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丙烯酰胺的溶解与搅拌速度和溶解温度的关系 被引量:12
1
作者 石少波 胡仰栋 韦钦胜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66-68,共3页
研究了配制条件对聚丙烯酰胺水溶液粘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搅拌速度、温度下配制溶液,聚丙烯酰胺水溶液的最终粘度相差很大,同时发现聚丙烯酰胺溶解形成水溶液后,粘度性质稳定。聚丙烯酰胺在溶解过程中可能形成了一种决定粘... 研究了配制条件对聚丙烯酰胺水溶液粘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搅拌速度、温度下配制溶液,聚丙烯酰胺水溶液的最终粘度相差很大,同时发现聚丙烯酰胺溶解形成水溶液后,粘度性质稳定。聚丙烯酰胺在溶解过程中可能形成了一种决定粘度的二次结构,这种结构的形成与配制过程中的搅拌速度、温度等有关,一旦形成此结构,搅拌速度和温度的改变不再对溶液粘度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 粘度 搅拌速度 温度 氢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搅拌速度对全尾砂膏体流变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陈峰宾 苏芮 +7 位作者 杨柳华 焦华喆 吴爱祥 尹升华 王洪江 高炀 寇云鹏 王增加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541-3552,共12页
为研究搅拌对膏体流变性能的影响,通过控制搅拌速度制备膏体样品,并测试其细观结构、流变、电位及离子浓度等参数,从物理化学角度分析速度对膏体流变的影响。结果表明:膏体搅拌存在速度阈值(本研究中该值为1000~1500 r/min),当搅拌速度... 为研究搅拌对膏体流变性能的影响,通过控制搅拌速度制备膏体样品,并测试其细观结构、流变、电位及离子浓度等参数,从物理化学角度分析速度对膏体流变的影响。结果表明:膏体搅拌存在速度阈值(本研究中该值为1000~1500 r/min),当搅拌速度小于阈值时,由于膏体中各类膜包裹的颗粒被搅拌分散,细观结构尺寸随搅拌速度增加而变小,膏体流变参数随搅拌速率增加而降低,其流变曲线符合Bingham模型;而当搅拌速度超过阈值时,强搅拌剪切促进了早期水化物及无机盐离子溶解到溶液中,其离子浓度升高,颗粒表面电势由-0.7655 mV变为-0.4760 mV,测得细观结构及流变参数均随搅拌速度增加而变大,且流变曲线更符合H-B模型(n<1)。结合Hattori-lzumi理论和Debye-Hückel理论,通过引入剪切速率因子,建立颗粒表面电化学与吸附力、流变与颗粒聚集状态关系方程,分析了搅拌剪切对膏体流变特征的影响机制,为膏体搅拌技术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尾砂膏体 搅拌速度 细观结构 双电层 流变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搅拌速度对铝合金表面电镀Ni-SiC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陈艳芳 吴继龙 +1 位作者 关鹏娜 林亚威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1-123,共3页
主要以硫酸镍、氯化镍、磷酸和碳化硅为基本组分的镀液,通过采用电镀法在铝合金基体上获得Ni-SiC复合镀层,着重探讨搅拌速度对铝合金表面电镀Ni-SiC的影响,并得出最佳的搅拌速度。结果表明:搅拌速度对镀层性能有很大影响,当搅拌速度为30... 主要以硫酸镍、氯化镍、磷酸和碳化硅为基本组分的镀液,通过采用电镀法在铝合金基体上获得Ni-SiC复合镀层,着重探讨搅拌速度对铝合金表面电镀Ni-SiC的影响,并得出最佳的搅拌速度。结果表明:搅拌速度对镀层性能有很大影响,当搅拌速度为300 r/min时,镀速最大,而且镀层均匀、紧凑、细小,耐腐蚀性能良好,镀层中SiC含量也达到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搅拌速度 Ni—S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搅拌速度对新拌混凝土含气量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卫中 冯忠绪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3-85,88,共4页
