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能手套在老年卧床患者PICC置管后握拳运动中的应用
1
作者 刘彩云 刘晓萱 +3 位作者 武曌 陈文秀 陆毅贤 郝敬伟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61-64,共4页
目的探讨智能手套在老年卧床患者PICC置管后握拳运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8例留置PICC的老年卧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使用传统握力球实施握拳运动,观察组使用智能手套协助握拳运动。置管后第28天,比较两组握拳运... 目的探讨智能手套在老年卧床患者PICC置管后握拳运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8例留置PICC的老年卧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使用传统握力球实施握拳运动,观察组使用智能手套协助握拳运动。置管后第28天,比较两组握拳运动依从性得分、腋静脉单位时间内平均血液流速和PICC导管相关性血栓发生率。结果两组各32例完成研究。观察组握拳运动依从性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置管后第28天,观察组腋静脉单位时间内平均血液流速显著高于对照组,导管相关性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智能手套可提高老年卧床患者PICC置管后握拳运动依从性,改善上肢静脉血液淤滞状态,减少PICC导管相关性血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相关性血栓 握拳运动 智能手套 治疗依从性 静脉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MRI动态观察脑梗死患者脑运动功能的恢复 被引量:4
2
作者 牛稳 王海宝 余永强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97-700,共4页
目的采用fMRI纵向观察脑梗死患者双手握拳运动时脑功能区的动态重组和代偿情况,并探讨其与运动功能恢复水平的关系。方法 34例脑梗死患者(病例组)及16名正常人(正常对照组)分别进行双手的握拳运动,进行实时BOLD-fMRI,病例组在发病1周内... 目的采用fMRI纵向观察脑梗死患者双手握拳运动时脑功能区的动态重组和代偿情况,并探讨其与运动功能恢复水平的关系。方法 34例脑梗死患者(病例组)及16名正常人(正常对照组)分别进行双手的握拳运动,进行实时BOLD-fMRI,病例组在发病1周内(早期)首次扫描,其中11例患者5~7周(恢复期)再次接受扫描,正常对照组只扫描1次。应用SPM8软件测定初级运动皮层(M1)激活体积,计算偏侧化指数(LI)及Fugl-Meyer Assessment(FMA)运动积分,分析LI与FMA积分在早期和恢复期的变化。结果早期患手运动激活双侧M1、次级运动皮层,恢复期主要激活对侧M1、次级运动皮层,同侧脑激活区减少;脑梗死患者LI与FMA值在早期与恢复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患者健侧肢体运动的脑激活模式与正常人相似。结论 BOLD-fMRI可显示梗死患者脑皮层运动代表区的动态重塑过程,可为脑梗死治疗康复提供重要基础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梗死 磁共振成像 握拳运动 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