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花园宴会》中人物的描写手法 |
黄曼行
|
《远程教育杂志》
|
1997 |
2
|
|
2
|
《安娜·卡列尼娜》的艺术描写手法 |
雷成德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3 |
0 |
|
3
|
心理描写手法的变迁 |
|
《文艺理论研究》
|
1982 |
0 |
|
4
|
《水浒》人物描写的虚与实 |
汪远平
|
《思想战线》
|
1984 |
1
|
|
5
|
《小王子》对人性的唯美描写 |
徐秀兰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6
|
浅谈侧面描写在文学鉴赏中的作用 |
刘学浩
|
《河南农业》
|
2010 |
0 |
|
7
|
论《聊斋志异》中的小文 |
陈炳熙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2
|
|
8
|
要充分关注文本的独特性 |
胡根林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9
|
山花烂漫有奇香——从贺抒玉笔下的陕北妇女形象看其创作特色 |
王延荣
|
《人文杂志》
|
1985 |
0 |
|
10
|
以作者心态统摄朗读的形象性和逻辑性——以《月光曲》为例 |
罗佳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11
|
从“极端”意识中解放出来 |
贺善侃
|
《社会》
北大核心
|
1989 |
0 |
|
12
|
一曲当时非寻常——细品《怎样听一首名曲》 |
王春晨
|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3
|
广泛的真实性原则——论王蒙的艺术追求 |
畅广元
|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3 |
0 |
|
14
|
课堂上的歌声 |
隋国祥
|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15
|
论赵树理小说创作的民族化大众化 |
赵开泉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4 |
0 |
|
16
|
《挥手之间》中两处插叙比较 |
莫家泉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1994 |
0 |
|
17
|
走进文本解读的深处 |
张存平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8
|
循证戏曲元素 提升思维品质 |
张瑾琳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9
|
文本教学内容应尽量“单纯” |
李祖贵
吴海宁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20
|
农民作家王安友 |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5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