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机插秧栽培中植保及栽培技术运用研究
1
作者 沈正飞 《农家科技》 2024年第9期200-202,共3页
本文简要分析植保技术在水稻机插秧栽培中的作用,重点强调现阶段植保技术在水稻机插秧栽培中应用存在的问题,并以加强水稻机插秧栽培中植保技术应用的对策作为切入点,对推广现代化技术、加强科研投入、建立技术标准、加强技术培训以及... 本文简要分析植保技术在水稻机插秧栽培中的作用,重点强调现阶段植保技术在水稻机插秧栽培中应用存在的问题,并以加强水稻机插秧栽培中植保技术应用的对策作为切入点,对推广现代化技术、加强科研投入、建立技术标准、加强技术培训以及提倡生态友好型农业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此来加强植保技术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插秧栽培 植保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机械化插秧栽培及其草害防除 被引量:40
2
作者 高婷 王红春 +1 位作者 石旭旭 娄远来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0-62,共3页
水稻机械化插秧栽培是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发展方向,其省工、省力、高产、高效等优势突出。虽然中小苗、宽窄行移栽模式限制了杂交稻及双季晚稻的机械化栽培,但是随着机插秧技术的不断完善,水稻的机插秧面积依然在逐年扩大。水稻机插... 水稻机械化插秧栽培是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发展方向,其省工、省力、高产、高效等优势突出。虽然中小苗、宽窄行移栽模式限制了杂交稻及双季晚稻的机械化栽培,但是随着机插秧技术的不断完善,水稻的机插秧面积依然在逐年扩大。水稻机插秧田的生态条件利于水生、湿生等多种杂草种群的发生和危害,严重影响了水稻的高产稳产,有些杂草种群的危害甚至已经直接影响到水稻的正常种植。目前水稻机插秧田的草害防除主要是套用传统移栽田的杂草防除技术,未结合水稻机插秧田的生态特点、杂草的发生危害规律,从而导致除草效果不稳定、水稻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药害等突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插秧栽培 杂草 化学防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小苗机插秧栽培技术要点 被引量:4
3
作者 陆萍 冯建忠 程梅初 《上海农业科技》 2007年第4期32-32,31,共2页
水稻机插秧栽培,以其省工,栽培质量好,有利于解决季节矛盾,有利于群体质量栽培和提高光能利用率等优势,已成为提高水稻单产的重要途径,深受广大水稻种植户的欢迎。笔者根据近年来水稻机插秧栽培的实践,将简述机插秧栽培流程及其... 水稻机插秧栽培,以其省工,栽培质量好,有利于解决季节矛盾,有利于群体质量栽培和提高光能利用率等优势,已成为提高水稻单产的重要途径,深受广大水稻种植户的欢迎。笔者根据近年来水稻机插秧栽培的实践,将简述机插秧栽培流程及其栽培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技术要点 插秧栽培 水稻 小苗 群体质量 光能利用率 栽培要点 种植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菁两优636母本旱育抛秧和手插秧栽培制种效果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赵小莲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3年第3期67-71,共5页
为了探讨杂交水稻母本抛秧栽培与手插秧栽培的制种效果,以两系杂交稻菁两优636的亲本菁农S和荟恢636为试验材料,比较制种中不育系菁农S在旱育抛秧和传统手插秧两种栽培方式下其生育特性、产量及其构成、制种效益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 为了探讨杂交水稻母本抛秧栽培与手插秧栽培的制种效果,以两系杂交稻菁两优636的亲本菁农S和荟恢636为试验材料,比较制种中不育系菁农S在旱育抛秧和传统手插秧两种栽培方式下其生育特性、产量及其构成、制种效益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母本抛秧栽培较传统手插秧栽培母本的播始历期缩短4 d,花期更加集中,午前花率达74.33%,柱头外露率达56.47%,异交结实率达58.07%,最高苗达543.37个·m^(-2),有效穗数达343.93穗·m^(-2),均显著高于手插秧栽培。母本抛秧栽培较传统手插秧栽培产量增加74.77 kg·hm^(-2),增产2.03%。母本抛秧栽培制种在增加产量的同时,还节约人工成本,提高了制种效益,增收和节支达3609元·hm^(-2),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菁两优636 抛秧栽培 插秧栽培 制种 效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宜机插秧栽培的水稻品种筛选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杨仁翠 胡顺菊 刘玉贵 《河北农业科学》 2009年第6期14-15,17,共3页
