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插植密度与插植苗数对超级稻产量和抗倒力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怀珍 黄庆 +3 位作者 陆秀明 李惠芬 李康活 张彬 《中国稻米》 2013年第4期91-93,100,共4页
2009年早、晚季以常规超级稻桂农占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插植密度和栽插苗数对产量、产量构成和植株抗倒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栽插密度对晚季水稻产量具有极显著的影响,高密度有利于高产,但对早季水稻产量的影响不显著;插植苗数对早、... 2009年早、晚季以常规超级稻桂农占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插植密度和栽插苗数对产量、产量构成和植株抗倒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栽插密度对晚季水稻产量具有极显著的影响,高密度有利于高产,但对早季水稻产量的影响不显著;插植苗数对早、晚季的产量影响较小,未达显著水平。(2)栽插密度对单位面积的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和群体颖花量影响较大,对结实率和千粒重影响较小;插植苗数对单位面积的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影响较大,对群体颖花量、结实率和千粒重影响较小。(3)丛、株抗倒力随插植密度的增大和插植苗数的增多而下降。综上所述,对于常规超级稻品种桂农占在高肥力稻田、适宜的施N量和合理的N肥运畴条件下,早季插植密度以24万丛/hm2、每丛插3苗,晚季插植密度以30万丛/hm2、每丛插4苗,能较好兼顾高产、高效和有效防止倒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植密度 苗数 超级稻 产量 抗倒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插植密度对寒地水稻叶片生长态势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杨丽敏 陈书强 +3 位作者 赵海新 杜晓东 金光浩 孙海正 《北方水稻》 CAS 2015年第2期10-13,共4页
通过对不同类型品种在不同插植条件下植株叶绿素含量、叶片大小、叶片存活率及叶面积指数等方面变化的试验调查,探讨研究了不同插植密度对寒地水稻生长态势的影响变化,以期为寒地水稻高产优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经验。
关键词 不同插植密度 寒地水稻 生长态势 影响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插植密度对寒地不同分蘖力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孙国宏 姜龙 +3 位作者 曲金玲 杨福厚 刘丹 柴永山 《中国种业》 2015年第6期48-50,共3页
以多蘖型品种牡丹江28和寡蘖型品种龙稻5为材料,考察不同插植密度对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插植密度对单位面积穗数、颖花数及产量产生较大影响。随插植密度增加,提高单位面积穗数,降低穗粒数和千粒重,显著降低有效分蘖率和穗粒... 以多蘖型品种牡丹江28和寡蘖型品种龙稻5为材料,考察不同插植密度对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插植密度对单位面积穗数、颖花数及产量产生较大影响。随插植密度增加,提高单位面积穗数,降低穗粒数和千粒重,显著降低有效分蘖率和穗粒重;单位面积颖花数直接影响产量的高低,受品种分蘖力影响,多蘖型品种牡丹江28单位面积颖花数随插植密度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寡蘖型品种龙稻5随插植密度增加而增加;牡丹江28在24穴/m2产量最高,龙稻5在28穴/m2产量最高,但不同插植密度间稻米食味品质变化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地水稻 分蘖力 插植密度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氮量与插植密度对黄华占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怀珍 黄庆 +1 位作者 陆秀明 李惠芬 《农业科技通讯》 2010年第12期59-63,共5页
2008年早季以黄华占为试材,研究不同施氮量(纯氮0、90、135、180 kg/hm2)和栽插密度(14×104、18×104、25×104穴/hm2)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黄华占的产量具有显著的影响,施氮量90、13... 2008年早季以黄华占为试材,研究不同施氮量(纯氮0、90、135、180 kg/hm2)和栽插密度(14×104、18×104、25×104穴/hm2)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黄华占的产量具有显著的影响,施氮量90、135、180 kg/hm2处理比无氮处理具有极显著的增产效果,但高、中、低施氮量对产量没有明显的影响。密度以25×104穴/hm2的产量最高,其次为18×104穴/hm2,最低为14×104穴/hm2,高密度比中、低密度分别具有显著和极显著的增产效果。