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醋酸离子液体[C_2mim][OAc]水溶液的摩尔表面Gibbs自由能 被引量:4
1
作者 佟静 陈滕飞 +3 位作者 张朵 王林富 佟健 杨家振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61-1167,共7页
在288.15-318.15 K温度范围内测定了不同浓度离子液体1-乙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C_2mim][OAc])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和密度;在改进李以圭等人的溶液表面张力模型基础上,提出摩尔表面Gibbs自由能新概念,建立了摩尔表面Gibbs自由能随溶液浓度... 在288.15-318.15 K温度范围内测定了不同浓度离子液体1-乙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C_2mim][OAc])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和密度;在改进李以圭等人的溶液表面张力模型基础上,提出摩尔表面Gibbs自由能新概念,建立了摩尔表面Gibbs自由能随溶液浓度变化的线性经验方程,利用这个经验方程估算了[C_2mim][OAc]水溶液的摩尔表面Gibbs自由能,并进一步预测了该溶液的表面张力,其预测值与相应的表面张力实验值高度相关并非常相似。由此可见,摩尔表面Gibbs自由能与等张比容极其类似,可能成为预测离子液体及其溶液性质的一种新的半经验方法。在指定溶液浓度下,根据溶液的摩尔表面Gibbs自由能随温度呈线性变化的规律,得到了新的E?tv?s方程,与传统的E?tv?s方程相比,新E?tv?s方程的每一个参数都有明确的物理意义:斜率的负值是摩尔表面熵,截距是摩尔表面焓,在指定浓度的溶液中摩尔表面焓几乎不随温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2min][OAc]水溶液 摩尔表面gibbs自由能 密度 表面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Gibbs表面自由能对锂离子电池传统负极浆初始黏度和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周奇 文博 +5 位作者 张佳丽 刘锋 欧阳晓平 梁伊丽 吴泽轶 谢志勇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3期665-676,共12页
负极浆料的初始黏度和稳定性对锂离子电池的生产工艺和后期性能至关重要。但是关于石墨原料的理化性质对负极浆料初始黏度和稳定性的影响尚未从根本上阐明。通过对不同粒度和比表面积的商业化石墨进行初始黏度测试,发现负极浆料的初始... 负极浆料的初始黏度和稳定性对锂离子电池的生产工艺和后期性能至关重要。但是关于石墨原料的理化性质对负极浆料初始黏度和稳定性的影响尚未从根本上阐明。通过对不同粒度和比表面积的商业化石墨进行初始黏度测试,发现负极浆料的初始黏度与石墨的非极性Gibbs表面自由能呈正相关。同时还发现,Gibbs表面自由能极性部分和非极性部分的相对大小对负极浆料的稳定性有影响。当Gibbs表面自由能极性部分接近非极性部分时,制备的浆料具有最佳的稳定性,且静置120 h以后克容量保持稳定。有趣的是,XRD和Raman光谱表征结果显示石墨粒子的Gibbs表面自由能与缺陷之间没有直接的线性关系。本研究可为锂离子电池工业生产中石墨原料的选择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gibbs表面自由能 石墨 负极浆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啶基离子液体[C_6py][DCA]热力学性质及利用新E?tv?s方程预测其表面张力 被引量:3
3
作者 卜晓雪 樊本汉 +3 位作者 魏杰 邢楠楠 马晓雪 关伟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67-273,共7页
制备了吡啶类离子液体N-己基吡啶二氰胺盐[C_6py][DCA],并用核磁共振氢谱(~1H NMR)、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差热扫描量热(DSC)、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对其进行表征。在288.15–338.15 K温度范围内,采用标准加入法,测定其密度(... 制备了吡啶类离子液体N-己基吡啶二氰胺盐[C_6py][DCA],并用核磁共振氢谱(~1H NMR)、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差热扫描量热(DSC)、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对其进行表征。在288.15–338.15 K温度范围内,采用标准加入法,测定其密度(ρ)、表面张力(γ)和折光率(n_D)。在测得的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得到了离子液体[C_6py][DCA]的分子体积(V_m)、表面能(E_a)、摩尔极化度(R_m)和极化率(α_p)。结果显示E_a、R_m和α_p几乎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本文还提出了摩尔表面Gibbs自由能(g_s)的概念,并改进了E?tv?s方程。同时还计算了gs、临界温度(T_c)和E?tv?s方程经验参数(kE),并预测了离子液体[C_6py][DCA]的表面张力,预测值与实验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啶基离子液体 密度 表面张力 摩尔表面gibbs自由能 Eotvos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甲氧基乙基-3-甲基咪唑甘氨酸离子液体的物理化学性质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4
