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河流大型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生物量特征及生态质量评价
1
作者 钟雪菲 李艺 +5 位作者 吕铃钥 王静静 鲍思敏 熊浩 沈建忠 王军 《生态毒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6-348,共13页
摄食方式是反映物种对环境条件适宜性的典型属性。流水生态系统中功能摄食类群的分布及其生物量可以反映生物对资源的利用状况,以及人类活动干扰下水生生态系统的过程。本研究以生态系统受到严重干扰的烟台市主要河流为研究区域,探讨城... 摄食方式是反映物种对环境条件适宜性的典型属性。流水生态系统中功能摄食类群的分布及其生物量可以反映生物对资源的利用状况,以及人类活动干扰下水生生态系统的过程。本研究以生态系统受到严重干扰的烟台市主要河流为研究区域,探讨城市化影响下河流大型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及其生物量的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并对河流生态质量状况进行评价。于2023年4月、7月、9月对烟台市主要的7条河流(五龙河、蚬河、富水河、夹河、辛安河、黄水河、界河)共19个样点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了调查,共采集到140个分类单元。大型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中收集者生物量最大(占比45.67%),其次是刮食者(30.44%)、滤食者(12.96%)、杂食者(6.84%)、捕食者(3.09%)、撕食者(0.99%)和寄生者(0.0054%)。功能摄食类群组成和生物量在不同样点和季节存在显著差异(P<0.05)。RDA分析表明,水温、叶绿素a、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与大型底栖动物摄食类群变异显著相关(P<0.05)。应用基于生物量的功能摄食类群均匀度指数(b_(jFD))评价烟台市河流的生态质量状况,结果表明烟台市河流总体为中等污染水平,4月(样点平均b_(jFD)值为0.5378)>9月(平均b_(jFD)值为0.4661)>7月(平均b_(jFD)值为0.3812)。研究结果可为烟台市及其他城市河流健康状况评估及河流水生态健康保护与修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烟台 健康评价 摄食均匀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曹娥江大型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结构分析评价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2
作者 唐文嘉 尤爱菊 +2 位作者 周鑫妍 徐泽琪 许开平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33-1138,共6页
大型底栖动物是河流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多种生物的重要食物来源,也可指示水环境质量状况。2021年5—6月,通过对曹娥江大型底栖动物样本的采集以及水体理化参数等环境因子的测定,分析了大型底栖动物物种组成与功能摄食类群结构及... 大型底栖动物是河流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多种生物的重要食物来源,也可指示水环境质量状况。2021年5—6月,通过对曹娥江大型底栖动物样本的采集以及水体理化参数等环境因子的测定,分析了大型底栖动物物种组成与功能摄食类群结构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并对曹娥江生态质量状况进行评价。共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4门19科43种,隶属于5种功能摄食类群,即刮食者、撕食者、收集者、滤食者、捕食者,其中收集者为优势功能群;功能摄食类群摄食均匀度指数(j FD)表明曹娥江流域大部分区域生态质量较差,受人类活动影响显著。一元回归分析表明,j FD值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相关性较好,且在人为活动显著影响、底栖生物组成变异较大区域,运用j FD评价河流生态质量有更好的适用性。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底泥pH、总氮、电导率和溶解氧是影响曹娥江大型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的主要环境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摄食均匀度指数 生物评价 环境因子 底栖动物 曹娥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裕尔河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功能摄食类群
3
作者 张泽鹏 王海宇 +3 位作者 金洪宇 鲁万桥 邢世通 李雷 《北方农业学报》 2024年第6期126-134,共9页
【目的】探究黑龙江省乌裕尔河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功能摄食类群,为乌裕尔河大型底栖动物的资源保护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于2022年10月在乌裕尔河12个采样点采集大型底栖动物样品,分析其种类组成、群落结构、功能摄食类群分布,并... 【目的】探究黑龙江省乌裕尔河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功能摄食类群,为乌裕尔河大型底栖动物的资源保护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于2022年10月在乌裕尔河12个采样点采集大型底栖动物样品,分析其种类组成、群落结构、功能摄食类群分布,并通过功能摄食类群均匀度指数(jFD)评价乌裕尔河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结果】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713个,隶属于4门14目25科51种(属),水生昆虫种类最多,共33种(占总种类数的64.71%);乌裕尔河大型底栖动物总平均生物量和总平均丰度分别为13.39 g/m^(2)和59.42 ind./m^(2);优势种为中华小长臂虾(Palaemonetes sinensis)、直突揺蚊属一种(Orthoclidius sp.)、小划蝽(Micronecta quadriseta)和揺蚊属一种(Chironomus sp.)。乌裕尔河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可划分为4组,且存在极显著的空间差异(Global R=0.80,P<0.001)。该流域内大型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以收集者为主(相对丰度占物种总丰度的35.48%),其次为撕食者、捕食者、刮食者和滤食者,相对丰度分别占物种总丰度的25.39%、20.48%、13.04%、5.61%。12个采样点功能摄食类群均匀度指数平均值为0.72。【结论】秋季乌裕尔河大型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以收集者为主,且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整体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裕尔河 大型底栖动物 种类组成 群落结构 功能摄食类群 功能摄食类群均匀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型底栖动物摄食群上的生态质量评价 被引量:6
4
作者 蔡文倩 林岿璇 +3 位作者 朱延忠 周娟 夏阳 刘录三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865-2873,共9页
基于2011年5月和9月航次获取的大型底栖动物和环境数据,采用建立在功能摄食群上的摄食均匀度指数(the feeding evenness index,jFD)并辅以建立在群落结构指标上的多元AZTI海洋生物指数(Multivariate AZTI Marine Biological Index,M-AM... 基于2011年5月和9月航次获取的大型底栖动物和环境数据,采用建立在功能摄食群上的摄食均匀度指数(the feeding evenness index,jFD)并辅以建立在群落结构指标上的多元AZTI海洋生物指数(Multivariate AZTI Marine Biological Index,M-AMBI)评价渤海湾生态质量状况.本研究将所有大型底栖动物划分为5个摄食群,但2个航次均未发现植食者.从物种丰富度的角度看,碎屑食者和肉食者占比最高;从栖息密度的角度看则是浮游生物食者占比最高,而杂食者则在上述两个指标中均占比最低.摄食均匀度指数值大都低于0.60,说明研究区大部分海域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生态环境质量较差,这可能与该海域所受到的人为干扰如陆源排污、围海造陆有关.与M-AMBI相比,二者指示的渤海湾生态质量状况基本一致,且均能敏感地响应渤海湾近岸河口至离岸海域的环境压力梯度.总体上来讲,jFD适用于评价渤海湾的生态质量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群落 功能摄食 摄食均匀度指数 M-AMBI 渤海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