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宁夏枸杞叶总黄酮提取和纯化方法的优化 被引量:9
1
作者 马婷婷 王忠忠 牛东玲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44-650,共7页
采用L9(34)正交设计,以黄酮含量为指标,确定的宁夏枸杞叶总黄酮的最佳超声提取方法为:30倍70%乙醇超声提取50 min,超声功率为250 W;纯化方法条件为:5倍柱体积70%乙醇洗脱,浓度为4 mg/mL、pH值5.0的上样液,上样速度和洗脱流速均为1 mL/mi... 采用L9(34)正交设计,以黄酮含量为指标,确定的宁夏枸杞叶总黄酮的最佳超声提取方法为:30倍70%乙醇超声提取50 min,超声功率为250 W;纯化方法条件为:5倍柱体积70%乙醇洗脱,浓度为4 mg/mL、pH值5.0的上样液,上样速度和洗脱流速均为1 mL/min。并以吸附率、解吸率、回收率等作为考察参数,对提取和纯化方法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节时、易操作且毒害小,各项变异系数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枸杞叶 黄酮 大孔树脂 提取和纯化 正交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初乳免疫球蛋白的提取与纯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徐钦 刘成国 《农产品加工》 2010年第1期72-74,共3页
牛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是动物体内免疫系统最为关键的物质之一,有抑制毒素和病原微生物等功能。国内外在提取活性免疫球蛋白的方法上均有大量的研究,依据不同用途选择抗体的提取纯化方法,并将不同方法进行组合使用,可以收到良好的制取效果。
关键词 牛初乳 免疫球蛋白 提取和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值对牛初乳中胰岛素样生因子-1(IGF-1)分离纯化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田晓艳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3-75,80,共4页
通过搅拌式超滤器对牛初乳中的IGF-1超滤粗提,制备IGF-1的粗提物.对超滤条件的研究发现,在pH值为8.0碱性条件下的IGF-1回收率比在pH值为4.2酸性条件下高.将超滤后的粗提物分别用SDS-PAGE电泳检测,来验证每步骤的提纯效果.再将浓缩后的IG... 通过搅拌式超滤器对牛初乳中的IGF-1超滤粗提,制备IGF-1的粗提物.对超滤条件的研究发现,在pH值为8.0碱性条件下的IGF-1回收率比在pH值为4.2酸性条件下高.将超滤后的粗提物分别用SDS-PAGE电泳检测,来验证每步骤的提纯效果.再将浓缩后的IGF-1粗提物用葡聚糖G-200柱层析进一步分离纯化,得到IGF-1纯品.每一步骤的IGF-1质量浓度利用放射免疫测定法(RIA)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初乳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提取和纯化 超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曲病病原菌毒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4
作者 范允卿 张舒 +1 位作者 喻大昭 龚艳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4701-4704,共4页
水稻稻曲病是由稻曲病病原菌(Ustilaginoidea virens(Cooke)Tak.)引起的水稻穗部真菌病害。稻曲病病原菌次生代谢产生稻曲病病原菌毒素(Ustiloxins),该毒素是一类具有阻断真核细胞有丝分裂活性的环肽毒素,有较强的细胞毒活性,对人畜和... 水稻稻曲病是由稻曲病病原菌(Ustilaginoidea virens(Cooke)Tak.)引起的水稻穗部真菌病害。稻曲病病原菌次生代谢产生稻曲病病原菌毒素(Ustiloxins),该毒素是一类具有阻断真核细胞有丝分裂活性的环肽毒素,有较强的细胞毒活性,对人畜和植物有毒害作用,也是一种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抗肿瘤药物。对稻曲病病原菌毒素的理化性质、毒性特点、获取方式、检测手段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综述,并初步展望了稻曲病病原菌毒素的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曲病病原菌(Ustilaginoidea virens(Cooke)Tak ) 稻曲病病原菌毒素 提取和纯化 检测 人工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的没食子酸分离及其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治作用(英文) 被引量:4
5
作者 汪锴豪 魏昌英 +4 位作者 谢慧婷 袁高庆 林纬 范腕腕 黎起秦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9-127,共9页
通过液—液萃取、硅胶和凝胶柱层析法,从佛甲草(Sedum lineare)分离出一种可以抑制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icola,Xoc)生长的单体化合物,经质谱分析,确定该化合物为没食子酸(gallic acid,GA)。在30 mg·mL^(... 通过液—液萃取、硅胶和凝胶柱层析法,从佛甲草(Sedum lineare)分离出一种可以抑制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icola,Xoc)生长的单体化合物,经质谱分析,确定该化合物为没食子酸(gallic acid,GA)。在30 mg·mL^(-1)浓度下,GA能抑制一些植物病原细菌如桃细菌性穿孔病菌(X.campestris pv.pruni)、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X.oryzae pv.oryzicola)、水稻白叶枯病菌(X.oryzae pv.oryzae)、柑橘溃疡病菌(X.axonopodis pv.citri)、大豆细菌性斑点病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glycinea)、番茄细菌性斑点病菌(P.syringae pv.tomato)和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Pectobacterium carotovora subsp.carotovora)的生长;GA还对11种植物病原真菌如烟草疫霉(Phytophthora nicotianae)、指状青霉(Penicillium digitatum)、滇刺枣褐腐病菌(Streptobotrys streptothrix)、瓜果腐霉(Pythium aphanidermatum)、芒果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mangiferae)、新月弯孢霉(Curvularia lunata)、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Fusarium oxysporum f.sp.niverum)、西瓜专化型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 f.sp.nicotianae)、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和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的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300 mg·mL^(-1)浓度下,GA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田间防治效果达到64.62%。该研究结果表明没食子酸具有开发成为一种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杀菌剂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菌物质 提取和纯化 佛甲草 没食子酸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