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多边形织构化密封端面的摩擦磨损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磊 穆塔里夫·阿赫迈德 樊智超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7-31,共5页
针对机械密封磨损严重、使用寿命低的问题,以摩擦副密封环为研究对象,通过激光在表面加工正多边形织构,研究了其在干磨条件下的磨损性能,探讨了正五边形织构的耐磨性原因。通过摩擦磨损试验,得到了织构化密封端面的摩擦系数、磨损系数... 针对机械密封磨损严重、使用寿命低的问题,以摩擦副密封环为研究对象,通过激光在表面加工正多边形织构,研究了其在干磨条件下的磨损性能,探讨了正五边形织构的耐磨性原因。通过摩擦磨损试验,得到了织构化密封端面的摩擦系数、磨损系数、磨损量以及磨损形貌图,验证了基于Archard磨损公式的数值模型的正确性,研究了织构形状以及旋转角度对磨损数据的影响。结果表明,正五边形织构试件与无织构试件相比,磨损量减少了44.322%,摩擦系数减少了18.803%;当正五边形织构旋转角度在48°左右时,正五边形织构的磨损量和磨损深度最小;在干磨条件下,不同织构的形状、结构参数对机械密封使用寿命的影响不同,选取合适的织构形状、结构参数有利于提高机械密封的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密封 干磨条件 织构化端面 磨损形貌 摩擦磨损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锑石墨与无压烧结SiC和3D打印SiC密封材料配对副的摩擦磨损特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柴杨洋 彭旭东 +2 位作者 江锦波 孟祥铠 马艺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66-1976,共11页
为研究干气密封用密封材料的摩擦学特性,采用销盘旋转试验台研究3种浸锑石墨在干摩擦条件下分别与无压烧结SiC和3D打印SiC配对时的摩擦磨损特性,探讨了速度、载荷对密封材料摩擦磨损特性的影响,揭示了配对副材料表面的磨损机理。结果表... 为研究干气密封用密封材料的摩擦学特性,采用销盘旋转试验台研究3种浸锑石墨在干摩擦条件下分别与无压烧结SiC和3D打印SiC配对时的摩擦磨损特性,探讨了速度、载荷对密封材料摩擦磨损特性的影响,揭示了配对副材料表面的磨损机理。结果表明:随着载荷p与速度v的乘积(pv值)的增大,摩擦因数和磨损率均呈现逐渐减小趋势;在pv值较小时磨损机理为严重的磨粒磨损和轻微的黏着磨损,在pv值较高时磨损主要发生在碳化硅摩擦表面黏附的石墨转移层间,磨损机理主要表现为黏着磨损;在研究pv值变化对浸锑石墨与SiC密封材料配对副摩擦磨损特性的影响时,首选定载荷变速度试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封材料 浸锑石墨 无压烧结SiC 3D打印SiC 摩擦磨损特性 磨损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油酰基谷氨酸水基润滑添加剂的合成及其摩擦磨损特性研究 被引量:29
3
作者 蒋海珍 陶德华 +3 位作者 王彬 黄树刚 许涓 钱林玲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5-48,共4页
将油酸酰氯和谷氨酸在碱性溶液中反应得到N-油酰基谷氨酸,用红外光谱仪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N-油酰基谷氨酸三乙醇胺盐在水溶液中的摩擦磨损性能,并用俄歇电子能谱仪分析其磨斑表面边界膜的化学组成和元素分布.... 将油酸酰氯和谷氨酸在碱性溶液中反应得到N-油酰基谷氨酸,用红外光谱仪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N-油酰基谷氨酸三乙醇胺盐在水溶液中的摩擦磨损性能,并用俄歇电子能谱仪分析其磨斑表面边界膜的化学组成和元素分布.结果表明,当N-油酰基谷氨酸三乙醇胺添加量为0.25%时,其水溶液表现出较好的抗磨和减摩特性.这可能是由于N-油酰基谷氨酸三乙醇胺盐中的极性基团吸附在钢球表面、长碳链疏水性烃基在金属表面形成较厚的保护膜、在较高载荷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并形成高强度摩擦化学反应膜的缘故.当添加剂的添加量为2.00%时,N-油酰基谷氨酸三乙醇胺盐的防锈性较好,经细菌性试验表明其具有一定的抗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油酰基谷氨酸 水基润滑剂 摩擦磨损特性 环境友好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气氛环境中钢/铜摩擦副的高速干滑动摩擦磨损特性研究 被引量:26
4
作者 王观民 张永振 +1 位作者 杜三明 刘维民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46-351,共6页
采用MMS-1G型高温高速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在氧气和二氧化碳2种气氛环境中CrNiMo钢/H96黄铜摩擦副的高速干滑动摩擦磨损特性,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对CrNiMo钢销试样的磨损表面形貌及其元素的化学状态进行分析,结合摩... 采用MMS-1G型高温高速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在氧气和二氧化碳2种气氛环境中CrNiMo钢/H96黄铜摩擦副的高速干滑动摩擦磨损特性,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对CrNiMo钢销试样的磨损表面形貌及其元素的化学状态进行分析,结合摩擦表面宏观温度的测量,分析了不同气氛环境中pv值对摩擦副摩擦磨损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气氛环境中,摩擦副表现出完全不同的摩擦磨损特性,在二氧化碳气氛环境中,摩擦副的摩擦系数与CrNiMo钢的磨损率均高于氧气气氛环境中,这是由于2种气氛环境中的摩擦表面温度及其磨损机制的差异所致.二氧化碳气氛环境中的摩擦表面温度高于氧气气氛环境中的摩擦表面温度,其主要磨损机制为磨粒磨损、金属流变和粘着磨损;而氧气气氛环境中主要表现为氧化磨损和粘着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铜摩擦 气氛环境 摩擦磨损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SiO_2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特性 被引量:20
