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4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提钒尾渣酸浸深度提钒及回收
1
作者
李明
杜光超
+1 位作者
叶露
蒋霖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2-292,共11页
针对钒渣钙化提钒尾渣中V的高效回收,提出钙化提钒尾渣低p H值循环浸出-浸出液碳酸氢铵除杂制备五氧化二钒的新方法,开展了尾渣物相组成及元素微观分布表征、浸出反应热力学分析、酸浸参数及浸出液除杂制取五氧化二钒研究。结果表明:提...
针对钒渣钙化提钒尾渣中V的高效回收,提出钙化提钒尾渣低p H值循环浸出-浸出液碳酸氢铵除杂制备五氧化二钒的新方法,开展了尾渣物相组成及元素微观分布表征、浸出反应热力学分析、酸浸参数及浸出液除杂制取五氧化二钒研究。结果表明:提钒尾渣中残留的钒主要是未充分溶解的钒酸盐及与氧化铁、铁板钛矿相结合的钒,热力学上具备酸溶提取钒酸盐中钒的可行性,尾渣中含钒物相的酸溶热力学优先顺序为Ca_(2)V_(2)O_(7)>Mn_(2)V_(2)O_(7)>Fe_(2)O_(3)>Fe_(2)TiO_(5);通过酸浸pH值、温度、浸出液固比及时间参数试验,获得最佳的浸出工艺条件为pH值0.5、常温浸出30 min、浸出液固比1.5,钒的浸出率可达64.75%,尾渣中V_(2)O_(5)含量(质量分数)从2.95%降低至1.04%;采用碳酸氢铵调节浸出液p H值并除去其中的Fe、P杂质,除杂p H值为2.5~3.0时,浸出液中Fe、P浓度分别降低至0.10 g/L、0.01 g/L以下,满足制备钒产品要求;纯化后的钒溶液通过酸性铵盐沉钒得到多钒酸铵,经干燥、煅烧后获得纯度达99.11%的V_(2)O_(5)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氧化二
钒
提钒尾渣
酸浸
提
钒
除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提钒尾渣制备陶瓷透水材料及性能研究
2
作者
霍红英
《中国陶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5-52,共8页
以提钒尾渣为主料,煅烧高岭土和钠长石为助剂,碳酸氢钠为造孔剂,采用一次成型烧结工艺制备了陶瓷透水材料。采用TG-DSC综合热分析法、XRD及SEM等分析方法,表征了材料在不同工艺条件下的物相及微观形貌;研究了材料配方、成型压力及烧结...
以提钒尾渣为主料,煅烧高岭土和钠长石为助剂,碳酸氢钠为造孔剂,采用一次成型烧结工艺制备了陶瓷透水材料。采用TG-DSC综合热分析法、XRD及SEM等分析方法,表征了材料在不同工艺条件下的物相及微观形貌;研究了材料配方、成型压力及烧结温度对透水材料的抗折强度及透水系数的影响趋势。实验结果表明:当提钒尾渣∶碳酸氢钠∶高岭土∶钠长石质量分数比为45∶34∶10∶10,烧结温度为950℃,成型压力为5 MPa,保温时间2 h条件制备的透水材料具有较优的性能。其抗折强度为5 MPa,透水系数为0.011 cm·s^(-1),符合国标《透水路面砖和透水路面板》(GB/T 25993—2023)的要求。此时材料中由于霞石(KNa_(3)[AlSiO_(4)]_(4))的合成,其强度得到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透水材料
提钒尾渣
霞石
抗折强度
透水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钒钛磁铁矿提钒尾渣钙化碱浸试验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瞿金为
翁小影
+3 位作者
李高帅
胡月芳
马娜
豆志河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9-138,共10页
由于钒钛磁铁矿提钒尾渣中Na2 O含量高,作为炼铁配矿使用时会造成高炉结瘤问题,难以规模化利用。本文针对此问题,以承钢钒钛磁铁矿提钒尾渣为原料,进行了钙化碱浸-偏钒酸铵沉钒试验,目的是对提钒尾脱碱的同时提取其中有价金属钒。试验...
由于钒钛磁铁矿提钒尾渣中Na2 O含量高,作为炼铁配矿使用时会造成高炉结瘤问题,难以规模化利用。本文针对此问题,以承钢钒钛磁铁矿提钒尾渣为原料,进行了钙化碱浸-偏钒酸铵沉钒试验,目的是对提钒尾脱碱的同时提取其中有价金属钒。试验主要考察了浸出温度、碱浓度、氧化钙添加量和液固比对钠和钒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浸出温度160℃、碱浓度100 g·L^(-1)、氧化钙添加量15%、液固比6:1、浸出时间60 min的条件下,钒和钠的浸出率分别达到82.25%和85.36%;对含钒碱浸液进行偏钒酸铵沉钒,得到了纯度大于97%的V_(2)O_(5)产品;终渣中Na_(2)O含量小于0.5%,Fe_(2)O_(3)含量达到30.10%,结合承钢高炉的碱金属平衡数据,可满足高炉炼铁配矿使用。本文研究结果可为相关企业钒钛磁铁矿提钒尾渣的规模化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钒尾渣
钙化碱浸
偏
钒
酸铵沉
钒
V_(2)O_(5)
炼铁配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原位合成分子筛修饰石煤提钒尾渣表面制备低温NH_(3)-SCR催化剂
4
作者
刘真
刘浩
+2 位作者
张爱红
陶长元
杜军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543-2550,共8页
石煤是我国的主要钒资源之一,经过提钒工艺后产生大量钒渣(FZ)。本文通过在其表面原位合成分子筛SSZ-13后将其用作脱硝催化剂载体SSZ-13/FZ而实现钒渣全量化资源利用。对钒渣表面原位合成分子筛的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浸渍法制备了以...
石煤是我国的主要钒资源之一,经过提钒工艺后产生大量钒渣(FZ)。本文通过在其表面原位合成分子筛SSZ-13后将其用作脱硝催化剂载体SSZ-13/FZ而实现钒渣全量化资源利用。对钒渣表面原位合成分子筛的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浸渍法制备了以V、Mn为活性组分、CeO_(2)为助剂的VMnCeO_(x)-SSZ-13(n)/FZ脱硝催化剂。采用固定床反应装置评价催化剂的脱硝活性,结果表明:催化剂VMnCeO_(x)-SSZ-13(0.5)/FZ在温度130~350℃内具有优异的脱硝活性,其中170~330℃内NO转化率(ηNO)超过90%,表现出良好的低温脱硝性能和宽温程脱硝活性。载体及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能表征结果显示,SSZ-13(n)/FZ相较于FZ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催化剂同时存在B酸和L酸双活性位点,且酸量显著增加,提高了活性组分的分散和反应物的吸附活化,从而促进NH3-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NH_(3)-SCR)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H_(3)-SCR
提钒尾渣
SSZ-13
低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用钛白废酸从提钒尾渣中提钒试验研究
被引量:
2
5
作者
李军
吴恩辉
+3 位作者
徐众
侯静
彭文静
李宏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33,共5页
为实现固体和液体废弃物的高值化利用,研究了用钛白废酸从提钒尾渣中提取钒。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浸出温度、浸出时间、固液质量体积比、钛白废酸浓度等工艺参数对钒浸出率的影响,优化了浸出条件。为进一步提高钒浸出率,探讨了助浸剂(萤...
