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刑事搜查扣押与私有财产权利保障——美国博伊德案的启示 被引量:9
1
作者 吴宏耀 《东方法学》 2010年第3期140-143,共4页
在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历史上,博伊德案是最重要的宪法第四修正案源头判例之一。博伊德案确立了以财产权为中心的第四修正案分析方法。在博伊德案中,最高法院指出,第四修正案违法行为的实质"不在于破门而入,也不在于翻箱倒柜,而在... 在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历史上,博伊德案是最重要的宪法第四修正案源头判例之一。博伊德案确立了以财产权为中心的第四修正案分析方法。在博伊德案中,最高法院指出,第四修正案违法行为的实质"不在于破门而入,也不在于翻箱倒柜,而在于侵犯了个人对于人身安全、人身自由以及私人财产所享有的不可剥夺的权利"。自博伊德案以后,在长达80年的时间里,控方行为是否构成"搜查扣押",取决于该行为是否对个人财产构成了"侵害"。对于中国来说,该判例关于财产利益的分析颇具启发意义。如果承认拟扣押的"证据"有可能是"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那么,即使扣押证据承载着追诉犯罪的公共利益,我们依然需要为个人私有财产不受不合理干预设定一个规则或底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搜查扣押 博伊德案 美国宪法第四修正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电子数据搜查扣押之审思 被引量:8
2
作者 孙潇琳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6-104,共9页
搜查扣押电子数据在对象、步骤、方法以及所涉权利等问题上与其他种类证据明显不同。我国当前搜查扣押电子数据的实践难题主要表现在立法衔接不顺畅且不统一,令状制度不够完善,证据保管欠缺规范,第三方取证的合法性存疑,以及隐私权利易... 搜查扣押电子数据在对象、步骤、方法以及所涉权利等问题上与其他种类证据明显不同。我国当前搜查扣押电子数据的实践难题主要表现在立法衔接不顺畅且不统一,令状制度不够完善,证据保管欠缺规范,第三方取证的合法性存疑,以及隐私权利易受侵害等五个方面。我们应当在把握用令状约束公权力,重视保障隐私权利,综合平衡各方利益等理念的基础上,坚持程序法定原则、保障人权原则和利益平衡原则,实现立法的协调性,完善搜查证制度,加强保管链建设,确立第三方机构的技术协助地位,保障权利救济,增强电子数据证据的合法性审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搜查扣押 电子数据 令状原则 隐私权 保管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