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命平等的公平对话——弗莱雷教育思想的时代光辉 被引量:1
1
作者 程洁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9年第12期32-34,共3页
20世纪70年代出版的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的《被压迫者教育学》一书,对传统的"灌输式"教育进行犀利批判的同时,提出了能顾及最少受惠者的以对话为主的"提问式"教育,以建立公平互惠的师生关系为起点,通过师生... 20世纪70年代出版的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的《被压迫者教育学》一书,对传统的"灌输式"教育进行犀利批判的同时,提出了能顾及最少受惠者的以对话为主的"提问式"教育,以建立公平互惠的师生关系为起点,通过师生之间平等的交流,促进师生共同成长。这对于目前提高我国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具有非凡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平的教育 提问式教育 灌输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干预与不平等社会结构的扭转:皖东村校的尝试 被引量:3
2
作者 黄斌欢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6-136,共11页
本文尝试以批判教育社会学和解放教育学理论框架为指导,发展出一种针对当前中国留守儿童的课程干预实践模式。呼应文化再生产的理论,考察留守儿童的学习过程发现,其学业表现失败既是压制性体制下资源缺乏的结果,也和课堂学习对于底层文... 本文尝试以批判教育社会学和解放教育学理论框架为指导,发展出一种针对当前中国留守儿童的课程干预实践模式。呼应文化再生产的理论,考察留守儿童的学习过程发现,其学业表现失败既是压制性体制下资源缺乏的结果,也和课堂学习对于底层文化和经验的忽视有关。基于文化的生产性与创造性原则,尊重底层学生的文化和经验、将课堂外的社会情境导入课堂,则可打造出转折的图景。这一做法,首先可以通过再情境化学生的文化经验激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批判思考能力,其次可以突显留守儿童在社会和文化情境中的相对优势,进而促进其学习认同与学业成就。针对安徽新镇留守村校的课程干预试验提供了引入课堂外情境的实践做法和具体效应。结合弗雷勒"提问式"教育的方法,文章探讨了"逆文化再生产干预路径"所具有的扭转社会结构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干预 不平等社会结构 逆文化再生产干预路径 提问式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