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高速列车金属/碳纤维混合摩擦吸能结构耐撞性设计及优化
被引量:
1
1
作者
许平
舒安麒
+3 位作者
霍钰嘉
阳程星
郭维年
姚曙光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8-369,共12页
高速列车端部的吸能结构在碰撞事故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保护乘客提供了最后的安全保障。在一般情况下,吸能结构通过其自身的塑性变形来耗散碰撞冲击能量,然而,这种方式可能导致试验研究的重复性较差,同时,也存在冲击力不稳定性问题...
高速列车端部的吸能结构在碰撞事故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保护乘客提供了最后的安全保障。在一般情况下,吸能结构通过其自身的塑性变形来耗散碰撞冲击能量,然而,这种方式可能导致试验研究的重复性较差,同时,也存在冲击力不稳定性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一种新型金属/碳纤维混合摩擦吸能结构(HFEAS),该结构由轴瓦、防爬装置、预紧螺栓、内管铁、摩擦板和摩擦金属/CFRP管组成。利用MM3000摩擦试验机测定样件摩擦因数,基于试验结果并结合复合材料的损伤特性,建立混合摩擦吸能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对有限元模型进行试验验证,研究不同结构参数对其耐撞性的影响。通过采用GRSM方法进行多目标优化,确定该新型摩擦吸能结构撞击力学参数的最优参数配置,并基于试验设计移动最小二乘法建立摩擦管直径D、螺栓预紧力F和钢铁层厚度t关于能量吸收(EA)、比能量吸收(SEA)和初始峰值(PCF)的响应面模型。采用多目标遗传算法对其力学参数进行优化,通过多目标优化的帕累托前沿得到该摩擦吸能结构的最优参数配置。研究结果表明:螺栓预紧力F对HFEAS的影响最大;当F从1 000 N增加到10 000 N时,峰值力增加了7倍,平台力增加了10倍。混合摩擦吸能结构将复合材料的轻量化与摩擦学特性相结合,为吸能结构的改进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耐撞性
摩擦吸能
结构
碳钎维材料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种基于摩擦吸能原理的气动灭火炮用缓冲系统
被引量:
5
2
作者
赵刚
舒海生
+2 位作者
孙春阳
谷云庆
刘少刚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11年第4期387-393,共7页
针对气动灭火炮的后坐缓冲问题,给出了一种新型摩擦吸能缓冲系统的解决方案,设计了摩擦吸能缓冲装置的结构.分别运用ADMAS和ANSYS软件进行了气动灭火炮动力学仿真分析和应力应变计算,并与传统弹簧缓冲方案的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
针对气动灭火炮的后坐缓冲问题,给出了一种新型摩擦吸能缓冲系统的解决方案,设计了摩擦吸能缓冲装置的结构.分别运用ADMAS和ANSYS软件进行了气动灭火炮动力学仿真分析和应力应变计算,并与传统弹簧缓冲方案的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采用摩擦吸能缓冲方案的气动灭火炮后坐缓冲特性明显优于采用弹簧复进机缓冲方案的传统气动灭火炮,摩擦吸能缓冲方案能够更有效地减小后坐力峰值和位移峰值,并能使气动灭火炮的后坐运动过程更为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灭火炮
缓冲系统
摩擦吸能
有限元法
应力计算
仿真分析
动力学分析
缓冲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城轨车辆摩擦式吸能结构数值仿真研究
被引量:
5
3
作者
王天骏
鲁寨军
+1 位作者
孙成名
王军彦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00-1307,共8页
为提高城轨车辆的耐撞击性能、保护乘员安全,基于摩擦吸能原理设计一种新型城轨车辆碰撞吸能结构,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摩擦式吸能结构的仿真模型,对吸能过程进行热力耦合仿真,进一步分析吸能结构相关参数对吸能特性的影响,研...
为提高城轨车辆的耐撞击性能、保护乘员安全,基于摩擦吸能原理设计一种新型城轨车辆碰撞吸能结构,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摩擦式吸能结构的仿真模型,对吸能过程进行热力耦合仿真,进一步分析吸能结构相关参数对吸能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吸能结构在碰撞过程中摩擦力平稳,且具有初始峰值力小于平均摩擦力的特点;满足城轨车辆车端吸能结构设计要求,摩擦因数μ和中间摩擦板厚度t3增大均造成平均摩擦力、初始峰值力线性上升,同时使摩擦热效应增强;碰撞初速度v的增大将造成初始峰值力明显增大而对平均摩擦力影响很小,同时将加剧摩擦片上的热量聚集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轨车辆
吸能
结构
摩擦吸能
有限元仿真
热力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级滑动摩擦式列车挡车器设计与碰撞过程动态响应分析
4
作者
肖皓
鲁寨军
+1 位作者
钟睦
范登科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396-3406,共11页
为解决既有运用条件下滑动式挡车器难以满足多编组列车平稳止挡的工程难题,基于摩擦吸能原理提出一种二级滑动摩擦式挡车器,以满足不同车型的止挡吸能需求,降低列车的最大车钩力。依据二级滑动摩擦式挡车器的工作原理,该二级滑动摩擦式...
