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瑞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条件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被引量:77
1
作者 单世民 金玄玉 +1 位作者 张晓光 王俊科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8-79,85,共3页
目的 :对比不使用肌松剂的情况下 ,瑞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条件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40名病人分为 2组 ,诱导后 2min行气管插管术。分别记录诱导前、诱导后 1min及插管后 2min的平均动脉压 (MAP)和心率 (HR... 目的 :对比不使用肌松剂的情况下 ,瑞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条件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40名病人分为 2组 ,诱导后 2min行气管插管术。分别记录诱导前、诱导后 1min及插管后 2min的平均动脉压 (MAP)和心率 (HR)。插管条件由操作者给予评分。结果 :两组插管成功率均为 10 0 %。瑞芬太尼组插管条件满意率 80 % ,芬太尼 75%。两组诱导后MAP和HR值较基础值均下降 (P <0 .0 5)。插管后两组间的MAP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诱导取得了同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诱导一样良好的插管条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芬太尼 气管插管条件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托咪酯和丙泊酚对罗库溴铵插管条件和起效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郭锡恩 徐晖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598-600,共3页
目的 比较依托咪酯和丙泊酚对罗库溴铵插管条件和起效时间的影响。方法 60例ASA Ⅰ~Ⅱ级拟行择期上腹部手术的病人,随机均分为依托咪酯诱导组(E组)和丙泊酚诱导组(P组)。两组术前及其他术中用药相同,采用TOF-WATCH加速度仪监测肌松,并... 目的 比较依托咪酯和丙泊酚对罗库溴铵插管条件和起效时间的影响。方法 60例ASA Ⅰ~Ⅱ级拟行择期上腹部手术的病人,随机均分为依托咪酯诱导组(E组)和丙泊酚诱导组(P组)。两组术前及其他术中用药相同,采用TOF-WATCH加速度仪监测肌松,并记录诱导前后的血压、心率。结果两组的插管条件无显著性差异(P>0.05)。E组的起效时间明显快于P组(P<0.05),P组诱导后的MAP明显低于E组(P<0.05)。结论 依托咪酯和丙泊酚均可提高罗库溴铵的插管条件。相对于丙泊酚,依托咪酯可缩短罗库溴铵的起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托咪酯 丙泊酚 罗库溴铵 起效时间 插管条件 诱导 上腹部手术 TOF 择期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芬太尼对罗库溴铵起效时间和插管条件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民 蔡宏伟 陈雪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204-2206,共3页
目的:通过对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在全麻诱导中的应用,比较两种药物对罗库溴铵起效时间和TOF无反应期、插管条件的影响。方法:选择拟在全麻下行择期手术的患者60例,男22例,女38例。ASA分级Ⅰ~Ⅱ级。年龄21~59岁,体重42~76kg。将60例患者... 目的:通过对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在全麻诱导中的应用,比较两种药物对罗库溴铵起效时间和TOF无反应期、插管条件的影响。方法:选择拟在全麻下行择期手术的患者60例,男22例,女38例。ASA分级Ⅰ~Ⅱ级。年龄21~59岁,体重42~76kg。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和芬太尼组(F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给予咪达唑仑0.06mg/kg后,S组以舒芬太尼0.7μg/kg缓慢静注(>60s),F组以芬太尼5μg/kg缓慢静注(>60s),然后均予依托咪酯(etomidate)0.3mg/kg及罗库溴铵(rocuronium)0.6mg/kg后至肌松监测T1=0时进行插管。给予咪达唑仑、芬太尼或舒芬太尼及依托咪酯后,待患者意识消失,启动肌松监测,采用四个成串刺激(TOF)方式,记录两组注射肌松药后的起效时间(注药至TOF=0的时间)、TOF无反应期(第一次静注非去极化肌松药后T1=0的持续时间)。由同一麻醉医生插管后评价插管条件。评分标准分为优、良、一般和差。