为实现固体和液体废弃物的高值化利用,研究了用钛白废酸从提钒尾渣中提取钒。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浸出温度、浸出时间、固液质量体积比、钛白废酸浓度等工艺参数对钒浸出率的影响,优化了浸出条件。为进一步提高钒浸出率,探讨了助浸剂(萤石)和氧化剂(双氧水)的适宜添加量。结果表明:各工艺参数对钒浸出率的影响顺序为浸出温度>浸出时间>固液质量体积比>钛白废酸浓度;在温度80℃、浸出时间2 h、固液质量体积比1∶5、废酸浓度5%优化试验条件下,钒浸出率为53%左右;加入7%萤石和5%双氧水后,钒浸出率可提高至71.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白废酸
提钒尾渣
钒
浸出
萤石
双氧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提钒尾渣加压碱浸提钒的基础研究
被引量:
1
6
作者
胡磊
曹雪娇
+1 位作者
梁新星
张伟光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1-187,共7页
针对提钒尾渣中钒的回收与利用,提出碱法加压浸出提钒工艺,从而实现提钒尾渣中钒的浸出与提取。进行了原料分析并考察了浸出过程中温度、氢氧化钠浓度、反应时间、液固比和搅拌转速对尾渣中钒、铬、硅的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12...
针对提钒尾渣中钒的回收与利用,提出碱法加压浸出提钒工艺,从而实现提钒尾渣中钒的浸出与提取。进行了原料分析并考察了浸出过程中温度、氢氧化钠浓度、反应时间、液固比和搅拌转速对尾渣中钒、铬、硅的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120℃、氢氧化钠用量10%、液固体积质量比4~6 mL/g、时间1 h、搅拌转速400 r/min的条件下,钒的浸出率可控制在50%,同时尽量减少了铬与硅的浸出,保持溶液的净化程度,为后续的萃取提钒工艺提供很好的溶液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
冶金
提钒尾渣
加压浸出
碱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钒钛磁铁矿提钒尾渣浸取钒
被引量:
23
7
作者
邓志敢
魏昶
+4 位作者
李兴彬
徐红胜
李旻廷
李存兄
樊刚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770-1777,共8页
采用硫酸氢氟酸次氯酸钠组合浸出体系浸取钒钛磁铁矿提钒尾渣中的钒,研究浸出过程中试剂浓度、浸出液固比、浸出温度、浸出时间、物料粒度对钒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钒的浸出率随试剂浓度、液固比、温度和时间的升高而增大;当矿物粒...
采用硫酸氢氟酸次氯酸钠组合浸出体系浸取钒钛磁铁矿提钒尾渣中的钒,研究浸出过程中试剂浓度、浸出液固比、浸出温度、浸出时间、物料粒度对钒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钒的浸出率随试剂浓度、液固比、温度和时间的升高而增大;当矿物粒度小于0.20 mm时,钒浸出率有随矿物粒度变小而减小的趋势。在物料粒度0.15~0.25 mm、初始硫酸浓度150 g/L、初始氢氟酸浓度30 g/L、次氯酸钠加入量为矿量1.5%、矿浆液固比6:1、浸出温度90℃、浸出时间6 h、搅拌速度500 r/min的条件下,钒的浸出率可达8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钒尾渣
组合浸出剂
钒
浸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石煤提钒尾渣制备地聚合物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
15
8
作者
胡芳芳
张一敏
+2 位作者
陈铁军
包申旭
刘涛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449-2454,共6页
石煤提钒尾渣的主要化学成分为SiO2和Al2O3,主要矿物为石英、钙长石、钠长石、斜长石等硅酸盐、铝硅酸盐矿物,属于硅酸盐类尾矿。在研究石煤提钒尾渣的特性基础上,以石煤提钒尾渣为主要原料,偏高岭土为辅助原料,以NaOH为碱激发剂,制备...
石煤提钒尾渣的主要化学成分为SiO2和Al2O3,主要矿物为石英、钙长石、钠长石、斜长石等硅酸盐、铝硅酸盐矿物,属于硅酸盐类尾矿。在研究石煤提钒尾渣的特性基础上,以石煤提钒尾渣为主要原料,偏高岭土为辅助原料,以NaOH为碱激发剂,制备了石煤提钒尾渣地聚合物。考察了硅铝基质原料的配比,碱激发剂掺量,成型水固比以及成型压力对材料抗压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基质原料配比尾渣/偏高岭土为7∶3,碱激发剂最佳掺量为13%,成型水固比为0.16,成型压力为15 MPa时,试样28 d抗压强度可以达到17.4 MPa。XRD和SEM分析表明:石煤提钒尾渣地聚合物的主要产物为无定型硅铝凝胶,还有少量的类沸石矿物(CaAl2Si2O8·4H2O)以及钙沸石CaAl2Si3O10·3H2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煤
提钒尾渣
地聚合物
无定型类沸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提钒尾渣内配碳球团直接还原试验
被引量:
11
9
作者
吴恩辉
黄平
+2 位作者
杨绍利
马兰
张树立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7-20,共4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提钒尾渣压力成型工艺进行研究,考察煤粉配比、粘结剂配比、生石灰配比及成型压力等因素对提钒尾渣内配碳球团强度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方案。结果表明,球团的强度可满足后续处理工艺的要求。并研究了配碳量、碱度、还原...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提钒尾渣压力成型工艺进行研究,考察煤粉配比、粘结剂配比、生石灰配比及成型压力等因素对提钒尾渣内配碳球团强度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方案。结果表明,球团的强度可满足后续处理工艺的要求。并研究了配碳量、碱度、还原温度及还原时间与该种球团直接还原金属化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钒尾渣
压力成型
直接还原
内配碳球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页岩提钒尾渣-赤泥混合煅烧制备地聚物研究
被引量:
5
10
作者
秦磊
包申旭
+1 位作者
张一敏
罗勇鹏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1-56,共6页
页岩提钒尾渣和赤泥等固体废弃物的大量堆存会给周围环境带来严重威胁,亟待综合处理。页岩提钒尾渣和赤泥均含有硅酸盐、铝硅酸盐矿物,具有作为制备地聚物原料的可能性。对页岩提钒尾渣和赤泥进行煅烧活化,再在碱激发剂的作用下制备地...