5
作者 李月英 刘勇兵 +1 位作者 曹占义 杨杰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40-143,共4页
对用挤压铸造法制备出的Al2O3·SiO2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在不同条件下的摩擦磨损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l2O3·SiO2颗粒的加入可提高复合材料的耐磨性,复合材料同基体铝合金相比摩擦因数也较低.在较低载荷和滑动速度下,该... 对用挤压铸造法制备出的Al2O3·SiO2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在不同条件下的摩擦磨损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l2O3·SiO2颗粒的加入可提高复合材料的耐磨性,复合材料同基体铝合金相比摩擦因数也较低.在较低载荷和滑动速度下,该复合材料的耐磨性明显优越于基体铝合金,摩擦因数也稳定地低于基体铝合金;而在较高载荷和滑动速度下,同基体铝合金相比,复合材料耐磨性的改善有所降低,但摩擦因数仍可以保持较低的水平.这是由于随着载荷和滑动速度的变化,复合材料的磨损机制发生了转化.对Al2O3·SiO2颗粒在摩擦磨损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3·SiO2颗粒 铝基复合材料 摩擦磨损特性 挤压铸造法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N基纳米复合超硬薄膜的摩擦磨损特性 被引量:9
6
作者 马大衍 马胜利 徐可为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8-25,共8页
分别用磁控溅射、脉冲直流和射频等离子体辅助化学气相沉积(PCVD)技术得到了TiN、TiSiN、TiBN及Ti-C-N纳米复合超硬薄膜。用球盘式摩擦磨损试验考察了各种薄膜的磨损特性。结果表明此类纳米复合超硬薄膜的抗磨损性能比单纯的TiN薄膜有... 分别用磁控溅射、脉冲直流和射频等离子体辅助化学气相沉积(PCVD)技术得到了TiN、TiSiN、TiBN及Ti-C-N纳米复合超硬薄膜。用球盘式摩擦磨损试验考察了各种薄膜的磨损特性。结果表明此类纳米复合超硬薄膜的抗磨损性能比单纯的TiN薄膜有显著提高,但复合薄膜的室温摩擦因数较高,高温下摩擦因数也仅有轻微降低,可能由于表层生成减摩氧化层所致。特别对于TiSiN薄膜,随薄膜中Si含量的上升,其耐磨损性能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N 纳米 薄膜 摩擦磨损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Si_2材料摩擦磨损特性的研究与发展 被引量:4
7
作者 陈平 张厚安 +1 位作者 唐果宁 王裕清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1年第10期38-40,共3页
金属间化合物二硅化钼(MoSi_2)兼具金属和陶瓷材料的双重特性,成为开发和研究的重点。从耐磨性角度出发,重点评述了MoSi_2基复合材料以及MoSi_2增强陶瓷材料的摩擦磨损特性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MoSi_2材料作为耐磨材料的前景。
关键词 二硅化钼 金属间化合物 摩擦磨损特性 耐磨性 MOSI2 复合材料 陶瓷 耐磨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沟槽面积对不同润滑油温下离合器摩擦磨损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于亮 马彪 +3 位作者 郑长松 刘宇键 魏福华 阳仁奇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536-1542,1564,共8页
摩擦片沟槽面积和润滑油温度的变化都会影响摩擦副的接触状态,从而对离合器的摩擦磨损特性产生显著影响。本文中建立了摩擦副微凸体接触数值模型,研究了润滑油温度对摩擦副局部接触压力和接触面积的影响;应用离合器台架实验,揭示了摩擦... 摩擦片沟槽面积和润滑油温度的变化都会影响摩擦副的接触状态,从而对离合器的摩擦磨损特性产生显著影响。本文中建立了摩擦副微凸体接触数值模型,研究了润滑油温度对摩擦副局部接触压力和接触面积的影响;应用离合器台架实验,揭示了摩擦片沟槽面积在不同润滑油温度下对湿式离合器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润滑油温度的增加促进了局部接触面积和最高接触压力的增加;随着润滑油温度的升高,不同沟槽面积工况下的摩擦转矩和摩擦因数差异越来越显著;沟槽面积越大,摩擦元件磨损越严重,吸附的炭黑越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式离合器 沟槽面积 润滑油温度 摩擦磨损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Si_2/CrWMn钢干摩擦磨损特性及磨损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陈平 张厚安 +1 位作者 唐果宁 王裕清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03-105,共3页
