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铜提梁卣修复实践 被引量:1
1
作者 叶心适 刘林西 +3 位作者 甄刚 张津生 陈静 靳华强 《文博》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8-80,共3页
甘肃秦安县博物馆馆藏青铜提梁卣,于2002年5月送至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做修复处理,此器通高18cm,重1.4公斤,腹高为14.9cm,腹径8cm,盖高8.2cm,盖径13.5cm.表面制作光滑,内壁较粗糙,通体布满铜锈及少量土垢,提梁从中部断开,与卣腹用环链... 甘肃秦安县博物馆馆藏青铜提梁卣,于2002年5月送至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做修复处理,此器通高18cm,重1.4公斤,腹高为14.9cm,腹径8cm,盖高8.2cm,盖径13.5cm.表面制作光滑,内壁较粗糙,通体布满铜锈及少量土垢,提梁从中部断开,与卣腹用环链联结.移交时没有确切的时代记录,具体年代和定名待考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安县博物馆 青铜器 提梁卣 修复方法 激光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凤鸟纹提梁卣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7
2
作者 周艳明 《文博》 2016年第5期30-36,共7页
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凤鸟纹提梁卣引人关注,其形制、纹饰与宝鸡戴家湾、石鼓山青铜器相同,具有相同的时代风格与明显的地域特征,故其铸造的时间和地点应为西周初期的宝鸡地区。长冠凤鸟纹主要流行于西周初期的宝鸡地区,具有明显... 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凤鸟纹提梁卣引人关注,其形制、纹饰与宝鸡戴家湾、石鼓山青铜器相同,具有相同的时代风格与明显的地域特征,故其铸造的时间和地点应为西周初期的宝鸡地区。长冠凤鸟纹主要流行于西周初期的宝鸡地区,具有明显的时代与地域特征,应为西周初期周人新的创造,并为殷遗民所接受。周初的凤鸟纹提梁卣出于西汉海昏侯墓,表明其应为海昏侯的私人收藏之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昏侯墓 长冠凤鸟纹 提梁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有关梟类的好恶覌及其演变 被引量:8
3
作者 刘敦愿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2期214-226,共13页
一、中国古代动物好恶观的演变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必然接触到许多动物,并对其中的某些属种产生这样的或那样的好感或恶感,但是这种对于某些动物的好恶观,一经产生之后,又不会是永远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时在变化之中。... 一、中国古代动物好恶观的演变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必然接触到许多动物,并对其中的某些属种产生这样的或那样的好感或恶感,但是这种对于某些动物的好恶观,一经产生之后,又不会是永远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时在变化之中。历史地考察起来,古代的这种好恶观的变化,往往是与宗教迷信和风俗习惯有着密切联系,只是到了后来,由于近代科学的兴起,对于某些动物之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利害关系弄清楚了之后,这才逐步取得比较正确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饰纹样 商代晚期 宗教迷信 提梁卣 青铜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