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石涛 《搜尽奇峰打草稿》 的意境之美
1
作者 张皓博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4年第8期70-72,共3页
石涛的绘画美学主旨可以归纳为写意美学。写意是中国画审美判断的主要价值标准,也一直是中国画家毕生追求的目标。《搜尽奇峰打草稿》是石涛的山水画代表作之一,画中不仅体现了石涛的创作主旨,还集中呈现出石涛喜用点皴的个性特色。搜... 石涛的绘画美学主旨可以归纳为写意美学。写意是中国画审美判断的主要价值标准,也一直是中国画家毕生追求的目标。《搜尽奇峰打草稿》是石涛的山水画代表作之一,画中不仅体现了石涛的创作主旨,还集中呈现出石涛喜用点皴的个性特色。搜尽奇峰是画家的创作态度,也是山水画取法自然、师法造化的重要方面,更是山水画创作的不二法门。石涛的山水画对后世影响极大,成为现当代山水画创作中不可回避的重要部分,对写意山水画的发展起到承前启后、开拓创新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意 石涛 意境 山水画 搜尽奇峰打草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搜尽奇峰打草稿——《石涛画语录》艺术创作思想初探 被引量:4
2
作者 苏金成 胡媛媛 《书画世界》 2008年第3期35-36,共2页
《石涛画语录》是石涛对自己完善而独到的创作理论的总结,它对以后的中国画的创作与表现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其中的"搜尽奇峰打草稿"的论述对后世画家的艺术创作有着很大的启发。许多画家正是运用了其中蕴含的创作原理,在艺... 《石涛画语录》是石涛对自己完善而独到的创作理论的总结,它对以后的中国画的创作与表现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其中的"搜尽奇峰打草稿"的论述对后世画家的艺术创作有着很大的启发。许多画家正是运用了其中蕴含的创作原理,在艺术创作中充分地展示出了他们特有的审美认识,从而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涛画语录》 创作 审美 搜尽奇峰打草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搜尽奇峰打草稿” 被引量:1
3
作者 杨琳 《美术教育研究》 2012年第16期15-16,共2页
"搜尽奇峰打草稿"是清代画家石涛提出的,是进行书画创作的一种观点,强调的是画家在书画创作过程中应多搜集素材,只有这样才能迸发灵感,创作出优秀的作品。但画作亦应多磨多练,只有这样才能够把"搜尽奇峰"所产生的... "搜尽奇峰打草稿"是清代画家石涛提出的,是进行书画创作的一种观点,强调的是画家在书画创作过程中应多搜集素材,只有这样才能迸发灵感,创作出优秀的作品。但画作亦应多磨多练,只有这样才能够把"搜尽奇峰"所产生的创作灵感和意境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作品当中。这是只有在"打草稿"的过程中才能够逐渐凝练出的一种境界。"搜尽奇峰打草稿"也是对一位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能够深入生活的一种称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搜尽奇峰打草稿 石涛 艺术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命体验的山水画创作探究——以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为例
4
作者 胡安华 赵宇航 《美术大观》 2021年第1期54-55,共2页
中国山水画是画家内在生命宇宙所反映的真实体验。石涛著作《苦瓜和尚画语录》中核心的观点是"一画",其要义是让画家抛开传统与技法的限制,通过自身的创造力与妙悟达到物我合一的创作境界。从"搜尽奇峰打草稿"的美... 中国山水画是画家内在生命宇宙所反映的真实体验。石涛著作《苦瓜和尚画语录》中核心的观点是"一画",其要义是让画家抛开传统与技法的限制,通过自身的创造力与妙悟达到物我合一的创作境界。从"搜尽奇峰打草稿"的美学思想到石涛山水画作品的"饰"与"质",都体现了中国山水画中的生命体验。文章对石涛山水画作品中的笔墨、境界、皴法、氤氲等不同角度进行分析,试探石涛山水画生命体验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搜尽奇峰打草稿 石涛山水画 生命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搜尽奇峰打草稿”看中国画写生的意义 被引量:5
