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动中摄氧量动力学的多相理论与生理机理 被引量:3
1
作者 胡国鹏 王人卫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24-728,共5页
运动中摄氧量动力学是反映机体从运动开始到进入稳定工作状态所摄取氧气的动态变化过程,不同强度的运动,摄氧量动力学呈现出不同的多相特征。摄氧量动力学Ⅱ期相位的时间常数与大强度运动时出现的摄氧量动力学慢成分可能与机体乳酸堆积... 运动中摄氧量动力学是反映机体从运动开始到进入稳定工作状态所摄取氧气的动态变化过程,不同强度的运动,摄氧量动力学呈现出不同的多相特征。摄氧量动力学Ⅱ期相位的时间常数与大强度运动时出现的摄氧量动力学慢成分可能与机体乳酸堆积、运动单位募集、磷酸肌酸等供能物质利用以及机体运输和利用氧的能力有关。结合数学模型而进行的摄氧量动力学多相特征研究,为深入理解运动中机体内部的生理生化变化与适应过程以及对运动能力限制因素的理解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量 摄氧量动力学 指数函数 时相 生理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摄氧量动力学的指数函数方程及对工作能力的影响
2
作者 刘洵 张淑霞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6-8,共3页
摄氧量动力学反映的是运动开始后摄氧量逐渐增加至稳定状态过程的变化情况,其曲线在小于无氧阈强度时呈单因素指数函数方程特征,在大于无氧阈强度时呈双因素指数函数方程特征,即包含了乳酸成分。
关键词 摄氧量动力学 单因素指数函数方程 双因素指数函数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min跑步和自行车全力运动中运动方式对有氧供能比例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黎涌明 陈小平 乌里.哈特曼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48-53,共6页
拟探究4min全力跑步和自行车运动中运动方式对有氧供能比例的影响。方法:招募了16名铁人3项、自行车和长跑业余爱好者(年龄33.5±10.6岁,身高180±9cm,体重75.8±8.4kg,训练年限14±10年),以4min全力(室外田径场)跑步... 拟探究4min全力跑步和自行车运动中运动方式对有氧供能比例的影响。方法:招募了16名铁人3项、自行车和长跑业余爱好者(年龄33.5±10.6岁,身高180±9cm,体重75.8±8.4kg,训练年限14±10年),以4min全力(室外田径场)跑步和功率自行车为例,比较了两种运动方式的能量供应和摄氧量动力学特征。使用便携式气体代谢仪和血乳酸分析仪对运动过程中的能量代谢指标进行了测试和分析,运用基于运动中累积摄氧量、累积血乳酸和运动后过量氧耗的快速部分的计算方法对能量供应量进行了计算。结果:4min全力跑步和自行车的有氧供能比例没有显著差异(77.0±3.8%vs.75.9±2.6%,P>0.05),磷酸原供能比例没有显著区别(11.4±2.6%vs.10.0±2.0%,P>0.05),糖酵解供能比例存在显著差异(11.6±3.4%vs.14.1±3.3%,P<0.05)。两种运动方式的摄氧量动力学快速部分相似(16.2±3.69svs.14.5±4.84s,P>0.05),慢速部分幅度存在显著差异(0.26±0.09L/min vs.0.54±0.32L/min,P<0.05)。结论:4 min全力跑步和自行车的研究结果似乎表明,运动方式并不影响全力运动中的有氧供能比例,此结论的得出还有待对其他运动方式和其他持续时间研究印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跑步 自行车 有氧供能比例 摄氧量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春期前青少年有氧能力训练:可训练性、训练适应机制和实际应用 被引量:11
4
作者 陈依依 李丹阳 倪丽丽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1-61,共11页
有氧能力是反映青少年身体健康水平和运动能力的重要指标。受青少年体能训练“敏感期”理论的影响,人们对青春期前的青少年有氧能力的可训练性、训练机制、影响因素及有效训练计划等方面产生了诸多争议,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青少年有氧能力... 有氧能力是反映青少年身体健康水平和运动能力的重要指标。受青少年体能训练“敏感期”理论的影响,人们对青春期前的青少年有氧能力的可训练性、训练机制、影响因素及有效训练计划等方面产生了诸多争议,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青少年有氧能力训练的科学化发展。基于现有研究成果,客观总结了青春期前青少年有氧能力训练的研究进展,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青春期前的青少年可通过科学化的训练提升有氧能力;2)青春期前青少年有氧能力提高的生理学机制主要为:每搏输出量增加、氧运输和氧利用能力增加,以及肌肉代谢、氧化能力增强;3)青少年有氧能力的发展受生长和发育的影响,如实际年龄(以下简称“年龄”)、成熟度,但青少年有氧能力的可训练性与之无关,而与初始体能水平呈负相关;4)高强度间歇训练是提升青春期前青少年有氧能力的一种经济且高效的训练方法;5)青春期前青少年有氧能力训练的经典模式为:大肌肉群参与的持续和间歇运动,85%~90%HR_(max),3~4次/周,40~60 min/次,最少持续12周,其中训练强度是影响训练效应的决定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春期前 青少年 有氧能力 摄氧量动力学 可训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仅通过一次超大强度测试预测最大累积氧亏的可靠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杨俊超 奥航 +3 位作者 陈雨扬 李新元 许春艳 邱俊强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702-708,共7页
目的:验证仅通过一次超大强度测试(MAOD_(ALT))预测最大累积氧亏(MAOD)的可靠性。方法:招募16名男性400米田径跑专项运动员(年龄19.94±1.30岁,骨骼肌质量57.56±3.81 kg,体脂率12.15%±2.35%),共参加5次运动测试,包括递增... 目的:验证仅通过一次超大强度测试(MAOD_(ALT))预测最大累积氧亏(MAOD)的可靠性。方法:招募16名男性400米田径跑专项运动员(年龄19.94±1.30岁,骨骼肌质量57.56±3.81 kg,体脂率12.15%±2.35%),共参加5次运动测试,包括递增负荷、恒定负荷(50%、60%、70%、80%和90%VO_(2))和3次超大强度重复测量测试(110%VO_(2)),其中第1次超大强度测试后,令第2次超大强度测试时间与第1次相同,而第3次超大强度测试则时间不做限定进行重测。MAOD的标准值根据MedbФ法,由摄氧量-输出功率(VO_(2)-PO)预测方程推算的理论摄氧量与实际摄氧量的差值计算。MAOD_(ALT)由运动中累积血乳酸和摄氧量动力学曲线快速部分计算。结果:MAOD_(ALT)和MAOD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Bland-Altman法显示MAOD_(ALT)和MAOD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通过一次性超大强度运动中累积血乳酸和摄氧量动力学曲线快速部分(MAOD_(ALT))计算MAOD是可靠的,未来可基于不同运动模式进行更大样本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累积氧亏 累积血乳酸 摄氧量动力学 400米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