研究了干摩擦条件下MoSi2 与CrWMn钢对摩时的摩擦磨损特性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和X射线衍射仪观察与分析了试样表面的磨损形貌以及磨屑的物相组成 ,并讨论了其磨损机理。结果表明 :MoSi2 材料的磨损机理依载荷变化而变化 :低载荷(... 研究了干摩擦条件下MoSi2 与CrWMn钢对摩时的摩擦磨损特性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和X射线衍射仪观察与分析了试样表面的磨损形貌以及磨屑的物相组成 ,并讨论了其磨损机理。结果表明 :MoSi2 材料的磨损机理依载荷变化而变化 :低载荷( 30~ 5 0N)作用下 ,其主要磨损机理为疲劳磨损 ;较高载荷 ( 80~ 15 0N)作用时 ,又转化成以粘着磨损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i2/CrWWn钢 摩擦磨损特性 磨损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水凝胶/钛合金摩擦磨损特性的正交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潘育松 熊党生 马如银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2-136,共5页
利用冷冻-解冻法制备聚乙烯醇(PVA)水凝胶,运用正交试验法在球-盘摩擦磨损试验机上研究滑动速度、载荷和润滑状态对PVA水凝胶/钛合金摩擦副摩擦系数的影响及在不同载荷下的磨损性能.结果表明:滑动速度、载荷和润滑状态3种因素对PVA水凝... 利用冷冻-解冻法制备聚乙烯醇(PVA)水凝胶,运用正交试验法在球-盘摩擦磨损试验机上研究滑动速度、载荷和润滑状态对PVA水凝胶/钛合金摩擦副摩擦系数的影响及在不同载荷下的磨损性能.结果表明:滑动速度、载荷和润滑状态3种因素对PVA水凝胶/钛合金球摩擦副的摩擦系数影响显著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载荷>滑动速度>润滑状态;在干摩擦和水润滑状态下,摩擦系数变化甚微,平均摩擦系数随滑动速度的增加而下降,随着载荷增加而升高;当转速从110 r/min升至220 r/min时,平均摩擦系数从0.038降至0.031,降幅达19.4%;当载荷从5 N增至10 N时,平均摩擦系数从0.027增至0.042,增幅达51.8%;PVA水凝胶的磨损率随载荷增加而降低且载荷对磨损率影响的显著程度逐渐降低;当载荷从5 N增至10 N时,磨损率降幅高达2.6倍,当载荷从10 N增至15 N时,仅下降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水凝胶 钛合金 摩擦磨损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电等离子快速烧结C/Cu复合材料的组织和摩擦磨损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冉旭 刘勇兵 安健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15,共5页
利用机械合金化和放电等离子快速烧结法制备C/Cu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显微硬度计、销-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合粉末和烧结体的组织结构、硬度、干摩擦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及其磨损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Cu... 利用机械合金化和放电等离子快速烧结法制备C/Cu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显微硬度计、销-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合粉末和烧结体的组织结构、硬度、干摩擦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及其磨损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Cu复合粉末尺寸随球磨时间的延长明显细化,C在Cu中形成过饱和固溶体;放电等离子烧结体组织致密、细小且均匀,随着碳含量增加,烧结体的硬度与密度减小;相对电解粗铜烧结样品而言,C/Cu复合材料表现出较低的摩擦系数和良好耐磨性,其磨损机制主要为粘着磨损和剥层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合金化 C/CU复合材料 放电等离子体烧结 摩擦磨损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超细金刚石石墨粉润滑油摩擦磨损特性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曲建俊 罗云霞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29-32,共4页
本文分别在往复磨损试验机和四球试验机上考察了超细金刚石石墨粉(平均粒径为20~40nm)作为添加剂,对20号机械油摩擦磨损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适宜的添加剂浓度对20号机械汕的抗磨减摩性能有改善,摩擦副的工作压力对添加剂作用的... 本文分别在往复磨损试验机和四球试验机上考察了超细金刚石石墨粉(平均粒径为20~40nm)作为添加剂,对20号机械油摩擦磨损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适宜的添加剂浓度对20号机械汕的抗磨减摩性能有改善,摩擦副的工作压力对添加剂作用的发挥也有影响。文中对这种超细粉添加剂的作用机理作了初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石墨粉 润滑油 添加剂 摩擦磨损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Mo钢的摩擦磨损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邓守军 孙乐民 李占君 《润滑与密封》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84-85,共2页