以水稻品种冈优725、新优3号、金优431、金优207和Ⅱ优838为试材,考察了机插秧栽培的水稻生育期、秧苗素质、主要经济性状和产量等指标,筛选出适宜贵州省都匀市种植的机插秧水稻品种。结果表明:都匀市稻油二熟区较适宜的机插秧水稻品种... 以水稻品种冈优725、新优3号、金优431、金优207和Ⅱ优838为试材,考察了机插秧栽培的水稻生育期、秧苗素质、主要经济性状和产量等指标,筛选出适宜贵州省都匀市种植的机插秧水稻品种。结果表明:都匀市稻油二熟区较适宜的机插秧水稻品种为Ⅱ优838、金优431和冈优7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秧栽培 水稻 品种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稻单本密植机插秧栽培技术简介 被引量:1
6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针对机插杂交稻用种量大、秧龄期短、秧苗素质差、双季稻品种不配套等技术难题,研究形成了杂交稻单本密植机插秧栽培技术,即杂交稻一粒种、一棵秧、一丛禾栽培工程技术,简称杂交稻“三一”栽培工程技术,为转型期杂交稻生产的发展提... 针对机插杂交稻用种量大、秧龄期短、秧苗素质差、双季稻品种不配套等技术难题,研究形成了杂交稻单本密植机插秧栽培技术,即杂交稻一粒种、一棵秧、一丛禾栽培工程技术,简称杂交稻“三一”栽培工程技术,为转型期杂交稻生产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秧栽培 工程技术 杂交稻 密植 秧苗素质 技术支撑 用种量 双季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水稻单本密植机插秧栽培技术简介 被引量:1
7
《作物研究》 2016年第5期608-608,共1页
针对机插杂交稻用种量大、秧龄期短、秧苗素质差、双季稻品种不配套等技术难题,湖南农业大学研究形成了“杂交水稻单本密植机插秧栽培技术”,即杂交稻一粒种、一棵秧、一蔸禾栽培工程技术,简称杂交水稻“三一”栽培工程技术,为转型期杂... 针对机插杂交稻用种量大、秧龄期短、秧苗素质差、双季稻品种不配套等技术难题,湖南农业大学研究形成了“杂交水稻单本密植机插秧栽培技术”,即杂交稻一粒种、一棵秧、一蔸禾栽培工程技术,简称杂交水稻“三一”栽培工程技术,为转型期杂交水稻生产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秧栽培 工程技术 杂交水稻 密植 湖南农业大学 秧苗素质 技术支撑 水稻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机插秧栽培中植保技术的实践 被引量:7
8
作者 胡志强 胡灶兰 +1 位作者 俞利华 朱颜光 《南方农业》 2019年第29期41-42,共2页
近年来,受到农业科技日益进步的影响,水稻机插秧栽培技术的机械化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关注与重视。基于此,以分析水稻机插秧栽培中植保技术的合理实践措施为主要目的,阐述水稻机插秧栽培技术的实践价值,并且分析了水稻插秧栽培中植保技术,... 近年来,受到农业科技日益进步的影响,水稻机插秧栽培技术的机械化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关注与重视。基于此,以分析水稻机插秧栽培中植保技术的合理实践措施为主要目的,阐述水稻机插秧栽培技术的实践价值,并且分析了水稻插秧栽培中植保技术,同时制定出水稻机插秧栽培中植保技术的实践应用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机 插秧栽培管理 植保技术 实践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机插秧栽培中植保技术的更新途径 被引量:6
9
作者 张勇 陶富名 罗功仪 《南方农业》 2018年第8期5-6,共2页
机插秧技术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推出了植保技术的理念,即通过合理的手段来降低外界病虫害对水稻种植产量和质量的影响。基于此,分别探讨水稻机插秧栽培和植保技术,旨在提升水稻种植的产量,推进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插秧栽培 植保技术 水稻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机插秧栽培中植保技术的实践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志宇 《南方农业》 2019年第20期37-38,共2页