结果:两组注射肌松药后的起效时间(注药至TOF=0的时间)、TOF无反应期分别为(1.61±0.83)、(1.51±0.68)min和(23.32±8.13)、(24.84±8.71)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S两组插管条件评分为优者分别是22、28例;为良者分别是8、2例;两组均无评分为一般或差者。S组较F组评分为优者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对肌松药的起效时间和TOF无反应期影响没有差异;而舒芬太尼可以提供更好的插管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舒芬太尼 罗库溴铵 肌松药起效时间 插管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肌注罗库溴铵的肌松作用和插管条件 被引量:2
4
作者 陈锡明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744-746,共3页
目的观察先心病婴幼儿肌注罗库溴铵的肌松效果、插管条件和安全性.方法 30例先心病择期全麻手术患儿,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例,组Ⅰ、Ⅱ分别肌注罗库溴铵1、2 mg·
关键词 罗库溴铵 肌松作用 插管条件 肌注 麻醉 婴幼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琥珀胆碱稀释慢注对气管插管条件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何小华 潘志锋 朱新运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270-271,共2页
关键词 琥珀胆碱 稀释慢注 气管插管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泊酚抑制瑞马唑仑全身麻醉诱导后插管反应的半数有效剂量
6
作者 戴光荣 姜静 +1 位作者 张颖 张小宝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5-326,共2页
气管插管刺激较强,期间循环波动较大,处理不当可导致气管痉挛、脑出血等不良事件。快速顺序诱导(rapid sequence induction,RSI)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一种全麻诱导技术[1],理想的诱导过程是在提供良好插管条件的同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轻... 气管插管刺激较强,期间循环波动较大,处理不当可导致气管痉挛、脑出血等不良事件。快速顺序诱导(rapid sequence induction,RSI)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一种全麻诱导技术[1],理想的诱导过程是在提供良好插管条件的同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轻微。瑞马唑仑是一种新型的苯二氮䓬类药物,具有起效快,输注半衰期短,血流动力学稳定等优点[2],已被广泛应用于无痛内镜、临床麻醉,但插管后高血压、心动过速的情况时有发生,并可能伴有高BIS、镇静深度不足[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动过速 气管痉挛 苯二氮䓬类药物 血流动力学 镇静深度 插管反应 插管条件 无痛内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罗库溴铵全麻诱导后气管插管时间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古妙宁 王猛 +3 位作者 秦再生 肖金仿 唐建军 徐建设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85-687,共3页
目的观察靶控输注丙泊酚和舒芬太尼诱导期间,静脉注射罗库溴铵后1、2、3、4min时的声门暴露情况、气管插管条件,寻找此条件下理想的气管插管时间窗。方法120例择期全麻手术患者,年龄18~55岁,ASAⅠ~Ⅱ级,排除可能气管插管困难者,根据... 目的观察靶控输注丙泊酚和舒芬太尼诱导期间,静脉注射罗库溴铵后1、2、3、4min时的声门暴露情况、气管插管条件,寻找此条件下理想的气管插管时间窗。方法120例择期全麻手术患者,年龄18~55岁,ASAⅠ~Ⅱ级,排除可能气管插管困难者,根据肌松药注射后插管时间随机分为R1min组、R2min组、R3min组、R4min组,每组30例。靶控输注丙泊酚(血浆靶浓度3.5μg/ml)、舒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0.3ng/ml),注射罗库溴铵(0.9mg/kg)后分别于预设时间行气管插管,观察各组气管插管条件和声门暴露程度。结果R1min组声门暴露程度与其余3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R2min组、R3min组、R4min组声门完全暴露率优于R1min组,R2min组、R3min组、R4min组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罗库溴铵给药后2~4min时比1min时声门暴露程度更满意,是该药在靶控输注丙泊酚和舒芬太尼全麻诱导下理想的气管插管时间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库溴铵 丙泊酚 舒芬太尼 气管插管条件 声门暴露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醚与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诱导用于小儿气管插管的比较 被引量:4
