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凸轮式响应放大摩擦阻尼器基于性态目标的能量设计方法
1
作者 赵桂峰 刘泽明 +2 位作者 陈嘉佳 马玉宏 刘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0期13048-13055,共8页
在前期对凸轮式响应放大摩擦阻尼器(cam type response amplification device with friction damper,CRAD-FD)研究的基础上,对安装该阻尼器的单自由度体系建立了能量方程,推导了简谐荷载作用下CRAD-FD单圈滞回的能量解析解;基于消能减... 在前期对凸轮式响应放大摩擦阻尼器(cam type response amplification device with friction damper,CRAD-FD)研究的基础上,对安装该阻尼器的单自由度体系建立了能量方程,推导了简谐荷载作用下CRAD-FD单圈滞回的能量解析解;基于消能减震结构标准能量设计反应谱,提出了CRAD-FD基于性态目标的能量设计方法;以某10层RC框架结构为例,在设防、罕遇、极罕遇地震作用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研究表明:所推导的CRAD-FD的能量解析解正确,所提出的基于性态目标的能量设计方法可靠;消能减震结构通过CRAD串联小吨位摩擦阻尼器的减震与耗能效果可与直接安装大吨位阻尼器的效果相差无几或更优,体现了CRAD的响应放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阻尼 凸轮式响应放大技术 能量 能量设计方法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擦耗能器在集装箱起重机抗震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滕媛媛 董达善 +1 位作者 李锦 邱惠清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5年第4期163-169,共7页
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简称岸桥)是用于现代化港口集装箱吊装的主要设备。由于绝大多数港口位于沿海地震带,为保证岸桥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首次引入摩擦耗能器作为减隔震装置。为该耗能器制定一套能量设计方法,并为一台有抗震要... 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简称岸桥)是用于现代化港口集装箱吊装的主要设备。由于绝大多数港口位于沿海地震带,为保证岸桥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首次引入摩擦耗能器作为减隔震装置。为该耗能器制定一套能量设计方法,并为一台有抗震要求的岸桥设计摩擦耗能器。设计并进行缩尺模型试验和仿真分析,验证其具有良好的耗能性能。在岸桥原型上测定实际摩擦系数后,通过该耗能器在偶然级别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响应分析,比较实例添加耗能器前后的各关键物理量和能量分项的结果,表明安装摩擦耗能器的起重机能更好的减小地震载荷对起重机的损害,使起重机仍保有全额或者部分载荷的装卸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岸边集装箱起重机 摩擦耗能:能量设计方法 模型试验 弹塑性地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冷却摩擦式缓降器能量耗散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武淑琴 索双富 +3 位作者 黄涛 郑文娇 刘向峰 王玉明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6-88,92,共4页
根据自冷却摩擦式缓降器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分析了运动传递过程中的能量耗散过程。应用工程力学的方法,分别推导出缓降器运动传递过程中各个阶段的能量耗散公式。通过实例及实验验证,得到了计算公式中的相关参数的确定方法。为进一... 根据自冷却摩擦式缓降器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分析了运动传递过程中的能量耗散过程。应用工程力学的方法,分别推导出缓降器运动传递过程中各个阶段的能量耗散公式。通过实例及实验验证,得到了计算公式中的相关参数的确定方法。为进一步研究缓降器的性能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降 弯曲 摩擦 扰流 机械效率 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滞阻尼器耗能减振工程应用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王立伟 蔡新江 田石柱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61-167,共7页