页岩提钒尾渣和赤泥等固体废弃物的大量堆存会给周围环境带来严重威胁,亟待综合处理。页岩提钒尾渣和赤泥均含有硅酸盐、铝硅酸盐矿物,具有作为制备地聚物原料的可能性。对页岩提钒尾渣和赤泥进行煅烧活化,再在碱激发剂的作用下制备地聚物。研究表明:混合煅烧能有效提高页岩提钒尾渣和赤泥的活性,增强地聚物强度。在页岩提钒尾渣与赤泥质量比为4∶6时,制备的地聚物七天抗压强度能够达到32.41 MPa,满足MU30普通混凝土小型砌块的强度要求。为协同利用多种固废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提钒尾渣
赤泥
地聚物
煅烧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页岩提钒尾渣综合利用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
10
11
作者
包申旭
黄慕洋
+1 位作者
张一敏
罗勇鹏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1-89,共9页
综述了近年来我国页岩提钒尾渣综合利用的重要研究成果,重点介绍了利用钒尾渣制备建筑材料、地聚合物、白炭黑、微晶玻璃、保温材料等产品的研究与应用情况,讨论了钒尾渣资源化利用中应关注的问题。后续应基于钒尾渣的原料特性进一步开...
综述了近年来我国页岩提钒尾渣综合利用的重要研究成果,重点介绍了利用钒尾渣制备建筑材料、地聚合物、白炭黑、微晶玻璃、保温材料等产品的研究与应用情况,讨论了钒尾渣资源化利用中应关注的问题。后续应基于钒尾渣的原料特性进一步开发高附加值的产品,扩大其应用领域,同时基于基础理论和工艺技术的进步,不断降低其综合利用成本,加快技术的工业化应用,实现钒尾渣的减量化和资源化,为我国页岩提钒尾渣的综合利用及页岩提钒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及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
钒
页岩
提钒尾渣
综合利用
资源化
研究现状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煤矸石造孔制备提钒尾渣基陶粒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
4
12
作者
柴倩
孙豪杰
+4 位作者
张红
王群红
张会
张丽敏
张海贵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192-2198,共7页
为替代生产陶粒的天然原料,减少化学造孔剂的使用,解决提钒尾渣高排放、低利用的问题,以工业固废钒尾渣为主要原料,探索性地采用煤矸石为造孔剂及校正原料,纸浆废液为结合剂制备钒渣基陶粒。以单颗粒抗压强度、表观密度和吸水率为检测指...
为替代生产陶粒的天然原料,减少化学造孔剂的使用,解决提钒尾渣高排放、低利用的问题,以工业固废钒尾渣为主要原料,探索性地采用煤矸石为造孔剂及校正原料,纸浆废液为结合剂制备钒渣基陶粒。以单颗粒抗压强度、表观密度和吸水率为检测指标,综合考察原料配比对陶粒性能的影响,得出煤矸石与钒尾渣的最佳质量配比为20∶80。结合TG分析原料在高温下的热行为,以优化预热制度并探讨其对陶粒烧胀的作用机理;利用XRD和SEM表征样品的矿物相和微观形貌。结果表明:800℃预热20 min,烧结温度1170℃保温15 min,制备的陶粒综合性能最优,单颗粒抗压强度达到5.42 MPa,显气孔率为33.71%;预热温度通过改变高温体系熔融液相的黏度控制气体生成量及气孔尺寸,预热时间则通过改变液相生成量作用于基体强度。XRD及SEM结果表明:原料经预热烧结,促进透长石、水钙沸石等新矿物相的生成以增加基体的强度;陶粒断面上均匀分布有大量尺寸不等的孔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提钒尾渣
煤矸石
造孔
陶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利用攀钢提钒尾渣制备富钒渣的研究
被引量:
3
13
作者
李秀敏
张一敏
+2 位作者
黄晶
刘涛
包申旭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1-114,共4页
以攀钢提钒尾渣酸浸得到的溶液为沉钒母液,研究了外加FeSO4·7H2O、沉钒pH值、沉钒温度、沉钒时间对沉钒率和富钒渣质量的影响。最佳沉钒工艺条件为:常温下,不外加FeSO4·7H2O,直接用碱调pH值至4.5后,反应5 min,此条件下,沉钒...
以攀钢提钒尾渣酸浸得到的溶液为沉钒母液,研究了外加FeSO4·7H2O、沉钒pH值、沉钒温度、沉钒时间对沉钒率和富钒渣质量的影响。最佳沉钒工艺条件为:常温下,不外加FeSO4·7H2O,直接用碱调pH值至4.5后,反应5 min,此条件下,沉钒率达到99%以上,富钒渣中V2O5品位为16%。沉钒后得到的富钒渣中主要为Fe(OH)3沉淀和少量Al(OH)3沉淀,钒吸附或夹杂在氢氧化物沉淀胶体的表面。富钒渣返回焙烧研究表明:富钒渣的返回量占钒渣原矿的15%时,可以促进钒的浸出,且相较于提钒尾渣直接返回焙烧能减少渣的返回量,降低设备负荷和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钒尾渣
富
钒
渣
沉
钒
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提钒尾渣内配碳球团压力成型及其强度性能研究
被引量:
4
14
作者
吴恩辉
杨绍利
+2 位作者
侯静
李军
马兰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6-40,共5页
根据提钒尾渣直接还原-电炉熔分新工艺对球团强度的要求,对提钒尾渣内配碳球团压力成型工艺、内配碳球团中温强度及爆裂温度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成型压力9 MPa,PVA添加量0.3%,膨润土添加量0.9%,水分10%,煤粉添加量16%的条件...
根据提钒尾渣直接还原-电炉熔分新工艺对球团强度的要求,对提钒尾渣内配碳球团压力成型工艺、内配碳球团中温强度及爆裂温度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成型压力9 MPa,PVA添加量0.3%,膨润土添加量0.9%,水分10%,煤粉添加量16%的条件下,生球强度最佳;适当增加膨润土配比,可提高球团的中温强度,膨润土添加量为0.9%时中温强度达到最大;球团的爆裂温度在750 ~850℃之间,膨润土可以提高球团的爆裂温度,膨润土添加量为0.9%时,1 000℃下球团未发现表观裂纹和爆裂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钒尾渣
内配碳球团
压力成型
爆裂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机械活化对石煤提钒尾渣制备地聚物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4
15
作者
魏博
张一敏
包申旭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91-195,共5页
以石煤提钒尾渣为主要原料制备地聚物,不仅能减轻尾渣堆积造成的环境污染,还可以实现尾渣的二次利用,且与传统地聚物制备工艺相比,能耗大幅降低。对湖北某石煤提钒尾渣进行机械活化后制备地聚物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尾渣粒度的减小,尾渣...