(2)氮肥用量对单位面积的穗数和群体颖花量影响较大,对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影响较小,无氮处理因穗少、群体颖花量不足而减产极显著,其他施氮处理间因群体颖花量差异不大而产量差异也不明显;与氮肥用量相比插植密度对单位面积的穗数、群体颖花数和千粒重影响较大,对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和结实率影响较小,插植密度较大时,其穗数多、群体颖花量足和籽粒饱满促进增产显著。综上所述,对于穗数型耐肥、抗倒品种黄华占,在高地力条件下早季种植以90 kg/hm2施氮水平,配合25×104穴/hm2高密度既能取得高产,又能获得较高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华占 施氮量 插植密度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插植密度对寒地水稻叶片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孙海正 《中国稻米》 2014年第6期42-45,共4页
以高产优质水稻品种空育131、龙粳26为试验材料,在尿素用量为300 kg/hm^2、NPK比为1∶0.5∶0.5的施肥水平下,研究了4个插植密度对水稻叶片生长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分蘖力强的穗数型品种空育131的适宜插植密度为1.11-1.35万丛/667 m^2... 以高产优质水稻品种空育131、龙粳26为试验材料,在尿素用量为300 kg/hm^2、NPK比为1∶0.5∶0.5的施肥水平下,研究了4个插植密度对水稻叶片生长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分蘖力强的穗数型品种空育131的适宜插植密度为1.11-1.35万丛/667 m^2,分蘖力中等的穗重型品种龙粳26的适宜插植密度为1.65-2.22万丛/667 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插植密度 叶片生长 寒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插植密度对水稻叶片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献国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5年第1期10-13,共4页
为研究不同插植密度对寒地水稻生长的影响,以寒地水稻品种空育131和龙粳26为材料,分析不同插植密度条件下植株叶绿素含量、叶片大小及叶面积指数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分蘖力强的穗数型品种空育131适宜插植密度为30.0cm×16.7-20... 为研究不同插植密度对寒地水稻生长的影响,以寒地水稻品种空育131和龙粳26为材料,分析不同插植密度条件下植株叶绿素含量、叶片大小及叶面积指数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分蘖力强的穗数型品种空育131适宜插植密度为30.0cm×16.7-20.0cm,分蘖力中等的穗重型品种龙粳26适宜插植密度为30.0cm×10.0-16.7cm,在此密度条件下水稻的叶片呈最佳生长态势,生物产量表现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地水稻 不同插植密度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插植密度及方式的新探讨
7
作者 冯云选 于兵 钱庆华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51-54,共4页
水稻是我省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它是靠群体效应达到增产结果,本试验是在实际操作基础上,认为纵横宽窄行插植方式对水稻生产有很大增产效果。
关键词 水稻 插植密度 群体 个体 纵横宽窄行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稻天龙优540插植密度试验
8
作者 刘晓才 张凡 周丽 《农业科技通讯》 2013年第3期86-88,共3页
水稻高产创建是农业部门主要项目之一,水稻要获得高产,确定合理的高产插植密度尤为重要。通过本试验可以为当地筛选最佳插植密度提供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 水稻 天龙优540 插植密度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级杂交稻适宜插植密度和移栽叶龄的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刘龙生 陈玉梅 邹应斌 《作物研究》 2005年第4期239-240,243,共3页
采用不同栽培密度和叶龄研究了超级杂交水稻两优培九高产栽培的适宜插植密度和移栽叶龄.结果表明,两优培九采用适当稀植和中苗移栽,分蘖节位低、单株分蘖数多、有效穗数多、群体净同化率高、干物质积累多、籽粒产量高.该组合在衡阳地区... 采用不同栽培密度和叶龄研究了超级杂交水稻两优培九高产栽培的适宜插植密度和移栽叶龄.结果表明,两优培九采用适当稀植和中苗移栽,分蘖节位低、单株分蘖数多、有效穗数多、群体净同化率高、干物质积累多、籽粒产量高.该组合在衡阳地区作一季晚稻栽培,产量11~11.5 t/hm2的适宜插植密度为30 cm×30 cm,移栽叶龄为3.5~3.7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栽培 移栽叶龄 插植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稻珞优8号不同施氮水平、插植密度高产栽培试验 被引量:1