8
作者 魏灵欣 邓晓明 +5 位作者 刘具会 罗茂萍 佟世义 刘建华 唐耿志 胥琨琳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900-901,共2页
关键词 小儿气管插管 雷米芬太尼 丙泊酚 七氟醚 复合 麻醉诱导药物 气管插管条件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库溴铵用于全麻气管插管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9
作者 蒋鹏 江溢 +1 位作者 阚明秀 谢杏英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8期679-680,共2页
关键词 全麻气管插管 罗库溴铵 临床观察 诱导气管插管 非去极化肌松药 起效时间 插管条件 肌松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氧肾上腺素对罗库溴铵药效及气管插管前后循环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宋娟 茆庆洪 +2 位作者 刘芳芳 王永光 段满林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80-981,共2页
关键词 去氧肾上腺素 气管插管条件 罗库溴铵 插管 循环功能 药效 起效时间 全麻诱导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米芬太尼对顺式阿曲库铵全麻诱导气管插管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业光衡 汪小海 许波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05-1006,共2页
关键词 顺式阿曲库铵 雷米芬太尼 全麻诱导 诱导气管插管 非去极化肌松药 气管插管条件 合适剂量 受体激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库氯铵用于小儿麻醉的肌松时效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0
12
作者 沈晓芳 陈锡明 +1 位作者 赵璇 王英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50-653,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米库氯铵在不同年龄段患儿麻醉中的肌松时效。方法择期手术患儿60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SA)评级为Ⅰ或Ⅱ级。按年龄分为婴幼儿组(≤3岁,Ⅰ组)和年长儿组(>3岁,Ⅱ组),再根据米库氯铵首次剂量(0.2、0.25mg/kg)每组随机分...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米库氯铵在不同年龄段患儿麻醉中的肌松时效。方法择期手术患儿60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SA)评级为Ⅰ或Ⅱ级。按年龄分为婴幼儿组(≤3岁,Ⅰ组)和年长儿组(>3岁,Ⅱ组),再根据米库氯铵首次剂量(0.2、0.25mg/kg)每组随机分为2个亚组,分别为Ⅰ0.2、Ⅰ0.25组和Ⅱ0.2、Ⅱ0.25组,每组15例。当肌颤搐反应恢复至25%时,间断静脉注射米库氯铵0.1 mg/kg维持肌松。采用TOF-Watch SX加速度肌松监测仪连续监测尺神经4个成串刺激的反应(TOF)。观察并记录肌松时效指标。结果Ⅰ0.25组肌松起效快于Ⅰ0.2、Ⅱ0.25组,Ⅱ0.25组起效快于Ⅱ0.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首次静脉注射及多次追加米库氯铵的临床作用时间、末次追加米库氯铵的恢复指数、第4个肌颤搐与第1个肌颤搐的比值(TOFR)恢复至0.75和0.9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库氯铵在婴幼儿起效快于年长儿,0.25 mg/kg起效快于0.2 mg/kg;神经肌肉功能的恢复与患儿的年龄和追加次数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库氯铵 插管条件 肌松效应 小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控输注丙泊酚期间血药浓度与血液动力学变化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24
13
作者 王江 郑宏 曹兴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90-92,共3页
