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底部带有屈曲约束支撑的摇摆墙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被引量:17
- 1
-
-
作者
冯玉龙
吴京
孟少平
王强
付康
-
机构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香港华艺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
出处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35-40,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78105)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资助项目(KYLX_0153)
-
文摘
为减小摇摆墙框架结构强震下位移响应及缓解屈曲约束支撑框架的损伤集中效应,基于损伤集中模式,提出了底部带有屈曲约束支撑的摇摆墙框架结构体系。以9层钢框架为基准模型,通过推覆分析和动力时程分析对比研究了该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分析结果表明:BRB屈服前,该结构体系类似框剪结构,BRB提供抗侧刚度并通过墙体进行传递;BRB屈服后,结构发生摇摆,墙体控制变形模式,BRB通过滞回耗能,可以充分发挥结构各部分的抗震能力。
-
关键词
屈曲约束支撑
摇摆墙框架结构
推覆分析
动力时程分析
抗震性能
-
Keywords
buckling-restrained brace
rocking wall frame structure
pushover analysis
dynamic time history analysis
aseismic performance
-
分类号
TU352.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
-
题名刚度特征值对摇摆墙-框架结构抗震韧性影响分析
- 2
-
-
作者
苏醒
阎石
高跃峰
夏伟军
-
机构
沈阳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烟台市芝罘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沈阳新湖房地产有限公司
-
出处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9,共10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378357)。
-
文摘
研究刚度特征值λ对摇摆墙-框架结构弹性协同工作与弹塑性抗震韧性的影响规律。建立了静力作用下摇摆墙-框架(RWMF)结构的简化力学模型并进行求解,得到λ值对内力和侧移的基本影响规律。利用ABAQUS建立了6个具有不同λ值的RWMF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动力弹塑性分析,研究λ值对其层间侧移集中性、塑性铰分布和出铰率等韧性指标的影响规律,并基于以上指标对λ值进行优化。在弹性状态下,减小λ值可以使RWMF变形均匀且受力更加合理;在弹塑性状态下,减小λ值可有效避免框架的层屈服破坏,使结构变为整体型破坏模式。当λ值在4.5~6.5时,目标函数Z(λ)取得最优解。λ值的优选范围与RWMF结构的内力与变形规律对指导RWMF结构的初步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
关键词
摇摆墙-框架结构
刚度特征值λ
协同工作
动力弹塑性分析
抗震韧性
-
Keywords
frame rocking wall structures
stiffness characteristic valueλ
co-operation performance
dynamic elastoplastic analysis
seismic resilient performance(SRP)
-
分类号
TU398.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
-
题名基于分布参数模型的摇摆墙-框架结构协同性能分析
- 3
-
-
作者
苏醒
阎石
潘秋宇
-
机构
沈阳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
出处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3,共13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018YFC0705602)。
-
文摘
为了研究自复位摇摆墙-框架(rocking wall-moment frame,RWMF)结构的协同工作性能,利用所提出的分布参数模型对自复位RWMF结构的协同工作原理与基本影响规律进行研究,建立并求解了完整的静力和动力方程;得到RWMF结构的侧移、内力和各阶动态响应的闭合解,通过参数分析研究框架与摇摆墙(rocking wall,RW)之间的刚度特征值λ和RW底部旋转约束R_(f)对协同性能的影响,并采用层间位移集中系数(inter-story drift concentration factor,DCF)量化RW与框架之间的协同性能。结果表明:RW的设计应满足λ<10,否则,RW对协同性能的影响将微乎其微;当λ值适中时,RW底部约束可以增进协同作用,R_(f)>5后,其约束的继续增大不会再增进RW与框架间的协同效果;当λ和R_(f)取1≤λ≤5∩0.1<R_(f)≤10时,自复位RWMF结构可以在分布均匀性和减小主体框架损伤之间实现平衡,达到最优的协同性能。
-
关键词
自复位摇摆墙-框架结构
分布参数模型
协同性能
旋转约束
层间位移集中系数
-
Keywords
self-centering rocking wall moment frame structures
distribution parameter model
co-operation performance
rotational constraint
inter-story drift concentration factor
-
分类号
TU375.4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
-
题名摇摆墙-框架体系的抗震损伤机制控制研究
被引量:49
- 4
-
-
作者
曲哲
叶列平
-
机构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
-
出处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0-50,共11页
-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9BAJ28B01)
住房与城市建设部专题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90815025)
-
文摘
合理有效的损伤机制控制是提高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重要措施。本文在总结现有各种抗震结构体系损伤机制的基础上,研究了摇摆墙-框架结构体系的损伤机制控制原理与控制效果,给出了摇摆墙刚度的确定方法,比较了摇摆墙-框架结构体系与传统的延性框架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抗震性能的差别,指出了摇摆墙-框架结构体系的优越性。通过对一个典型的多层摇摆墙-框架结构的动力弹塑性分析,验证了所建议的摇摆墙刚度计算公式的适用性和摇摆墙-框架结构体系在结构损伤机制控制方面的有效性。
-
关键词
建筑抗震
损伤机制控制
摇摆墙-框架结构
摇摆墙刚度
弹塑性分析
-
Keywords
building structure
damage mechanism control
rocking wall-frame
stiffness of rocking wall
nonlinear analysis
-
分类号
P315.966
[天文地球—地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