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线提速区段通过能力和旅行速度的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彭其渊 闫海峰 殷勇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10-514,共5页
为了提供在铁路单线区段开行快速列车的理论依据 ,通过分析单线提速区段开行快速列车对通过能力的影响 ,建立了单线区段快速列车扣除系数的计算模型 ,提出了单线区段快速列车扣除系数随速度提高呈减小趋势的重要结论 ;并通过单线区段快... 为了提供在铁路单线区段开行快速列车的理论依据 ,通过分析单线提速区段开行快速列车对通过能力的影响 ,建立了单线区段快速列车扣除系数的计算模型 ,提出了单线区段快速列车扣除系数随速度提高呈减小趋势的重要结论 ;并通过单线区段快速列车会车和越行次数的关系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线提速区段 铁路运输 旅客列车 旅行 通过能力 列车 扣除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提速区段中间站行车安全评价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孙晚华 李金龙 赵立炜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87-90,共4页
分析了影响铁路提速区段中间站行车安全的主要因素;基于系统工程的理论原则,从人员安全保障、设备安全保障、环境安全保障、基础安全管理保障4个方面着手,确立了铁路提速区段中间站行车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了评价... 分析了影响铁路提速区段中间站行车安全的主要因素;基于系统工程的理论原则,从人员安全保障、设备安全保障、环境安全保障、基础安全管理保障4个方面着手,确立了铁路提速区段中间站行车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了评价模型;提出了铁路提速区段中间站行车安全保障模糊层次评价的一般方法;对我国铁路主干线某一提速区段中间站进行实例分析,其结果显示,基础安全管理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最后,笔者建议,在我国铁路实现“客运高速、货运重载”的发展方向下,应当加强提速区段中间站的安全管理,认真进行行车安全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速区段 安全评价 中间站 铁路 模糊层次分析法 安全保障 安全管理 评价指标体系 行车安全 系统工程 评价模型 一般方法 实例分析 发展方向 行车事故 主干线 基础 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速区段直线钢轨交替不均匀侧磨的成因及其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柴雪松 罗林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9-56,共8页
介绍了国内外文献中很少提及 ,但在我国快速线上部分区段存在的直线段钢轨交替不均匀侧磨及其形态特征。通过仿真分析和试验 ,发现直线钢轨交替侧磨的原因是货车蛇行失稳 ,同时线路方向不平顺对车轮横向振动起到了相位整理作用。因此 ,... 介绍了国内外文献中很少提及 ,但在我国快速线上部分区段存在的直线段钢轨交替不均匀侧磨及其形态特征。通过仿真分析和试验 ,发现直线钢轨交替侧磨的原因是货车蛇行失稳 ,同时线路方向不平顺对车轮横向振动起到了相位整理作用。因此 ,解决钢轨的交替不均匀侧磨问题 ,关键在于提高车辆的蛇行临界失稳速度。控制线路上的较大幅值的方向不平顺 ,也有助于抑制钢轨交替性侧磨的形成。研究还发现 ,交替侧磨形成的方向不平顺比轨距不平顺对车辆有着更大的影响 ,尤其是对于快速客车车辆的车体加速度有较大影响 ,从而会影响旅客乘坐的舒适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速区段 直线钢轨 交替不均匀侧磨 成因 稳定性 铁路 机车车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既有线铁路提速区段路基加固技术和装备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浩 《铁道工程学报》 EI 2004年第z1期44-47,43,共5页
介绍了提速线路路基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路基加固可采用的方法和设备,阐述了路基加固作业车的构成和作业原理,分析并指出路基加固设备应向机群作业方向发展.