目的探讨恒定靶浓度变速输注丙泊酚期间血药浓度与血液动力学变化及与意识消失时间的相关性.方法61例择期腹部手术患者,ASAⅠ~Ⅱ级.选用Stelpump软件内嵌Tackley药代动力学参数,恒定靶血浆药物浓度3μg/ml持续输注1 h,采样时间1.5 h.... 目的探讨恒定靶浓度变速输注丙泊酚期间血药浓度与血液动力学变化及与意识消失时间的相关性.方法61例择期腹部手术患者,ASAⅠ~Ⅱ级.选用Stelpump软件内嵌Tackley药代动力学参数,恒定靶血浆药物浓度3μg/ml持续输注1 h,采样时间1.5 h.应用气-质联机(GC-MS)测定丙泊酚血药浓度.连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记录意识消失时间.结果意识消失时间为(2.01±0.53)min.血药浓度达峰时间为2 min,随着输注时间延长,浓度逐渐下降接近靶浓度.血药浓度>4.59 μg/ml时,MAP由基础值的(93.0±10.2)mmHg降至(72.5±11.7)mmHg,下降幅度为22.1%;血药浓度<4.45μg/ml时,MAP逐渐恢复到(80.2±11.2)mmHg,但仍较基础值低14.0%.血药浓度>3.73μg/ml时,HR由基础值的(89.2±13.6)次/分减至(75.4±12.1)次/分,下降幅度为15.5%;而血药浓度<3.73 μg/ml时,HR逐渐恢复至(77.9±13.8)次/分,较基础值低13.5%.结论靶浓度3μg/ml能提供满意的镇静及气管插管条件;诱导期丙泊酚靶控输注(TCI)的血药浓度和血液动力学变化之间具有密切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药浓度 丙泊酚 血液动力学 靶控输注 相关性 持续输注 气管插管条件 血浆药物浓度 药代动力学参数 择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非去极化肌松药起效时间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长宝 王爱忠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07-309,共3页
全身麻醉诱导后抑制保护性反射和获得满意气管插管条件这段时间是麻醉危险期。全麻诱导期间容易发生缺氧和误吸等并发症。诱导期的长短取决于肌松药的起效时间,起效时间是从注射肌松药结束到TOF的T1达到最大抑制程度的时间。以往去极... 全身麻醉诱导后抑制保护性反射和获得满意气管插管条件这段时间是麻醉危险期。全麻诱导期间容易发生缺氧和误吸等并发症。诱导期的长短取决于肌松药的起效时间,起效时间是从注射肌松药结束到TOF的T1达到最大抑制程度的时间。以往去极化肌松药琥珀胆碱是气管插管常用的肌松药,起效最快,静注1mg/kg后60s可行气管插管,但因其可引起高钾血症、胃内压升高、恶性高热等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去极化肌松药 起效时间 气管插管条件 全身麻醉诱导 诱导期间 保护性反射 琥珀胆碱 高钾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胺酮与利多卡因在儿童麻醉诱导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孙艳霞 盛开花 +2 位作者 李天佐 纪方 张炳熙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207-210,共4页
目的探讨氯胺酮与利多卡因合剂(氯利合剂)用于儿童全麻诱导的可行性.方法将40例ASA Ⅰ~Ⅱ级行择期手术的患儿分成2组,每组20人,A组为氯胺酮麻醉诱导组,B组为氯利合剂麻醉诱导组,观察诱导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评估插管条件并记录术... 目的探讨氯胺酮与利多卡因合剂(氯利合剂)用于儿童全麻诱导的可行性.方法将40例ASA Ⅰ~Ⅱ级行择期手术的患儿分成2组,每组20人,A组为氯胺酮麻醉诱导组,B组为氯利合剂麻醉诱导组,观察诱导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评估插管条件并记录术后并发症.结果在诱导过程中,B组的心血管反应轻微,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2组的插管条件可接受率没有差异,但是B组暴露喉镜明显较A组容易(P<0.05),也没有发生呛咳,而A组呛咳发生率为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病人均未发生幻觉、噩梦等精神系统不良反应,但A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氯利合剂用于儿科麻醉诱导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气管插管条件良好,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的优点,用于儿童的麻醉诱导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诱导 氯胺酮 儿童 血流动力学 氯利合剂 利多卡因合剂 气管插管条件 术后并发症 心血管反应 发生率 全麻诱导 择期手术 不良反应 精神系统 术后恶心 统计学 B组 ASA 接受率 呛咳 呕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麻醉在声带息肉手术的应用
16
作者 沈江 范圣登 +1 位作者 洪涛 沈志忠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0期867-868,共2页
关键词 声带息肉手术 雷米芬太尼 麻醉效果 丙泊酚 复合 插管条件 手术应用 支撑喉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