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西多年平均降水量空间插值模型的选取与比较 被引量:21
1
作者 张余庆 陈昌春 +1 位作者 尹义星 杨绪红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9-74,共6页
为了探究江西省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空间分布格局,本文选取81个时间序列完整的气象站30a(1976—2005年)降水数据,运用泛克里格中不同半变异模型对降水数据进行拟合。分别采用65个建模站点交叉验证和16个验证站点的检验,证实了该研究区域多... 为了探究江西省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空间分布格局,本文选取81个时间序列完整的气象站30a(1976—2005年)降水数据,运用泛克里格中不同半变异模型对降水数据进行拟合。分别采用65个建模站点交叉验证和16个验证站点的检验,证实了该研究区域多年平均降水量存在较强的空间相关性。通过不同半变异函数模型的对比发现,球面和指数模型在建模站点交叉验证结果中的标准均方根预测误差分别为1.024和1.023,较为接近1,表明其误差较小;其在验证站点检验结果中的标准均方根预测误差分别为1.105和1.104,表明这两种模型的拟合效果较优,能较为真实地反映江西省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空间分布情况,其中以指数模型拟合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省 降水量 空间插值模型 克里格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体质量评价的分形插值模型 被引量:6
2
作者 王威 苏经宇 +1 位作者 马东辉 田杰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4827-4833,共7页
岩体质量分类是一个复杂的不确定系统问题,为准确评价岩体质量所处的分类状态,进而为岩体质量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提出基于分形插值模型的岩体质量评价方法。该方法首先选取影响岩体质量评价的8个主要因素,根据分类标准,采用在每级标准... 岩体质量分类是一个复杂的不确定系统问题,为准确评价岩体质量所处的分类状态,进而为岩体质量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提出基于分形插值模型的岩体质量评价方法。该方法首先选取影响岩体质量评价的8个主要因素,根据分类标准,采用在每级标准中随机内插的方法,得到50个标准样本,用于构建岩体质量评价的分形插值模型;其次,根据最大似然分类原则确定每个岩体质量评价指标的评价分维数;然后,利用加权求和法计算样本的综合评价值,并根据样本综合评价值与经验等级之间的关系建立分形插值评价模型;最后,通过实例分析表明:该模型的评价结果是准确和可靠的,与采用其他分类方法所得结论一致。此外,该模型可以得出每个样本的具体得分值,即使对属于同一级的样本也可以排出它们的优劣顺序,因而具有较高的分类精度,为岩体质量评价提供了一种较好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插值模型 分维数 岩体质量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形插值模型的边坡地震稳定性评价方法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威 田杰 +2 位作者 王志涛 马东辉 苏经宇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8-62,共5页
借鉴分形基本理论,提出了基于分形-插值模型的边坡地震稳定性评价方法.该方法首先选取影响边坡地震稳定性评价的岩土体特性、新构造运动特性、坡高、坡角、年均降雨量和场地地震烈度6个参数作为岩土边坡地震稳定性综合评价的指标,并确... 借鉴分形基本理论,提出了基于分形-插值模型的边坡地震稳定性评价方法.该方法首先选取影响边坡地震稳定性评价的岩土体特性、新构造运动特性、坡高、坡角、年均降雨量和场地地震烈度6个参数作为岩土边坡地震稳定性综合评价的指标,并确定指标的分级标准,采用在每级标准中随机内插的方法,得到50个标准样本,用于构建边坡地震稳定性评价的分形-插值模型;其次根据最大似然分类原则确定每个边坡地震稳定性指标的评价分维数;然后利用加权求和法计算样本的综合评价值,并根据样本综合评价值与经验等级之间的关系建立分形-插值评价模型;最后,通过实例分析表明:该模型的评价结果合理、客观,为边坡地震稳定性评价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插值模型 分维数 边坡 地震稳定性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和砂土地震液化判别的分形插值模型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威 苏经宇 +1 位作者 马东辉 韩阳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8-124,共7页