搅拌速度是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工作参数,前期搅拌机工作装置参数优化试验表明,搅拌速度对混凝土含气量的影响较大。普遍认为,随着搅拌速度的增加,含气量呈上升趋势。但当搅拌工艺改变时,此规律将发生变化。因此,要达到对含气量的有... 搅拌速度是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工作参数,前期搅拌机工作装置参数优化试验表明,搅拌速度对混凝土含气量的影响较大。普遍认为,随着搅拌速度的增加,含气量呈上升趋势。但当搅拌工艺改变时,此规律将发生变化。因此,要达到对含气量的有效控制,必须研究不同工艺条件下搅拌速度对其的影响规律。就此进行了分析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传统搅拌工艺,新拌混凝土的含气量随着搅拌速度的增加而增加,当搅拌速度超过1.6m/s时含气量会随着搅拌的加快而下降,含气量变化量在1.0%~2.3%之间;采用二次搅拌工艺,含气量随着搅拌速度的增加基本上呈下降趋势,搅拌速度超过1.6m/s时,含气量会随着搅拌的加快而上升,含气量变化量在1.1%~1.75%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拌混凝土 含气量 搅拌速度 搅拌工艺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及搅拌速度对纳米氢氧化镍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强 朱燕娟 +2 位作者 张仲举 黄亮国 包杰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51-756,共6页
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出片状和棒状混合的纳米β-Ni(OH)2。将纳米粉体以8%比例掺入到球镍中制成复合电极,研究了反应温度和搅拌速度对纳米粉体结构、形貌及其复合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升高,纳米颗粒粒径增大;搅拌速度... 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出片状和棒状混合的纳米β-Ni(OH)2。将纳米粉体以8%比例掺入到球镍中制成复合电极,研究了反应温度和搅拌速度对纳米粉体结构、形貌及其复合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升高,纳米颗粒粒径增大;搅拌速度提高,粒径减小;复合电极的放电比容量随反应温度和搅拌速度提高先增大后减小,当反应温度为50℃、搅拌速度为500r/min时,相应的复合电极放电比容量最大,达到了263.3mAh/g,比纯球镍电极放电比容量(239.4mAh/g)提高了约10%。研究还显示,复合电极的放电比容量与其粉体的压实密度有直接关系,其放电比容量和放电平台均高于纯球镍电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氢氧化镍 反应温度 搅拌速度 化学沉淀法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搅拌速度对活性硅酸聚合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石健 刘泉 +1 位作者 王东升 刘云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9-41,共3页
活性硅酸是制备硅酸助凝剂及新型含金属离子的聚硅酸系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重要原料,活性硅酸的聚合速度受搅拌速度的影响显著,而中国对这方面的报道较少。采用激光光散射、浊度、黏度等多种表征方法对活性硅酸在聚合过程中的形态变化进... 活性硅酸是制备硅酸助凝剂及新型含金属离子的聚硅酸系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重要原料,活性硅酸的聚合速度受搅拌速度的影响显著,而中国对这方面的报道较少。采用激光光散射、浊度、黏度等多种表征方法对活性硅酸在聚合过程中的形态变化进行了监测及表征,结果表明:搅拌速度越快,硅酸的聚合速度越快,但形成的有效粒径反而越小;选择在静置条件下制备活性硅酸,有利于形成高分子量、高黏度、高浊度的聚硅酸,更有利于聚硅酸吸附架桥作用的发挥,这为制备高效混凝剂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硅酸 聚合 搅拌速度 形态表征 光子相关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搅拌速度对松口蘑菌丝体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魏元青 许正宏 +2 位作者 许泓瑜 张宏斌 陶文沂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34-136,共3页
