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独唱与合奏——论《星空与半棵树》的写法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普然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8-101,共4页
陈彦的长篇小说《星空与半棵树》^(①)是2023年中国乡土小说的重要收获,也可以说是21世纪以来中国乡土写作的代表性文本之一。这部长篇小说以直面现实的勇气,对具有10余年跨度的中国乡村现实进行了绵密细致深入肌理和骨髓的刻画。没有回...
陈彦的长篇小说《星空与半棵树》^(①)是2023年中国乡土小说的重要收获,也可以说是21世纪以来中国乡土写作的代表性文本之一。这部长篇小说以直面现实的勇气,对具有10余年跨度的中国乡村现实进行了绵密细致深入肌理和骨髓的刻画。没有回避,没有粉饰,也绝不进行简单粗暴的揭露与批判,小说文本既有写实的扎实,又有诗性的飘逸,内容的丰饶与空间的辽阔无疑使其具有了当代乡村史诗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写作
直面现实
重要收获
揭露与批判
小说文本
简单粗暴
陈彦
中国乡土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叛逆女性的描写与思考——《名利场》与《简·爱》之比较
被引量:
4
2
作者
黄尔昌
操力军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2期59-64,共6页
19世纪上半叶,随着产业革命的完成,英国社会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一方面是贵族、资产阶级更加富裕,另一方面是下层社会人民生活日益穷困。这一分化给社会带来了波动和不安,整个社会处在持续不断的动荡之中。这些动荡惊醒了那些把以自由竞...
19世纪上半叶,随着产业革命的完成,英国社会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一方面是贵族、资产阶级更加富裕,另一方面是下层社会人民生活日益穷困。这一分化给社会带来了波动和不安,整个社会处在持续不断的动荡之中。这些动荡惊醒了那些把以自由竞争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看成最完美社会的人们,使他们再也不相信18世纪启蒙思想家们所宣扬的“华美的约言”和“理性的社会”,也厌恶19世纪初期浪漫主义作家们对理想进行空泛的追求和朦胧的描绘,从而对当时社会重新作一个考察和审视,揭露与批判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罪恶和弊端。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关系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一切固定的古老的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素被尊崇的观念和见解都被消除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爱
叛逆女性
资产阶级
揭露与批判
勃朗特
萨克雷
世纪初
夏绿蒂
浪漫主义
资本主义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略论司汤达的《红与白》
3
作者
包承吉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1期17-21,共5页
在我国,人们对于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的杰作《红与黑》与《巴马修道院》非常熟悉,而对他的另一部作品《红与白》却不甚了解。如果说,副题叫做“一八三○年纪事”的《红与黑》是因为对王政复辟时期的法国社会生活作真实的描...
在我国,人们对于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的杰作《红与黑》与《巴马修道院》非常熟悉,而对他的另一部作品《红与白》却不甚了解。如果说,副题叫做“一八三○年纪事”的《红与黑》是因为对王政复辟时期的法国社会生活作真实的描绘而受到注目的话,那么,作者在《红与白》中以同样深邃的历史洞察力和真实感再现了由大财阀统治一切的七月王朝时期法国资产阶级社会生活的真实图画。由于司汤达在这部作品中对资产阶级民主持彻底否定的态度和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全面深刻的揭露与批判,由于这部作品所显示出的卓越精湛的艺术技巧,使得《红与白》象《红与黑》、《巴马修道院》一样,在文学史上占有不朽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汤达
七月王朝
社会生活
揭露与批判
资产阶级民主
修道院
作品
现实主义作家
艺术技巧
资本主义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韩非的《显学》篇
被引量:
1
4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4年第3期31-32,共2页
《显学》是《韩非子》一书中的第五十篇。“显学”即有名的学派。本文具体指儒、墨两家。这篇文章主要是对以孔老二为头子的儒家学派进行揭露与批判。这是一篇宣传法家思想、充满革命战斗精神的讨孔檄文。文章一开始,就单刀直入,狠批儒...
