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搜尽奇峰打草稿”看石涛的美学观 被引量:3
1
作者 陈炳 《艺苑(美术版)》 1991年第1期55-59,共5页
石涛,姓朱名若极,法名原济,亦作元济,是明末清初中国画艺术上具有开拓局面的代表画家。他有一幅画上署款"湘源谷口人",湘源指广西全州,全州汉时为零陵、洮阳两县地,隋唐时称"湘源",五代改名"清湘",故石... 石涛,姓朱名若极,法名原济,亦作元济,是明末清初中国画艺术上具有开拓局面的代表画家。他有一幅画上署款"湘源谷口人",湘源指广西全州,全州汉时为零陵、洮阳两县地,隋唐时称"湘源",五代改名"清湘",故石涛别号中有清湘老人。史有清湘、潇湘、烝湘(或湘源、湘潭、湘阴)并称为"三湘"者。清湘之水柔媚澄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涛 搜尽奇峰打草稿 清湘老人 原济 一幅画 湘源 中国画艺术 我自用我法 师法自然 美学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神辩证谈——试论《芥舟学画编》“传神总论”中的形而上学观点 被引量:1
2
作者 简繁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1982年第4期31-34,共4页
清代画家沈宗骞撰著的《芥舟学画编》是一部较为系统地总结中国绘画理论为今人多加称道的著作。其中"传神总论"更被认为是古典画论中最精采最正确的优秀之作,而被得到广泛地介绍。在我国绘画界处在苏联画派一家独统的时期,有... 清代画家沈宗骞撰著的《芥舟学画编》是一部较为系统地总结中国绘画理论为今人多加称道的著作。其中"传神总论"更被认为是古典画论中最精采最正确的优秀之作,而被得到广泛地介绍。在我国绘画界处在苏联画派一家独统的时期,有的同志甚至把它推为中国画中的"契斯恰柯夫体系"(取其典范意),用以指导我们的中国画实践和艺术教学。在中国绘画史上,对于艺术形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观对象 迹化 神遇 画家 美术家 《芥舟学画编》 黄宾虹 形而上学 以形写神 中国传统绘画艺术 性格特征 搜尽奇峰打草稿 艺术形象 迁想妙得 肖像画 谢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神辩证谈——试论《芥舟学画编》“传神总论”中的形而上学观点 被引量:1
3
作者 简繁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82年第4期31-34,共4页
清代画家沈宗骞撰著的《芥舟学画编》是一部较为系统地总结中国绘画理论为今人多加称道的著作。其中“传神总论”更被认为是古典画论中最精采最正确的优秀之作,而被得到广泛地介绍。在我国绘画界处在苏联画派一家独统的时期。
关键词 客观对象 迹化 神遇 画家 美术家 《芥舟学画编》 黄宾虹 形而上学 以形写神 中国传统绘画艺术 性格特征 搜尽奇峰打草稿 艺术形象 迁想妙得 肖像画 谢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涛“正令”、“不令”论对写生创作的启示--以《浓淡相宜》系列作品为例
4
作者 赵祥胜楠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I0008-I0009,共2页
石涛曾言:“搜尽奇峰打草稿”,这奇峰正是大自然性情所生发处,草稿即是人对于自然之性情的生发。凡艺术作品唯有借无尽变化之自然本相,方能出古入新,得另一番绘画境界。由此能解自然之四时变化,能判天地之常变。由是本文结合《浓淡相宜... 石涛曾言:“搜尽奇峰打草稿”,这奇峰正是大自然性情所生发处,草稿即是人对于自然之性情的生发。凡艺术作品唯有借无尽变化之自然本相,方能出古入新,得另一番绘画境界。由此能解自然之四时变化,能判天地之常变。由是本文结合《浓淡相宜》系列山水写生创作之感悟,借由石涛之“正令”与“不令”论,从而生发出对绘画中“承”与“革”、“常”与“变”的辩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搜尽奇峰打草稿 山水写生 写生创作 艺术作品 绘画境界 石涛 系列作品 四时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写松随记
5
作者 朱峰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85年第4期25-28,共4页
松树林木者山之眉目也。前人强调,学山水画须首先从松柏柳桧诸杂树的基本技法入手。松的形象,在花鸟画中与梅竹并列喻为“岁寒三友”。在传统山水画中,则往往地位显著。中国画家所以喜爱松,不仅因为它具有不凋于霜雪的精神.
关键词 黄山丛刊 山水画 渐江 黄山松 龚贤 松石 韩拙 古松 雪庄 搜尽奇峰打草稿 曹知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