在摇瓶发酵条件优化的基础上,研究了松口蘑在25L搅拌式发酵罐上的分批放大实验,探讨了不同搅拌转速对菌丝生物量、生产强度、pH、溶氧及对菌丝形态的影响,在发酵温度25℃,通风量0.8vvm,罐压0.5kg/cm2的条件下,最佳搅拌转速为100r/min。... 在摇瓶发酵条件优化的基础上,研究了松口蘑在25L搅拌式发酵罐上的分批放大实验,探讨了不同搅拌转速对菌丝生物量、生产强度、pH、溶氧及对菌丝形态的影响,在发酵温度25℃,通风量0.8vvm,罐压0.5kg/cm2的条件下,最佳搅拌转速为100r/min。发酵培养8d后,发酵液由浑浊变为澄清,上清液亮黄色,菌丝形态呈均匀颗粒状,菌丝生物量增加趋于平缓,最高可达11.5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口蘑 深层发酵 搅拌转速 菌丝体发酵 搅拌速度 菌丝生物量 发酵条件优化 菌丝形态 放大实验 生产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模糊PID在脱硫搅拌速度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傅连东 戴智华 陈新元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7-68,117,共3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以误差、误差变化和时间为模糊变量的新型模糊控制器;同时,研究了采用这种模糊控制器来实现对脱硫搅拌速度控制系统的控制,可以大大改善系统的动、静态性能。
关键词 模糊控制 脱硫搅拌速度控制系统 自适应控制 PID控制 泵控马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浮法PVC树脂颗粒结构的研究——2.PVC树脂颗粒结构和搅拌速度的关系 被引量:1
9
作者 许承威 韩和良 《中国塑料》 CAS 1987年第2期-,共3页
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悬浮PVC树脂的初级粒子直径在其他条件一定时主要依赖于搅拌速度,如果搅拌速度从100rpm变到400rpm初级粒子直径将从2.0μm变到0.6μm,随搅拌速度的增加聚合体系的分散剂受到剪切力的作用则形成不连续的表皮。
关键词 树脂颗粒 PVC 搅拌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二次搅拌工艺搅拌速度的确定
10
作者 王卫中 冯忠绪 张晓波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24-127,共4页
搅拌机搅拌速度作为混凝土搅拌过程的重要作业参数,不仅关系到搅拌机的生产率,而且关系到混凝土搅拌质量。采用现有一次搅拌工艺要达到提高水泥分散性和水化程度的目的,通过提高转速的方法,混凝土混合料易产生分层离析;若延长搅拌时间,... 搅拌机搅拌速度作为混凝土搅拌过程的重要作业参数,不仅关系到搅拌机的生产率,而且关系到混凝土搅拌质量。采用现有一次搅拌工艺要达到提高水泥分散性和水化程度的目的,通过提高转速的方法,混凝土混合料易产生分层离析;若延长搅拌时间,又会导致生产效率降低。对二次搅拌工艺条件下搅拌速度的合理确定进行了分析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二次搅拌工艺条件下,搅浆速度对混凝土质量影响较大,粒径较小的轻质材料可以高速搅拌,搅浆速度为4.5 m/s时具有综合优势;当搅混凝土时间不超过15 s时,线速度的变化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不明显;搅混凝土时间超过15 s时搅拌线速度对抗压强度影响较大,当搅混凝土时间为25 s,搅混凝土速度为1.5m/s时,混凝土搅拌质量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二次搅拌工艺 搅拌速度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搅拌速度对胶乳共沉法制备橡胶/炭黑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胜学 袁野 +4 位作者 熊玉竹 王兵辉 李鑫 戴骏 崔凌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9期326-331,共6页
研究了搅拌速度对胶乳共沉法制备NR/CB复合材料过程中橡胶(NR)与炭黑(CB)的吸附共沉行为及NR/CB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搅拌速度可显著影响橡胶与炭黑的交替吸附共沉行为,而交替吸附共沉行为对胶乳共沉法制备复合材料的炭黑... 研究了搅拌速度对胶乳共沉法制备NR/CB复合材料过程中橡胶(NR)与炭黑(CB)的吸附共沉行为及NR/CB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搅拌速度可显著影响橡胶与炭黑的交替吸附共沉行为,而交替吸附共沉行为对胶乳共沉法制备复合材料的炭黑分散性有重要影响。用3 000 r/min的搅拌速度可获得最好的交替吸附共沉行为效果,从而获得最好的炭黑在复合材料中的分散。3 000 r/min搅拌速度胶乳共沉法制备NR/CB复合材料的ΔG'最小,且具有最小的粒子间相互作用程度,最高的填料和橡胶之间相互作用程度、最高的物理交联程度以及最快的填料网络重组速度,所以该复合材料具有最高的100%、300%定伸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速度 吸附共沉 NR/CB复合材料 佩恩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搅拌速度对自热式高温好氧消化养猪废水VSS减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英赞 孙冬冬 +1 位作者 施云芬 刘景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9179-9181,9273,共4页
