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榆林气田山2段气藏描述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13
1
作者 孙小平 徐文 +2 位作者 黄有根 姬鹏程 张彦琳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3-56,共4页
在榆林气田的地质研究中,首先提出了山2 段三分的小层划分方案,指出了山23 砂体稳定分布为气井获得高产的物质基础,并以此为主要目的层段分析了砂岩储层孔隙发育的控制因素,指出砂岩中高石英含量是形成榆林气田山2低孔高渗储层关键因素... 在榆林气田的地质研究中,首先提出了山2 段三分的小层划分方案,指出了山23 砂体稳定分布为气井获得高产的物质基础,并以此为主要目的层段分析了砂岩储层孔隙发育的控制因素,指出砂岩中高石英含量是形成榆林气田山2低孔高渗储层关键因素,而以粒间孔、粒间溶孔及高岭石晶间孔为主的特殊的孔隙组合方式是形成高渗储层的主要因素之一。针对榆林气田沙漠和黄土塬的地表条件复杂性,形成了以波形归纳分析、Strata反演等储层厚度预测为主,AVO分析、吸收系数等含气性检测为辅的山2段含气砂岩横向预测技术系列。储层地质建模以GRIDSTAT和GMSS为软件平台,将确定性地质建模和随机建模方法相结合,建立了储层参数和构造三维模型。通过山2段气藏精细描述,先后优选开发目标区块6个,提供开发井位120 余口,已实施井钻井成功率达到了85%以上,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林气田 气藏描述技术 储集层 地质评价 鄂尔多斯盆地 砂体解剖技术 沉积微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阳坳陷第三系不整合地层油藏地震描述技术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营革 高秋菊 +1 位作者 苏朝光 孙振冰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6-49,共4页
针对济阳坳陷第三系地层油藏岩性、物性、含油性钻前预测难度大,成藏条件钻前预测可靠性程度低,地震描述技术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等问题,分析了三级不整合地层油藏的相关地震特性,并根据不同序级的不整合特征,建立了针对性的精细地层油... 针对济阳坳陷第三系地层油藏岩性、物性、含油性钻前预测难度大,成藏条件钻前预测可靠性程度低,地震描述技术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等问题,分析了三级不整合地层油藏的相关地震特性,并根据不同序级的不整合特征,建立了针对性的精细地层油藏配套描述技术,形成了以振幅属性、地震相、约束反演为主的一级不整合地层油藏描述技术和以高精度层序分析、古地形分析、频谱成像和叠前反演技术为主的二、三级不整合地层油藏描述技术,提高了地震预测准确度。通过实际应用,胜利油区"十五"以来地层油藏累积探明石油地质储量约达2×108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整合 地层油藏 地震描述技术 第三系 济阳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地震资料的油藏描述技术和方法 被引量:31
3
作者 冉建斌 李建雄 刘亚村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2-112,共11页
油藏描述技术已从单一的储层构造形态的描述、储层预测发展为建立油藏三维构造模型、储层模型和油藏地质模型 ;从单一学科的研究发展为多学科的一体化研究 ;从定性的描述发展到半定量、定量的预测 ;从定性的评价发展为三维油藏属性建模... 油藏描述技术已从单一的储层构造形态的描述、储层预测发展为建立油藏三维构造模型、储层模型和油藏地质模型 ;从单一学科的研究发展为多学科的一体化研究 ;从定性的描述发展到半定量、定量的预测 ;从定性的评价发展为三维油藏属性建模。本文着重从地震的相干体技术、三维可视化技术、地震属性分析及储层预测技术、变速成图技术、测井处理和解释技术、多井约束反演技术和油藏地质建模等技术的应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震资料 油藏描述技术 储层 相干体技术 可视化技术 变速成图技术 油田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藏描述技术发展与展望 被引量:36
4
作者 申本科 胡永乐 田昌炳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8-81,共4页