采用自制的销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光学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PCrMo钢配副的干滑动摩擦磨损特性。结果表明:摩擦因数随着载荷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滑动速度的增加而减小;磨损率随着载荷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滑动速度的增加先增加而后降低。P... 采用自制的销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光学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PCrMo钢配副的干滑动摩擦磨损特性。结果表明:摩擦因数随着载荷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滑动速度的增加而减小;磨损率随着载荷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滑动速度的增加先增加而后降低。PCrMo磨损失效机理主要表现为疲劳剥落和粘着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磨损特性 摩擦因数 磨损 疲劳剥落 粘着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铝合金和铝青铜摩擦磨损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林吉曙 沈保罗 高升吉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24-27,共4页
研究了锌铝合金ZA-Si和铝青铜ZCuAl10Fe_3在20号机油润滑条件下的摩擦磨损特性,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条件下,ZA-Si合金的耐磨性能和磨合性能均明显优于ZCuAl10Fe_3合金;二种合金的磨损机制主要是犁削、辗压和粘着,ZA-Si合金的粘着磨损具有... 研究了锌铝合金ZA-Si和铝青铜ZCuAl10Fe_3在20号机油润滑条件下的摩擦磨损特性,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条件下,ZA-Si合金的耐磨性能和磨合性能均明显优于ZCuAl10Fe_3合金;二种合金的磨损机制主要是犁削、辗压和粘着,ZA-Si合金的粘着磨损具有延缓性和失效性的双重特性;摩擦面的物质转移层和氧化膜对摩擦副双方的摩擦磨损都有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铝合金 铝青铜 摩擦磨损特性 磨损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结构表面展开轮摩擦磨损特性与仿真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潘承怡 童圆栖 +1 位作者 曹冠群 赵彦玲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2689-2696,共8页
为了提高AVIKO系列钢球检测系统中展开轮的服役寿命及检测精度,在增大表面摩擦因数的同时减少磨损,将表面微结构应用于展开轮,研究其摩擦磨损特性。利用激光在试件周向外表面加工三种不同直径参数的凹坑微结构,并用自主设计的摩擦磨损... 为了提高AVIKO系列钢球检测系统中展开轮的服役寿命及检测精度,在增大表面摩擦因数的同时减少磨损,将表面微结构应用于展开轮,研究其摩擦磨损特性。利用激光在试件周向外表面加工三种不同直径参数的凹坑微结构,并用自主设计的摩擦磨损试验机进行试验,得到摩擦因数与磨损量,通过数值模拟得到应力分布图和磨损深度图,与光滑表面试件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在干滑动摩擦条件下,微结构表面试件均比光滑表面试件的摩擦因数更大且磨损量更小,微结构表面通过改变应力分布和分散磨损点位置减少了磨损并提高了耐磨性。所建立的数值模拟磨损模型可用于预测微结构表面磨损深度,为微结构表面展开轮的寿命预测提供了基础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展开轮 微结构表面 摩擦磨损特性 磨损深度 有限元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流变弹性体的制备及其摩擦磨损特性测试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赵春 李思豪 董帅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148-12156,共9页
磁性弹性体不但具有显著的粘附特性还是一种可控的磁致摩擦材料,可以在仿生机器人手足以及离合器踏板等诸多新型领域获得应用。为了探究磁流变弹性体的摩擦性能,通过混合-固化-冷却的步骤制备了不同体积分数的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磁流变... 磁性弹性体不但具有显著的粘附特性还是一种可控的磁致摩擦材料,可以在仿生机器人手足以及离合器踏板等诸多新型领域获得应用。为了探究磁流变弹性体的摩擦性能,通过混合-固化-冷却的步骤制备了不同体积分数的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磁流变弹性体。利用了球盘式摩擦磨损机进行摩擦因素测试,并在环境扫描电镜下观察磨损后的颗粒排列方式以及基体的破损程度。实验结果表明,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弹性体随着磁性颗粒含量的增加,颗粒之间的间隙减少,最终形成团状,摩擦因素随之下降。此外,各向异性弹性体基体的破坏程度更加剧烈,颗粒之间形成基能团,摩擦因素相应较低。各向异性弹性体在摩擦磨损过后基体会出现严重的波纹,这也说明了磨损波纹以及磨痕的密集程度也是导致摩擦因素变化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弹性体 摩擦磨损特性 微观结构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充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在水润滑条件下的摩擦磨损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强 姜继海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9-293,共5页