《显学》是《韩非子》一书中的第五十篇。“显学”即有名的学派。本文具体指儒、墨两家。这篇文章主要是对以孔老二为头子的儒家学派进行揭露与批判。这是一篇宣传法家思想、充满革命战斗精神的讨孔檄文。文章一开始,就单刀直入,狠批儒家“法先王”复古倒退的反动思想。韩非继承了荀子的唯物主义思想,针对儒家宣扬的唯心主义的先验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学派
显学
法家思想
《韩非子》
荀子
法先王
揭露与批判
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
先验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独唱与合奏——论《星空与半棵树》的写法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普然
机构
辽宁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
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8-101,共4页
文摘
陈彦的长篇小说《星空与半棵树》^(①)是2023年中国乡土小说的重要收获,也可以说是21世纪以来中国乡土写作的代表性文本之一。这部长篇小说以直面现实的勇气,对具有10余年跨度的中国乡村现实进行了绵密细致深入肌理和骨髓的刻画。没有回避,没有粉饰,也绝不进行简单粗暴的揭露与批判,小说文本既有写实的扎实,又有诗性的飘逸,内容的丰饶与空间的辽阔无疑使其具有了当代乡村史诗的品质。
关键词
乡土写作
直面现实
重要收获
揭露与批判
小说文本
简单粗暴
陈彦
中国乡土小说
分类号
I207.425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叛逆女性的描写与思考——《名利场》与《简·爱》之比较
被引量:
4
2
作者
黄尔昌
操力军
出处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2期59-64,共6页
文摘
19世纪上半叶,随着产业革命的完成,英国社会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一方面是贵族、资产阶级更加富裕,另一方面是下层社会人民生活日益穷困。这一分化给社会带来了波动和不安,整个社会处在持续不断的动荡之中。这些动荡惊醒了那些把以自由竞争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看成最完美社会的人们,使他们再也不相信18世纪启蒙思想家们所宣扬的“华美的约言”和“理性的社会”,也厌恶19世纪初期浪漫主义作家们对理想进行空泛的追求和朦胧的描绘,从而对当时社会重新作一个考察和审视,揭露与批判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罪恶和弊端。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关系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一切固定的古老的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素被尊崇的观念和见解都被消除了。
关键词
简·爱
叛逆女性
资产阶级
揭露与批判
勃朗特
萨克雷
世纪初
夏绿蒂
浪漫主义
资本主义社会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略论司汤达的《红与白》
3
作者
包承吉
出处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1期17-21,共5页
文摘
在我国,人们对于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的杰作《红与黑》与《巴马修道院》非常熟悉,而对他的另一部作品《红与白》却不甚了解。如果说,副题叫做“一八三○年纪事”的《红与黑》是因为对王政复辟时期的法国社会生活作真实的描绘而受到注目的话,那么,作者在《红与白》中以同样深邃的历史洞察力和真实感再现了由大财阀统治一切的七月王朝时期法国资产阶级社会生活的真实图画。由于司汤达在这部作品中对资产阶级民主持彻底否定的态度和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全面深刻的揭露与批判,由于这部作品所显示出的卓越精湛的艺术技巧,使得《红与白》象《红与黑》、《巴马修道院》一样,在文学史上占有不朽的地位。
关键词
司汤达
七月王朝
社会生活
揭露与批判
资产阶级民主
修道院
作品
现实主义作家
艺术技巧
资本主义社会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韩非的《显学》篇
被引量:
1
4
出处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4年第3期31-32,共2页
文摘
《显学》是《韩非子》一书中的第五十篇。“显学”即有名的学派。本文具体指儒、墨两家。这篇文章主要是对以孔老二为头子的儒家学派进行揭露与批判。这是一篇宣传法家思想、充满革命战斗精神的讨孔檄文。文章一开始,就单刀直入,狠批儒家“法先王”复古倒退的反动思想。韩非继承了荀子的唯物主义思想,针对儒家宣扬的唯心主义的先验论。
关键词
儒家学派
显学
法家思想
《韩非子》
荀子
法先王
揭露与批判
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
先验论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独唱与合奏——论《星空与半棵树》的写法
张普然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关于叛逆女性的描写与思考——《名利场》与《简·爱》之比较
黄尔昌
操力军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略论司汤达的《红与白》
包承吉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韩非的《显学》篇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