本中文阐述了黏滞阻尼器的构造、力学模型以及其耗能减振的基本原理,并基于国际结构振动控制公共平台Benchmark模型,采用ANSYS和SAP2000有限元软件对其进行无控和有控地震反应分析,研究了黏滞阻尼器自身参数、设置形式、速度指、阻尼系... 本中文阐述了黏滞阻尼器的构造、力学模型以及其耗能减振的基本原理,并基于国际结构振动控制公共平台Benchmark模型,采用ANSYS和SAP2000有限元软件对其进行无控和有控地震反应分析,研究了黏滞阻尼器自身参数、设置形式、速度指、阻尼系数、位置和数量等因素对其控制效果的影响规律。结合国内外规范,给出LVD安装形式、各种参数、位置和数量的简化设计方法。利用本文提出的方法来进行LVD被动耗能减振分析和设计是方便可行的。新的抗震规范容许通过设置LVD耗能减振的方法适当降低主体结构的抗震构造措施,因此,今后阻尼器的应用是个必然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滞阻尼 BENCHMARK 有限元分析 简化设计方法 耗能减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设钢管铅芯阻尼器的可更换耗能连梁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胡京亚 周云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3-71,共9页
本文提出一种由钢管铅芯阻尼器和端部开缝的连接钢板构成的新型可更换耗能连梁,并基于其在结构中的应用提出一套实用设计方法。设计思路是通过钢管铅芯阻尼器和连接钢板设计来调节可更换耗能连梁的等效刚度,并使其与原普通连梁刚度等效... 本文提出一种由钢管铅芯阻尼器和端部开缝的连接钢板构成的新型可更换耗能连梁,并基于其在结构中的应用提出一套实用设计方法。设计思路是通过钢管铅芯阻尼器和连接钢板设计来调节可更换耗能连梁的等效刚度,并使其与原普通连梁刚度等效,同时保证可更换耗能连梁良好的耗能能力。为验证该设计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对某实际工程算例有无可更换耗能连梁的结构进行地震反应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法简单易行,可通过调节耗能连梁的等效刚度来达到对应的设计期望和要求。该种新型可更换耗能连梁具有良好的性能和稳定的滞回耗能特性,用于工程结构中可有效减缓剪力墙的破坏、提高结构的耗能能力、改善结构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铅芯阻尼 可更换耗能连梁 设计方法 双肢剪力墙 可恢复功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弹性形状记忆合金自恢复与耗能平衡设计理念 被引量:1
6
作者 强旭红 蹇楠毅 姜旭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01-1508,1557,共9页
超弹性形状记忆合金具有优越的自恢复性能,在工程抗震应用中能够赋予结构完美的自复位性能,但由于其超弹性旗帜形本构关系,自身耗能能力十分有限,致使其难以满足结构地震下的抗震需求。探求在保留形状记忆合金自恢复性能的前提下,尝试... 超弹性形状记忆合金具有优越的自恢复性能,在工程抗震应用中能够赋予结构完美的自复位性能,但由于其超弹性旗帜形本构关系,自身耗能能力十分有限,致使其难以满足结构地震下的抗震需求。探求在保留形状记忆合金自恢复性能的前提下,尝试将超弹性形状记忆合金与摩擦阻尼器组合应用,以使形状记忆合金系统的耗能能力最大化。首先,对超弹性形状记忆合金自恢复耗能平衡设计理念进行深入研究,引入系统平衡参数的概念,提出相应的配比设计公式;随后,通过开展形状记忆合金超弹性性能试验、简易摩擦阻尼器试验以及组合张拉试验,证明上述平衡设计理念的实用性以及平衡设计公式的可行性。平衡设计理念的提出以及其验证能够推进并指导形状记忆合金在工程抗震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合金 超弹性 耗能能力 平衡设计 摩擦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粘滞摩擦耗能器的性能试验与分析 被引量:18
7
作者 吴斌 欧进萍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1999年第1期1-11,共11页
在分析粘滞耗能器的优缺点和Pall摩擦耗能器构造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拟粘滞摩擦耗能器;进行了拟粘滞摩擦耗能器的滞回特性试验和疲劳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拟粘滞摩擦耗能器基本实现了粘滞耗能器的主要力学特征;在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建... 在分析粘滞耗能器的优缺点和Pall摩擦耗能器构造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拟粘滞摩擦耗能器;进行了拟粘滞摩擦耗能器的滞回特性试验和疲劳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拟粘滞摩擦耗能器基本实现了粘滞耗能器的主要力学特征;在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建立了拟粘滞摩擦耗能器的恢复力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 拟粘滞 摩擦耗能 疲劳性能 抗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Pall-BRB摩擦阻尼支撑体系设计方法 被引量:4
8
作者 张纪刚 欧进萍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87-592,共6页