[目的]考察不同搅拌速度对养猪废液VSS的去除效果以及稳定化工艺参数。[方法]采用批式自热高温好氧消化工艺对养猪废水VSS进行降解,在6种养猪废液沉淀物浓度中,确定最佳进泥VSS浓度,通过对VSS、pH、氧化还原电位、温度等指标的测定,考察... [目的]考察不同搅拌速度对养猪废液VSS的去除效果以及稳定化工艺参数。[方法]采用批式自热高温好氧消化工艺对养猪废水VSS进行降解,在6种养猪废液沉淀物浓度中,确定最佳进泥VSS浓度,通过对VSS、pH、氧化还原电位、温度等指标的测定,考察4组搅拌速度对养猪废液污泥稳定化效果的影响及最佳工艺参数。[结果]在相同搅拌速度下,养猪废液污泥浓度超过35.00 g/L时,反应器自动升温速率为1.5℃/d,均超过平均升温速率,养猪废液VSS的去除率均超过40%。在4组搅拌速度中,VSS的去除率随搅拌速率的上升而增加,搅拌速度在210~220 r/min时,VSS的去除率最大,达51.23%。[结论]养猪废液污泥稳定化的工艺参数是:搅拌速度在180~190 r/min,曝气量在30~32 L/h,进泥VSS浓度为35.00 g/L左右,由此,VSS的去除率为49.92%,平均升温速率1.82℃/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热高温好氧消化工艺 养猪废水 搅拌速度 VSS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搅拌速度和颗粒尺寸对复合电沉积Ni-cBN复合量的影响及机理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詹中伟 葛玉麟 +4 位作者 田礼熙 王帅星 杨由凯 连忠平 杜楠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共5页
决定金属-陶瓷复合耐磨镀层摩擦学性能最为关键的因素是硬质强化颗粒的尺寸和含量。通过分别选用两种粒径的cBN颗粒,在氨基磺酸镀镍液中电沉积Ni-cBN复合镀层,研究搅拌速度和颗粒粒径对复合量的影响规律,并对其影响机理进行分析。研究... 决定金属-陶瓷复合耐磨镀层摩擦学性能最为关键的因素是硬质强化颗粒的尺寸和含量。通过分别选用两种粒径的cBN颗粒,在氨基磺酸镀镍液中电沉积Ni-cBN复合镀层,研究搅拌速度和颗粒粒径对复合量的影响规律,并对其影响机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随搅拌速度的增加,两种粒径的cBN颗粒的复合量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在搅拌速度偏高时,较大粒径cBN颗粒的复合量的下降趋势更加明显。从搅拌速度、颗粒粒径、复合量三者之间的关系分析,颗粒与电沉积金属层之间不是单纯依靠机械结合,两者之间应该存在一定的界面作用力,使得在镀层厚度与颗粒粒径之比很小时,颗粒就能被镀层捕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电沉积 CBN 钛合金 搅拌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酸钠溶液晶种搅拌分解的搅拌速度
14
作者 朱金勇 平文正 萨本榕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1988年第1期35-38,共4页
本文依据高浓度铝酸钠溶液两段法晶种搅拌分解制取砂状氧化铝实验室模拟连续分解试验统计数据的分析,指出了实验室多级桨叶式机械搅拌分解中搅拌速度对:①附聚效率;②分解产物氢氧化铝粒度组成;③产品氧化铝的强度等的影响。
关键词 搅拌速度 粒度组成 分解产物 铝酸钠 铝酸盐 附聚效率 氢氧化铝 氢氧化物 晶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搅拌速度对废电路板酸浸液中脉冲电沉积铜箔的影响
15
作者 孙艳 刘洪军 +1 位作者 李亚敏 李伟盛 《材料导报》 2025年第18期146-152,共7页
基于废电路板酸浸液采用脉冲电沉积工艺制备铜箔,研究了搅拌速度对铜箔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搅拌速度增加到200 r/min以上可获得铜箔,继续增加搅拌速度,晶粒变细且晶粒之间更加紧密,晶粒取向趋向于(220)晶面的高度择优;搅拌速度... 基于废电路板酸浸液采用脉冲电沉积工艺制备铜箔,研究了搅拌速度对铜箔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搅拌速度增加到200 r/min以上可获得铜箔,继续增加搅拌速度,晶粒变细且晶粒之间更加紧密,晶粒取向趋向于(220)晶面的高度择优;搅拌速度为400 r/min时,铜箔的抗拉强度及延伸率均比200 r/min时高1倍多,纯度基本不变,600 r/min时铜箔抗拉强度下降39.8%,延伸率略下降0.07%,纯度下降0.2%。