5
作者 陈拟同 徐豪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20年第S01期1-3,共3页
纵观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国文化具有独特、深厚的艺术魅力,特别是在绘画的领域,更是大放异彩。在这一领域之内,写生一直以来都站在相对较高的位置之上,它的创作过程也就像是一种打草稿的过程。将“搜尽奇峰打草稿”作为创作根据的石涛老先... 纵观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国文化具有独特、深厚的艺术魅力,特别是在绘画的领域,更是大放异彩。在这一领域之内,写生一直以来都站在相对较高的位置之上,它的创作过程也就像是一种打草稿的过程。将“搜尽奇峰打草稿”作为创作根据的石涛老先生,更是将绘画写生的创作方式发挥到极致,将人生哲学与绘画创作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为我国的中国画事业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搜尽奇峰打草稿 中国画 写生 艺术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搜尽奇峰打草稿”看石涛的美学观 被引量:3
6
作者 陈炳 《艺苑(美术版)》 1991年第1期55-59,共5页
石涛,姓朱名若极,法名原济,亦作元济,是明末清初中国画艺术上具有开拓局面的代表画家。他有一幅画上署款"湘源谷口人",湘源指广西全州,全州汉时为零陵、洮阳两县地,隋唐时称"湘源",五代改名"清湘",故石... 石涛,姓朱名若极,法名原济,亦作元济,是明末清初中国画艺术上具有开拓局面的代表画家。他有一幅画上署款"湘源谷口人",湘源指广西全州,全州汉时为零陵、洮阳两县地,隋唐时称"湘源",五代改名"清湘",故石涛别号中有清湘老人。史有清湘、潇湘、烝湘(或湘源、湘潭、湘阴)并称为"三湘"者。清湘之水柔媚澄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涛 搜尽奇峰打草稿 清湘老人 原济 一幅画 湘源 中国画艺术 我自用我法 师法自然 美学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搜尽奇峰打草稿》中的艺术观点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光耀 《艺术家》 2018年第6期22-22,共1页
《搜尽奇峰打草稿》是我国著名书画家石涛的作品,其中以淋漓的水墨形式构成画卷主体,以截断的艺术形式拓展山水空间,体现出画家遵从生活、道法自然的艺术情操。《搜尽奇峰打草稿》这一绘画作品,是对宋明以来绘画形式的总结,具有极高的... 《搜尽奇峰打草稿》是我国著名书画家石涛的作品,其中以淋漓的水墨形式构成画卷主体,以截断的艺术形式拓展山水空间,体现出画家遵从生活、道法自然的艺术情操。《搜尽奇峰打草稿》这一绘画作品,是对宋明以来绘画形式的总结,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搜尽奇峰打草稿 绘画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时代”中国画发展之启示——以《搜尽奇峰打草稿》为例
8
作者 刘国松 《中国美术》 2023年第2期23-28,共6页
《搜尽奇峰打草稿》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件重要作品。它不仅是石涛直抒胸臆的得意之作,而且包含了他寄情山水的艺术主张。这件作品所体现出的艺术观念对后世中国画的发展有着较大影响,是对中国文人画发展的一次理念宣誓和一种捍卫举动。... 《搜尽奇峰打草稿》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件重要作品。它不仅是石涛直抒胸臆的得意之作,而且包含了他寄情山水的艺术主张。这件作品所体现出的艺术观念对后世中国画的发展有着较大影响,是对中国文人画发展的一次理念宣誓和一种捍卫举动。由此而肇始的“搜尽奇峰”的中国画写生方法成为对“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一惯性情感表达的崭新诠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搜尽奇峰打草稿 石涛 中国画 文人画 写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搜尽奇峰打草稿