4
作者 魏杰 董贺新 +4 位作者 陈霞 杨宇轩 房大维 关伟 杨家振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27-932,共6页
由于氨基酸基的独特性质,我们以甘氨酸作为阴离子,醚基咪唑基团作为阳离子合成了一种新型离子液体1-甲氧乙基-3-甲基咪唑甘氨酸[MOEMIM][Gly],并经过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和差示扫描量热进行表征。由于离子液体和水之间形成氢键... 由于氨基酸基的独特性质,我们以甘氨酸作为阴离子,醚基咪唑基团作为阳离子合成了一种新型离子液体1-甲氧乙基-3-甲基咪唑甘氨酸[MOEMIM][Gly],并经过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和差示扫描量热进行表征。由于离子液体和水之间形成氢键导致传统的方法不能去除水的影响,所以在实验测定中,选用标准加入法在温度范围为298.15–338.15K,每隔5 K测定离子液体[MOEMIM][Gly]的密度和表面张力。利用密度数据,计算得到离子液体[MOEMIM][Gly]的摩尔体积,并且摩尔体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同时得到了热膨胀系数。根据离子液体[MOEMIM][Gly]的摩尔表面Gibbs自由能,改进了传统的E?tv?s经验方程,使得方程具有更明确的物理意义,即截距C0代表摩尔表面焓,它是一个与温度无关的常数,斜率则为摩尔表面熵,这表明改进的E?tv?s方程不仅是一个经验方程,而且还是严格的热力学方程。另外,结合摩尔表面Gibbs自由能和改进的E?tv?s方程,估算了离子液体的[MOEMIM][Gly]的表面张力,并与实验值进行比较,发现两者很好的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甲氧乙基-3-甲基咪唑甘氨酸 密度 表面张力 摩尔表面gibbs自由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醚基功能化离子液体[MOEMIm]Cl和[EOEMIm]Cl热力学性质 被引量:2
5
作者 龚燕燕 刘海春 +1 位作者 张朵 佟静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24-1231,共8页
通过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元素分析和热重分析对醚基功能化的离子液体[MOEMIm]Cl和[EOEMIm]Cl进行了表征。在温度范围T=288.15–328.15 K内,测定了离子液体[MOEMIm]Cl和[EOEMIm]Cl的密度(ρ)、表面张力(γ)和折光率(nD)。根据这... 通过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元素分析和热重分析对醚基功能化的离子液体[MOEMIm]Cl和[EOEMIm]Cl进行了表征。在温度范围T=288.15–328.15 K内,测定了离子液体[MOEMIm]Cl和[EOEMIm]Cl的密度(ρ)、表面张力(γ)和折光率(nD)。根据这些实验数据,讨论并计算了离子液体[MOEMIm]Cl和[EOEMIm]Cl的体积性质。计算出离子液体[MOEMIm]Cl和[EOEMIm]Cl的摩尔表面吉布斯自由能(gs)、摩尔表面熵(s)、摩尔表面焓(h)、摩尔极化度(Rm)和摩尔极化率(αp),h均近似为一个常数说明这两种离子液体从内部到表面的过程是一个等库仑过程,同时这两种离子液体的Rm和αp均与温度无关。本文还用摩尔表面Gibbs自由能改进Lorentz-Lorenz方程并预测离子液体表面张力,预测值与实验值高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醚基功能化离子液体 密度 表面张力 摩尔表面gibbs自由能 Lorentz-Lorenz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压力对甲烷超临界吸附能量参数的影响机制 被引量:9
6
作者 吴双 汤达祯 +1 位作者 李松 李翔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0-67,共8页
煤层气在储层高温高压环境中主要以超临界吸附状态赋存,温度和压力是影响煤储层含气性的重要外部控制因素,温压条件改变意味着煤-甲烷吸附体系的原始平衡状态被打破,体系能量发生变化。基于无烟煤等温吸附试验数据,通过Gibbs方程对比了... 煤层气在储层高温高压环境中主要以超临界吸附状态赋存,温度和压力是影响煤储层含气性的重要外部控制因素,温压条件改变意味着煤-甲烷吸附体系的原始平衡状态被打破,体系能量发生变化。基于无烟煤等温吸附试验数据,通过Gibbs方程对比了甲烷超临界与亚临界吸附的差异,从吸附热力学和吸附动力学角度,分析了温度和压力对甲烷超临界吸附过程中的能量参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超临界条件下的煤-甲烷吸附体系绝对吸附量大于过剩吸附量,二者间的差异随平衡压力增大而增大,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对于特定的煤-甲烷吸附体系,吸附势与吸附空间在任意温压条件下呈现单一吸附特征曲线关系,且平衡压力增加引起吸附势减小,吸附空间增大,而温度升高引起吸附势增大,吸附空间减少。甲烷分子主要以菲克型扩散方式在煤岩中传质,由于分子平均自由程受温压控制,扩散系数随压力增大而减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气体分子吸附活化能本质为分子动能的体现,不受体系压力影响,但受体系温度影响,温度越高,吸附活化能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煤-甲烷超临界吸附体系 gibbs过剩吸附量 吸附势 表面自由能 吸附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