搅拌速度通过控制传质速度来改变晶粒大小和晶面择优取向,从而影响铜箔的组织和性能,搅拌速度为400 r/min时,铜箔的纯度、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分别达到99.91%、218.9 MPa和2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电路板 铜箔 酸浸液 搅拌速度 脉冲电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选气泡在搅拌槽中运动与变形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凯旋 李政权 +2 位作者 张博群 王贻得 石昊宇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3-131,共9页
本文旨在利用流体体积(Volume of Fluid,VOF)方法捕捉和界面重构,对单个三维气泡在搅拌槽中的运动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两相相互作用过程中气泡在搅拌槽中的运动及变形。在考虑表面张力和重力的情况下,实时计算了质量和动量守恒方程。压... 本文旨在利用流体体积(Volume of Fluid,VOF)方法捕捉和界面重构,对单个三维气泡在搅拌槽中的运动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两相相互作用过程中气泡在搅拌槽中的运动及变形。在考虑表面张力和重力的情况下,实时计算了质量和动量守恒方程。压力-速度耦合通过SIMPLE方案实现,界面重构采用几何重构PLIC方案。本文分析了在搅拌槽中搅拌速度、气泡尺寸、表面张力、密度比、气泡初始位置对气泡运动与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搅拌产生的液体流动能够改变气泡的形状,而增加搅拌速度则能加速气泡的运动和变形过程;表面张力能够维持气泡的形状,阻止其发生变形;气泡初始尺寸与密度比影响气泡的速度,初始尺寸与密度比越大,速度越大,变形越明显;气泡的初始位置对气泡的运动轨迹和变形有影响,距离搅拌轴越近,所受液体流动的作用力逐渐增大,导致气泡的变形更加显著,到达搅拌区域的时刻更早。本文研究结果可对优化浮选工艺参数,提高矿物浮选效率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气泡 VOF方法 气液两相流 搅拌 数值模拟 搅拌速度 气泡尺寸 初始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式搅拌釜中固-液混合特性模拟研究
17
作者 张博群 李政权 +2 位作者 赖莉莹 王贻得 武煜坤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1-122,共12页
研究固-液混合特性对生产效率、能耗等指标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实际生产中立式搅拌釜应用较多,本文采用CFD方法和DEM方法从颗粒密度、粒径、搅拌速度和初始液面高度等4个方面对立式搅拌釜的颗粒混合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并且从速度... 研究固-液混合特性对生产效率、能耗等指标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实际生产中立式搅拌釜应用较多,本文采用CFD方法和DEM方法从颗粒密度、粒径、搅拌速度和初始液面高度等4个方面对立式搅拌釜的颗粒混合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并且从速度场、湍动能分布和颗粒混合度3个维度来评判颗粒的混合特性。结果表明,在这些影响因素中,颗粒密度和搅拌速度对混合特性的影响最大,特别是当颗粒密度为1200 kg/m3时,相对标准差值达到0.5左右,说明混合程度较好;搅拌速度越大,混合性能越好;颗粒粒径对混合性能的影响较小,但粒径越小,越容易悬浮,粒径增大,混合程度降低;初始液面高度的改变导致固含率的改变,但是对固液混合性能基本不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式搅拌 固-液两相流 CFD-DEM 混合特性 颗粒密度 搅拌速度 粒径 初始液面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酵母菌株(Rhodotorula bacarum)产普鲁兰多糖过程中搅拌和通气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8
18
作者 池振明 叶芳 赵双枝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共5页