借鉴分形基本理论,提出了基于分形插值模型的饱和砂土地震液化判别方法。该方法首先选取影响饱和砂土地震液化判别的7个主要因素,根据分类标准,采用在每级标准中随机内插的方法,得到40个标准样本,用于构建饱和砂土地震液化判别的分形插... 借鉴分形基本理论,提出了基于分形插值模型的饱和砂土地震液化判别方法。该方法首先选取影响饱和砂土地震液化判别的7个主要因素,根据分类标准,采用在每级标准中随机内插的方法,得到40个标准样本,用于构建饱和砂土地震液化判别的分形插值模型;其次根据最大似然分类原则确定每个饱和砂土地震液化判别指标的评价分维数;然后利用加权求和法计算样本的综合评价值,并根据样本综合评价值与经验等级之间的关系建立分形插值评价模型;最后,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的评价结果合理、客观,计算得到的每个样本具体得分值,即使对属于同一级的样本也可以给出其地震液化程度的顺序,为饱和砂土地震液化评价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插值模型 分维数 饱和砂土 地震液化 判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riging插值模型在地下水位监测网优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5
作者 刘治政 吴晓东 林洪孝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4-17,共4页
目前运行的地下水监测网存在着很多问题,很难适应现代社会对信息的需求,需要对地下水监测网进行优化。详细介绍了Kriging插值模型的建立及求解过程,并运用该模型对黄水河流域平原区进行了地下水水位监测网的优化,得到了备选方案,然后根... 目前运行的地下水监测网存在着很多问题,很难适应现代社会对信息的需求,需要对地下水监测网进行优化。详细介绍了Kriging插值模型的建立及求解过程,并运用该模型对黄水河流域平原区进行了地下水水位监测网的优化,得到了备选方案,然后根据具体的优化目标选出最优方案,结果较为合理。Kriging插值模型充分考虑了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是优化地下水监测网密度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监测网 监测井 Kriging插值模型 理论方差 黃水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投影寻踪插值模型的围岩稳定性分类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陈广洲 徐晓春 +1 位作者 汪家权 解华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897-1901,共5页
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因此对围岩稳定性进行准确分类是一个难题。选取影响围岩分类的5个主要因素,根据分类标准,采用在每级标准中随机内插的方法,得到50个标准样本,用于构建分类模型。针对上述复杂优化模型,采用遗传算法进行优化... 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因此对围岩稳定性进行准确分类是一个难题。选取影响围岩分类的5个主要因素,根据分类标准,采用在每级标准中随机内插的方法,得到50个标准样本,用于构建分类模型。针对上述复杂优化模型,采用遗传算法进行优化,以获得的最佳投影方向为基础,得到围岩稳定性分类的投影寻踪插值模型。实例分析表明:该模型的分类结果是准确和可靠的,与采用其他几种分类方法所得结论一致。此外,该模型可以得出每个样本的具体得分值,即使对属于同一级的样本也可以排出它们的优劣顺序,因而具有较高的分类精度,是一种更具有应用前景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岩稳定性分类 投影寻踪插值模型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征土壤有机碳区域分布的优化空间插值模型研究——以福建省龙海市为例 被引量:13
7
作者 范胜龙 黄炎和 林金石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共5页
如何利用有限的样本数据来获得更为准确的土壤属性空间分布信息是土壤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利用福建省龙海市采集的1 133个耕地土壤样品,设计了结合地貌类型、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类型等信息的5种克里格插值模型,研究县级尺度上土壤有... 如何利用有限的样本数据来获得更为准确的土壤属性空间分布信息是土壤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利用福建省龙海市采集的1 133个耕地土壤样品,设计了结合地貌类型、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类型等信息的5种克里格插值模型,研究县级尺度上土壤有机碳空间预测优化插值模型及其与样点密度的关系。结果表明:设计的5种插值模型预测精度均高于普通克里格法,但不同样点密度对插值结果影响较大。按0.5km×0.5km及以上的格网密度进行样点布设,采用土地利用现状类型结合土壤类型信息的普通克里格法(KDLTR)插值结果误差较小;按2km×2km的格网密度布设调查样点时,采用土壤类型信息的普通克里格法(KTR)插值结果误差较小;当格网大于4km×4km时,由于样点数少,各种模型的结果相差不大,可直接采用普通克里格法(KYJZ)进行插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样点布设 土壤有机碳 空间插值模型 克里格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MP材料插值模型的周期性结构拓扑优化 被引量:8
