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边界润滑过程中摩擦化学反应机理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李久盛 《润滑油》 CAS 2011年第6期29-35,共7页
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边界润滑过程中摩擦化学研究工作的相关文献进行了调研、汇总和分析,主要内容包括:边界润滑膜的形成机理;基础油及添加剂的摩擦化学反应;摩擦化学反应膜的承载能力测定方法等。在此基础上,结合润滑油及其添加剂的发... 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边界润滑过程中摩擦化学研究工作的相关文献进行了调研、汇总和分析,主要内容包括:边界润滑膜的形成机理;基础油及添加剂的摩擦化学反应;摩擦化学反应膜的承载能力测定方法等。在此基础上,结合润滑油及其添加剂的发展趋势对今后摩擦化学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化学 边界润滑 添加剂 摩擦化学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酸酯摩擦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分析
2
作者 张建华 杨俊 《合成润滑材料》 CAS 2004年第1期17-19,共3页
在高温高压下,硼酸三丙酯具有极压抗磨性能,从热力学的角度分析了硼酸三丙酯在摩擦界面发生的摩擦化学反应。
关键词 硼酸酯 摩擦化学反应 热力学 氧化硼 硼化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化硼及其复合陶瓷润滑条件下摩擦学研究进展
3
作者 张巍 《材料研究与应用》 2025年第2期201-218,共18页
碳化硼因高硬度、低密度和优异的耐磨性能,成为旋转或移动耐磨元件的潜在候选材料。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碳化硼及其复合陶瓷常在流体润滑条件下工作,其摩擦和磨损行为显著不同于干摩擦条件下的表现。因此,研究碳化硼及其复合陶瓷在润滑条... 碳化硼因高硬度、低密度和优异的耐磨性能,成为旋转或移动耐磨元件的潜在候选材料。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碳化硼及其复合陶瓷常在流体润滑条件下工作,其摩擦和磨损行为显著不同于干摩擦条件下的表现。因此,研究碳化硼及其复合陶瓷在润滑条件下的摩擦学性能及机理,对于其研发和性能优化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从摩擦化学反应、斯特里贝克曲线、水润滑机理、第二相种类及含量、润滑剂种类及润滑方式等方面,对碳化硼及其复合陶瓷在润滑条件下的摩擦学性能与机理进行了总结。研究表明,在水润滑条件下,碳化硼及其复合陶瓷会发生摩擦化学反应,且其反应受载荷、滑动速度、水温及对磨体材料等因素的影响。与单相碳化硼陶瓷不同,碳化硼-碳化硅复合陶瓷的斯特里贝克曲线呈现出明显的边界润滑区域。尽管非氧化物陶瓷在水润滑条件下的低摩擦机理仍存在争议,但流体动压润滑与摩擦化学反应的协同作用是碳化硼及其复合陶瓷在水中滑动时实现低摩擦的关键。第二相的种类及含量通过改变摩擦化学反应及陶瓷表面物理形貌,可对润滑条件下的摩擦学性能产生显著影响。润滑剂种类通过粘度差异或钝化碳质表面能力的不同影响碳化硼及其复合陶瓷的摩擦学行为,而润滑方式的变化也对其摩擦学性能具有重要作用。最后,对碳化硼及其复合陶瓷在润滑条件下摩擦学的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硼陶瓷 摩擦化学反应 斯特里贝克曲线 第二相 润滑剂 摩擦 磨损 水润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_3N_4与Si_3N_4-hBN陶瓷配副在水润滑下的摩擦化学行为 被引量:7
4
作者 陈威 高义民 +1 位作者 居发亮 汪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5-80,共6页
利用MMU-5G销-盘式端面磨损试验机考察了蒸馏水润滑条件下Si3N4-hBN(六方氮化硼)复合陶瓷与Si3N4陶瓷配副时的摩擦磨损性能,并分别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扫描显微镜、X光电子能谱和X射线能谱分析了摩擦面的形貌和物质组成.结果表明:... 利用MMU-5G销-盘式端面磨损试验机考察了蒸馏水润滑条件下Si3N4-hBN(六方氮化硼)复合陶瓷与Si3N4陶瓷配副时的摩擦磨损性能,并分别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扫描显微镜、X光电子能谱和X射线能谱分析了摩擦面的形貌和物质组成.