NaCl胁迫下接种组的生长指标、多数叶片解剖结构指标、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叶绿素含量总体上高于未接种组。除角质层厚度和上表皮厚度外,摩西斗管囊霉和NaCl单一处理对所有检测指标的影响均在0.05、0.01或0.001水平具有统计学意义,但二者交互作用仅对叶片厚度、角质层厚度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的影响在0.01或0.001水平具有统计学意义。前3个主成分的特征值均大于1,累计贡献率为91.608%。相同浓度NaCl胁迫下接种组的综合得分高于未接种组。研究结果显示:摩西斗管囊霉可有效缓解NaCl胁迫对文冠果的伤害,提高其耐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冠果 摩西斗管囊霉 NACL胁迫 叶片解剖结构 叶绿素荧光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F对降香黄檀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莫上隆 《花卉》 2025年第14期193-195,共3页
以降香黄檀为试验材料,用不同浓度的幼套近明球囊霉(Glomus etunicatum)、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和幼套近明球囊霉与摩西斗管囊霉混合加入育苗基质对幼苗进行侵染,在幼苗发育过程中测定幼苗生长指标(侵染率、根瘤数量、... 以降香黄檀为试验材料,用不同浓度的幼套近明球囊霉(Glomus etunicatum)、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和幼套近明球囊霉与摩西斗管囊霉混合加入育苗基质对幼苗进行侵染,在幼苗发育过程中测定幼苗生长指标(侵染率、根瘤数量、根瘤质量、根系总表面积、根体积、根尖数、根分支数、平均根系直径、地上部和地下部所含的氮、磷量),旨在研究幼套近明球囊霉、摩西斗管囊霉和套近明球囊霉与摩西斗管囊霉混合加入对降香黄檀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幼套近明球囊霉与摩西斗管囊霉混合加入降香黄檀育苗基质中时,幼苗各项生长指标均达到最大值,且与对照达显著差异水平(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套近明球 摩西斗管囊霉 降香黄檀 幼苗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丛枝菌根真菌复合接种对青山杨生长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方静 武帅 +1 位作者 孟昭军 严善春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22,共6页
为了解不同丛枝菌根(AM)真菌在复杂性生态系统中的协同效应和功能互补性,以及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选取1年生青山杨(Populus pseudo-cathayana×P.deltoides)幼苗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根内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RI)... 为了解不同丛枝菌根(AM)真菌在复杂性生态系统中的协同效应和功能互补性,以及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选取1年生青山杨(Populus pseudo-cathayana×P.deltoides)幼苗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根内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RI)、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FM)对青山杨幼苗进行单一和复合接种(根内根孢囊霉+摩西斗管囊霉,M)处理,不接种处理(CK)为对照,分析不同接种处理对青山杨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AM真菌不同接种方式,对青山杨的生长发育影响不同,复合接种处理比其单一接种处理有利于青山杨的生长发育。复合接种处理(M)的青山杨的株高、地径、叶宽、叶面积、根系活力、叶绿素a质量分数、类胡萝卜素质量分数、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活性、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叶生物量、苗木质量指数显著(P<0.05)高于其他处理;叶绿素b质量分数显著(P<0.05)低于其他处理;叶长、叶片数、根长、根系平均直径、根系体积、根表面积、可溶性糖质量分数、根生物量、茎生物量均显著(P<0.05)高于RI处理和CK处理,但与FM处理差异不显著;乙醇酸氧化酶活性和淀粉质量分数均与RI处理差异不显著。因此,根内根孢囊霉+摩西斗管囊霉复合接种是培育青山杨的优良接种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可优先考虑根内根孢囊霉+摩西斗管囊霉复合接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根内根孢 摩西斗管囊霉 复合接种 青山杨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丛枝菌根真菌对NaCl胁迫和非胁迫下拟南芥相关指标的影响
5
作者 宋娟 吴祝华 +3 位作者 王靖涵 陈凤毛 闵莉静 罗伊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3-116,共4页
为探究丛枝菌根真菌对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Linn.)Heynh.〕耐盐性的影响,测定了接种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T.H.Nicolson et Gerd.)C.Walker et A.Schüler〕和细凹无梗囊霉(Acaulospora scrobiculata Trap... 为探究丛枝菌根真菌对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Linn.)Heynh.〕耐盐性的影响,测定了接种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T.H.Nicolson et Gerd.)C.Walker et A.Schüler〕和细凹无梗囊霉(Acaulospora scrobiculata Trappe)后及(或)质量体积分数2%NaCl胁迫下拟南芥种子萌发率、幼苗鲜质量和根长及抗逆相关基因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在无NaCl胁迫下,接种细凹无梗囊霉显著(P<0.05)提高了拟南芥种子萌发率,接种2种菌均显著提高了幼苗鲜质量而降低了幼苗根长;在NaCl胁迫下,接种2种菌均明显提高了种子萌发率及幼苗鲜质量和根长,且以细凹无梗囊霉的影响更为明显。在NaCl胁迫和非胁迫下,接种摩西斗管囊霉使PAP1、PDF1、POD表达水平显著上调,接种细凹无梗囊霉使NCED3表达水平显著上调。总体来看,摩西斗管囊霉和细凹无梗囊霉均能够促进拟南芥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并提高其耐盐性,且细凹无梗囊霉的作用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西斗管囊霉 细凹无梗 盐胁迫 拟南芥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干旱条件下桑树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邢丹 韩世玉 +3 位作者 罗朝斌 杨胜特 张芳 陈廷速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75-483,共9页
