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据提前金融化的表现、弊端与治理机制——基于数据流通逻辑视角 被引量:4
1
作者 端利涛 《当代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9-96,共8页
数据资源化、资产化和资本化是数据要素化的基本方向,也是实现数据流通利用的重要环节。但长期发展的方向并不等于当下的发展路径。目前,国内已经出现了数据加速实现资产化,直接开始资本化发展——数据提前金融化的苗头。数据提前金融... 数据资源化、资产化和资本化是数据要素化的基本方向,也是实现数据流通利用的重要环节。但长期发展的方向并不等于当下的发展路径。目前,国内已经出现了数据加速实现资产化,直接开始资本化发展——数据提前金融化的苗头。数据提前金融化是指在数据尚未大规模流通应用、数据所蕴含的价值未被有效释放时就对数据强行赋予金融属性的现象。文章从数据的流通逻辑出发,整理了数据提前金融化可能引发的弊端。数据提前金融化可能导致数字经济背离赋能实体经济的初衷,使中小企业无法获得数据红利,引发新的地方债泡沫,甚至导致数据资产被国际资本绑架。文章认为,需高度警惕已出现的数据提前金融化苗头,审慎关注数据资产入表问题,避免过度宣传数据资本化,加快有序推进公共数据授权经营,构建“公共数据池”助力公共数据开放,大力推进数据应用场景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 流通应用 提前金融化 数据资产入表 资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