考虑几何非线性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一种新型Pall-BRB摩擦阻尼支撑体系(采用防屈曲支撑(BRB)代替Pall型摩擦阻尼器(PFD)的普通支撑)的滞回特性进行分析.首先进行了Pall型普通支撑体系和Pall-BRB摩擦阻尼支撑体系的滞回性能对比分析,... 考虑几何非线性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一种新型Pall-BRB摩擦阻尼支撑体系(采用防屈曲支撑(BRB)代替Pall型摩擦阻尼器(PFD)的普通支撑)的滞回特性进行分析.首先进行了Pall型普通支撑体系和Pall-BRB摩擦阻尼支撑体系的滞回性能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防屈曲支撑在拉压循环荷载作用下均能达到屈服,拉压承载力基本一致,耗能能力优于普通支撑.然后分析了防屈曲支撑刚度、Pall型阻尼器起滑摩擦力、阻尼器的大小以及防屈曲支撑与水平方向的倾角等因素对体系滞回特性以及支撑内力的影响.结果表明,Pall-BRB支撑体系比Pall型普通支撑体系有更好的耗能性能,支撑内力变化不大且在阻尼器起滑后保持为常数,有利于抗震设计;防屈曲支撑最大内力与起滑摩擦力关系密切,起滑摩擦力越大,体系耗能能力越强,支撑越能充分发挥作用.最后提出了这种新型Pall-BRB摩擦阻尼支撑体系的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屈曲支撑(BRB) PALL型摩擦阻尼 设计方法 几何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擦与粘性流体耗能器串联体系动力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吕西林 周强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23-130,共8页
采用粘性屈服模型来模拟摩擦耗能器的力-速度关系,建立了摩擦与粘性流体耗能器串联耗能体系的动力分析方法.为考虑框架杆件和支撑材料的几何非线性,采用增量型Rosenbrock二级三阶半隐式Runge-Kutta法求解动力... 采用粘性屈服模型来模拟摩擦耗能器的力-速度关系,建立了摩擦与粘性流体耗能器串联耗能体系的动力分析方法.为考虑框架杆件和支撑材料的几何非线性,采用增量型Rosenbrock二级三阶半隐式Runge-Kutta法求解动力方程.比较了仅有摩擦耗能器体系与串联组合耗能体系的减振效果,分析了粘性流体耗能器参数对组合耗能体系减振效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耗能 粘性体耗能 粘性屈服模型 半隐式R-unge-Kutta法 动力分析 建筑结构 抗震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能量方法计算滑动摩擦力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1
10
作者 许中明 黄平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6年第15期2257-2259,2267,共4页
根据独立振子模型的能量耗散机理,提出一个用能量方法计算弹性接触光滑界面滑动摩擦力和摩擦系数的方法,并根据计算结果研究摩擦力和摩擦系数与摩擦副各种参数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指出两摩擦副界面原子失稳跳跃后在平衡位置附近相对摆... 根据独立振子模型的能量耗散机理,提出一个用能量方法计算弹性接触光滑界面滑动摩擦力和摩擦系数的方法,并根据计算结果研究摩擦力和摩擦系数与摩擦副各种参数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指出两摩擦副界面原子失稳跳跃后在平衡位置附近相对摆动是机械能耗散的关键。研究表明随着接触峰高度的增加摩擦力和摩擦系数也增加,当超过某个临界值时,摩擦力和摩擦系数基本上不再增加,此时能量方法与Bowden黏附摩擦理论公式计算值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方法 滑动摩擦 摩擦系数 能量散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复位耗能钢框架梁柱节点研究综述
11
作者 叶全喜 张智彬 +1 位作者 陈学森 聂会东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70-480,共11页
为了解决自复位耗能钢框架梁柱节点中附加耗能构件耗能稳定性不足,附加复位构件应用过程复杂、变形能力较低、安全储备度及性价比不高,自复位耗能钢框架整体结构性能化设计方法适用性不强等问题,从附加复位及耗能构件的种类选择、其与... 为了解决自复位耗能钢框架梁柱节点中附加耗能构件耗能稳定性不足,附加复位构件应用过程复杂、变形能力较低、安全储备度及性价比不高,自复位耗能钢框架整体结构性能化设计方法适用性不强等问题,从附加复位及耗能构件的种类选择、其与钢框架的连接应用构造及该类型节点所在整体结构的性能化设计等方面对现有自复位耗能钢框架梁柱节点的研究进行综述和分析,明确现有研究中的不足,指出今后自复位耗能钢框架梁柱节点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复位 附加复位及耗能构件 性能化设计 震后可快速恢复功能 转动式摩擦耗能 残余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戎中学食堂楼耗能减震分析与设计(Ⅰ)一反应谱法 被引量:20
12
作者 欧进萍 邹向阳 +4 位作者 龙旭 吴斌 潘凯云 王凤霞 张杰民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09-114,共6页