以石煤提钒尾渣为主要原料制备地聚物,不仅能减轻尾渣堆积造成的环境污染,还可以实现尾渣的二次利用,且与传统地聚物制备工艺相比,能耗大幅降低。对湖北某石煤提钒尾渣进行机械活化后制备地聚物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尾渣粒度的减小,尾渣比表面积增大,尾渣中活性硅+铝浸出浓度提高;随着尾渣活化时间的延长,所制备的地聚物抗压强度逐渐提高;降低尾渣的粒径,有利于提高地聚物的物理性能和改善地聚物的微观结构;当尾渣与偏高岭土的质量比为7∶3,NaOH和Na_2SiO_3的掺量均为13%、胶砂比为1∶1、液固比为0.15时,尾渣活化420 s所制备的地聚物28 d抗压强度达到25 MPa。试验结果为以石煤提钒尾渣为原料绿色高效制备地聚物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煤
提钒尾渣
机械活化
地聚物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活化方法对提钒尾渣地聚物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3
16
作者
刘祥
张一敏
包申旭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106-3111,共6页
本研究采用机械活化、化学活化和机械-化学活化三种方法活化提钒尾渣制备地聚物,考察不同活化方法对提钒尾渣地聚物性能的影响,并采用XRD、FTIR、SEM对地聚物试样进行微观表征。结果如下:最佳活化方法为机械-化学活化,最佳活化条件为:掺...
本研究采用机械活化、化学活化和机械-化学活化三种方法活化提钒尾渣制备地聚物,考察不同活化方法对提钒尾渣地聚物性能的影响,并采用XRD、FTIR、SEM对地聚物试样进行微观表征。结果如下:最佳活化方法为机械-化学活化,最佳活化条件为:掺入8%的Ca(OH)_2并振磨1 min,制得的地聚物试样有较好的抗压性能,微观分析表明:与其它活化方式相比,最佳活化条件下制得的地聚物的矿物组成中沸石相最多,试样中Si-O-T(T=Si或Al)的不对称伸缩振动峰向低波数迁移的趋势比较明显,地聚合程度最高,而且其微观形貌主要是成片的凝胶相,孔隙较少,结构致密,具有很好的抗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钒尾渣
地聚物
活化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提钒尾渣中钒铬的浸出与萃取
被引量:
10
17
作者
汪其
姜茂发
+1 位作者
王猛
张洁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3-16,共4页
采用硫酸浸出和萃取分离从提钒尾渣中回收有价元素。结果表明,尾渣经80%质量浓度的硫酸溶液浸出后,钒、铬浸出率分别达98.2%、84.8%;以20%P204+80%磺化煤油(体积百分数)为萃取剂,对浸出液进行三级萃取并反萃后,钒的回收率可达56.2%,萃...
采用硫酸浸出和萃取分离从提钒尾渣中回收有价元素。结果表明,尾渣经80%质量浓度的硫酸溶液浸出后,钒、铬浸出率分别达98.2%、84.8%;以20%P204+80%磺化煤油(体积百分数)为萃取剂,对浸出液进行三级萃取并反萃后,钒的回收率可达56.2%,萃取过程中铬的损失率低于4%,萃余液水解后可得到纯度为89.6%的Cr_2O_3产品。实现了浸出液中钒、铬的分离和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钒尾渣
硫酸浸出
P204
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提钒尾渣碳热还原过程实验
被引量:
7
18
作者
喻雄
孙丽枫
+1 位作者
王鹤松
卓渝坤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3-129,共7页
在碳热还原反应热力学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球团还原焙烧实验,并结合物相分析和成分分析,对含铬提钒尾渣中金属氧化物的碳热还原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还原温度下,铁、铬、钒、锰、钛等有价金属氧化物展现出不同的还...
在碳热还原反应热力学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球团还原焙烧实验,并结合物相分析和成分分析,对含铬提钒尾渣中金属氧化物的碳热还原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还原温度下,铁、铬、钒、锰、钛等有价金属氧化物展现出不同的还原反应特征和富集迁移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钒尾渣
还原焙烧
有价金属
富集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页岩提钒尾渣基地聚合物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
4
19
作者
徐贤庆
包申旭
+1 位作者
张一敏
罗勇鹏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668-3676,共9页
为将页岩提钒尾渣资源化,利用页岩提钒尾渣作为主要原料,偏高岭土为铝质辅料制备地聚合物。考察了成型方式、硅铝原料配比、碱激发剂种类、碱激发剂用量和成型压力对地聚合物试样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聚合物制备最佳条件为:原料...
为将页岩提钒尾渣资源化,利用页岩提钒尾渣作为主要原料,偏高岭土为铝质辅料制备地聚合物。考察了成型方式、硅铝原料配比、碱激发剂种类、碱激发剂用量和成型压力对地聚合物试样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聚合物制备最佳条件为:原料的质量配比(尾渣/偏高岭土)为11∶9,NaOH碱激发剂质量分数为10%,水固比为0.18,成型压力为20 MPa,试样14 d抗压强度可达58.25 MPa。通过XRD、FTIR、TG-DSC、SEM和孔径分析对地聚合物试样进行检测表征,分析表明,地聚合反应的主要产物为无定形硅铝凝胶和少量钠沸石,无定形硅铝凝胶可以改善试样的孔结构,增强试样微观结构致密度,宏观表现为试样抗压强度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提钒尾渣
地聚合物
碱激发
抗压强度
压制成型
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烧结配加钙法提钒尾渣试验研究
被引量:
3
20
作者
胡鹏
饶家庭
+2 位作者
谢洪恩
习鹏
高正伟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4-47,50,共5页
将提钒尾渣与落地烧结返矿按1:5的比例均匀混合后,以6%~12%的比例配人混合料中进行烧结试验。结果表明:配加提钒尾渣后,烧结矿转鼓指数降低了0.59个百分点,成品率提高0.85个百分点,燃料消耗略有增加,烧结脱硫率由88.35%...