水稻在我国农业种植面积中占据较大比重,实现水稻插秧栽培技术的高度机械化,不仅可以提高水稻栽培技术的实用性,还可以推动我国水稻种植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是水稻栽培技术的首要发展方向。基于此,以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为切入点,对其中的... 水稻在我国农业种植面积中占据较大比重,实现水稻插秧栽培技术的高度机械化,不仅可以提高水稻栽培技术的实用性,还可以推动我国水稻种植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是水稻栽培技术的首要发展方向。基于此,以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为切入点,对其中的植保技术进行简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机 插秧栽培 植保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植保技术在水稻机插秧栽培中的更新 被引量:4
11
作者 毛慧萍 乔静 《农业装备技术》 2012年第1期26-26,共1页
塘桥镇从2006年开始机插秧,6年来机插面积逐年上升,2011年机插秧面积为2 533.3 hm2,占水稻总面积的90%以上。机插秧的节工省本以及方便易操作已深入人心,连续6年的高产记录更是折服了许多农民。机插秧逐年高产,得益于高产栽培理论的不... 塘桥镇从2006年开始机插秧,6年来机插面积逐年上升,2011年机插秧面积为2 533.3 hm2,占水稻总面积的90%以上。机插秧的节工省本以及方便易操作已深入人心,连续6年的高产记录更是折服了许多农民。机插秧逐年高产,得益于高产栽培理论的不断探索和高产实践的不断积累,而植保技术是这种新型稻作技术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秧栽培 植保技术 水稻 高产栽培理论 稻作技术 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机械化插秧栽培技术中除草技术浅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银华 孙林军 《南方农业》 2016年第30期34-34,36,共2页
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方向的实现,为水稻机械化插秧栽培技术的使用提供有利依据。实现化水稻机械化插秧栽培技术不仅能减少人力、物力等要素,还能实现高产性种植。基于此,分析水稻机械化插秧栽培技术要点,并阐述除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水稻 机械化 插秧栽培技术 除草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稻单本密植机插秧栽培技术简介
13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针对机插杂交稻用种量大、秧龄期短、秧苗素质差、双季稻品种不配套等技术难题,研究形成了杂交稻单本密植机插秧栽培技术,即杂交稻一粒种、一棵秧、一丛禾栽培工程技术,简称杂交稻“三一”栽培工程技术,为转型期杂交稻生产的发展提... 针对机插杂交稻用种量大、秧龄期短、秧苗素质差、双季稻品种不配套等技术难题,研究形成了杂交稻单本密植机插秧栽培技术,即杂交稻一粒种、一棵秧、一丛禾栽培工程技术,简称杂交稻“三一”栽培工程技术,为转型期杂交稻生产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秧栽培 工程技术 杂交稻 密植 秧苗素质 技术支撑 用种量 双季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稻机插秧栽培技术获重大突破
14
《种业导刊》 2016年第4期31-31,共1页
日前,湖南农业大学邹应斌教授科研团队攻关完成的“杂交稻单本密植机插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可使种子成本下降75%,秧龄延长10天,亩产增加10%左右。该研究成果获得了袁隆平院士的肯定。
关键词 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插秧栽培 杂交稻 湖南农业大学 科研团队 研究成果 袁隆平 密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司徒镇水稻机插秧栽培技术的推广与实践
15
作者 朱湘慧 丁小波 《农业装备技术》 2013年第2期36-37,共2页
1基本现状丹阳市司徒镇位于丹阳市西部与镇江市丹徒新区交界处,全镇面积121.13km2,农田面积约0.33万hm2。机插秧作为一项新型水稻栽培技术,司徒镇从2002年起步至今推广面积达0.28万hm2,占全镇水稻生产面积的85%。
关键词 水稻栽培技术 插秧栽培 农田面积 生产面积 丹阳市 交界处 镇江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机插秧栽培
16
作者 张倩 马春旺 王永平 《云南农业》 2019年第4期82-82,共1页