为解决既有运用条件下滑动式挡车器难以满足多编组列车平稳止挡的工程难题,基于摩擦吸能原理提出一种二级滑动摩擦式挡车器,以满足不同车型的止挡吸能需求,降低列车的最大车钩力。依据二级滑动摩擦式挡车器的工作原理,该二级滑动摩擦式挡车器用两级摩擦副替代既有滑动式挡车器的一级摩擦副,通过挡车器上下部的相对滑动来缩短挡车器的滑动距离。以某型地铁列车为例,利用simpack软件建立列车撞击挡车器的仿真模型,用105号力元模拟车钩缓冲装置,对列车撞击挡车器模型进行数值仿真,得到列车撞击挡车器的动力学响应特性和挡车器参数对碰撞吸能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与采用既有的滑动式挡车器相比较,采用二级滑动摩擦式挡车器能够降低列车受到的最大车钩力,缩短挡车器的滑动距离,满足多编组列车的挡车需求;二级滑动摩擦式挡车器中两级摩擦副摩擦力和挡车器质量是影响列车最大车钩力和挡车器滑动距离的重要因素,其中挡车器上部质量是影响列车最大车钩力的最重要因素,第2级摩擦副摩擦力是影响挡车器滑动距离的最重要因素,通过合理调节两级摩擦副的摩擦力及挡车器上部和下部的质量能更好的发挥二级挡车器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级滑动
摩擦
式挡车器
制动距离
车钩力
钩缓装置
摩擦吸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速列车金属/碳纤维混合摩擦吸能结构耐撞性设计及优化
被引量:
1
1
作者
许平
舒安麒
霍钰嘉
阳程星
郭维年
姚曙光
机构
中南大学轨道交通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出处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8-369,共12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B37038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302460)
+1 种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23JJ20074,2022JJ40619)
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2022QNRC001)。
文摘
高速列车端部的吸能结构在碰撞事故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保护乘客提供了最后的安全保障。在一般情况下,吸能结构通过其自身的塑性变形来耗散碰撞冲击能量,然而,这种方式可能导致试验研究的重复性较差,同时,也存在冲击力不稳定性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一种新型金属/碳纤维混合摩擦吸能结构(HFEAS),该结构由轴瓦、防爬装置、预紧螺栓、内管铁、摩擦板和摩擦金属/CFRP管组成。利用MM3000摩擦试验机测定样件摩擦因数,基于试验结果并结合复合材料的损伤特性,建立混合摩擦吸能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对有限元模型进行试验验证,研究不同结构参数对其耐撞性的影响。通过采用GRSM方法进行多目标优化,确定该新型摩擦吸能结构撞击力学参数的最优参数配置,并基于试验设计移动最小二乘法建立摩擦管直径D、螺栓预紧力F和钢铁层厚度t关于能量吸收(EA)、比能量吸收(SEA)和初始峰值(PCF)的响应面模型。采用多目标遗传算法对其力学参数进行优化,通过多目标优化的帕累托前沿得到该摩擦吸能结构的最优参数配置。研究结果表明:螺栓预紧力F对HFEAS的影响最大;当F从1 000 N增加到10 000 N时,峰值力增加了7倍,平台力增加了10倍。混合摩擦吸能结构将复合材料的轻量化与摩擦学特性相结合,为吸能结构的改进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关键词
轨道交通
耐撞性
摩擦吸能
结构
碳钎维材料
多目标优化
Keywords
rail transit
crash resistance
frictional energy absorbing structure
CFRP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分类号
U270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基于摩擦吸能原理的气动灭火炮用缓冲系统
被引量:
5
2
作者
赵刚
舒海生
孙春阳
谷云庆
刘少刚
机构
哈尔滨工程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出处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11年第4期387-393,共7页
基金
国家科技部公益类专项基金资助项目(2005DIB3J138)
文摘
针对气动灭火炮的后坐缓冲问题,给出了一种新型摩擦吸能缓冲系统的解决方案,设计了摩擦吸能缓冲装置的结构.分别运用ADMAS和ANSYS软件进行了气动灭火炮动力学仿真分析和应力应变计算,并与传统弹簧缓冲方案的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采用摩擦吸能缓冲方案的气动灭火炮后坐缓冲特性明显优于采用弹簧复进机缓冲方案的传统气动灭火炮,摩擦吸能缓冲方案能够更有效地减小后坐力峰值和位移峰值,并能使气动灭火炮的后坐运动过程更为平稳.