将提钒尾渣与落地烧结返矿按1:5的比例均匀混合后,以6%~12%的比例配人混合料中进行烧结试验。结果表明:配加提钒尾渣后,烧结矿转鼓指数降低了0.59个百分点,成品率提高0.85个百分点,燃料消耗略有增加,烧结脱硫率由88.35%提高到90.22%,脱除了尾渣中的硫,具有较好的环保与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
钛磁铁矿
提钒尾渣
烧结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提钒尾渣酸浸深度提钒及回收
1
作者
李明
杜光超
叶露
蒋霖
机构
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2-292,共11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22YFC3901000)。
文摘
针对钒渣钙化提钒尾渣中V的高效回收,提出钙化提钒尾渣低p H值循环浸出-浸出液碳酸氢铵除杂制备五氧化二钒的新方法,开展了尾渣物相组成及元素微观分布表征、浸出反应热力学分析、酸浸参数及浸出液除杂制取五氧化二钒研究。结果表明:提钒尾渣中残留的钒主要是未充分溶解的钒酸盐及与氧化铁、铁板钛矿相结合的钒,热力学上具备酸溶提取钒酸盐中钒的可行性,尾渣中含钒物相的酸溶热力学优先顺序为Ca_(2)V_(2)O_(7)>Mn_(2)V_(2)O_(7)>Fe_(2)O_(3)>Fe_(2)TiO_(5);通过酸浸pH值、温度、浸出液固比及时间参数试验,获得最佳的浸出工艺条件为pH值0.5、常温浸出30 min、浸出液固比1.5,钒的浸出率可达64.75%,尾渣中V_(2)O_(5)含量(质量分数)从2.95%降低至1.04%;采用碳酸氢铵调节浸出液p H值并除去其中的Fe、P杂质,除杂p H值为2.5~3.0时,浸出液中Fe、P浓度分别降低至0.10 g/L、0.01 g/L以下,满足制备钒产品要求;纯化后的钒溶液通过酸性铵盐沉钒得到多钒酸铵,经干燥、煅烧后获得纯度达99.11%的V_(2)O_(5)产品。
关键词
五氧化二
钒
提钒尾渣
酸浸
提
钒
除杂
Keywords
vanadium pentoxide
vanadium residue
vanadium extraction via acid leaching
impurities removal
分类号
TG841.3 [金属学及工艺—公差测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提钒尾渣制备陶瓷透水材料及性能研究
2
作者
霍红英
机构
攀枝花学院钒钛学院
四川省钒钛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陶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5-52,共8页
基金
四川省钒钛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24FTGC09)
攀枝花市级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2024ZD-G-8)。
文摘
以提钒尾渣为主料,煅烧高岭土和钠长石为助剂,碳酸氢钠为造孔剂,采用一次成型烧结工艺制备了陶瓷透水材料。采用TG-DSC综合热分析法、XRD及SEM等分析方法,表征了材料在不同工艺条件下的物相及微观形貌;研究了材料配方、成型压力及烧结温度对透水材料的抗折强度及透水系数的影响趋势。实验结果表明:当提钒尾渣∶碳酸氢钠∶高岭土∶钠长石质量分数比为45∶34∶10∶10,烧结温度为950℃,成型压力为5 MPa,保温时间2 h条件制备的透水材料具有较优的性能。其抗折强度为5 MPa,透水系数为0.011 cm·s^(-1),符合国标《透水路面砖和透水路面板》(GB/T 25993—2023)的要求。此时材料中由于霞石(KNa_(3)[AlSiO_(4)]_(4))的合成,其强度得到明显提升。
关键词
陶瓷透水材料
提钒尾渣
霞石
抗折强度
透水系数
Keywords
Ceramic permeable material
Vanadium tailings
Nepheline
Bending strength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分类号
TU522.1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钒钛磁铁矿提钒尾渣钙化碱浸试验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瞿金为
翁小影
李高帅
胡月芳
马娜
豆志河
机构
贺州学院广西碳酸钙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
东北大学多金属共生矿生态化冶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武汉科技大学国家环境保护矿冶资源利用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9-138,共10页
基金
广西科技基地和人才专项“提钒尾渣有价金属回收与利用研究”(桂科AD23026079)
国基金联合项目“辽宁低铁高钒钛特有钒钛磁铁矿直接冶炼工艺的科学基础”(U1908225)
+4 种基金
国家环境保护矿冶资源利用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提钒尾渣有价组分利用及高效沉钒试验研究”(HB202202)
广西高校中青年项目(2023KY0739)
广西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节目(S202311838096)
贺州学院博士启动项目(2023BSQD06)
广西科技计划项目(桂科AD23023008)。
文摘
由于钒钛磁铁矿提钒尾渣中Na2 O含量高,作为炼铁配矿使用时会造成高炉结瘤问题,难以规模化利用。本文针对此问题,以承钢钒钛磁铁矿提钒尾渣为原料,进行了钙化碱浸-偏钒酸铵沉钒试验,目的是对提钒尾脱碱的同时提取其中有价金属钒。试验主要考察了浸出温度、碱浓度、氧化钙添加量和液固比对钠和钒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浸出温度160℃、碱浓度100 g·L^(-1)、氧化钙添加量15%、液固比6:1、浸出时间60 min的条件下,钒和钠的浸出率分别达到82.25%和85.36%;对含钒碱浸液进行偏钒酸铵沉钒,得到了纯度大于97%的V_(2)O_(5)产品;终渣中Na_(2)O含量小于0.5%,Fe_(2)O_(3)含量达到30.10%,结合承钢高炉的碱金属平衡数据,可满足高炉炼铁配矿使用。本文研究结果可为相关企业钒钛磁铁矿提钒尾渣的规模化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提钒尾渣
钙化碱浸
偏
钒
酸铵沉
钒
V_(2)O_(5)
炼铁配矿
Keywords
vanadium extraction tailings
calcification alkaline leaching
precipitation of vanadium by ammonium metavanadate
V_(2)O_(5)
ironmaking and ore blending
分类号
TF533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TF841 [冶金工程—有色金属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原位合成分子筛修饰石煤提钒尾渣表面制备低温NH_(3)-SCR催化剂
4
作者
刘真
刘浩
张爱红
陶长元
杜军
机构
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出处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543-2550,共8页
基金
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YFC1909705-3)资助。
文摘
石煤是我国的主要钒资源之一,经过提钒工艺后产生大量钒渣(FZ)。本文通过在其表面原位合成分子筛SSZ-13后将其用作脱硝催化剂载体SSZ-13/FZ而实现钒渣全量化资源利用。对钒渣表面原位合成分子筛的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浸渍法制备了以V、Mn为活性组分、CeO_(2)为助剂的VMnCeO_(x)-SSZ-13(n)/FZ脱硝催化剂。采用固定床反应装置评价催化剂的脱硝活性,结果表明:催化剂VMnCeO_(x)-SSZ-13(0.5)/FZ在温度130~350℃内具有优异的脱硝活性,其中170~330℃内NO转化率(ηNO)超过90%,表现出良好的低温脱硝性能和宽温程脱硝活性。载体及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能表征结果显示,SSZ-13(n)/FZ相较于FZ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催化剂同时存在B酸和L酸双活性位点,且酸量显著增加,提高了活性组分的分散和反应物的吸附活化,从而促进NH3-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NH_(3)-SCR)反应。
关键词
NH_(3)-SCR
提钒尾渣
SSZ-13
低温活性
Keywords
NH_(3)-SCR
vanadium tailings
SSZ-13
low temperature activity
分类号
O614.5 [理学—无机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用钛白废酸从提钒尾渣中提钒试验研究
被引量:
2
5
作者
李军
吴恩辉
徐众
侯静
彭文静
李宏
机构
攀枝花学院钒钛学院
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出处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33,共5页
基金
四川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项目(FQWLY-2021-Z-08)