8
作者 焦洪宇 周奇才 李英 《应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78-581,9,共5页
利用SIMP材料插值模型研究了双方向周期性结构的拓扑优化。为了使结构获得具有双方向周期性的拓扑形式,将优化域分成若干个子域,并构建了一个虚拟子域;将各子域内各单元的相对密度的平均值和应变能的平均值作为虚拟子域内单元的相对密... 利用SIMP材料插值模型研究了双方向周期性结构的拓扑优化。为了使结构获得具有双方向周期性的拓扑形式,将优化域分成若干个子域,并构建了一个虚拟子域;将各子域内各单元的相对密度的平均值和应变能的平均值作为虚拟子域内单元的相对密度和应变能,以结构的最小柔度为目标函数,单元相对密度为设计变量,构建了周期性拓扑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并在数学模型中加入额外的约束条件;采用优化准则法推导出虚拟子域设计变量的迭代公式,利用体积约束计算出拉格朗日乘子;通过平面矩形悬臂梁结构算例获得了具有双方向的周期性拓扑形式,验证了利用SIMP材料插值模型实现双方向周期性拓扑优化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期性 拓扑优化 SIMP材料插值模型 虚拟子域 优化准则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径流预测的Shepard插值模型 被引量:3
9
作者 金菊良 魏一鸣 +1 位作者 丁晶 付强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2-55,共4页
年径流现象是多种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 ,各预测因子与年径流之间是复杂的非线性关系。目前提出的年径流预测模型大多用显式函数来表示 ,其具体的函数形式需随研究地区的不同而作相应的改变 ,求解这些函数一般较复杂。实际预测工作则常常... 年径流现象是多种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 ,各预测因子与年径流之间是复杂的非线性关系。目前提出的年径流预测模型大多用显式函数来表示 ,其具体的函数形式需随研究地区的不同而作相应的改变 ,求解这些函数一般较复杂。实际预测工作则常常是把本次年径流的预测因子值与当地年径流预测因子历史样本系列逐个进行比较分析 ,实践表明这种方法行之有效。为此 ,提出用Shepard插值方法构建年径流预测的新模型 (SP模型 )。实例研究的结果说明 ,SP模型简便、实用性强 ,可在径流中长期预测中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径流预测 Shepard插值模型 非线性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丘陵区土壤有机质空间插值模型及采样点密度对农用地分等精度的影响——以福建省龙海市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范胜龙 林晓丹 +3 位作者 涂凯 汤俊红 林翔程 黄炎和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65-72,共8页
研究目的:分析南方丘陵区土壤有机质的采样点密度和空间插值模型对农用地分等精度的影响。研究方法:以福建龙海市为研究区,对设计的8种格网密度和6种结合不同类型信息的插值模型所得农用地分等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1)结合不同... 研究目的:分析南方丘陵区土壤有机质的采样点密度和空间插值模型对农用地分等精度的影响。研究方法:以福建龙海市为研究区,对设计的8种格网密度和6种结合不同类型信息的插值模型所得农用地分等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1)结合不同类型信息的克里格空间插值模型对于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农用地分等成果(自然质量等)具有显著差异,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农用地分等成果的精度与格网密度呈正相关。其中结合地貌和土壤信息的空间插值方法(KDMTR)对于农用地分等成果有最好的预测效果;(2)如果仅需考虑获取较高精度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信息时,按2 km×2 km的样点密度并结合KDMTR法进行空间插值,为最高效的样点布设和数据处理方式;(3)在开展县级农用地分等时,如果仅需考虑获取农用地分等结果时,土壤采样点密度对农用地分等精度影响较小,但结合不同类型信息的空间插值方法对农用地分等成果精度影响显著。采用KDMTR法并按3.5 km×3.5 km的格网密度布设土壤调查样点,为最高效的样点布设和空间插值模型。研究结论:南方丘陵区在开展县级农用地分等工作时,采用的空间插值模型对农用地分等成果的精度产生显著影响而土壤采样点布设的格网密度对农用地分等成果的精度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评价 农用地分等 土壤有机质 样点布设 空间插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ogistic插值模型的约束阻尼结构拓扑动力学优化 被引量:3