结果表明:在滴定法水润滑条件下,Si3N4-hBN/Si3N4配副的摩擦因数随hBN含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当hBN体积分数为20%时,摩擦因数降至0.01,Si3N4-hBN的磨损率接近0;在浸入法水润滑条件下,Si3N4-hBN/Si3N4配副的摩擦因数均降至0.01.在滴定法水润滑条件下,磨屑不易被水带走,当Si3N4-hBN与Si3N4配副摩擦时,由于Si3N4-hBN摩擦面上hBN偏聚区域发生脆性断裂和剥落而形成剥落坑,磨屑在剥落坑中堆积并氧化、水解,反应产物富集于剥落坑中,进而在摩擦表面形成含B2O3和SiO2的摩擦化学反应膜,从而保护了Si3N4-hBN和Si3N4摩擦面,使其变得光滑,为发生流体润滑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陶瓷 水润滑 剥落坑 摩擦化学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擦化学专家系统的设计初探
5
作者 王华清 董浚修 王玉柱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79-85,共7页
以实验理论研究为基础 ,对运用专家系统模拟有机硼酸酯的摩擦化学反应进行了初步研究 ,探讨了摩擦化学专家系统的知识库和分子式识别子系统的设计方法以及其推理过程。
关键词 有机硼酸酯 摩擦化学反应 专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润滑下水含量对DLC薄膜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马仲哲 耿中荣 +1 位作者 王福 陈琳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4年第11期118-126,165,共10页
类金刚石(DLC)薄膜已被广泛应用于发动机核心部件的摩擦学防护。为了研究在发动机运行工况下水含量对DLC薄膜摩擦学性能的影响,本研究以水-PAO6混合乳液为润滑剂,考察了发动机中广泛使用的2种DLC薄膜(a-C薄膜和a-C:H薄膜)在不同温度下... 类金刚石(DLC)薄膜已被广泛应用于发动机核心部件的摩擦学防护。为了研究在发动机运行工况下水含量对DLC薄膜摩擦学性能的影响,本研究以水-PAO6混合乳液为润滑剂,考察了发动机中广泛使用的2种DLC薄膜(a-C薄膜和a-C:H薄膜)在不同温度下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在水-PAO6混合乳液的润滑条件下,摩擦系数受含水量的影响较小,总体上存在小幅增加。a-C薄膜部分失效,而a-C:H薄膜尚未出现基底暴露现象,2种薄膜的磨损率随着含水量的增加而降低。表面分析表明,水含量的增加抑制了二硫代氨基甲酸钼(MoDTC)的降解过程,从而减少了润滑添加剂MoS_(2)的形成。此外,水含量的升高还促进了碳向对偶球表面的转移。碳质转移膜、MoS_(2)和铁氧化物的共同作用影响了DLC薄膜的摩擦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LC薄膜 油水混合乳液 摩擦磨损性能 摩擦化学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LC和CrN薄膜在油润滑下的摩擦性能 被引量:5
7
作者 王顺花 尚伦霖 +2 位作者 张广安 耿中荣 刘千喜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0-25,共6页
文摘采用闭合场非平衡直流磁控溅射技术和阴极电弧离子镀技术在轴承钢表面分别制备了DLC和Cr N薄膜,在全配方发动机油(CF-4,15W/40)润滑条件下,选择DLC/钢、Cr N/钢摩擦配副,用SRV-IV摩擦实验机考察了25℃和100℃时DLC与Cr N薄膜在不同... 文摘采用闭合场非平衡直流磁控溅射技术和阴极电弧离子镀技术在轴承钢表面分别制备了DLC和Cr N薄膜,在全配方发动机油(CF-4,15W/40)润滑条件下,选择DLC/钢、Cr N/钢摩擦配副,用SRV-IV摩擦实验机考察了25℃和100℃时DLC与Cr N薄膜在不同载荷下的摩擦因数和磨损率,并对摩擦界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DLC和Cr N薄膜在油润滑条件下的摩擦因数都随着载荷的增加而降低;DLC和CF-4构成的固液复合润滑体系具有更加优异的摩擦学性能;活性较高的Cr N薄膜与发动机油中的添加剂相互作用,在摩擦界面上发生摩擦化学反应形成摩擦化学反应膜,并且薄膜表面形成的氧化层有利于提高薄膜在高温时的耐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LC薄膜 CRN薄膜 摩擦因数 磨损率 摩擦学性能 固液复合润滑 摩擦化学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摩擦渗透的数学模型
8
作者 李晓涛 陈国需 郭小川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09期32-38,共7页