9
作者 许宗茂 《海关与经贸研究》 2018年第1期71-73,共3页
“搜尽奇峰打草稿”,是清初著名画家石涛的-句名言.“搜”是深入、认真,“尽”是言其多、全,“奇峰”是样本、眼界.当笔者利用一周时间一鼓作气读完由上海海关学院姚永超副教授寄赠的译著《潮来潮去:海关与中国现代性的全球起源》(以... “搜尽奇峰打草稿”,是清初著名画家石涛的-句名言.“搜”是深入、认真,“尽”是言其多、全,“奇峰”是样本、眼界.当笔者利用一周时间一鼓作气读完由上海海关学院姚永超副教授寄赠的译著《潮来潮去:海关与中国现代性的全球起源》(以下简称《潮来潮去》),感到这是一次含金量较高的文史阅读,一些困惑不解的问题得以茅塞顿开,确实开卷有益.众所周知,史学研究没有捷径可走,所谓求证是件乏味活,求知是件开心事,可以想见当初英国剑桥大学方德万教授编著此书之艰辛,由此就联想起石涛这句名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搜尽奇峰打草稿 海关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图卷》窥其美学思想
10
作者 汪静 《艺海》 2018年第6期82-83,共2页
石涛作为清初绘画大家、理论家,以其独特的作品面目及美学思想,影响清以降山水画发展。他在汲取古人画学思想及笔墨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艺术语言,创作出大气磅礡的《搜尽奇峰打草稿》图卷,除此之外,其《云山图轴》《梅竹图卷》等亦是... 石涛作为清初绘画大家、理论家,以其独特的作品面目及美学思想,影响清以降山水画发展。他在汲取古人画学思想及笔墨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艺术语言,创作出大气磅礡的《搜尽奇峰打草稿》图卷,除此之外,其《云山图轴》《梅竹图卷》等亦是影响深远,流传至今。历来对石涛进行研究与撰写的学者比比皆是,不外乎都是从生平行迹或美学思想入手,大多数都忽略了他的画作与诗跋,本文别开新面,以石涛的代表作品《搜尽奇峰打草稿》图为例,进行石涛美学理论的探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涛 搜尽奇峰打草稿 美学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涛绘画的创新性研究——以“搜尽奇峰打草稿”为例
11
作者 陈星羽 《艺术家》 2018年第10期48-48,共1页
'搜尽奇峰打草稿'是明代遗民画家石涛的绘画理论。石涛青少年时期便是一种不羁的性格,他学习书画从不为时风传统所束缚,正是他这种离经叛道的性格特点,才使他能够冲破传统、打破陈规,提出了许多有见地的绘画理论。一、'搜... '搜尽奇峰打草稿'是明代遗民画家石涛的绘画理论。石涛青少年时期便是一种不羁的性格,他学习书画从不为时风传统所束缚,正是他这种离经叛道的性格特点,才使他能够冲破传统、打破陈规,提出了许多有见地的绘画理论。一、'搜尽奇峰打草稿'绘画理论的提出在明代晚期,中国画坛的绘画已经偏离了正常轨道,对传统和前人的绘画有着过分的执着,大多数画家只是对前人之法的照搬照抄,而很少在绘画中表现自己的性情,如此一来,当时的画坛已经缺少了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搜尽奇峰打草稿 绘画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搜尽奇峰图》浅析石涛美学观 被引量:1
12
作者 庞邦君 《美术教育研究》 2015年第15期19-19,共1页