按照油藏描述技术发展的历程和计算机技术等分支科学应用发展的程度 ,可将油藏描述技术在 2 0世纪的发展分为3个阶段 :60~ 70年代为技术积蓄阶段 ;80年代为确定描述技术及描述流程阶段 ,以沉积学、构造地质学、储集层地质学和石油地质... 按照油藏描述技术发展的历程和计算机技术等分支科学应用发展的程度 ,可将油藏描述技术在 2 0世纪的发展分为3个阶段 :60~ 70年代为技术积蓄阶段 ;80年代为确定描述技术及描述流程阶段 ,以沉积学、构造地质学、储集层地质学和石油地质学理论为指导 ,将地质、地震、测井、生产测试 (试井 )及计算机技术融为一体 ,使测井分析由单井扩展至一个区块的全面分析和评价 ;90年代为快速发展阶段 ,以剩余油分布为研究核心 ,通过建立三维定量地质模型和运用随机模拟技术 ,使描述和预测的准确性不断提高。油藏描述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是 :进一步发展及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应用井间地震技术和四维地震技术监测油藏开采动态等。图 2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描述技术 发展阶段 三维地质模型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油气藏 预测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惠民凹陷复杂断块精细描述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19
5
作者 崔世凌 秦爽 +1 位作者 杨泽蓉 李培明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2年第3期347-353,共7页
在惠民凹陷老区挖潜和发现隐蔽断块油气藏的研究中,逐步发展和完善了一项综合的复杂断块精细描述技术。该技术包括地震叠后处理,多元综合标定,断块精细构造描述,储层预测及断块综合评价等。地震数据体的叠后处理及多元综合标定是断块精... 在惠民凹陷老区挖潜和发现隐蔽断块油气藏的研究中,逐步发展和完善了一项综合的复杂断块精细描述技术。该技术包括地震叠后处理,多元综合标定,断块精细构造描述,储层预测及断块综合评价等。地震数据体的叠后处理及多元综合标定是断块精细描述的基础;精细断块构造描述、储层描述及断层封堵分析为断块圈闭评价提供依据;断块综合评价是断块成藏分析的目的和归宿。该技术应用油藏描述方法,精确刻画断块的构造形态,预测储层横向变化,结合钻井、试油、试采及生产等动静态资料,对各构造单元进行断块分类和评价,进而优选钻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民凹陷 复杂断块 精细描述技术 应用 油藏描述 地震叠后处理 多元综合标定 断层封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描述技术在平落坝气田沙溪庙气藏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杨诚 耿旗 +2 位作者 何鲤 陈以柱 李德福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2-34,共3页
应用地震方法可以减少详探井和评价井的数量 ,节省勘探投资。平落坝气田沙溪庙气藏碎屑岩具有低渗透、超致密的特性。利用地震描述方法 ,在致密化储集层的背景下 ,寻找含气的高孔、高渗砂体 ,可降低勘探风险 ,提高钻探成功率。应用Jaso... 应用地震方法可以减少详探井和评价井的数量 ,节省勘探投资。平落坝气田沙溪庙气藏碎屑岩具有低渗透、超致密的特性。利用地震描述方法 ,在致密化储集层的背景下 ,寻找含气的高孔、高渗砂体 ,可降低勘探风险 ,提高钻探成功率。应用Jason油藏描述软件 ,对研究区不同物性的砂体特征进行了描述 ,总结出了较成功的有利含气砂体的地震描述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描述技术 Jason反演 平落坝气田 气藏勘探 沙溪庙气藏 储集层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断块油藏精细描述技术——以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为例 被引量:4
7
作者 于正军 路慎强 潘兴祥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3年第4期17-20,共4页
进入勘探开发成熟期的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具有典型的复式地堑型构造样式,必须应用各种地震地质技术进行精细的油藏描述,才能继续挖掘该地区的生产潜力。通过对复杂断块基本特征的分析,结合典型实例,对其构造、储层、油藏特征等精细油... 进入勘探开发成熟期的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具有典型的复式地堑型构造样式,必须应用各种地震地质技术进行精细的油藏描述,才能继续挖掘该地区的生产潜力。通过对复杂断块基本特征的分析,结合典型实例,对其构造、储层、油藏特征等精细油藏描述的具体做法和效果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并着重对构造描述流程、地震地质分析及构造控制下岩性油藏描述等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复杂断块油藏描述工作的几个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断块油藏 精细描述技术 东营凹陷 中央隆起带 地震勘探 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水开发砂岩油藏优势渗流通道识别与描述技术 被引量:24
8
作者 孙明 李治平 《新疆石油天然气》 CAS 2009年第1期51-56,共6页
