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处理对掺锑二氧化锡纳米导电粉粒度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7
1
作者 李青山 张金朝 宋鹂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89-496,共8页
SnO2超细粉用作透明导电膜和导电涂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以SnCl4·5H2O和SbCl3为原料,在掺杂浓度Sb2O3∶SnO2=9∶100(重量比)的条件下,采用共沉淀法制得了纳米级的SnO2超细粉.运用差示扫描... SnO2超细粉用作透明导电膜和导电涂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以SnCl4·5H2O和SbCl3为原料,在掺杂浓度Sb2O3∶SnO2=9∶100(重量比)的条件下,采用共沉淀法制得了纳米级的SnO2超细粉.运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失重分析(DSC-TG)、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和紫外可见光光谱分析(UV)等观测手段对微粉末进行了表征,比较系统地研究了热处理工艺(温度、时间)对粉末颗粒度和电阻的影响规律,探讨了掺锑SnO2导电粉的显色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处理 掺锑二氧化锡纳米导电粉 粒度 末特性 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脂酸/钛酸四丁酯复合改性剂处理掺锑二氧化锡纳米粉体 被引量:4
2
作者 吴湘伟 陈振华 +1 位作者 严红革 黄培云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44-449,共6页
用硬脂酸/钛酸四丁酯复合改性剂对掺锑二氧化锡(ATO)纳米粉体进行表面有机化改性处理。通过润湿性、分散稳定性测试研究处理温度、分散介质以及钛酸四丁酯与硬脂酸的量比对改性效果的影响。采用热重分析、透射电镜分析、红外光谱分析、... 用硬脂酸/钛酸四丁酯复合改性剂对掺锑二氧化锡(ATO)纳米粉体进行表面有机化改性处理。通过润湿性、分散稳定性测试研究处理温度、分散介质以及钛酸四丁酯与硬脂酸的量比对改性效果的影响。采用热重分析、透射电镜分析、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测试方法对改性后粉体的表面包覆率、形貌、分散状态以及改性机理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提高处理温度、适当增加复合改性剂中硬脂酸的量并选用极性弱的有机溶剂可达到比较理想的改性效果;钛酸四丁酯的作用是与粉体粒子表面的羟基以及吸附水反应产生偶联点,如M—O—Ti—OH,这些偶联点易于与羧酸反应;在低温时RCOO-与偶联点的Ti(IV)之间以配合物的形式发生作用,在回流温度下处理时,主要发生酯化反应,使硬脂酸更牢固地嫁接到粉体粒子表面,改性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改性 二氧化锡 纳米 疏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锑掺杂二氧化锡纳米新型导电材料的制备 被引量:5
3
作者 高桂兰 段学臣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6-18,34,共4页
介绍了锑掺杂二氧化锡 (ATO)纳米新型导电材料的性能及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应用进展 ,论述了其导电机理 ,并叙述了纳米ATO导电粉体和浆料的制备方法。
关键词 二氧化锡 纳米材料 导电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腊石基锑掺杂二氧化锡复合导电粉体的制备及电性能 被引量:2
4
作者 姚程 盛嘉伟 张俭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7-151,共5页
通过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以叶腊石微粉为基体、表面包覆锑掺杂二氧化锡的复合导电粉体,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分别对该复合导电粉体晶体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表征,并进一步研究了各反应条件对复合粉体体积电阻... 通过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以叶腊石微粉为基体、表面包覆锑掺杂二氧化锡的复合导电粉体,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分别对该复合导电粉体晶体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表征,并进一步研究了各反应条件对复合粉体体积电阻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水解温度60℃、水解pH值为1、SnCl4加入量100%、Sb掺杂量16%、600℃煅烧1 h时,可得到体积电阻率为26.cm的复合导电粉体。该复合导电粉体可作为填料广泛应用于导电塑料、橡胶等复合导电产品,同时为矿物基功能材料的低成本制备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 叶腊石 二氧化锡 化学共沉淀 电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掺锑二氧化锡纳米棒结构和导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胡勇 陈国建 +2 位作者 陈雪梅 於定华 陈建定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2004年第5期94-98,共5页