11
作者 贺红林 邓传涛 +1 位作者 李洪坤 夏自强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070-2078,I0017,共10页
建立阻尼板有限元动力学方程,求解模态损耗因子算式。构建以模态损耗因子倒数为目标函数,以阻尼单元相对密度为拓扑变量,以阻尼材料用量及频率为约束的优化模型,采用优化准则法解算该模型。运用序列凸规划法构造目标函数的凸性逼近函数... 建立阻尼板有限元动力学方程,求解模态损耗因子算式。构建以模态损耗因子倒数为目标函数,以阻尼单元相对密度为拓扑变量,以阻尼材料用量及频率为约束的优化模型,采用优化准则法解算该模型。运用序列凸规划法构造目标函数的凸性逼近函数而对准则法进行改进,基于SIMP(SolidIstropicMaterialwithPenalization)和RAMP(RationalApproximationofMaterial Properties)材料插值模型推导出逼近函数对于拓扑变量的灵敏度,从而实现了两种插值模型下的改进准则法(OC),并验证了改进法具有全域性优化特性。针对这两种插值模型在对阻尼单元的密度进行惩罚时存在偏惠性问题,结合Logistic(LOGS)函数的几何特征,提出可以对单元密度范围进行选择性惩罚的LOGS模型,编程实现了基于LOGS插值的改进准则法。研究表明:LOGS模型比SIMP和RAMP具有更佳的单元惩罚特性,能更均衡地将单元中间密度惩罚至0或1,从而能得到更具全域性、减振效果更佳、更便于实施的阻尼与约束层优化构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束阻尼板 模态损耗因子 改进准则法 LOGS插值模型 动力学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路面微观纹理分形插值模型参数计算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雷进宇 汪恩军 王维锋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6年第1期26-30,35,共6页
在基于分形的沥青路面微观纹理特征描述中,如何选取合适的分形插值垂直比例因子是一个无公认选择标准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适用于沥青路面的分形插值模型的改进算法,将遗传算法和序列二次规划方法结合应用于分形插值模型参数的寻优过程,... 在基于分形的沥青路面微观纹理特征描述中,如何选取合适的分形插值垂直比例因子是一个无公认选择标准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适用于沥青路面的分形插值模型的改进算法,将遗传算法和序列二次规划方法结合应用于分形插值模型参数的寻优过程,并在自制沥青试样检测平台采集到的沥青路面微观纹理的基础上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经组合优化后的分形插值方法在计算沥青路面复杂微观结构和小尺度特征描述等方面更具优势,它不仅克服了遗传算法中全局最优解求解精度低的问题,且使传统最优化方法的最优解的局限性得到了改善,进一步改进了分形插值结果的精度,实现了路面构造深度曲线的最佳拟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纹理 分形插值模型 组合优化 垂直比例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空数据的线性组合插值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甘健胜 洪伟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18-323,共6页
空间插值的精度不但与采用的数据而且与选择的模型密切相关.针对具有空间自相关的时空数据插值问题,分别建立时间序列数据的反馈神经网络插值模型,横截面数据的一阶空间自回归插值模型与克立格方法插值模型,在各个单项模型研究的基础上... 空间插值的精度不但与采用的数据而且与选择的模型密切相关.针对具有空间自相关的时空数据插值问题,分别建立时间序列数据的反馈神经网络插值模型,横截面数据的一阶空间自回归插值模型与克立格方法插值模型,在各个单项模型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空间线性组合插值模型.运用以上各种模型对2004年福建部分市县人均生产总值横截面数据进行插值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时空数据的线性组合插值模型具有较高的插值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数据 反馈神经网络模型 一阶空间自回归模型 克立格模型 空间线性组合插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稳态插值模型的动态车轮模型
14
作者 管欣 段春光 +1 位作者 卢萍萍 吴玉杰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20-724,739,共6页