《搜尽奇峰图》为石涛50岁云游京师时所作。图中所描绘的景象,于奇险中见雄浑,严谨处寓虚空。虽看似笔墨豪放,皴擦点染尽在无意,在整体上却把握了峰峦层次、云气走向及林木隐现的神韵。整幅画体现出石涛对绘画效果的独特追求,他将自己&q... 《搜尽奇峰图》为石涛50岁云游京师时所作。图中所描绘的景象,于奇险中见雄浑,严谨处寓虚空。虽看似笔墨豪放,皴擦点染尽在无意,在整体上却把握了峰峦层次、云气走向及林木隐现的神韵。整幅画体现出石涛对绘画效果的独特追求,他将自己"搜尽奇峰打草稿""我自用我法""不似之似似之"等美学观体现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搜尽奇峰打草稿 美学观 符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形写神 以彩绘境——潘义奎先生的油画作品赏评
13
作者 黄丹麾 《南腔北调》 2024年第11期35-45,共11页
潘义奎先生先后就学于西安美术学院和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美术系,学院派的系统训练,为他的油画创作打下了坚实的造型和色彩基础。同时,他又搜尽奇峰打草稿,辛勤地进行大量的写生,自然风光触发了无尽的审美灵感,现实生活成为他油画创作的... 潘义奎先生先后就学于西安美术学院和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美术系,学院派的系统训练,为他的油画创作打下了坚实的造型和色彩基础。同时,他又搜尽奇峰打草稿,辛勤地进行大量的写生,自然风光触发了无尽的审美灵感,现实生活成为他油画创作的取之不尽的资源。他在汲取西方绘画精华的同时,努力研究中国画的构图和艺术技巧,最终将中西两种艺术理念和审美法则予以融合与共生,他的艺术作品造型与传神兼备,色彩与气韵并举,进而创作出颇具个性的视觉图像,也演绎出别具一格的美学意境,下面笔者就对此予以深入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搜尽奇峰打草稿 西安美术学院 以形写神 色彩基础 油画创作 视觉图像 西方绘画 审美法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画写生观念初探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俊 《美术大观》 2006年第11期76-,共1页
关键词 中国画发展 西方绘画 中国绘画 古代画家 六法论 经营位置 散点透视 搜尽奇峰打草稿 饱游饫看 抒情达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画论影响下意象油画语言叙述方式 被引量:1
15
作者 罗晓敏 《美术大观》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52-53,共2页
在中国文化与艺术精神大背景下,特别是在中国画论观念的直接影响下,油画意象表达的语言叙述方式呈现其独特性。本文从"气韵生动"观念下画面构图的意境呈现、"搜尽奇峰打草稿"观念下形态的取舍与夸张交代、"随... 在中国文化与艺术精神大背景下,特别是在中国画论观念的直接影响下,油画意象表达的语言叙述方式呈现其独特性。本文从"气韵生动"观念下画面构图的意境呈现、"搜尽奇峰打草稿"观念下形态的取舍与夸张交代、"随类赋彩"观念下色彩的主观与装饰表达、"骨法用笔"要求下线条、肌理的书写性叙述四个方面,深入分析油画意象表达语言叙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画 气韵生动 搜尽奇峰打草稿 随类赋彩 骨法用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写天地万物,而陶泳乎我——石涛艺术实践的美学取向
16
作者 高飞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3期18-27,共10页
石涛在中国绘画史上,可谓是最富创新精神的画家,不仅创造出独诣之妙的山水笔墨图式,更在于把宋人臻于“高古、神秘”和元人取向“清逸、士气”的山水风貌,引向了“借笔墨以写天地万物,而陶泳乎我”的美学境界。尤其是他旅居宣城十余年间... 石涛在中国绘画史上,可谓是最富创新精神的画家,不仅创造出独诣之妙的山水笔墨图式,更在于把宋人臻于“高古、神秘”和元人取向“清逸、士气”的山水风貌,引向了“借笔墨以写天地万物,而陶泳乎我”的美学境界。尤其是他旅居宣城十余年间,游尽江南名山大川,在自然里“写生揣意,运情摹景”“搜尽奇峰打草稿”,从而构筑其千姿百态、境界无限的山水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涛 写生摹景 搜尽奇峰打草稿 陶泳乎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石涛走进21世纪
17