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项目(2023JXY01)。
文摘
为实现固体和液体废弃物的高值化利用,研究了用钛白废酸从提钒尾渣中提取钒。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浸出温度、浸出时间、固液质量体积比、钛白废酸浓度等工艺参数对钒浸出率的影响,优化了浸出条件。为进一步提高钒浸出率,探讨了助浸剂(萤石)和氧化剂(双氧水)的适宜添加量。结果表明:各工艺参数对钒浸出率的影响顺序为浸出温度>浸出时间>固液质量体积比>钛白废酸浓度;在温度80℃、浸出时间2 h、固液质量体积比1∶5、废酸浓度5%优化试验条件下,钒浸出率为53%左右;加入7%萤石和5%双氧水后,钒浸出率可提高至71.09%。
关键词
钛白废酸
提钒尾渣
钒
浸出
萤石
双氧水
Keywords
titanium dioxide waste acid
vanadium tailings
vanadium
leaching
fluorite
hydrogen peroxide
分类号
TF803.21 [冶金工程—有色金属冶金]
TF841.3 [冶金工程—有色金属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提钒尾渣加压碱浸提钒的基础研究
被引量:
1
6
作者
胡磊
曹雪娇
梁新星
张伟光
机构
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桂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桂林理工大学有色金属及材料加工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方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1-187,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204358)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23GXNSFBA026140)。
文摘
针对提钒尾渣中钒的回收与利用,提出碱法加压浸出提钒工艺,从而实现提钒尾渣中钒的浸出与提取。进行了原料分析并考察了浸出过程中温度、氢氧化钠浓度、反应时间、液固比和搅拌转速对尾渣中钒、铬、硅的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120℃、氢氧化钠用量10%、液固体积质量比4~6 mL/g、时间1 h、搅拌转速400 r/min的条件下,钒的浸出率可控制在50%,同时尽量减少了铬与硅的浸出,保持溶液的净化程度,为后续的萃取提钒工艺提供很好的溶液条件。
关键词
钒
冶金
提钒尾渣
加压浸出
碱浸
Keywords
vanadium metallurgy
vanadium extraction tailings
pressure leaching
alkaline leaching
分类号
TF803.21 [冶金工程—有色金属冶金]
TF841.3 [冶金工程—有色金属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钒钛磁铁矿提钒尾渣浸取钒
被引量:
23
7
作者
邓志敢
魏昶
李兴彬
徐红胜
李旻廷
李存兄
樊刚
机构
昆明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770-1777,共8页
基金
云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2007GA010)
文摘
采用硫酸氢氟酸次氯酸钠组合浸出体系浸取钒钛磁铁矿提钒尾渣中的钒,研究浸出过程中试剂浓度、浸出液固比、浸出温度、浸出时间、物料粒度对钒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钒的浸出率随试剂浓度、液固比、温度和时间的升高而增大;当矿物粒度小于0.20 mm时,钒浸出率有随矿物粒度变小而减小的趋势。在物料粒度0.15~0.25 mm、初始硫酸浓度150 g/L、初始氢氟酸浓度30 g/L、次氯酸钠加入量为矿量1.5%、矿浆液固比6:1、浸出温度90℃、浸出时间6 h、搅拌速度500 r/min的条件下,钒的浸出率可达85%以上。
关键词
提钒尾渣
组合浸出剂
钒
浸出率
Keywords
extracted vanadium residue
composed leaching reagent
vanadium leaching rate
分类号
TF803.21 [冶金工程—有色金属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石煤提钒尾渣制备地聚合物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
15
8
作者
胡芳芳
张一敏
陈铁军
包申旭
刘涛
机构
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出处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449-2454,共6页
基金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2011BAB05B04)
文摘
石煤提钒尾渣的主要化学成分为SiO2和Al2O3,主要矿物为石英、钙长石、钠长石、斜长石等硅酸盐、铝硅酸盐矿物,属于硅酸盐类尾矿。在研究石煤提钒尾渣的特性基础上,以石煤提钒尾渣为主要原料,偏高岭土为辅助原料,以NaOH为碱激发剂,制备了石煤提钒尾渣地聚合物。考察了硅铝基质原料的配比,碱激发剂掺量,成型水固比以及成型压力对材料抗压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基质原料配比尾渣/偏高岭土为7∶3,碱激发剂最佳掺量为13%,成型水固比为0.16,成型压力为15 MPa时,试样28 d抗压强度可以达到17.4 MPa。XRD和SEM分析表明:石煤提钒尾渣地聚合物的主要产物为无定型硅铝凝胶,还有少量的类沸石矿物(CaAl2Si2O8·4H2O)以及钙沸石CaAl2Si3O10·3H2O。
关键词
石煤
提钒尾渣
地聚合物
无定型类沸石
Keywords
stone coal aciding vanadium tailing
geopolymer
amorphous analogues of zeolite
分类号
TQ177 [化学工程—硅酸盐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提钒尾渣内配碳球团直接还原试验
被引量:
11
9
作者
吴恩辉
黄平
杨绍利
马兰
张树立
机构
攀枝花学院四川省钒钛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7-20,共4页
文摘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提钒尾渣压力成型工艺进行研究,考察煤粉配比、粘结剂配比、生石灰配比及成型压力等因素对提钒尾渣内配碳球团强度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方案。结果表明,球团的强度可满足后续处理工艺的要求。并研究了配碳量、碱度、还原温度及还原时间与该种球团直接还原金属化率的关系。
关键词
提钒尾渣
压力成型
直接还原
内配碳球团
Keywords
Vandium railings
Pressure forming
Direct reduction
Carbon-containing pellets
分类号
TF841.3 [冶金工程—有色金属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页岩提钒尾渣-赤泥混合煅烧制备地聚物研究
被引量:
5
10
作者
秦磊
包申旭
张一敏
罗勇鹏
机构
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矿物资源加工与环境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武汉科技大学国家环境保护矿冶资源利用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
武汉科技大学钒资源高效利用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出处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1-56,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1900606)
2018湖北省技术创新专项(重大项目)(2018ACA157)。
文摘
页岩提钒尾渣和赤泥等固体废弃物的大量堆存会给周围环境带来严重威胁,亟待综合处理。页岩提钒尾渣和赤泥均含有硅酸盐、铝硅酸盐矿物,具有作为制备地聚物原料的可能性。对页岩提钒尾渣和赤泥进行煅烧活化,再在碱激发剂的作用下制备地聚物。研究表明:混合煅烧能有效提高页岩提钒尾渣和赤泥的活性,增强地聚物强度。在页岩提钒尾渣与赤泥质量比为4∶6时,制备的地聚物七天抗压强度能够达到32.41 MPa,满足MU30普通混凝土小型砌块的强度要求。为协同利用多种固废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方法。
关键词
页岩
提钒尾渣
赤泥
地聚物
煅烧
抗压强度
Keywords
vanadium tailings
red mud
geopolymer
calcination
compressive strength
分类号
TQ177 [化学工程—硅酸盐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页岩提钒尾渣综合利用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
10
11
作者
包申旭
黄慕洋
张一敏
罗勇鹏
机构
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矿物资源加工与环境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国家环境保护矿冶资源利用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