采用MPX-2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水润滑条件下不同含量的炭纤维、二硫化钼和三氧化二铝填充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与不锈钢配副时的摩擦磨损性能,通过方差和极差分析方法对材料的耐磨性进行研究,并利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分析磨损表面及... 采用MPX-2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水润滑条件下不同含量的炭纤维、二硫化钼和三氧化二铝填充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与不锈钢配副时的摩擦磨损性能,通过方差和极差分析方法对材料的耐磨性进行研究,并利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分析磨损表面及其磨屑形貌.结果表明:采用模压法制备填充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是可行的,在水润滑条件下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摩擦磨损性能,其C∶MoS2∶Al2O3∶PTFE合适的配比为5∶5∶5∶85或15∶10∶5∶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充聚四氟乙烯 正交设计 复合材料 水润滑 摩擦磨损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与45钢的摩擦磨损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新泽 刘凡华 汪杰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2期85-87,共3页
在MMW-1万能摩擦磨损试验机上完成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与45钢的摩擦磨损试验,研究了载荷和转速对其摩擦磨损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UHMWPE与45钢对磨时,20 N、320 r/min试验条件下摩擦系数最小,为0.04;50 N、320 r/min试验条件下... 在MMW-1万能摩擦磨损试验机上完成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与45钢的摩擦磨损试验,研究了载荷和转速对其摩擦磨损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UHMWPE与45钢对磨时,20 N、320 r/min试验条件下摩擦系数最小,为0.04;50 N、320 r/min试验条件下摩擦系数最大,为0.81;相对轻载低速条件下主要存在磨粒磨损,相对重载高速条件下主要存在粘着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HMWPE 45钢 摩擦磨损特性 试验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末冶金高铝锌基合金的摩擦磨损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卜金纬 黄根良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47-49,52,共4页
采用传统粉末冶金工艺,即以纯金属粉末为原料、在空气气氛中用液相烧结的方法制备了高铝锌基合金,并对其摩擦磨损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较佳的烧结工艺为(425~430)℃×(4~5)h,用该工艺制备的粉末冶金高铝锌基合金具有良... 采用传统粉末冶金工艺,即以纯金属粉末为原料、在空气气氛中用液相烧结的方法制备了高铝锌基合金,并对其摩擦磨损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较佳的烧结工艺为(425~430)℃×(4~5)h,用该工艺制备的粉末冶金高铝锌基合金具有良好的耐磨性;机油润滑时的磨损机制是犁削、辗压和粘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冶金 高铝锌基合金 液相烧结 摩擦磨损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工艺对A356/SiCp性能及干滑动摩擦磨损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金云学 LEE Jung-moo KANG Suk-bong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458-1465,共8页
研究分析热处理工艺对A356/SiCp复合材料的硬度、导电率及微观组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复合材料的干滑动摩擦磨损特性。结果表明:固溶和T6热处理可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硬度,但降低导电率,而低温退火却比较显著地提高导电率;导电率高的... 研究分析热处理工艺对A356/SiCp复合材料的硬度、导电率及微观组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复合材料的干滑动摩擦磨损特性。结果表明:固溶和T6热处理可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硬度,但降低导电率,而低温退火却比较显著地提高导电率;导电率高的低温退火态磨损特性基本与铸态一致,固溶处理及时效处理虽可有效提高硬度,但不提高耐磨性能,这表明T6热处理是否作为制动盘材料时的最佳热处理工艺,有待进一步研究;复合材料的磨损率随载荷的增加而增加,但低载荷时增加缓慢,高载荷时增加迅速;摩擦因数随着热处理工艺而变化,但对载荷变化不敏感,都在较小的范围内波动,基本是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SICP 复合材料 摩擦 热处理 摩擦磨损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