在过去的研究中发现普鲁兰多糖高产酵母菌株摇瓶发酵的最佳条件是 180r/min ,2 8℃ ,6 0h ,在此条件下该菌株可以产生质量体积分数为 5 9%的普鲁兰多糖。本文研究发现在 5L发酵罐中通气量和搅拌速度对该酵母菌株的普鲁兰多糖产量有很... 在过去的研究中发现普鲁兰多糖高产酵母菌株摇瓶发酵的最佳条件是 180r/min ,2 8℃ ,6 0h ,在此条件下该菌株可以产生质量体积分数为 5 9%的普鲁兰多糖。本文研究发现在 5L发酵罐中通气量和搅拌速度对该酵母菌株的普鲁兰多糖产量有很明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产普鲁兰多糖的最适通气量和搅拌速度分别是6 . 5L/min和 30 .0r/min。相应的 ,用每升含 80g的葡萄糖做发酵培养基 ,在 2 8℃条件下培养 72h ,其普鲁兰多糖的产量质量体积分数为达到 7. 5 % ,这是迄今为止所报道的产普鲁兰多糖酵母中产量最高的菌株。作者发现这株酵母菌产普鲁兰多糖高效合成过程的原因是其有很高的葡萄糖转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菌株 搅拌速度 通气量 发酵培养基 转化率 摇瓶发酵 发酵罐 高产 通气条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热聚合搅拌反应器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丹 江佳佳 +2 位作者 蒋军成 喻源 姚俊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67-72,共6页
为了解聚合反应过程的传热规律和反应现象,以苯乙烯热聚合搅拌反应器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对苯乙烯热聚合反应的动力学模型进行耦合,建立该反应器的三维非稳态模型。通过UDF添加组分输运方程源项和能量方程源项,研究强... 为了解聚合反应过程的传热规律和反应现象,以苯乙烯热聚合搅拌反应器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对苯乙烯热聚合反应的动力学模型进行耦合,建立该反应器的三维非稳态模型。通过UDF添加组分输运方程源项和能量方程源项,研究强放热反应体系热点分布及发展历程。重点考察物料黏度、搅拌速度对聚合反应器内速度场和温度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物料黏度的增加,阻碍了远离搅拌桨区域内物料的对流传热,易在反应器顶部形成局部高温;提高搅拌速度可以使反应器内温度分布更加均匀,但会加剧聚合反应,造成反应器内平均温度升高。研究结果为揭示典型化工过程系统热失控的演化机理,预防热失控反应的发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聚合 计算流体力学 物料黏度 搅拌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搅拌参数对放射性废液水泥固化体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匡雅 邹树梁 +4 位作者 徐立国 黄斌海 刘洋 寇旭 习薇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34-242,共9页
目前,国内核电站或核设施产生的中低放废液都采用水泥固化进行处理,水泥浆及水泥固化体性能是水泥固化技术重点研究内容。本文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固化中低放废液模拟料液,研究不同液灰比条件下,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对水泥浆流动度和固化... 目前,国内核电站或核设施产生的中低放废液都采用水泥固化进行处理,水泥浆及水泥固化体性能是水泥固化技术重点研究内容。本文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固化中低放废液模拟料液,研究不同液灰比条件下,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对水泥浆流动度和固化体28 d抗压强度、孔结构、显微结构和抗浸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液灰比下,随着搅拌时间的延长(10~50 min),水泥浆的流动度和固化体抗压强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而固化体的孔隙率和Sr^(2+)浸出率随搅拌时间的延长呈递减的趋势,搅拌50 min的固化体的结构较搅拌10 min的固化体致密;用较大搅拌速度制备的固化体的抗压强度较高,且在搅拌30 min内,提高搅拌速度可提高浆料的流动度;然而长时间用较大速度搅拌制备的固化体的孔隙率较高,同时核素浸出率也较大。由于固化工艺过程中搅拌速度和搅拌时间会影响水泥浆的流动性和固化体性能,因此在水泥固化装置投入使用前,应通过大量实验来确定满足工艺要求且满足固化体性能的最佳搅拌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废液 水泥固化 搅拌时间 搅拌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