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酒泉市肃州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建设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1
作者 冯应建 白玉宝 陆海玲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1年第10期49-51,共3页
为了有效扩大酒泉市肃州区农业农村有效投资,培育农业产业新的增长点,加快补上肃州区"三农"领域突出短板,促进肃州农业丰收、农民增收,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需加快实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建设,为肃州农业经济发展增添新的动能... 为了有效扩大酒泉市肃州区农业农村有效投资,培育农业产业新的增长点,加快补上肃州区"三农"领域突出短板,促进肃州农业丰收、农民增收,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需加快实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建设,为肃州农业经济发展增添新的动能,提供新的解决方案。本文立足肃州区农业生产发展实际情况,提出可供参考借鉴的意见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肃州区 农业科技 创新能力 提升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自立自强视域下国家创新体系效能建设与提升——以长三角区域为例 被引量:8
2
作者 赵菁奇 金露露 张文君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36,共11页
国家创新体系效能建设与提升对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至关重要。文章以长三角区域为例,运用VIKOR方法评价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目标构建了区域创新体系效能评价模型。研究表明: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 国家创新体系效能建设与提升对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至关重要。文章以长三角区域为例,运用VIKOR方法评价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目标构建了区域创新体系效能评价模型。研究表明: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效能自2016年以来呈逐年递增趋势;影响各省市创新体系效能建设与提升的因素不同,R&D经费支出对上海市有影响,创新平台对江苏省影响最大,研发机构—企业协同创新影响浙江省创新体系效能,对安徽省而言则是高校—企业协同创新。文章为提升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效能找到了着力点,并对创新体系效能建设与提升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创新体系 长三角区域 效能建设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昌县茶企数字化建设提升路径的探索与思考 被引量:3
3
作者 白家赫 肖强 +2 位作者 周竹定 周玉翔 王士钢 《中国茶叶》 2024年第3期72-76,共5页
在数字化时代,茶叶企业加快数字化建设是增强自身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文章总结了新昌县茶叶企业搭建茶企数字化管理系统、打造数字茶园及数字工厂、构建“企业小脑”——数字驾驶舱等一系列数字化建设提升路径,针对当前存在的数字化转型... 在数字化时代,茶叶企业加快数字化建设是增强自身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文章总结了新昌县茶叶企业搭建茶企数字化管理系统、打造数字茶园及数字工厂、构建“企业小脑”——数字驾驶舱等一系列数字化建设提升路径,针对当前存在的数字化转型认识不足、人才缺失、基础薄弱等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技术指导、加快人才培育、提升基础水平等针对性建议,以期为茶叶企业数字化建设提升,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昌县 茶企 数字化建设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溧水区耕地质量提升片区建设项目的实践与建议 被引量:1
4
作者 肖鹏 贺香 汤姣姣 《安徽农学通报》 2022年第6期126-127,137,共3页
为深入贯彻落实耕地保护基本国策,进一步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开创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局面,2017年南京市创新地提出推进耕地质量提升项目片区建设,通过整合农业、国土、水务等部门的涉农项目和资金,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 为深入贯彻落实耕地保护基本国策,进一步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开创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局面,2017年南京市创新地提出推进耕地质量提升项目片区建设,通过整合农业、国土、水务等部门的涉农项目和资金,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招标、统一施工、统一审计、统一验收,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完成高标准农田、高标节水灌溉及新增耕地的目标任务。该文以2019年石湫街道向阳村耕地质量提升片区建设项目为例,介绍了南京市溧水区耕地质量提升片区建设项目的主要做法及成效,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质量提升片区建设项目 高标准农田 工作措施 等级评定 改良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政策视角下城市口袋公园建设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廉正莹 《现代园艺》 2022年第9期160-163,共4页
不同学科对公共政策可从不同的角度来解读,但其中心始终围绕着“公众”,确保公众利益最大化是公共政策的核心宗旨。口袋公园是指灵活放置于城市各个公共空间,为公众提供便捷生态休闲服务的微小公共绿地空间。以公共政策的视角,对当前口... 不同学科对公共政策可从不同的角度来解读,但其中心始终围绕着“公众”,确保公众利益最大化是公共政策的核心宗旨。口袋公园是指灵活放置于城市各个公共空间,为公众提供便捷生态休闲服务的微小公共绿地空间。以公共政策的视角,对当前口袋公园建设中的空间配置与供需矛盾,原空间的空间与社会属性转化,以及公众参与缺失与主题建设的必要性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法规政策层面、规划设计层面和空间社会层面提出了一些建设策略,以期对未来城市口袋公园建设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政策 口袋公园 建设问题分析 建设提升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