针对传统的稳态轮胎模型缺乏对低速区轮胎与路面之间摩擦力的精确描述,导致车辆在停车工况下仿真不准,车辆具有残余速度的问题,吉林大学汽车仿真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发了动态车轮模型。该模型将轮胎胎冠部分假设为刚性环,而刚性环与... 针对传统的稳态轮胎模型缺乏对低速区轮胎与路面之间摩擦力的精确描述,导致车辆在停车工况下仿真不准,车辆具有残余速度的问题,吉林大学汽车仿真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发了动态车轮模型。该模型将轮胎胎冠部分假设为刚性环,而刚性环与轮辋之间通过六向弹簧阻尼器连接,以模拟胎体的弹性。提出了刚性环与路面之间动、静摩擦力分离求解的建模方法。建立了刚性环动力学子系统,基于C语言开发了仿真程序,并嵌入到复杂车辆模型中。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模型,车辆可以平稳起步并实现完全停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模型 动态车轮模型 动静摩擦 稳态插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RAMP插值模型的阻尼板GCMOC法拓扑减振优化
15
作者 贺红林 李洪坤 +2 位作者 李冀 赵伟鹏 余志豪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223-231,共9页
为了有效实现板件的抗振性动力学设计,研究约束阻尼板拓扑动力学优化方法。建立约束阻尼板有限元动力学分析模型,推导出模态损耗因子计算公式;建立了基于模态损耗因子最大化目标,以阻尼层单元相对密度为拓扑变量,以阻尼材料使用量及结... 为了有效实现板件的抗振性动力学设计,研究约束阻尼板拓扑动力学优化方法。建立约束阻尼板有限元动力学分析模型,推导出模态损耗因子计算公式;建立了基于模态损耗因子最大化目标,以阻尼层单元相对密度为拓扑变量,以阻尼材料使用量及结构频率作为控制的阻尼板优化数学模型;利用序列凸规划理论而对传统优化准则法进行改进,采用改进准则法GCMOC(global extreme point converged by method of optimization criterion)解算优化模型以求取全域性优化解,推导出面向GCMOC的拓扑变量迭代式;考虑到多阶次RAMP(rational approxination of material properties)函数的形状具有较理想的可控下凹几何特征,提出在优化迭代中采用多阶次RAMP材料插值模型(MO-RAMP)对拓扑变量集合进行惩罚以实现其快速的0,1二值化,并尽量减少处于0.3~0.7的中间拓扑变量值出现;编制了面向约束阻尼板的拓扑动力学优化程序,实现了基于MO-RAMP的约束阻尼板GCMOC法变密度式减振拓扑动力学优化过程。算例分析表明,MO-RAMP与GCMOC复合的算法用于阻尼板拓扑迭代时,可将阻尼单元密度值快速地推向逼近0或1的值。它能得到清晰的阻尼单元优化密度云并有利于优化构型的实现;能在大幅减少阻尼材料用量条件下充分发挥其黏弹耗能效应,能在保证阻尼板动力学特性基本稳定的前提下使结构获得更好的减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束阻尼板 拓扑动力学优化 MO-RAMP材料插值模型 GCMOC优化 减振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形插值模型的平寨水库水体富营养化评价 被引量:3
16
作者 孔杰 周忠发 +2 位作者 但雨生 蒋翼 李韶慧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3-130,共8页
【目的】分析平寨水库水体富营养化时空变化特征,对平寨水库水体富营养化情况进行评价。【方法】采集2018年11月(秋)、2019年1月(冬)、5月(春)和7月(夏)4个季节的水样,选取叶绿素a(Chla)、总磷(TP)、总氮(TN)、高锰酸盐指数(CODMn)和透... 【目的】分析平寨水库水体富营养化时空变化特征,对平寨水库水体富营养化情况进行评价。【方法】采集2018年11月(秋)、2019年1月(冬)、5月(春)和7月(夏)4个季节的水样,选取叶绿素a(Chla)、总磷(TP)、总氮(TN)、高锰酸盐指数(CODMn)和透明度(SD)5个指标,利用分形维数权重的方法建立富营养化评价插值模型,对平寨水库的水体富营养化进行评价。【结果】①平寨水库TP和CODMn量达到Ⅱ类水质标准,TN量超出Ⅴ类水质标准,是主要污染因子;TN、CODMn和Chla量在夏季最高,TP量在冬季最高,SD在春季最低。②平寨水库总体上呈中富营养、富营养状态,所有监测断面没有出现贫营养和贫中营养,说明该水库水体富营养化程度较高。③平寨水库夏季富营养化程度最高,冬春季次之,秋季最低。BS2和HJ2监测断面富营养化程度最高,NY3、SG3和PZ4监测断面次之,ZW8和SG1监测断面最低。【结论】平寨水库富营养化程度偏高,TN是主要污染因子,控制氮元素的输入和富集是防治平寨水库富营养化的重中之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插值模型 水体富营养化 综合评价 喀斯特高原 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N模型与分段线性插值及回归模型的比较及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伟 毛继新 +1 位作者 关见朝 吴兴华 《泥沙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4-80,共7页