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受储集层非均质性、水油流度比、注采差异以及注入水长期的冲刷、剥蚀等影响,出现差异渗流现象,逐渐产生优势渗流通道,进而形成大孔道,表现为注入水快速突进、高注入孔隙体积倍数、强水淹、高采出程度、高水油比等特... 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受储集层非均质性、水油流度比、注采差异以及注入水长期的冲刷、剥蚀等影响,出现差异渗流现象,逐渐产生优势渗流通道,进而形成大孔道,表现为注入水快速突进、高注入孔隙体积倍数、强水淹、高采出程度、高水油比等特征。大孔道的形成,对流体运移起重要作用,影响并控制着剩余油分布。注入水大多从大孔道采出,水驱较弱的渗流区剩余油富集,因此,识别和预测优势渗流通道对寻找剩余油富集区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开发 优势通道 描述技术 剩余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砾岩扇体发育特征及地震描述技术 被引量:27
9
作者 刘传虎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1年第1期64-72,共9页
箕状断陷盆地陡坡带具有坡度陡、物源近及构造活动强烈、古地形复杂等特点 ,以断裂带为依托发育了洪积扇、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深水浊积扇、滑塌浊积扇等 6类砂砾岩扇体。本文在对砂砾岩扇体的沉积类型及特征、地震相... 箕状断陷盆地陡坡带具有坡度陡、物源近及构造活动强烈、古地形复杂等特点 ,以断裂带为依托发育了洪积扇、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深水浊积扇、滑塌浊积扇等 6类砂砾岩扇体。本文在对砂砾岩扇体的沉积类型及特征、地震相模式、成藏规律细致研究的基础上 ,总结出了适合于砂砾岩扇体的地震描述技术 ,应用于DY、ZC凹陷北部陡坡带砂砾岩扇体的勘探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砾岩扇体 发育特征 地震描述技术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ML Schema的MARC元数据描述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宋庆美 周明刚 《现代情报》 2003年第2期100-101,94,共3页
XML Schem是W3C最近推荐的一个用于对XML文件中的信息结构进行定义的规范。本文针对目前广泛存在于各图书馆自动化系统中大量的MARC格式的书目数据,研究了基于XML Schema的MARC元数据描述技术,并重点解决了基于XML Schema的MARC元数据... XML Schem是W3C最近推荐的一个用于对XML文件中的信息结构进行定义的规范。本文针对目前广泛存在于各图书馆自动化系统中大量的MARC格式的书目数据,研究了基于XML Schema的MARC元数据描述技术,并重点解决了基于XML Schema的MARC元数据描述问题.从而使得专用的MARC规范格式的书目数据能被转换为普通机器可理解的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馆 自动化系统 元数据 MARC格式 “XML Schema” 数据描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溶洞描述技术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伍家和 李宗宇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0年第4期34-39,共6页
碳酸盐岩岩溶缝洞型油藏主要储油空间和渗流空间由大型溶洞和与之相连的裂缝带组成。如何识别、有效预测大型溶洞是塔河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开发的关键。以古溶洞系统发育模式为基础,结合溶洞的结构特征、形成和发育规律,以建立溶洞系统... 碳酸盐岩岩溶缝洞型油藏主要储油空间和渗流空间由大型溶洞和与之相连的裂缝带组成。如何识别、有效预测大型溶洞是塔河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开发的关键。以古溶洞系统发育模式为基础,结合溶洞的结构特征、形成和发育规律,以建立溶洞系统测井识别模式为突破口,结合利用地球物理、生产动态特征,建立落水洞、潜流洞、溶道、表层溶蚀带、洞边缝5种溶洞综合识别模式。研究溶洞系统纵向上和平面上发育分布规律,利用定量建模技术建立溶洞系统三维定量模型,在塔河油田T607-S76井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3年实际检验中单井吻合程度达97%,缝洞体吻合程度很接近实际。对研究溶洞发育展布规律和类似油藏开发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洞描述技术 测井识别模式 地球物理识别模式 溶洞识别模式 三维定量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G地区复杂礁滩气藏描述技术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勇 邓惠 +3 位作者 杨学峰 冯曦 朱占美 别沁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4年第3期41-44,6,共4页