以100%的硼酸三丙酯作为强化剂,通过分析强化剂功能元素的扩散和渗透的条件、过程和机理,建立了扩散渗透的数学模型,并对数学模型进行了分析,从而得到有利于摩擦渗透的各种条件、摩擦副强化剂的选择、强化剂浓度的确定以及进行强化的工... 以100%的硼酸三丙酯作为强化剂,通过分析强化剂功能元素的扩散和渗透的条件、过程和机理,建立了扩散渗透的数学模型,并对数学模型进行了分析,从而得到有利于摩擦渗透的各种条件、摩擦副强化剂的选择、强化剂浓度的确定以及进行强化的工况,为以后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建立起桥梁,使摩擦副有可能实现在线强化,并在此基础上完善在线强化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膜 摩擦渗透 摩擦化学反应 数学模型 在线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磷系添加剂在菜子油中的响应性 被引量:2
9
作者 马江波 胡俊宏 +1 位作者 丁津原 马先贵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0-152,共3页
以菜子油为基础油,在四球摩擦磨损实验机上分别考察了硫系添加剂T321与T307以及磷系添加剂P120对菜子油的耐磨性和极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菜子油中分别加入T321、P120和T307能够降低磨损、提高润滑油膜的承载能力和极压载荷... 以菜子油为基础油,在四球摩擦磨损实验机上分别考察了硫系添加剂T321与T307以及磷系添加剂P120对菜子油的耐磨性和极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菜子油中分别加入T321、P120和T307能够降低磨损、提高润滑油膜的承载能力和极压载荷·对钢球表面的能谱分析结果表明,在摩擦磨损过程中,含上述添加剂的菜子油在摩擦过程中发生了摩擦化学变化,生成了由菜子油三甘油酯和添加剂化学产物组成的边界润滑膜,从而改善抗磨性能并提高承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添加剂 菜子油 承载能力 极压性能 摩擦化学反应 边界润滑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酯润滑油磨损腐蚀的评价方法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伟 曾宁宁 梅莉 《合成润滑材料》 CAS 2023年第3期5-8,共4页
润滑油的磨损腐蚀是造成传动系统腐蚀的重要因素。某齿轮传动系统使用合成酯润滑油后轮齿摩擦表面出现了磨损腐蚀,严重地影响到齿轮传动系统的可靠运行。采用两款合成酯润滑油对比的方法,在125℃,392N,1200r/min及60min等试验参数下,建... 润滑油的磨损腐蚀是造成传动系统腐蚀的重要因素。某齿轮传动系统使用合成酯润滑油后轮齿摩擦表面出现了磨损腐蚀,严重地影响到齿轮传动系统的可靠运行。采用两款合成酯润滑油对比的方法,在125℃,392N,1200r/min及60min等试验参数下,建立了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来评价合成酯润滑油磨损腐蚀的试验方法。该方法可以有效评价和区分合成酯润滑油的磨损腐蚀。能谱分析表明,在机械因素和化学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合成酯中的磷酸三甲酚酯与金属表面发生摩擦化学反应,在起抗磨作用的同时,生成的磷酸在摩擦表面局部聚积造成了磨损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球摩擦磨损试验 磷酸三甲酚酯 摩擦化学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品应用研究及分析评定方法
11
《石油商技》 1995年第2期61-62,共2页
本研究在使用铝—铝材料的销—盘试验中,发现C<sub>36</sub>二聚酸和1,2—亚乙基二醇的单酯能减少磨损。本文在销—盘试验中,使用铝试样,对磨损痕进行研究,力求了解可能发生的表面化学反应和摩擦化学反应的详情。运用的技... 本研究在使用铝—铝材料的销—盘试验中,发现C<sub>36</sub>二聚酸和1,2—亚乙基二醇的单酯能减少磨损。本文在销—盘试验中,使用铝试样,对磨损痕进行研究,力求了解可能发生的表面化学反应和摩擦化学反应的详情。运用的技术包括低倍放大摄影法,扫描电子显微镜法,傅里叶变换红外显微分光法。研究结果显示:在单酯和铝基片间除了摩擦聚合外,还有表面反应。基于这些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定方法 油品应用 磨损机理 润滑系统 傅里叶变换 润滑油添加剂 摩擦化学反应 表面反应 摩擦系数 表面化学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