10
作者 叶灼金 《福建稻麦科技》 2011年第4期52-53,共2页
通过对珞优8号进行不同秧苗素质、施氮水平及插植密度高产栽培试验表明,在相同的栽培管理条件下,秧苗的单株带蘖在4个以上更有优势;肥力水平较高的田块种植珞优8号,施肥量以纯氮10~14 kg/667m2为宜;密度以1.8万穴/667m2处理的不同密植... 通过对珞优8号进行不同秧苗素质、施氮水平及插植密度高产栽培试验表明,在相同的栽培管理条件下,秧苗的单株带蘖在4个以上更有优势;肥力水平较高的田块种植珞优8号,施肥量以纯氮10~14 kg/667m2为宜;密度以1.8万穴/667m2处理的不同密植方式,其产量相对差异较小,且产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珞优8号 施氮水平 插植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级稻宜优673烟后不同插植密度试验 被引量:1
11
作者 兰朝晃 《农业科技通讯》 2013年第9期38-40,共3页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对宜优673烟后5种插植密度与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宜优673烟后不同插植密度主要是通过影响亩有效穗来影响产量,在本试验中宜优673烟后插植密度1.43万丛/亩的处理产量最高。
关键词 宜优673 插植密度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N量与插植密度对特优233产量构成的影响
12
作者 容林熙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10年第2期117-119,共3页
采用2因素3水平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在广西北流市民乐镇罗政村百亩连片"种三产四"丰产工程示范区进行特优233施N量与插植密度试验,探讨施N量与插植密度对该品种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N量的增加,特优233的生育期、分... 采用2因素3水平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在广西北流市民乐镇罗政村百亩连片"种三产四"丰产工程示范区进行特优233施N量与插植密度试验,探讨施N量与插植密度对该品种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N量的增加,特优233的生育期、分蘖数、有效穗数、穗长、每穗总粒数、千粒重、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均呈增加趋势;随着插植密度的增加,单位面积基本苗数、有效穗数、理论产量均增加,而每穗总粒数则减少。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特优233以施N量300kg/ha、插植密度21万蔸/ha产量最高,增产最显著。说明该品种具有分蘖力强、耐肥抗倒的特点,其高产栽培方式宜采用高肥稀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优233 施N量 插植密度 产量构成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N量与插植密度对玉丰占产量的影响
13
作者 容林熙 莫振茂 +3 位作者 陈学先 刘贵文 黄樟华 黄春东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09年第7期821-823,共3页
采用2因素3水平随机区组设计,在广西北流市民安镇才旺村百亩连片中试示范区进行玉丰点不同施N量、插植密度试验,以探讨施N量、插植密度对玉丰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N量、插植密度、施N量×插植密度之间有显著的产量差异,30万穴... 采用2因素3水平随机区组设计,在广西北流市民安镇才旺村百亩连片中试示范区进行玉丰点不同施N量、插植密度试验,以探讨施N量、插植密度对玉丰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N量、插植密度、施N量×插植密度之间有显著的产量差异,30万穴/ha插植密度需要纯N180kg/ha和纯N210kg/ha的施N水平,24万穴/ha插植密度需要纯N210kg/ha的施N水平,36万穴/ha插植密度需要纯N150kg/ha的施N水平才能获得较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N量 插植密度 玉丰占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稻插植密度、施肥量与施肥法对产量的影响
14
作者 施金全 《福建农业科技》 2001年第4期13-13,共1页
关键词 早稻 插植密度 施肥量 施肥方法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稻旱育秧秧龄和插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15
作者 杨志富 陈立忠 《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第14期109-109,111,共2页