关键词 既有线 提速区段 路基 加固 装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速区段机车信号的主体地位问题
5
作者 周国平 杜树生 《中国铁路》 1999年第11期49-50,共2页
指出机车信号既不是主体信号,又不是辅助信号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提速区段机车信号向主体信号过渡的建议。
关键词 机车信号 提速区段 主体信号 铁路机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速区段减少弓网故障的措施
6
作者 张道俊 《铁道机车车辆》 1999年第6期18-21,共4页
随着电气化区段列车提速,影响弓网关系和受流质量的主要技术指标都有很大的变化,因此必须对提速区段接触网进行技术改造,如增加接触网张力,改善运行稳定性;改变定位结构型式,防止定位装置打碰受电弓,改善接触网弹性;采用双五跨绝缘关节... 随着电气化区段列车提速,影响弓网关系和受流质量的主要技术指标都有很大的变化,因此必须对提速区段接触网进行技术改造,如增加接触网张力,改善运行稳定性;改变定位结构型式,防止定位装置打碰受电弓,改善接触网弹性;采用双五跨绝缘关节八路关节式分相绝缘装置,以减少接触网集中荷载设备,优化弓网关系。同时强化接触网关键设备运行管理和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网关系 接触网 电气化铁路 提速区段 故障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提速区段电力接触网天窗修作业办法的探讨
7
作者 金志毅 祁功勋 +1 位作者 王振刚 吴海青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8-40,共3页
随着铁路六次提速的完成和既有线电气化改造的逐步进行,运输设备进行检维修与运输生产的矛盾逐渐显露,电力接触网进行检维修作业对运输生产的干扰尤为突出。北京铁路局天津车务段为减少提速区段电力接触网天窗修这种维修方式对运输生产... 随着铁路六次提速的完成和既有线电气化改造的逐步进行,运输设备进行检维修与运输生产的矛盾逐渐显露,电力接触网进行检维修作业对运输生产的干扰尤为突出。北京铁路局天津车务段为减少提速区段电力接触网天窗修这种维修方式对运输生产的干扰,探索管内接触网线路根据线路分别和不同道岔区域进行分段处理,根据实际情况在线路内部断电进行维修作业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速区段 维修方式 电力接触网 作业效率 天窗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速区段栽植绿篱带隔离防护的探索
8
作者 神克诚 张裕林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0-51,共2页
论述在干线提速区段栽植绿篱带的设计与其实施效果。
关键词 提速区段 绿篱带 隔离 防护 铁路线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气化提速区段双层集装箱弓网系统适应性研究
9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3-33,共1页
针对开行双层集装箱列车的电气化线路在接触线最低高度为6330mm条件下,200km·h^-1动车组、200km·h^-1客运机车、120km·h^-1货运机车和双层集装箱列车共线运行的弓网适应性问题开展研究。对国内使用的主型受电弓进行风... 针对开行双层集装箱列车的电气化线路在接触线最低高度为6330mm条件下,200km·h^-1动车组、200km·h^-1客运机车、120km·h^-1货运机车和双层集装箱列车共线运行的弓网适应性问题开展研究。对国内使用的主型受电弓进行风洞试验,获取受电弓在不同工作高度和不同运行速度下所受空气动态力的参数,包括抬升力、纵向阻力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集装箱列车 电气化线路 弓网系统 适应性 提速区段 客运机车 共线运行 货运机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京广线安阳至武昌段提速技改
10
作者 郭长坤 李锐 薛纬华 《铁道标准设计》 2007年第5期11-13,共3页
京广线安阳至武昌段全长725km,经过第5次提速技改.压缩运行时分72min,技术改造速度目标值首次达到160~200km/h.突破现行设计规范140km/h的速度上限为我国既有线进一步提速积累了宝贵经验。
关键词 铁路 度目标值 提速区段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铁路的第六次大提速牵引试验
11
作者 本刊编辑部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I0001-I0001,共1页
10月29-31日,铁道部在京沪,沪杭,浙赣下行线和京广上行线(长沙-北京段)开展提速牵引试验,重点对时速200km提速区段的线路基础,牵扯引供电,通信信号,运输组织,栅栏封闭,治安环境和国产时速200km及以上动车组运用操纵等情况进... 10月29-31日,铁道部在京沪,沪杭,浙赣下行线和京广上行线(长沙-北京段)开展提速牵引试验,重点对时速200km提速区段的线路基础,牵扯引供电,通信信号,运输组织,栅栏封闭,治安环境和国产时速200km及以上动车组运用操纵等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掌握了大量试验数据和资料,为进一步做好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的准备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速区段 牵引试验 中国铁路 通信信号 运输组织 全面检查 试验数据 科学依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7年铁路基本建设动态信息
12
《隧道建设》 2008年第2期253-253,共1页
(1)2007年3月26日,第六次大面积提速区段中京广线信阳至陈家河改造工程提前竣工。 (2)2007年5月18日,全长1030.2km的西安南京铁路西安至合肥段工程通过了国家验收。 (3)2007年6月26日,全长1142km的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工程... (1)2007年3月26日,第六次大面积提速区段中京广线信阳至陈家河改造工程提前竣工。 (2)2007年5月18日,全长1030.2km的西安南京铁路西安至合肥段工程通过了国家验收。 (3)2007年6月26日,全长1142km的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工程通过了国家验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铁路 动态信息 路基 改造工程 国家验收 提速区段 京广线 格尔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道岔定位悬挂调整问题的浅析
13
作者 刘海玲 封海舰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3-54,共2页
道岔定位是接触网悬挂调整的关键部位。结合实际经验,对现阶段提速区段道岔定位调整的几个问题进行浅析,提出道岔定位调整的关键要领。
关键词 道岔 定位调整 接触网悬挂 关键部位 提速区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