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提起主体之拓展
被引量:
13
1
作者
丁国民
贲丹丹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0-120,共11页
目前,我国可以提起环境行政公益讼诉的主体仅有检察机关。单一提起主体带来案件线索发现存在障碍、环境公众参与机制不畅、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优势发挥不充分等问题。建议拓宽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提起主体范围至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社...
目前,我国可以提起环境行政公益讼诉的主体仅有检察机关。单一提起主体带来案件线索发现存在障碍、环境公众参与机制不畅、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优势发挥不充分等问题。建议拓宽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提起主体范围至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社会组织、公民个人诉前应优先行使环境参与权利,穷尽行政程序救济,以便行政机关自纠。各提起主体的先后顺位依次应为检察机关、社会组织、公民个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行政
公益诉讼
提起主体
公众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民事再审程序提起的主体
被引量:
3
2
作者
周安平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5期69-74,共6页
针对民事再审程序提起主体的若干争议问题 ,本文认为人民法院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其提起再审程序的主体既不是本院院长 ,也不是审判委员会 ,而是“本法院”。法律应当规定地方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
针对民事再审程序提起主体的若干争议问题 ,本文认为人民法院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其提起再审程序的主体既不是本院院长 ,也不是审判委员会 ,而是“本法院”。法律应当规定地方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发现有法定抗诉情形的 ,有权直接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而没有必要提请上级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审程序
提起主体
提请抗诉
申请再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提起公益诉讼的主体——本土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
18
3
作者
宁利昂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4-102,共9页
针对公害行为及犯罪而提起的公益诉讼实践已展现出公益诉讼的未来是可期待的,其制度构建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其诉讼主体特别是其原告的主体资格本土化。检察机关、社会团体与公民个人,在资源整合能力与激励源头等方面各不相同,呈现出理论...
针对公害行为及犯罪而提起的公益诉讼实践已展现出公益诉讼的未来是可期待的,其制度构建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其诉讼主体特别是其原告的主体资格本土化。检察机关、社会团体与公民个人,在资源整合能力与激励源头等方面各不相同,呈现出理论与实践两个层次的可行性偏差。基于公益诉讼正在我国起步的状况,应当秉持开放进取精神,附条件地肯定各能动主体的提起诉讼地位,构建一个多元而有差异且动态修正的公益诉讼主体体系。针对一般公害行为,应当将检察机关、社会团体与公民个人确立为多元主体;针对公害犯罪的公益诉讼,社会团体与公民个人的主体资格应当谨慎限制,不排除在条件成熟时进行试验性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益诉讼
提起
诉讼的
主体
能动
主体
本土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民事再审程序两个理论问题谈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重构
被引量:
3
4
作者
荣晓红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3-38,共6页
我国学术界对我国民事再审程序提起主体和再审程序中举证时限问题的论争很多。当事人申请再审诉权、申诉权的特性及其与检察院、法院审判监督权的对立统一关系说明,有必要保留检察院、法院提起民事再审程序的权力。我国民事再审程序中...
我国学术界对我国民事再审程序提起主体和再审程序中举证时限问题的论争很多。当事人申请再审诉权、申诉权的特性及其与检察院、法院审判监督权的对立统一关系说明,有必要保留检察院、法院提起民事再审程序的权力。我国民事再审程序中当事人举证时限制度也需要进一步完善。至此,我国民事再审程序需要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再审程序
重构
对立统一关系
举证时限制度
审判监督权
时限问题
提起主体
再审诉权
当事人
检察院
学术界
申诉权
法院
权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存在问题及完善
被引量:
1
5
作者
张文华
《河北农机》
2021年第2期136-137,共2页
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在中国的产生具有深厚的历史土壤和充分的现实需要。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始终秉承着以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为先的理念,并且非常重视对国家、社会公共利益的维护。但是近年来行政机关的不积极合法履行职责或是直接不...