本文采用耗能减震技术,根据建筑结构抗震规范规定的反应谱法,利用CTAB程序对云南省洱源县振戎中学食堂进行了抗震计算分析和设计验算.首先对未加耗能减震装置的空框架结构进行了小震下的位移和强度验算以及大震下的位移验算;其... 本文采用耗能减震技术,根据建筑结构抗震规范规定的反应谱法,利用CTAB程序对云南省洱源县振戎中学食堂进行了抗震计算分析和设计验算.首先对未加耗能减震装置的空框架结构进行了小震下的位移和强度验算以及大震下的位移验算;其次,介绍了本工程选用的T字芯板摩擦耗能器的工作原理,并对耗能器进行了足尺性能试验;第三,根据工程结构的环境特点和建筑使用功能要求,确定了耗能减震方案;最后,对耗能减震结构进行了抗震验算和分析,结果表明,附加耗能器后的工程结构抗震性能得到了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结构 耗能减震 T字芯板摩擦耗能 抗震设计 建筑结构 反应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旋压缩机型线几何参数的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刘兴旺 马小礼 +1 位作者 刘振全 李超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53-56,共4页
在涡旋压缩机的设计中,传统的设计方法是在满足设计要求和涡盘的加工工艺条件下给出型线几何参数,但这难以保证压缩机摩擦功耗和泄漏损耗较小,严重影响了压缩机的机械效率和容积效率的提高。本文在考虑使设计出的压缩机摩擦功耗和泄漏... 在涡旋压缩机的设计中,传统的设计方法是在满足设计要求和涡盘的加工工艺条件下给出型线几何参数,但这难以保证压缩机摩擦功耗和泄漏损耗较小,严重影响了压缩机的机械效率和容积效率的提高。本文在考虑使设计出的压缩机摩擦功耗和泄漏损耗最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涡旋型线几何参数设计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旋型线 倾覆力矩 摩擦 泄漏损 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耗能减震结构的受力分析与层间弹塑性变形简化计算方法 被引量:7
14
作者 吴波 郭安薪 +1 位作者 李惠 王光远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1-107,共7页
本文研究了安装粘弹性耗能器结构在常遇地震作用下层间最大剪力的分配情况 ,给出了层间最大剪力在结构构件与耗能器之间按刚度分配原则进行假想分配后 ,所得假想层间构件力与层间最大构件力之间的关系 ,以及假想层间附加力与层间最大附... 本文研究了安装粘弹性耗能器结构在常遇地震作用下层间最大剪力的分配情况 ,给出了层间最大剪力在结构构件与耗能器之间按刚度分配原则进行假想分配后 ,所得假想层间构件力与层间最大构件力之间的关系 ,以及假想层间附加力与层间最大附加力之间的关系 ,探讨了罕遇地震作用下安装粘弹性耗能器结构与安装软钢耗能器结构的层间弹塑性变形简化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弹性耗能 软钢耗能 抗震设计 耗能减震结构 受力分析 层间弹塑性变形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框架刚塑性抗震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樊长林 张善元 路国运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7-73,共7页
在罕遇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通常要经历相当大的塑性变形,地震输入的动能绝大部分转化为塑性变形能而被耗散,仅有很少部分转化为弹性变形能,基于这种能量转化机制,采用刚塑性模型来预测地震反应。同时建议在结构设计时于适当... 在罕遇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通常要经历相当大的塑性变形,地震输入的动能绝大部分转化为塑性变形能而被耗散,仅有很少部分转化为弹性变形能,基于这种能量转化机制,采用刚塑性模型来预测地震反应。同时建议在结构设计时于适当位置预设塑性铰,使结构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的能量耗散集中在塑性铰处,并保证结构整体性,从而达到结构大震不倒的设防水准。以塑性理论为基础,发展了一种适用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刚塑性抗震设计方法。文中最后以5层钢筋混凝土框架为例给出了分析结果,并与弹塑性时程分析进行了对比,两者的一致性是相当满意的。由此表明,刚塑性抗震设计方法概念清晰,计算简单,具有可靠精度,可以满足罕遇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塑性抗震设计方法 刚塑性模型 倒塌机构 能量 刚塑性反应谱 基于性能抗震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耗能减震结构中耗能器总耗能层间分配比例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乐登 周云 邓雪松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6-33,83,共9页
对于沿层高方向均匀布置耗能器的耗能减震结构,耗能器总耗能各层间分配比例的合理估计是耗能减震结构基于能量的设计方法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以3层7、层、12层均匀布置不同类型耗能器的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分析了地震动幅值对层间分... 对于沿层高方向均匀布置耗能器的耗能减震结构,耗能器总耗能各层间分配比例的合理估计是耗能减震结构基于能量的设计方法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以3层7、层、12层均匀布置不同类型耗能器的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分析了地震动幅值对层间分配比例的影响,结果表明,线性粘滞阻尼器总耗能的层间分配比例不受地震动幅值的影响,非线性粘滞阻尼器和金属耗能器总耗能各层间分配比例受地震动幅值影响较小,可忽略不计。以一受正弦函数激励作用的均匀布置耗能器的多自由度系统为研究对象,推导了不同类型耗能器总耗能各层间分配比例的近似计算公式,以8条不同场地类型地震波为输入,分别对3层、7层1、2层附加不同类型耗能器的结构进行时程分析。采用近似计算公式的计算值与时程分析值的对比表明,线性粘滞阻尼器总耗能层间分配比例近似值与时程分析值吻合较好,非线性粘滞阻尼器和金属耗能器总耗能各层间分配比例近似值与时程分析值差别不大,在基于能量的设计中可采用近似值估计分配比例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方法 粘滞阻尼 金属耗能 层间分配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式直流断路器性能分析及谐振换流方法 被引量:18