关键词
气动灭火炮
缓冲系统
摩擦吸能
有限元法
应力计算
仿真分析
动力学分析
缓冲方案
Keywords
aerodynamic extinguishing cannon
buffering system
friction and energy absorption
finiteelement method
stress calculation
simulation analysis
dynamics analysis
buffering scheme
分类号
TJ3 [兵器科学与技术—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城轨车辆摩擦式吸能结构数值仿真研究
被引量:
5
3
作者
王天骏
鲁寨军
孙成名
王军彦
机构
轨道交通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轨道交通安全关键技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轨道交通列车安全保障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00-1307,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U1334208)
文摘
为提高城轨车辆的耐撞击性能、保护乘员安全,基于摩擦吸能原理设计一种新型城轨车辆碰撞吸能结构,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摩擦式吸能结构的仿真模型,对吸能过程进行热力耦合仿真,进一步分析吸能结构相关参数对吸能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吸能结构在碰撞过程中摩擦力平稳,且具有初始峰值力小于平均摩擦力的特点;满足城轨车辆车端吸能结构设计要求,摩擦因数μ和中间摩擦板厚度t3增大均造成平均摩擦力、初始峰值力线性上升,同时使摩擦热效应增强;碰撞初速度v的增大将造成初始峰值力明显增大而对平均摩擦力影响很小,同时将加剧摩擦片上的热量聚集效应。
关键词
城轨车辆
吸能
结构
摩擦吸能
有限元仿真
热力耦合
Keywords
urban railway vehicle
energy absorption structure
frictional energy absorption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thermo-mechanical coupled analysis
分类号
U270.38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级滑动摩擦式列车挡车器设计与碰撞过程动态响应分析
4
作者
肖皓
鲁寨军
钟睦
范登科
机构
轨道交通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轨道交通安全技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轨道交通列车安全保障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396-3406,共11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8YFB1201700)。
文摘
为解决既有运用条件下滑动式挡车器难以满足多编组列车平稳止挡的工程难题,基于摩擦吸能原理提出一种二级滑动摩擦式挡车器,以满足不同车型的止挡吸能需求,降低列车的最大车钩力。依据二级滑动摩擦式挡车器的工作原理,该二级滑动摩擦式挡车器用两级摩擦副替代既有滑动式挡车器的一级摩擦副,通过挡车器上下部的相对滑动来缩短挡车器的滑动距离。以某型地铁列车为例,利用simpack软件建立列车撞击挡车器的仿真模型,用105号力元模拟车钩缓冲装置,对列车撞击挡车器模型进行数值仿真,得到列车撞击挡车器的动力学响应特性和挡车器参数对碰撞吸能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与采用既有的滑动式挡车器相比较,采用二级滑动摩擦式挡车器能够降低列车受到的最大车钩力,缩短挡车器的滑动距离,满足多编组列车的挡车需求;二级滑动摩擦式挡车器中两级摩擦副摩擦力和挡车器质量是影响列车最大车钩力和挡车器滑动距离的重要因素,其中挡车器上部质量是影响列车最大车钩力的最重要因素,第2级摩擦副摩擦力是影响挡车器滑动距离的最重要因素,通过合理调节两级摩擦副的摩擦力及挡车器上部和下部的质量能更好的发挥二级挡车器的功效。
关键词
二级滑动
摩擦
式挡车器
制动距离
车钩力
钩缓装置
摩擦吸能
Keywords
two-stage sliding friction buffer stop
braking distance
coupler force
buffer device
frictional energy absorption
分类号
U270.34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高速列车金属/碳纤维混合摩擦吸能结构耐撞性设计及优化
许平
舒安麒
霍钰嘉
阳程星
郭维年
姚曙光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一种基于摩擦吸能原理的气动灭火炮用缓冲系统
赵刚
舒海生
孙春阳
谷云庆
刘少刚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1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城轨车辆摩擦式吸能结构数值仿真研究
王天骏
鲁寨军
孙成名
王军彦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多级滑动摩擦式列车挡车器设计与碰撞过程动态响应分析
肖皓
鲁寨军
钟睦
范登科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