作者 陈民新 《美术大观》 2008年第1期22-23,共2页
  石涛,俗名朱若极,1641年生于明朝即将灭亡之时,是明太祖朱元璋玄孙朱守谦的11世孙.后来遭逢兵燹战乱,出家为僧,法名原济,字石涛,自号"苦瓜".曾饱览大江南北名山圣水,广结天下诗画知己.艺术上的成熟和旺盛的创作精力,使他...   石涛,俗名朱若极,1641年生于明朝即将灭亡之时,是明太祖朱元璋玄孙朱守谦的11世孙.后来遭逢兵燹战乱,出家为僧,法名原济,字石涛,自号"苦瓜".曾饱览大江南北名山圣水,广结天下诗画知己.艺术上的成熟和旺盛的创作精力,使他的绘画艺术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涛 笔墨当随时代 搜尽奇峰打草稿 《大涤子题画诗跋》 美术 绘画作品 山水清音图 绘画艺术 传统技法 《苦瓜和尚画语录》 画论 绘画理论 绘画艺术理论 美术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话大足”写生创作随笔
18
作者 曹新刚 《中国书画》 2020年第3期114-117,共4页
古人说"书为心迹",内心的起伏波动都会有痕迹外化,更不必说"行万里路"心摹手追的记忆了。写生对一位画者很重要,"搜尽奇峰打草稿",通过大量写生去糟存真,师造化塑造心里的图画桃源。己亥十月,往重庆大足... 古人说"书为心迹",内心的起伏波动都会有痕迹外化,更不必说"行万里路"心摹手追的记忆了。写生对一位画者很重要,"搜尽奇峰打草稿",通过大量写生去糟存真,师造化塑造心里的图画桃源。己亥十月,往重庆大足,一行二十余人。住开元观堂,游宝顶山石窟,观唐宋石刻之朴华浑厚,有感而发,作此篇。大足石刻,始建于唐永徽元年(650),历经五代,盛于两宋,余绪延至明、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足石刻 搜尽奇峰打草稿 宝顶山石窟 重庆大足 唐宋石刻 师造化 写生创作 开元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大山人、石涛的艺术成就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浩星 《中国书画》 2005年第2期4-7,共4页
八大山人的艺术成就一、绘画八大山人以大笔水墨写意画著称,尤以花鸟见长,兼工山水。他怀着国破家亡的痛苦心情,借花鸟、竹木、山水来抒发对现实的不满和愤慨,表现他那倔强高傲的性格。因此他画的是鼓腹的鸟、瞪眼的鱼;或是残山剩水、... 八大山人的艺术成就一、绘画八大山人以大笔水墨写意画著称,尤以花鸟见长,兼工山水。他怀着国破家亡的痛苦心情,借花鸟、竹木、山水来抒发对现实的不满和愤慨,表现他那倔强高傲的性格。因此他画的是鼓腹的鸟、瞪眼的鱼;或是残山剩水、老树枯枝;或是昂首挺胸的兽类,振翅即飞的孤鸟;或是干枯的池塘、挺立的残荷,而其中又有活泼的游鱼、生动的花朵。八大山人借此比喻自己,象征人生,达到笔简形具,形神兼备的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大山人 石涛 艺术成就 水墨写意 中国绘画史 扬州八怪 苦瓜和尚画语录 搜尽奇峰打草稿 塞尚 澳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神辩证谈——试论《芥舟学画编》“传神总论”中的形而上学观点 被引量:1
20
作者 简繁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1982年第4期31-34,共4页
清代画家沈宗骞撰著的《芥舟学画编》是一部较为系统地总结中国绘画理论为今人多加称道的著作。其中"传神总论"更被认为是古典画论中最精采最正确的优秀之作,而被得到广泛地介绍。在我国绘画界处在苏联画派一家独统的时期,有... 清代画家沈宗骞撰著的《芥舟学画编》是一部较为系统地总结中国绘画理论为今人多加称道的著作。其中"传神总论"更被认为是古典画论中最精采最正确的优秀之作,而被得到广泛地介绍。在我国绘画界处在苏联画派一家独统的时期,有的同志甚至把它推为中国画中的"契斯恰柯夫体系"(取其典范意),用以指导我们的中国画实践和艺术教学。在中国绘画史上,对于艺术形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观对象 迹化 神遇 画家 美术家 《芥舟学画编》 黄宾虹 形而上学 以形写神 中国传统绘画艺术 性格特征 搜尽奇峰打草稿 艺术形象 迁想妙得 肖像画 谢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