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分级方式对机采鲜叶加工烘青绿茶经济效益的影响
1
作者
张荣祥
杜亚如
+5 位作者
董智杰
刘瑜
倪德江
岳亚奇
肖锟月
余志
《中国茶叶》
2025年第4期56-61,共6页
以湖北茶区典型欧标茶园春、夏、秋3季机采鲜叶为试验材料,探讨鲜叶分级和揉捻叶分级两种不同分级加工方式对烘青绿茶的成茶率、精制率和产品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相较于未分级处理,采用鲜叶分级加工可使春茶经济效益提升21.50...
以湖北茶区典型欧标茶园春、夏、秋3季机采鲜叶为试验材料,探讨鲜叶分级和揉捻叶分级两种不同分级加工方式对烘青绿茶的成茶率、精制率和产品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相较于未分级处理,采用鲜叶分级加工可使春茶经济效益提升21.50%、夏茶经济效益提升不明显,秋茶经济效益提升15.71%;采用揉捻叶分级加工可使春茶经济效益增长2.08%、夏茶经济效益增长6.61%、秋茶经济效益增长4.84%。研究表明,对于春、秋季机采原料采用鲜叶分级加工方式,对于夏季机采原料采用揉捻叶分级加工方式生产烘青绿茶具有明显的提质增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采鲜
叶
烘青绿茶
鲜
叶
分级
揉捻叶分级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分级方式对机采鲜叶加工烘青绿茶经济效益的影响
1
作者
张荣祥
杜亚如
董智杰
刘瑜
倪德江
岳亚奇
肖锟月
余志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
华中农业大学果蔬园艺作物种质创新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
宣恩县特产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出处
《中国茶叶》
2025年第4期56-61,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021YFD1000401)
湖北省技术创新计划项目(2024BBB081)。
文摘
以湖北茶区典型欧标茶园春、夏、秋3季机采鲜叶为试验材料,探讨鲜叶分级和揉捻叶分级两种不同分级加工方式对烘青绿茶的成茶率、精制率和产品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相较于未分级处理,采用鲜叶分级加工可使春茶经济效益提升21.50%、夏茶经济效益提升不明显,秋茶经济效益提升15.71%;采用揉捻叶分级加工可使春茶经济效益增长2.08%、夏茶经济效益增长6.61%、秋茶经济效益增长4.84%。研究表明,对于春、秋季机采原料采用鲜叶分级加工方式,对于夏季机采原料采用揉捻叶分级加工方式生产烘青绿茶具有明显的提质增效效果。
关键词
机采鲜
叶
烘青绿茶
鲜
叶
分级
揉捻叶分级
经济效益
Keywords
machine-harvested fresh leaves
basket-fired green tea
fresh leaf grading
rolled-leaf grading
economic benefits
分类号
TS272.4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TS272.5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分级方式对机采鲜叶加工烘青绿茶经济效益的影响
张荣祥
杜亚如
董智杰
刘瑜
倪德江
岳亚奇
肖锟月
余志
《中国茶叶》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