研究自然干旱条件下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e,AM)真菌对桑树生长、光合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的影响,揭示AM真菌提升桑树WUE的原因,为岩溶区域植被人为调控WUE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以桑品种桑特优2号为... 研究自然干旱条件下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e,AM)真菌对桑树生长、光合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的影响,揭示AM真菌提升桑树WUE的原因,为岩溶区域植被人为调控WUE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以桑品种桑特优2号为研究对象,设置不接种(CK)、接种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Fm)和接种根内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Ri) 3个处理,培养40 d后自然干旱7 d,测定桑树的菌根侵染率、生长指标、光合特性,获得桑树WUE及增幅贡献来源等。结果发现,桑树接种AM真菌后47 d,菌根侵染率达40%以上;接种Fm的桑树株高、地径、叶面积、地上部分和根系干质量分别比对照增加16.57%、19.02%、91.35%、239.66%和342.86%,接种Ri分别比对照增加10.13%、14.11%、23.04%、91.38%和125.71%;与CK比较,接种Fm和Ri都可显著增加桑树根冠比,分别增加29.39%和17.08%,并且接种Fm的效果优于接种Ri;AM真菌处理显著提高桑树叶片净光合速率(Pn),降低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接种Fm和Ri均显著提高桑树WUE,增幅分别达160.70%和51.56%,但贡献大小因菌种而存在差异,其中接种Fm通过使Pn显著提高而对WUE贡献率高于接种Ri,接种Ri则使Tr显著降低而对WUE贡献率大;桑树菌根侵染率、生长状况、光合特性、WUE之间彼此显著相关,并且AM真菌对桑树根冠比有极显著的直接作用,同时通过正向影响地径和负向影响Tr表现明显的间接作用;AM真菌通过提高桑树根冠比而促进WUE提升。因此,AM真菌侵染桑树根系后,主要通过协调根冠生长而提升桑树WUE,并且接种摩西斗管囊霉更易提高桑树W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干旱 丛枝菌根 摩西斗管囊霉 根内根孢 根冠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丛枝菌根真菌与胡萝卜毛状根双重培养体系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张金莲 刘金华 +4 位作者 包涵 李冬萍 宋娟 黄京华 陈廷速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535-1542,共8页
以发根农杆菌(Agrobacterium rhizogenes)K599诱导胡萝卜产生毛状根,接种丛枝菌根(AM)真菌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建立双重培养体系,研究不同消毒方法、超声波、低温预处理和培养基pH对摩西斗管囊霉孢子萌发的影响及其与... 以发根农杆菌(Agrobacterium rhizogenes)K599诱导胡萝卜产生毛状根,接种丛枝菌根(AM)真菌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建立双重培养体系,研究不同消毒方法、超声波、低温预处理和培养基pH对摩西斗管囊霉孢子萌发的影响及其与胡萝卜毛状根建立双重培养体系的最佳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消毒方法3孢子萌发率最高,孢子污染率最低,15 d孢子萌发率达48.88%,而污染率仅为9.98%;超声波处理能降低孢子污染率11.17%~14.53%;低温预处理可有效提高孢子的萌发率,4℃低温处理10 d和15 d效果较好,其萌发率分别为70%和65%;AM真菌孢子在水琼脂培养基萌发最佳pH为6.5,萌发率达到48.50%,pH<5.5或pH>8.0均抑制孢子萌发,pH 5.5和pH 8.0的萌发率分别为15.43%和16.06%。消毒孢子先于水琼脂萌发后,再挑取萌发管多,菌丝较长的孢子并将菌丝生长方向正对毛状根方向进行转接,可以提高双重培养的成功率。MSR培养基为双重培养的最优培养基。胡萝卜毛状根与AM真菌双重培养可为菌根真菌繁殖及相关分子机理研究提供可行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萝卜毛状根 发根农杆菌 丛枝菌根真菌 摩西斗管囊霉 双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丛枝菌根真菌对镉胁迫水稻秧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许隽 胡浩 +5 位作者 曾艳 曾奥 贺月林 唐少军 杨祎 雷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0-35,45,共7页
【目的】探讨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对镉胁迫水稻秧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为利用AMF菌根技术减少稻米镉超标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分别在无镉胁迫和1 mg/kg镉胁迫的水稻育秧土壤中接种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目的】探讨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对镉胁迫水稻秧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为利用AMF菌根技术减少稻米镉超标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分别在无镉胁迫和1 mg/kg镉胁迫的水稻育秧土壤中接种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FM)和根内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rregularis,RI),以接种等量高温高压灭菌后的FM+RI菌剂为对照,30 d时测定这2种AMF对水稻秧苗根系的侵染率,并分析其对秧苗株高、生物量、叶绿素含量以及镉含量的影响。【结果】在无镉胁迫的条件下,FM、RI对水稻秧苗根系的侵染率分别为33.4%和24.9%;与对照相比,FM和RI处理秧苗的株高分别增加8.6%和7.6%(P<0.05),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无显著性差异。在1 mg/kg镉胁迫的条件下,FM、RI对根系的侵染率分别为25.1%和20.3%;与对照相比,FM和RI处理秧苗的株高分别增加26.5%和21.0%(P<0.05),生物量分别增加33.1%和18.6%(P<0.05),叶绿素含量分别增加16.1%和15.2%(P<0.05),根系镉含量分别增加186.2%和207.7%(P<0.05),地上部分镉含量分别减少40.2%和36.8%(P<0.05),镉转运系数均降低80.0%(P<0.05)。【结论】FM和RI能够显著促进镉胁迫水稻秧苗的生长发育,增强根系对镉的固定能力,减少镉从地下部分到地上部分的转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摩西斗管囊霉 根内根孢 水稻秧苗 镉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