对ANN模型、分段线性插值模型和非线性回归模型从原理上进行了比较,ANN模型易于构建各影响因素与因变量间复杂关系,非线性回归模型和分段线性插值模型可以将自变量与因变量间的关系通过表达式直观表达。以荆江三口分流量与枝城流量的关... 对ANN模型、分段线性插值模型和非线性回归模型从原理上进行了比较,ANN模型易于构建各影响因素与因变量间复杂关系,非线性回归模型和分段线性插值模型可以将自变量与因变量间的关系通过表达式直观表达。以荆江三口分流量与枝城流量的关系为应用算例,采用相关系数、纳什效率系数、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等4个评价指标对3个模型的拟合精度和误差大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3个模型均可应用于模拟枝城流量与荆江三口分流量的关系,但3个模型的计算值与实际值间的误差大小存在差异,从4个评价指标综合来看,ANN模型计算值与实测值的误差最小,分段线性插值模型次之,回归模型计算精度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N模型 非线性回归模型 分段线性插值模型 荆江河段 三口分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 H-NMR实验数据的三次样条插值函数模型对热解褐煤孔隙演化的研究
18
作者 滕英跃 候星成 +4 位作者 白雪 刘全生 李毅 吴侃 朱志成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18074-18080,共7页
孔是影响褐煤物理性质的重要因素,为了探究褐煤在不同热解温度下的孔径分布,本工作首先利用低场核磁技术(1H-NMR)获得了不同温度下热处理褐煤孔径分布的离散数据;然后基于这些离散数据构建了三次样条插值函数模型,通过构建的函数模型得... 孔是影响褐煤物理性质的重要因素,为了探究褐煤在不同热解温度下的孔径分布,本工作首先利用低场核磁技术(1H-NMR)获得了不同温度下热处理褐煤孔径分布的离散数据;然后基于这些离散数据构建了三次样条插值函数模型,通过构建的函数模型得到不同于离散数据的新的孔径分布数据;最后将由函数模型得到的新的孔径分布数据与实验数据对比,分析了函数模型的精度,重点考察了温度阈值范围,并从物理化学角度分析了孔径分布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随着实验温度的升高,胜利褐煤的孔结构在低于200℃时主要以小孔(10~100 nm)和大孔(100~1000 nm)的形式存在;200~500℃微孔(<10 nm)和裂隙(>1000 nm)居多;在715~950℃时产生更多的裂隙,总体向大孔和裂隙方向移动。函数模型在1H-NMR数据基础上能较准确地预测孔径分布及温度阈值,在预测热解褐煤总体孔径分布时,与实验数据相比,当温度低于550℃时,预测值的均方根误差(RMSE)偏小,当温度高于550℃时预测值的RMSE偏大。预测不同尺寸孔分布占比时,微孔的占比误差值仅在3.09%以内,小孔的占比误差为0.85%~22.12%,大孔的占比误差值为0.18%~7.95%,而裂隙的占比误差在4.43%以内,精度较高。通过函数模型预测得到,在200~300℃内热处理褐煤孔径分布变化趋势的温度阈值为250℃,这与实验结果的拟合度较高;在500~950℃内孔径分布变化趋势的温度阈值为715℃,这与实验得到的温度阈值700℃有偏差,是由函数模型在预测700℃下热处理褐煤总体孔径分布时的RMSE较大所致。预测结果说明了三次样条插值函数模型对不同温度热解褐煤煤样的孔径分布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胜利褐煤 三次样条插值函数模型 热解 孔径分布 温度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单片机温度测量方法的样条插值修正模型
19
作者 黄晓因 《电子产品世界》 2003年第11A期70-71,共2页
研究一种温度测量方法及此方法产生的误差,重点研究误差修正的三次样条插值模型的建立。结果指出:为提高低精度测量仪的精度,可以采用高精度测量仪器作为标准,由节点处的误差值构造误差曲线并通过软件修正仪器的测量误差;如误差曲线变... 研究一种温度测量方法及此方法产生的误差,重点研究误差修正的三次样条插值模型的建立。结果指出:为提高低精度测量仪的精度,可以采用高精度测量仪器作为标准,由节点处的误差值构造误差曲线并通过软件修正仪器的测量误差;如误差曲线变化复杂,采用三次样条插值能取得很好的修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片机 温度测量 样条插值修正模型 样条插值 测量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约束优化的二次三对角插值直接搜索法
20
作者 刘浩 潘爱霞 倪勤 《数学物理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17-1125,共9页
该文提出了一个基于二次三对角模型的直接搜索法.在通常的条件下,论文给出和证明了这个方法的收敛性.数值试验表明这个方法是较为有效的.
关键词 直接搜索法 二次插值模型 二次三对角插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