1选用中早熟良种在楚雄市吕合镇海拔1870m以下地区,确保在立夏节大田移栽的平坝区,选用楚粳24、楚粳28、楚粳37、楚粳40号等中熟品种;在新庄、干田高海拔冷凉稻作区,选用凤稻23、云粳26、丽粳15等冷凉品种,以避免抽穗期延迟和抽穗扬花期... 1选用中早熟良种在楚雄市吕合镇海拔1870m以下地区,确保在立夏节大田移栽的平坝区,选用楚粳24、楚粳28、楚粳37、楚粳40号等中熟品种;在新庄、干田高海拔冷凉稻作区,选用凤稻23、云粳26、丽粳15等冷凉品种,以避免抽穗期延迟和抽穗扬花期遇8月低温。精选饱满、成熟一致、纯度>98%、发芽率>85%的种子,晒种1d,用施保克药剂浸种2d,捂种催芽1.5d至露白后播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秧栽培 水稻 中熟品种 冷凉稻作区 抽穗扬花期 早熟良种 大田移栽 药剂浸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甬优538”在余姚中试示范表现及机械育插秧每667m^2产量超700kg栽培技术
17
作者 虞振先 《上海农业科技》 2013年第5期36-37,共2页
"甬优538"在余姚生态区经3年的中试示范,表现出具有超高产潜力、稳产性良好、生育期适中、抗倒力强、抗病性好、适应性广、米质较好等优点,适宜机械育插秧栽培。其主要栽培技术包括:选好茬口、育好壮秧、合理密植、科学施肥... "甬优538"在余姚生态区经3年的中试示范,表现出具有超高产潜力、稳产性良好、生育期适中、抗倒力强、抗病性好、适应性广、米质较好等优点,适宜机械育插秧栽培。其主要栽培技术包括:选好茬口、育好壮秧、合理密植、科学施肥、水浆管理和病虫防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甬优538 中试示范表现 机械育插秧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规模化集中育秧及机插秧配套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8
作者 姜政琼 《农业工程技术》 2017年第35期49-50,共2页
水稻是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种类,因此如何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实现水稻产量和质量的提高是需要重点研究的内容。该文就针对水稻规模化集中育秧及机插秧配套栽培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来为提高农业质量和产量提供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 水稻 集中育秧 插秧配套栽培 技术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优308在宁远试种及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
19
作者 李松泉 《安徽农学通报》 2016年第3期107-108,共2页
五优308是广东省农业科学研究院研制的水稻品种。2014-2015年永州市宁远县引进试种,表现高产、稳产、抗病、米质优等特点,较适合宁远地区作晚稻栽培。该文通过对五优308的试种表现及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的分析,为五优308在宁远县的大面... 五优308是广东省农业科学研究院研制的水稻品种。2014-2015年永州市宁远县引进试种,表现高产、稳产、抗病、米质优等特点,较适合宁远地区作晚稻栽培。该文通过对五优308的试种表现及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的分析,为五优308在宁远县的大面积推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优308 晚稻 试种 插秧高产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机插秧与抛秧对比试验初报 被引量:3
20
作者 唐进 胡学军 +3 位作者 王建华 陈厚存 孙亚军 方万英 《上海农业科技》 2004年第4期33-34,共2页
2002年海安县为顺应形势发展,我们引进PF455S型手扶插秧机15台,并进行了多点对比试验与示范,取得较好的效果. 1机插秧与抛秧生长发育的差异 1.1缓苗期长机插秧秧龄短、叶龄小、干物质积累少,同时栽插又相对较深,植伤较重,因此与抛秧相比... 2002年海安县为顺应形势发展,我们引进PF455S型手扶插秧机15台,并进行了多点对比试验与示范,取得较好的效果. 1机插秧与抛秧生长发育的差异 1.1缓苗期长机插秧秧龄短、叶龄小、干物质积累少,同时栽插又相对较深,植伤较重,因此与抛秧相比,蹲苗时间长,返青活棵慢.抛秧抛后第2天即有新根发生,抛后5~7天基本上活棵立苗,而机插秧插后7~10天基本上没有生长量,缓苗期比抛秧长3~5天,少数插得深、植伤重的田块甚至出现僵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插秧栽培 抛秧栽培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