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在中国的产生具有深厚的历史土壤和充分的现实需要。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始终秉承着以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为先的理念,并且非常重视对国家、社会公共利益的维护。但是近年来行政机关的不积极合法履行职责或是直接不作为,致使社会公共利益被频频侵害,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完善发展成为各界关注的内容。本文从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存在的必要性、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存在的问题以及完善建议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为将来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细化发展提供依据,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公益诉讼
诉前程序
提起主体
受案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提起主体之拓展
被引量:
13
1
作者
丁国民
贲丹丹
机构
福州大学法学院
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出处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0-120,共11页
文摘
目前,我国可以提起环境行政公益讼诉的主体仅有检察机关。单一提起主体带来案件线索发现存在障碍、环境公众参与机制不畅、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优势发挥不充分等问题。建议拓宽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提起主体范围至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社会组织、公民个人诉前应优先行使环境参与权利,穷尽行政程序救济,以便行政机关自纠。各提起主体的先后顺位依次应为检察机关、社会组织、公民个人。
关键词
环境行政
公益诉讼
提起主体
公众参与
分类号
D912.6 [政治法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民事再审程序提起的主体
被引量:
3
2
作者
周安平
机构
苏州大学法学院
出处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5期69-74,共6页
文摘
针对民事再审程序提起主体的若干争议问题 ,本文认为人民法院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其提起再审程序的主体既不是本院院长 ,也不是审判委员会 ,而是“本法院”。法律应当规定地方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发现有法定抗诉情形的 ,有权直接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而没有必要提请上级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
关键词
再审程序
提起主体
提请抗诉
申请再审
Keywords
Retrial proceedings
subject, petition for counterappeal
petition for retrial
分类号
D925.1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提起公益诉讼的主体——本土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
18
3
作者
宁利昂
机构
厦门大学法学院
出处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4-102,共9页
文摘
针对公害行为及犯罪而提起的公益诉讼实践已展现出公益诉讼的未来是可期待的,其制度构建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其诉讼主体特别是其原告的主体资格本土化。检察机关、社会团体与公民个人,在资源整合能力与激励源头等方面各不相同,呈现出理论与实践两个层次的可行性偏差。基于公益诉讼正在我国起步的状况,应当秉持开放进取精神,附条件地肯定各能动主体的提起诉讼地位,构建一个多元而有差异且动态修正的公益诉讼主体体系。针对一般公害行为,应当将检察机关、社会团体与公民个人确立为多元主体;针对公害犯罪的公益诉讼,社会团体与公民个人的主体资格应当谨慎限制,不排除在条件成熟时进行试验性尝试。
关键词
公益诉讼
提起
诉讼的
主体
能动
主体
本土可行性
分类号
DF7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民事再审程序两个理论问题谈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重构
被引量:
3
4
作者
荣晓红
机构
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
出处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3-38,共6页
文摘
我国学术界对我国民事再审程序提起主体和再审程序中举证时限问题的论争很多。当事人申请再审诉权、申诉权的特性及其与检察院、法院审判监督权的对立统一关系说明,有必要保留检察院、法院提起民事再审程序的权力。我国民事再审程序中当事人举证时限制度也需要进一步完善。至此,我国民事再审程序需要重构。
关键词
民事再审程序
重构
对立统一关系
举证时限制度
审判监督权
时限问题
提起主体
再审诉权
当事人
检察院
学术界
申诉权
法院
权力
Keywords
civil retrial procedure
submitting bodies
the time limit of giving evidences
分类号
D925.1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F270.7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存在问题及完善
被引量:
1
5
作者
张文华
机构
河北经贸大学
出处
《河北农机》
2021年第2期136-137,共2页
文摘
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在中国的产生具有深厚的历史土壤和充分的现实需要。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始终秉承着以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为先的理念,并且非常重视对国家、社会公共利益的维护。但是近年来行政机关的不积极合法履行职责或是直接不作为,致使社会公共利益被频频侵害,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完善发展成为各界关注的内容。本文从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存在的必要性、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存在的问题以及完善建议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为将来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细化发展提供依据,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
行政公益诉讼
诉前程序
提起主体
受案范围
分类号
D92 [政治法律—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提起主体之拓展
丁国民
贲丹丹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民事再审程序提起的主体
周安平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提起公益诉讼的主体——本土可行性分析
宁利昂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从民事再审程序两个理论问题谈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重构
荣晓红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存在问题及完善
张文华
《河北农机》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