以SnCl_4·5H_2O和SbCl_3为原料,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得纳米级掺锑二氧化锡(ATO)的前驱物,在一定条件下热处理,成功制备了直径为10-30nm,长为50-500nm的金红石结构的ATO纳米棒。运用热重分析(TGA)、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及... 以SnCl_4·5H_2O和SbCl_3为原料,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得纳米级掺锑二氧化锡(ATO)的前驱物,在一定条件下热处理,成功制备了直径为10-30nm,长为50-500nm的金红石结构的ATO纳米棒。运用热重分析(TGA)、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及比表面仪(BET法)对纳米棒进行了表征,初步探讨了其形成机理,较系统地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及热处理时间对粉体形貌结构和导电性能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O 导电性能 热处理时间 纳米 热处理温度 纳米 SNCL4·5H2O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锑掺杂浓度对二氧化锡纳米微粉的影响 被引量:32
6
作者 李青山 张金朝 +2 位作者 宋鹂 苑树强 王俊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283-1288,共6页
以无机盐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得了掺锑SnO2纳米级微粉.运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和差热分析(DTA)等观测手段对微粉末进行了表征,比较系统地研究了掺锑浓度对物相、粉末颗粒度及电阻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低掺杂浓度样品(x... 以无机盐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得了掺锑SnO2纳米级微粉.运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和差热分析(DTA)等观测手段对微粉末进行了表征,比较系统地研究了掺锑浓度对物相、粉末颗粒度及电阻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低掺杂浓度样品(x≤0.462),Sb原子固溶于四方晶系SnO2中,高掺杂浓度样品(x≥0.519),Sb原子将从固溶体中脱溶并被氧化为Sb2O4相;掺杂Sb可以减小SnO2的晶粒度,在热处理时阻碍 SnO2晶粒长大,掺杂浓度>0.181时,进一步掺杂对粉末粒度没有明显的影响;SnO2粉末电导率随掺锑浓度的增大而提高,掺杂浓度为0.095时粉末电导率达到极大值,当掺杂浓度>0.245时,粉末电阻快速增大.兼顾掺杂浓度对粉末粒度和电阻的影响,合适的掺杂浓度x为0.181~0.2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浓度 二氧化锡 纳米 纳米 电阻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级掺锑SnO_2导电粉体的水热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卓立宏 谢海泉 郭应臣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7-100,共4页
Antimony-doped tin oxide nanometer conductive-powders were synthesized by the hydrothermal method from the starting SnCl4.5H2O and SbCl3.The conductive-powder compose and the appearance were characterized by means of ... Antimony-doped tin oxide nanometer conductive-powders were synthesized by the hydrothermal method from the starting SnCl4.5H2O and SbCl3.The conductive-powder compose and the appearance were characterized by means of XRD and TEM.The effets of doping capacity,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pH on nanoparticles grainsize and electrical property were studi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nanoparticles synthesized possessed tetragonal rutile structure with an average grain size near 16 nm,the particles of resistance rate to 12.3Ω.cm.TEM photographs showed that the particles weakly agglomer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锡 导电 水热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工艺对纳米级掺锑SnO_2导电粉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李青山 张金朝 宋鹂 《中国陶瓷》 CAS CSCD 2001年第6期28-32,共5页
SnO2 超细粉用作透明导电膜和导电涂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以SnCl4 ·5H2 O和SbCl3为原料 ,采用共沉淀法制得了纳米级的SnO2 超细粉。运用差示扫描量热法 -失重分析 (DSC -TG)、X射线衍射 (XRD)、透射电镜 (TEM)和紫外可见光光谱分... SnO2 超细粉用作透明导电膜和导电涂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以SnCl4 ·5H2 O和SbCl3为原料 ,采用共沉淀法制得了纳米级的SnO2 超细粉。运用差示扫描量热法 -失重分析 (DSC -TG)、X射线衍射 (XRD)、透射电镜 (TEM)和紫外可见光光谱分析 (UV)等观测手段对微粉末进行了表征 ,比较系统地研究了热处理工艺 (温度、时间 )对粉末颗粒度和电阻的影响规律 ,探讨了掺锑Sn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二氧化 导电结构 热处理工艺 末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级xSb_2O_3·(1-x)SnO_2导电颜料的制备及烧结动力学 被引量:4
