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濒危种螺蛳对典型附着藻的摄食特性及其在洱海流域恢复的可行性 被引量:5
1
作者 靳明 叶碧碧 +2 位作者 庞燕 储昭升 杨琦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18-524,共7页
通过实验室小试研究濒临灭绝物种螺蛳(Margarya melanioides)对舟形藻(Naviculaceae sp.)、菱形藻(Nitzschia sp.)、孟氏颤藻(Planktothrixmougeotii)以及四尾栅藻(Scenedesmus quadricauda)4种典型附着藻类的摄食探讨其摄食生态学特性... 通过实验室小试研究濒临灭绝物种螺蛳(Margarya melanioides)对舟形藻(Naviculaceae sp.)、菱形藻(Nitzschia sp.)、孟氏颤藻(Planktothrixmougeotii)以及四尾栅藻(Scenedesmus quadricauda)4种典型附着藻类的摄食探讨其摄食生态学特性,调查海菜花(Ottelia acumiuate)养殖塘中藻的群落结构及水体的pH值、光照、溶解氧(DO)、温度等环境,从摄食生态学角度分析,探讨螺蛳在洱海流域恢复的可行性。摄食实验结果显示:螺蛳对实验选取四种藻摄食率关系为舟形藻>菱形藻>孟氏颤藻>四尾栅藻。对舟形藻摄食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5℃时其摄食强度最大,摄食率(IR)为(2.19±0.16)mg个^(-1)d^(-1);螺蛳在光照为0-100001x的范围内均有较强的摄食活动,摄食活动最适宜的光照强度区间为1000-20001x,摄食率IR均达到3.0mg个^(-1)d^(-1)以上;溶解氧DO对其摄食活动影响显著,当DO大于3.6mg/L时螺蛳摄食活跃,低于1mg/L时螺蛳基本停止摄食;螺蛳摄食率大小跟螺蛳重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洱海流域海菜花塘水体的调查结果得出海菜花塘的pH值、光照、DO、温度以及藻等环境因子均适合螺蛳生存繁衍,可通过构建海菜花湿地来实现螺蛳的保种与扩增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蛳 摄食 摄食生态学 舟形藻 海菜花 物种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极磷虾种群生物学研究进展Ⅲ-摄食 被引量:14
2
作者 朱国平 朱小艳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52-1160,共9页
鉴于南极磷虾在南极食物网中所处的关键地位,其摄食活动对南大洋海洋生态系统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南极磷虾食物组成因季节、空间等不同而存在差异,且摄食对象的分类和鉴别也存在着较大困难,选食机制目前尚有不同意见。本文从摄食对象... 鉴于南极磷虾在南极食物网中所处的关键地位,其摄食活动对南大洋海洋生态系统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南极磷虾食物组成因季节、空间等不同而存在差异,且摄食对象的分类和鉴别也存在着较大困难,选食机制目前尚有不同意见。本文从摄食对象、摄食方式、选食机制及摄食率等方面对近百年来南极磷虾摄食生态学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归纳,以期为国内外学者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基础信息,并为进一步开展其摄食生态学研究提供科学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磷虾 摄食生态学 食物 摄食 浮游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