为了考察秧龄和插植密度在早稻旱育秧栽培技术中的作用及其对产量的影响,采用复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早稻旱育秧秧龄可定为3.5~5.5叶,最适秧龄为4.5叶;二因素互作显著。秧龄3.5叶,不受插植密度影响;秧龄4.5叶时,插植密度适... 为了考察秧龄和插植密度在早稻旱育秧栽培技术中的作用及其对产量的影响,采用复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早稻旱育秧秧龄可定为3.5~5.5叶,最适秧龄为4.5叶;二因素互作显著。秧龄3.5叶,不受插植密度影响;秧龄4.5叶时,插植密度适宜范围25~30万丛/hm2,以25万丛/hm2最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稻 旱育秧 秧龄 插植密度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稻旱育栽培秧龄和插植密度试验初报
16
作者 杨志富 《福建稻麦科技》 2008年第3期7-9,共3页
为了考察秧龄和插植密度在早稻旱育秧栽培中对产量的影响,采用复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早稻旱育秧秧龄可定为3.5~5.5叶,二因素互作显著,最适秧龄为4.5叶。秧龄4.5叶时,插植密度适宜范围25~30丛/m2,以25丛/m2最适宜。生产上... 为了考察秧龄和插植密度在早稻旱育秧栽培中对产量的影响,采用复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早稻旱育秧秧龄可定为3.5~5.5叶,二因素互作显著,最适秧龄为4.5叶。秧龄4.5叶时,插植密度适宜范围25~30丛/m2,以25丛/m2最适宜。生产上适宜的组合是秧龄4.5叶、插植密度25丛/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稻 旱育秧 秧龄 插植密度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插植密度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17
作者 黄永寿 杨岳祥 +1 位作者 刘汉生 罗学夫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1期13-13,共1页
不同插植密度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品种、生产环境、肥力水平、管理水平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插植密度对水稻的最终产量没有大的影响。生产上的插植密度应根据各个品种的不同特性因地制宜进行管理即可获得理想的产量。
关键词 水稻 插植密度 产量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平市早稻不同插植密度对比试验
18
作者 覃献芳 罗胜伍 +2 位作者 李佳文 陈志权 李东兰 《热带农业工程》 2014年第6期28-31,共4页
以杂交水稻Y两优143号为材料,使用30 cm×12 cm、30 cm×14 cm、30 cm×16 cm、25 cm×12 cm、25 cm×14 cm、25 cm×16 cm进行插植密度对比,设6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排列。结果表明:单产最高的是30 cm×14... 以杂交水稻Y两优143号为材料,使用30 cm×12 cm、30 cm×14 cm、30 cm×16 cm、25 cm×12 cm、25 cm×14 cm、25 cm×16 cm进行插植密度对比,设6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排列。结果表明:单产最高的是30 cm×14 cm处理,平均8 460.0 kg/hm2;纯收入也是30 cm×14 cm处理最高,为3 979.5元/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农机农艺 插植密度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农机农艺融合不同插植密度对比试验
19
作者 黎应文 李建生 陈志权 《热带农业工程》 2014年第3期19-21,共3页
以杂交稻Y两优143号为材料,使用江苏产富来威2Z-455和小精2ZX-430A手扶式插秧机进行插秧,设6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排列。结果表明:无论从实际产量还是纯利润上分析,均为处理B(插植密度为30cm×14cm)的经济效益最好。
关键词 水稻 农机农艺 插植密度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稻(晚稻)不同插植密度对比研究
20
作者 唐茂军 廖永发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4期24-24,36,共2页
在桂林市临桂县生态条件下,开展农机农艺融合—常规稻(晚稻)不同插植密度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晚稻常规稻机插以25 cm×12 cm为宜,此密度植株的群体与个体较为协调,产量最高,产量随着机插密度增大而降低。
关键词 常规稻 插植密度 产量 经济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