9
作者 付贤松 谭俊茹 +2 位作者 沈腊珍 侯文祥 陈秀增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05-409,共5页
高分子绝缘材料的广泛运用给工业生产和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其静电效应也带来了严重的危害.纳米级xSb2O3·(1-x)SnO2导电颜料属于半导体材料,作为一种颜料添加于涂料中,涂覆于绝缘制品表面,使其具有导电、抗静电和屏蔽电磁波... 高分子绝缘材料的广泛运用给工业生产和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其静电效应也带来了严重的危害.纳米级xSb2O3·(1-x)SnO2导电颜料属于半导体材料,作为一种颜料添加于涂料中,涂覆于绝缘制品表面,使其具有导电、抗静电和屏蔽电磁波等功能.以尿素为沉淀剂,利用均匀沉淀法制备出纳米级xSb2O3·(1-x)SnO2导电颜料,粒径约为10nm左右,电阻率为36.70Ω·cm;研究了沉淀剂、反应温度、Sn4+/Sb3+摩尔比等最佳工艺参数选择;SO42-离子引入对掺锑SnO2(ATO)电性能、粒径大小及形貌的影响;建立了ATO前驱体烧结过程的反应动力学模型,进而估算烧结反应的活化能为67.793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锡 导电颜料 尿素 烧结反应 动力学模型 纳米材料 静电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MA/ATO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与导电性能 被引量:4
10
作者 潘玮 张慧勤 +2 位作者 陈燕 祝译 王君平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1-43,共3页
采用溶液共混的方式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纳米掺锑二氧化锡(PMMA/ATO)复合材料,分析了复合材料的微观相态结构及导电性能,并对复合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及热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过钛酸酯偶联剂处理的纳米ATO在PMMA基体中分散良... 采用溶液共混的方式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纳米掺锑二氧化锡(PMMA/ATO)复合材料,分析了复合材料的微观相态结构及导电性能,并对复合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及热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过钛酸酯偶联剂处理的纳米ATO在PMMA基体中分散良好,在含量较低的情况下即可获导电性能良好的复合材料;当纳米ATO的质量分数为5%时,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纳米ATO在PMMA基体中起到了交联点的作用,使其玻璃化转变温度随着ATO的增加而升高,从而改善了PMMA的耐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锡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导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O纳米粉体的液相有机改性及其机理探讨
11
作者 吴湘伟 陈振华 严红革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3-56,共4页
以硬脂酸和钛酸四丁酯为改性剂,对掺锑二氧化锡(ATO)纳米粉体进行有机化改性处理.通过润湿性、分散稳定性测试研究了处理温度、分散介质、钛酸四丁酯和硬脂酸的比例对改性效果的影响.采用TG,TEM,FT-IR,XPS等测试方法对改性后粉体的表... 以硬脂酸和钛酸四丁酯为改性剂,对掺锑二氧化锡(ATO)纳米粉体进行有机化改性处理.通过润湿性、分散稳定性测试研究了处理温度、分散介质、钛酸四丁酯和硬脂酸的比例对改性效果的影响.采用TG,TEM,FT-IR,XPS等测试方法对改性后粉体的表面包覆率、形貌、分散状态以及改性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提高处理温度、适当增加复合改性剂中硬脂酸的配比并选用极性弱的有机溶剂可达到比较理想的改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改性 二氧化锡(ATO) 纳米 疏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电PMMA/ATO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4
12
作者 孟维利 吴玉程 +3 位作者 郑康 李勇 田兴友 崔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7-120,共4页
以掺锑二氧化锡(ATO)粉为导电填料,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为基体,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导电PMMA/ATO纳米复合材料;分析了ATO粉的预处理对复合材料导电性能的影响,并对其热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延长球磨时间,可大幅度降... 以掺锑二氧化锡(ATO)粉为导电填料,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为基体,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导电PMMA/ATO纳米复合材料;分析了ATO粉的预处理对复合材料导电性能的影响,并对其热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延长球磨时间,可大幅度降低复合材料的体积电阻率;ATO纳米粒子的加入使PMMA主分解温度范围变窄,残余量增大,热稳定性提高;随着纳米粒子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提高,玻璃化温度降低。第二分相促使ATO颗粒在基体中形成明显的导电网络结构,使导电性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锡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纳米复合材料 导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防纳米级ATO透明导电薄膜材料的研究和应用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李青山 张金朝 宋鹂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2年第2期34-36,共3页