17
作者 李斌 李鹏宇 +1 位作者 温伟杰 刘海金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139-2149,共11页
机械式直流断路器(DCCB)是直流开断的主流方案之一。然而,远海风电构网型柔性直流系统对机械式DCCB提出轻型化、紧凑化的要求。性能分析表明,目前的机械式DCCB存在预充电系统耐压要求高、预充电容的容量高、预充能量损失率高、换流时间... 机械式直流断路器(DCCB)是直流开断的主流方案之一。然而,远海风电构网型柔性直流系统对机械式DCCB提出轻型化、紧凑化的要求。性能分析表明,目前的机械式DCCB存在预充电系统耐压要求高、预充电容的容量高、预充能量损失率高、换流时间长、小电流熄弧不稳定等问题。为此,提出一种谐振型机械式DCCB(RM-DCCB),通过控制晶闸管的导通时刻并利用其过零自关断特性,逐次在换流支路注入能量,产生了幅值递增的谐振电流。研究了RM-DCCB的换流特性、数学模型和参数设计方法。通过PSCAD/EMTDC仿真验证了RM-DCCB的开断可行性和参数设计的正确性。研究表明,RM-DCCB是一种具备综合技术优势的换流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式直流断路 注入能量 谐振电流 换流特性 参数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房屋外套框架加层摩擦减震的设计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樊长林 张善元 路国运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1-86,104,共7页
介绍了8度区某办公楼采用外套框架和原结构间设置摩擦消能装置的加层设计方案,阐述了摩擦阻尼消能支撑外套框架加层的设计参数确定及设计步骤,给出了地震反应的分析方法和分析结果。分析结果表明,在外套框架和原结构之间增设摩擦消能支... 介绍了8度区某办公楼采用外套框架和原结构间设置摩擦消能装置的加层设计方案,阐述了摩擦阻尼消能支撑外套框架加层的设计参数确定及设计步骤,给出了地震反应的分析方法和分析结果。分析结果表明,在外套框架和原结构之间增设摩擦消能支撑,外套框架加层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位移响应减小,在多遇、罕遇水平地震作用下,能分别满足变形要求,尤其大幅减小了外套框架柱的剪力值,为框架柱的优化设计提供了较大空间,同时也减小了对原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阻尼 消能支撑 加层结构 快速非线性分析方法 结构设计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摩擦在调谐质量阻尼器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9
作者 田志昌 张黎明 《工程抗震》 2000年第1期21-23,46,共4页
本文在被动调谐质量阻尼器系统中采用摩擦耗散能量 ,以替代粘滞阻尼。文中讨论了这种新系统最优参数问题 ,并利用数值仿真说明了新方法的减振效果。
关键词 振动控制 能量 调谐质量阻尼 摩擦耗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带肋楼板为质量块形式的TMD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裴星洙 孙健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166-175,194,共11页
为了不额外增大结构自重,同时又能将TMD原理很好的应用于高层建筑结构地震反应控制,提出以带肋楼板的恒载和活荷载换算为子结构的质量、设置在主梁(包括次梁)和带肋楼板之间的橡胶隔震垫的抗侧刚度和阻尼代替子结构的弹簧和阻尼器的一种... 为了不额外增大结构自重,同时又能将TMD原理很好的应用于高层建筑结构地震反应控制,提出以带肋楼板的恒载和活荷载换算为子结构的质量、设置在主梁(包括次梁)和带肋楼板之间的橡胶隔震垫的抗侧刚度和阻尼代替子结构的弹簧和阻尼器的一种TMD体系。考虑该TMD的高层建筑为研究对象,建立振动微分方程,利用自编程序进行地震反应弹塑性时程分析,讨论该体系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基于定点理论的思想对TMD的设计方法进行研究。在多种地震动作用下,分别计算原结构与消能减震结构的地震反应,并对比两者的耗能情况。考虑TMD设置位置对消能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分析该TMD在实际工程中实施的可行性和方案,最终提出简单有效的TMD设计方法-定点理论修正法。基于该方法并运用算例模型进行计算分析,结构运用该方法后具有较好的消能减震效果,故定点理论修正法是合理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谐质量阻尼 设计方法 地震响应 能量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