出处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1-89,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1900606)
湖北省技术创新专项重大项目(2018ACA157)。
文摘
综述了近年来我国页岩提钒尾渣综合利用的重要研究成果,重点介绍了利用钒尾渣制备建筑材料、地聚合物、白炭黑、微晶玻璃、保温材料等产品的研究与应用情况,讨论了钒尾渣资源化利用中应关注的问题。后续应基于钒尾渣的原料特性进一步开发高附加值的产品,扩大其应用领域,同时基于基础理论和工艺技术的进步,不断降低其综合利用成本,加快技术的工业化应用,实现钒尾渣的减量化和资源化,为我国页岩提钒尾渣的综合利用及页岩提钒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及技术支撑。
关键词
含
钒
页岩
提钒尾渣
综合利用
资源化
研究现状
展望
Keywords
vanadium-bearing shale
vanadium extraction residues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resourcelization
research status
prospective
分类号
X758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煤矸石造孔制备提钒尾渣基陶粒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
4
12
作者
柴倩
孙豪杰
张红
王群红
张会
张丽敏
张海贵
机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
洛阳建材建筑设计研究院
出处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192-2198,共7页
基金
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20JK0735)
2019年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9JG09)。
文摘
为替代生产陶粒的天然原料,减少化学造孔剂的使用,解决提钒尾渣高排放、低利用的问题,以工业固废钒尾渣为主要原料,探索性地采用煤矸石为造孔剂及校正原料,纸浆废液为结合剂制备钒渣基陶粒。以单颗粒抗压强度、表观密度和吸水率为检测指标,综合考察原料配比对陶粒性能的影响,得出煤矸石与钒尾渣的最佳质量配比为20∶80。结合TG分析原料在高温下的热行为,以优化预热制度并探讨其对陶粒烧胀的作用机理;利用XRD和SEM表征样品的矿物相和微观形貌。结果表明:800℃预热20 min,烧结温度1170℃保温15 min,制备的陶粒综合性能最优,单颗粒抗压强度达到5.42 MPa,显气孔率为33.71%;预热温度通过改变高温体系熔融液相的黏度控制气体生成量及气孔尺寸,预热时间则通过改变液相生成量作用于基体强度。XRD及SEM结果表明:原料经预热烧结,促进透长石、水钙沸石等新矿物相的生成以增加基体的强度;陶粒断面上均匀分布有大量尺寸不等的孔洞。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提钒尾渣
煤矸石
造孔
陶粒
Keywords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vanadium extraction tailing
coal gangue
pore-forming
ceramsite
分类号
X70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攀钢提钒尾渣制备富钒渣的研究
被引量:
3
13
作者
李秀敏
张一敏
黄晶
刘涛
包申旭
机构
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矿物资源加工与环境湖北省重点试验室
出处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1-114,共4页
文摘
以攀钢提钒尾渣酸浸得到的溶液为沉钒母液,研究了外加FeSO4·7H2O、沉钒pH值、沉钒温度、沉钒时间对沉钒率和富钒渣质量的影响。最佳沉钒工艺条件为:常温下,不外加FeSO4·7H2O,直接用碱调pH值至4.5后,反应5 min,此条件下,沉钒率达到99%以上,富钒渣中V2O5品位为16%。沉钒后得到的富钒渣中主要为Fe(OH)3沉淀和少量Al(OH)3沉淀,钒吸附或夹杂在氢氧化物沉淀胶体的表面。富钒渣返回焙烧研究表明:富钒渣的返回量占钒渣原矿的15%时,可以促进钒的浸出,且相较于提钒尾渣直接返回焙烧能减少渣的返回量,降低设备负荷和能耗。
关键词
提钒尾渣
富
钒
渣
沉
钒
率
Keywords
vanadium-extracted tailings
vanadium-bearing residue
vanadium precipitation rate
分类号
TF111 [冶金工程—冶金物理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提钒尾渣内配碳球团压力成型及其强度性能研究
被引量:
4
14
作者
吴恩辉
杨绍利
侯静
李军
马兰
机构
攀枝花学院四川省钒钛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6-40,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74122/E0413)
攀枝花市科技计划项目(№2013CY-G-31)
文摘
根据提钒尾渣直接还原-电炉熔分新工艺对球团强度的要求,对提钒尾渣内配碳球团压力成型工艺、内配碳球团中温强度及爆裂温度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成型压力9 MPa,PVA添加量0.3%,膨润土添加量0.9%,水分10%,煤粉添加量16%的条件下,生球强度最佳;适当增加膨润土配比,可提高球团的中温强度,膨润土添加量为0.9%时中温强度达到最大;球团的爆裂温度在750 ~850℃之间,膨润土可以提高球团的爆裂温度,膨润土添加量为0.9%时,1 000℃下球团未发现表观裂纹和爆裂现象.
关键词
提钒尾渣
内配碳球团
压力成型
爆裂温度
Keywords
vanadium slag tailings
internal carbon pellet
briquetting
shock temperature
分类号
TF046.6 [冶金工程—冶金物理化学]
TF55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机械活化对石煤提钒尾渣制备地聚物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4
15
作者
魏博
张一敏
包申旭
机构
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矿物资源加工与环境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出处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91-195,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51404177)
文摘
以石煤提钒尾渣为主要原料制备地聚物,不仅能减轻尾渣堆积造成的环境污染,还可以实现尾渣的二次利用,且与传统地聚物制备工艺相比,能耗大幅降低。对湖北某石煤提钒尾渣进行机械活化后制备地聚物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尾渣粒度的减小,尾渣比表面积增大,尾渣中活性硅+铝浸出浓度提高;随着尾渣活化时间的延长,所制备的地聚物抗压强度逐渐提高;降低尾渣的粒径,有利于提高地聚物的物理性能和改善地聚物的微观结构;当尾渣与偏高岭土的质量比为7∶3,NaOH和Na_2SiO_3的掺量均为13%、胶砂比为1∶1、液固比为0.15时,尾渣活化420 s所制备的地聚物28 d抗压强度达到25 MPa。试验结果为以石煤提钒尾渣为原料绿色高效制备地聚物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石煤
提钒尾渣
机械活化
地聚物
抗压强度
Keywords
Vanadium tailing, Mechanical activation, Geopolymer, Compressive strength
分类号
TD926.4 [矿业工程—选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活化方法对提钒尾渣地聚物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3
16
作者
刘祥
张一敏
包申旭
机构
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出处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106-3111,共6页
基金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2011BAB05B04)
文摘
本研究采用机械活化、化学活化和机械-化学活化三种方法活化提钒尾渣制备地聚物,考察不同活化方法对提钒尾渣地聚物性能的影响,并采用XRD、FTIR、SEM对地聚物试样进行微观表征。结果如下:最佳活化方法为机械-化学活化,最佳活化条件为:掺入8%的Ca(OH)_2并振磨1 min,制得的地聚物试样有较好的抗压性能,微观分析表明:与其它活化方式相比,最佳活化条件下制得的地聚物的矿物组成中沸石相最多,试样中Si-O-T(T=Si或Al)的不对称伸缩振动峰向低波数迁移的趋势比较明显,地聚合程度最高,而且其微观形貌主要是成片的凝胶相,孔隙较少,结构致密,具有很好的抗压性能。
关键词
提钒尾渣
地聚物
活化
性能
Keywords
vanadium tailing
gepolymer
excitation
performance
分类号
TQ09 [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提钒尾渣中钒铬的浸出与萃取
被引量:
10
17
作者
汪其
姜茂发
王猛
张洁
机构
东北大学多金属共生矿生态化冶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3-16,共4页