介绍了ATO透明导电薄膜材料的特点及三防机理,并综述了三防ATO透明导电薄膜的研制现状和应用情况。
关键词 防辐射机理 氧化锡 显像管 半导体材料 防静电机理 防眩光机理 ATO透明导电薄膜 纳米材料 制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抗静电织物整理剂的制备和应用 被引量:16
14
作者 吴越 迟艳波 +3 位作者 聂佳相 余爱萍 陈雪花 古宏晨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43-47,共5页
研究了涤纶用抗静电剂—纳米锑掺杂二氧化锡 (ATO)在整理剂中的稳定分散技术 ,探讨了分散剂的类型 ,添加量 ,pH值以及球磨工艺对分散的影响。用分散剂BN ,粒子呈单分散状态 ,直径为 2 0nm ,可基本解决ATO在水相团聚现象 ;当分散剂KH5 6 ... 研究了涤纶用抗静电剂—纳米锑掺杂二氧化锡 (ATO)在整理剂中的稳定分散技术 ,探讨了分散剂的类型 ,添加量 ,pH值以及球磨工艺对分散的影响。用分散剂BN ,粒子呈单分散状态 ,直径为 2 0nm ,可基本解决ATO在水相团聚现象 ;当分散剂KH5 6 0用量为ATO粉体质量的 1% ,pH值为 9左右 ,球磨 4 0h时 ,ATO的分散效果最好。用该抗静电整理剂处理涤纶织物 ,织物表面电阻从未处理的 >10 12 Ω的数量级降低到 <10 10 Ω的数量级 ,洗涤 5 0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O 导电 抗静电整理剂 涤纶 二氧化锡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纳米ATO透明抗静电涂料的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吴六六 陈国建 +1 位作者 吴秋芳 於定华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3-16,共4页
制备了含纳米掺锑二氧化锡 (ATO)透明抗静电涂料。讨论了ATO含量、基料树脂、溶剂、研磨时间和附着力促进剂对涂层的表面电阻和透明度的影响 ,确定了最佳的工艺参数。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锡 涂料 透明性 抗静电 基料树脂 溶剂 研磨时间 附着力促进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沉淀条件对纳米级Sb/SnO_2粒度和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7
16
作者 李青山 张金朝 宋鹂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3-167,共5页
以 Sn Cl4 · 5 H2 O和 Sb Cl3为原料 ,采用共沉淀法制得了纳米级 Sn O2 超细粉 .运用 DSC-TG、XRD和TEM等观测手段对微粉末进行了表征 .比较系统地研究了共沉淀温度和 p H值对粉末颗粒度和电阻的影响规律 .研究结果表明 ,合成的纳... 以 Sn Cl4 · 5 H2 O和 Sb Cl3为原料 ,采用共沉淀法制得了纳米级 Sn O2 超细粉 .运用 DSC-TG、XRD和TEM等观测手段对微粉末进行了表征 .比较系统地研究了共沉淀温度和 p H值对粉末颗粒度和电阻的影响规律 .研究结果表明 ,合成的纳米级 Sb/Sn O2 粉体粒度分布比较均匀、分散性较好 ,具有金红石结构 ;共沉淀温度对 Sb/Sn O2 微粉末的粒度和电导性能影响较小 ,合适的共沉淀温度为 45~ 70℃ ;粉末粒度在 p H为 4~6之间出现 1个极大值 ,该 p H值下所对应的粉末电阻较小 ,同时考虑 p H值对粒度与电性能的影响 ,最佳 p H值范围为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级Sb/SnO2导电 共沉淀温度 pH值 末特性 二氧化锡 粒度 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偏氟乙烯光致热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2
17
作者 高尚鹏 黄庆林 +1 位作者 戴维 肖长发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6,共6页
为解决减压膜蒸馏过程中温度极化现象造成膜渗透通量下降的问题,以聚偏氟乙烯(PVDF)为成膜聚合物,引入具有红外致热效应的功能性纳米掺锑二氧化锡(ATO),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PVDF/ATO纳米纤维膜,并对其进行热压处理优化纤维结构和孔径... 为解决减压膜蒸馏过程中温度极化现象造成膜渗透通量下降的问题,以聚偏氟乙烯(PVDF)为成膜聚合物,引入具有红外致热效应的功能性纳米掺锑二氧化锡(ATO),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PVDF/ATO纳米纤维膜,并对其进行热压处理优化纤维结构和孔径,然后探讨ATO质量分数、热压温度对纤维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并测试了红外辐照下纤维膜的致热效果和膜蒸馏性能。结果表明:PVDF/ATO纳米纤维膜经170℃热压处理后,具有更优异的综合性能;当ATO质量分数为3%时,PVDF/ATO纳米纤维膜经120s红外辐照后,表面温度升高了40℃以上,其膜蒸馏渗透通量相对于原膜从12L/(m^2·h)提高到22L/(m^2·h),并且在5h运行时间内,截盐率保持在9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聚偏氟乙烯/二氧化锡纳米纤维膜 热压处理 温度极化 膜蒸馏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