碳酸盐岩气藏描述技术自上个世纪70年代后经历了以测井为主的气藏描述阶段、多学科气藏描述发展阶段、多学科一体化气藏描述三个阶段。对于以构造圈闭为主的碳酸盐岩气藏描述,技术已经较成熟;对于以岩性圈闭为主的复杂礁滩碳酸盐岩气藏... 碳酸盐岩气藏描述技术自上个世纪70年代后经历了以测井为主的气藏描述阶段、多学科气藏描述发展阶段、多学科一体化气藏描述三个阶段。对于以构造圈闭为主的碳酸盐岩气藏描述,技术已经较成熟;对于以岩性圈闭为主的复杂礁滩碳酸盐岩气藏描述,由于成因机理复杂、断裂发育、井距大、流体分布复杂等因素造成气藏地质描述困难。针对这些技术难题,攻关建立了井震结合、动静结合、地震约束与相控随机建模相结合、水侵动态预测与精细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优化地质模型和定量计算气藏储量,为科学高效开采与提高气藏采收率提供技术支撑。该项技术在四川盆地复杂碳酸盐岩气藏中推广应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藏描述技术 复杂碳酸盐岩 LG地区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藏描述技术及在油田滚动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冉建斌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1年第3期52-55,共4页
从地震的相干体技术、三维可视化技术、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变速成图技术、多井约束反演等技术的实践和应用,结合测井资料处理和解释及三维油藏建模技术来对东部油田的砂岩体油藏和国外的碳酸盐岩油藏进行了描述。实践表明,这些技术的应... 从地震的相干体技术、三维可视化技术、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变速成图技术、多井约束反演等技术的实践和应用,结合测井资料处理和解释及三维油藏建模技术来对东部油田的砂岩体油藏和国外的碳酸盐岩油藏进行了描述。实践表明,这些技术的应用和实践不但提高了钻井的成功率,而且为油田的开发模拟提供了数模模型,大大提高了油田的勘探开发效益,为油田的增储上产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描述技术 砂岩油藏 碳酸盐岩油藏 油田 滚动勘探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式描述技术:直观LOTOS的提出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史美林 闵京华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8-38,共11页
计算机网络协议形式描述技术FDT是计算机网络协议工程中基本而重要的一个课题。LOTCS语言是FDT中的一种方法。它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97/SC21/WG1关于FDT特别小组提出的。本文在研究了标准LOTOS的基础上,对其进程语法表示方法进行... 计算机网络协议形式描述技术FDT是计算机网络协议工程中基本而重要的一个课题。LOTCS语言是FDT中的一种方法。它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97/SC21/WG1关于FDT特别小组提出的。本文在研究了标准LOTOS的基础上,对其进程语法表示方法进行了重大改进,提出直观LOTOS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式描述技术 LOTOS 语言 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阳凹陷北马庄地区油藏描述技术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罗家群 宋建华 +3 位作者 李峰 周俊 于群达 张军林 《河南石油》 2002年第5期4-6,共3页
北马庄油田是一个复杂断鼻油田,油层分布受断层和岩性共同控制,单油砂体呈条带状分布,油层含油高度小,含油带窄,储层物性较差,储量计算比较困难。通过对该区进行油藏描述,落实了构造形态和储层展布,扩大含油面积1.4km2,增加89×104... 北马庄油田是一个复杂断鼻油田,油层分布受断层和岩性共同控制,单油砂体呈条带状分布,油层含油高度小,含油带窄,储层物性较差,储量计算比较困难。通过对该区进行油藏描述,落实了构造形态和储层展布,扩大含油面积1.4km2,增加89×104t石油地质储量,指出了下步挖潜的有利勘探区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阳凹陷 北马庄地区 油藏描述技术 应用 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SP和RSL的协议形式化描述技术研究
16
作者 顾翔 邱建林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3-96,101,共5页