基金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201510145036)
文摘
采用硫酸浸出和萃取分离从提钒尾渣中回收有价元素。结果表明,尾渣经80%质量浓度的硫酸溶液浸出后,钒、铬浸出率分别达98.2%、84.8%;以20%P204+80%磺化煤油(体积百分数)为萃取剂,对浸出液进行三级萃取并反萃后,钒的回收率可达56.2%,萃取过程中铬的损失率低于4%,萃余液水解后可得到纯度为89.6%的Cr_2O_3产品。实现了浸出液中钒、铬的分离和回收。
关键词
提钒尾渣
硫酸浸出
P204
萃取
Keywords
vanadium tailings
sulfuric acid leaching
P204
extraction
分类号
TF841.3 [冶金工程—有色金属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提钒尾渣碳热还原过程实验
被引量:
7
18
作者
喻雄
孙丽枫
王鹤松
卓渝坤
机构
东北大学多金属共生矿生态化冶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3-129,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12CB6268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04042)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
文摘
在碳热还原反应热力学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球团还原焙烧实验,并结合物相分析和成分分析,对含铬提钒尾渣中金属氧化物的碳热还原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还原温度下,铁、铬、钒、锰、钛等有价金属氧化物展现出不同的还原反应特征和富集迁移规律。
关键词
提钒尾渣
还原焙烧
有价金属
富集迁移
Keywords
vanadium tailings; reduction-roasting; valuable metal; transfer and enrichment
分类号
TF111.13 [冶金工程—冶金物理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页岩提钒尾渣基地聚合物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
4
19
作者
徐贤庆
包申旭
张一敏
罗勇鹏
机构
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矿物资源加工与环境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武汉科技大学国家环境保护矿冶资源利用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
武汉科技大学钒资源高效利用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出处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668-3676,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1900606)
湖北省技术创新专项重大项目(2018ACA157)。
文摘
为将页岩提钒尾渣资源化,利用页岩提钒尾渣作为主要原料,偏高岭土为铝质辅料制备地聚合物。考察了成型方式、硅铝原料配比、碱激发剂种类、碱激发剂用量和成型压力对地聚合物试样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聚合物制备最佳条件为:原料的质量配比(尾渣/偏高岭土)为11∶9,NaOH碱激发剂质量分数为10%,水固比为0.18,成型压力为20 MPa,试样14 d抗压强度可达58.25 MPa。通过XRD、FTIR、TG-DSC、SEM和孔径分析对地聚合物试样进行检测表征,分析表明,地聚合反应的主要产物为无定形硅铝凝胶和少量钠沸石,无定形硅铝凝胶可以改善试样的孔结构,增强试样微观结构致密度,宏观表现为试样抗压强度增大。
关键词
页岩
提钒尾渣
地聚合物
碱激发
抗压强度
压制成型
孔结构
Keywords
shale vanadium extraction tailing
geopolymer
alkali activation
compressive strength
compression moulding
pore structure
分类号
TQ177 [化学工程—硅酸盐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烧结配加钙法提钒尾渣试验研究
被引量:
3
20
作者
胡鹏
饶家庭
谢洪恩
习鹏
高正伟
机构
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
出处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4-47,50,共5页
文摘
将提钒尾渣与落地烧结返矿按1:5的比例均匀混合后,以6%~12%的比例配人混合料中进行烧结试验。结果表明:配加提钒尾渣后,烧结矿转鼓指数降低了0.59个百分点,成品率提高0.85个百分点,燃料消耗略有增加,烧结脱硫率由88.35%提高到90.22%,脱除了尾渣中的硫,具有较好的环保与社会效益。
关键词
钒
钛磁铁矿
提钒尾渣
烧结试验
Keywords
vanadium titanium magnetite
vanadium-extracted tailings
sintering test
分类号
TF046.4 [冶金工程—冶金物理化学]
X7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提钒尾渣酸浸深度提钒及回收
李明
杜光超
叶露
蒋霖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提钒尾渣制备陶瓷透水材料及性能研究
霍红英
《中国陶瓷》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钒钛磁铁矿提钒尾渣钙化碱浸试验研究
瞿金为
翁小影
李高帅
胡月芳
马娜
豆志河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原位合成分子筛修饰石煤提钒尾渣表面制备低温NH_(3)-SCR催化剂
刘真
刘浩
张爱红
陶长元
杜军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用钛白废酸从提钒尾渣中提钒试验研究
李军
吴恩辉
徐众
侯静
彭文静
李宏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提钒尾渣加压碱浸提钒的基础研究
胡磊
曹雪娇
梁新星
张伟光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钒钛磁铁矿提钒尾渣浸取钒
邓志敢
魏昶
李兴彬
徐红胜
李旻廷
李存兄
樊刚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石煤提钒尾渣制备地聚合物的试验研究
胡芳芳
张一敏
陈铁军
包申旭
刘涛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提钒尾渣内配碳球团直接还原试验
吴恩辉
黄平
杨绍利
马兰
张树立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1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页岩提钒尾渣-赤泥混合煅烧制备地聚物研究
秦磊
包申旭
张一敏
罗勇鹏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页岩提钒尾渣综合利用现状与展望
包申旭
黄慕洋
张一敏
罗勇鹏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1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煤矸石造孔制备提钒尾渣基陶粒及其性能研究
柴倩
孙豪杰
张红
王群红
张会
张丽敏
张海贵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利用攀钢提钒尾渣制备富钒渣的研究
李秀敏
张一敏
黄晶
刘涛
包申旭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提钒尾渣内配碳球团压力成型及其强度性能研究
吴恩辉
杨绍利
侯静
李军
马兰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1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机械活化对石煤提钒尾渣制备地聚物性能的影响
魏博
张一敏
包申旭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7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不同活化方法对提钒尾渣地聚物性能的影响
刘祥
张一敏
包申旭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提钒尾渣中钒铬的浸出与萃取
汪其
姜茂发
王猛
张洁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6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提钒尾渣碳热还原过程实验
喻雄
孙丽枫
王鹤松
卓渝坤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页岩提钒尾渣基地聚合物的制备及其性能
徐贤庆
包申旭
张一敏
罗勇鹏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烧结配加钙法提钒尾渣试验研究
胡鹏
饶家庭
谢洪恩
习鹏
高正伟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1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