协议形式化描述是协议工程的核心,对于协议的开发起到基础作用.首先对协议形式化描述技术进行了综述,然后着重研究了两种协议形式化描述技术:基于CSP的描述和基于RSL的描述,并以AB协议为例,分别给出了具体的描述示例.这两种技术具有较... 协议形式化描述是协议工程的核心,对于协议的开发起到基础作用.首先对协议形式化描述技术进行了综述,然后着重研究了两种协议形式化描述技术:基于CSP的描述和基于RSL的描述,并以AB协议为例,分别给出了具体的描述示例.这两种技术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是进行协议描述的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式化描述技术 通信顺序进程 RS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描述技术在新滩油田储量计算中的应用
17
作者 石砥石 谭俊敏 +1 位作者 王大华 范云 《海洋石油》 CAS 2002年第3期22-26,共5页
在一定地质条件下 ,地震描述技术能有效地区分储层与围岩 ,从而更直观地描述储层 (或油层 )的发育情况。应用于油气地质储量计算 ,能有效地提高储量计算的精度。新滩油田馆陶组油层发育受构造、岩性双重因素控制 ,油层发育横向连通性差 ... 在一定地质条件下 ,地震描述技术能有效地区分储层与围岩 ,从而更直观地描述储层 (或油层 )的发育情况。应用于油气地质储量计算 ,能有效地提高储量计算的精度。新滩油田馆陶组油层发育受构造、岩性双重因素控制 ,油层发育横向连通性差 ,变化快 ,单层厚度小。常规方法用钻井资料、构造等值线圈定含油面积 ,所计算的石油地质储量误差较大 ,应用地震描述技术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描述技术 新滩油田 储集层 测井 反演 储量计算 构造 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气藏预测描述技术在陈家庄凸起天然气勘探中的应用
18
作者 甘志红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2期10-13,共4页
三维气藏预测描述技术是建立在亮点技术基础之上,结合精细地质研究,综合应用AVO、反射波多参数提取与识别、亮点分析、三维可视化等技术来识别含气储层,从而描述气藏展布。该技术突破了以往应用二维资料描述的孤立豆状气藏的局限,展现... 三维气藏预测描述技术是建立在亮点技术基础之上,结合精细地质研究,综合应用AVO、反射波多参数提取与识别、亮点分析、三维可视化等技术来识别含气储层,从而描述气藏展布。该技术突破了以往应用二维资料描述的孤立豆状气藏的局限,展现了气藏在三维空间的立体分布。在陈家庄凸起勘探中应用了该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钻井成功率达96%,较以往提高了12%,完钻的24口井共钻遇气层30层110.2m,年生产能力达20×104m3/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亮点 三维气藏预测描述技术 陈家庄凸起 天然气 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濮凹陷西南洼沙二下砂泥岩薄互层地震描述技术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令喜 苏云 +4 位作者 唐娟 肖曾金 刘欣欣 马识途 窦安迪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93-497,共5页
东濮凹陷是一个典型的陆相盐湖断陷盆地,砂泥岩薄互层是常见的沉积叠加样式,同时西南洼地区沙二下储层以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为主,单层砂体薄,岩性横向变化快,且受到复杂断裂影响,储层边界刻画不清。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地震相控储层反... 东濮凹陷是一个典型的陆相盐湖断陷盆地,砂泥岩薄互层是常见的沉积叠加样式,同时西南洼地区沙二下储层以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为主,单层砂体薄,岩性横向变化快,且受到复杂断裂影响,储层边界刻画不清。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地震相控储层反演技术流程:首先,通过精细岩性标定及井震统计分析,优选反映砂岩厚度的敏感地震属性;然后,运用多属性融合技术刻画地震相,并以地震相进行约束,建立反演低频模型,开展叠后反演;最后,通过坐标旋转与叠前反演技术相结合,实现储层的精细预测。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流程能够有效解决薄储层砂体边界刻画不清以及垂向识别能力不足的问题,可为东部其他区域砂泥岩薄互层地震识别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泥岩薄互层 地震描述技术 地震属性 地震相 储层边界 坐标旋转 地震反演 东濮凹陷西南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匀分布B样条在轮廓描述技术的应用
20
作者 汪辰 袁祺 黄红 《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1998年第4期40-43,共4页
以均匀分布的B样条为基拟合线,形式易于编程,对形状的控制强、设计效率高。
关键词 B样条 轮廓 均匀分布 图形 描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