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速铁路32 m掺碎石活性粉末超高性能混凝土箱梁优化设计研究
1
作者 张清阳 《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 2025年第1期75-80,共6页
基于掺碎石活性粉末混凝土(RPC)材料优异的材料性能,开展高速铁路32 m预应力活性粉末混凝土箱梁优化设计分析。考虑掺碎石RPC材料的抗压和抗拉性能,建立32 m预应力活性粉末混凝土箱梁分析模型,基于高速铁路相关规范和设计原则开展优化... 基于掺碎石活性粉末混凝土(RPC)材料优异的材料性能,开展高速铁路32 m预应力活性粉末混凝土箱梁优化设计分析。考虑掺碎石RPC材料的抗压和抗拉性能,建立32 m预应力活性粉末混凝土箱梁分析模型,基于高速铁路相关规范和设计原则开展优化分析。在满足结构受力情况下,RPC材料的优良材料性能可在高速铁路32 m箱梁结构中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减小箱梁截面;相比于C50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梁体自重可降低12.39%,可显著减少材料应用。优化后的RPC箱梁结构承载力、运营阶段受力性能、刚度和锚固区检算分析,相关指标均满足相关规范要求。有助于推进掺碎石RPC材料在高速铁路箱梁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掺碎石活性粉末混凝土 预应力混凝土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粉煤活性粉末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研究
2
作者 侯昊 王震宇 张辰熙 《低温建筑技术》 2024年第3期38-42,共5页
为探究在掺粉煤灰情况下,养护制度、水胶比、钢纤维掺量对活性粉末混凝土(Reactive Powder Concrete, RPC)基本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文中完成了78个100 mm立方体和26个100 mm×100 mm×300 mm棱柱体掺粉煤灰RPC试件的单轴受压试... 为探究在掺粉煤灰情况下,养护制度、水胶比、钢纤维掺量对活性粉末混凝土(Reactive Powder Concrete, RPC)基本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文中完成了78个100 mm立方体和26个100 mm×100 mm×300 mm棱柱体掺粉煤灰RPC试件的单轴受压试验,基于试验结果考察了RPC立方体抗压强度与棱柱体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建立掺粉煤灰RPC弹性模量、横向变形系数、峰值应变、峰值应力等基本力学参数的预测模型。试验结果表明,粉煤灰的加入明显提升了RPC的基本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粉末混凝土 粉煤灰 水胶比 钢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掺量粉煤灰活性粉末混凝土耐久性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未翠霞 宋少民 《新型建筑材料》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27-29,共3页
研究了以大量粉煤灰取代水泥,并掺加硅灰、钢纤维配制的大掺量粉煤灰活性粉末混凝土(HVFRPC)的耐久性。研究结果表明,大掺量粉煤灰活性粉末混凝土具有较小的体积收缩率,抗碳化、抗氯离子渗透、耐硫酸盐浸蚀性优异。
关键词 粉煤灰 活性粉末 混凝土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单掺和混掺对活性粉末混凝土高温力学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占良 刘立方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32-337,共6页
为了研究纤维单掺以及纤维混杂对活性粉末混凝土耐高温性能的影响,该文通过试验研究了钢纤维(SF)、聚丙烯纤维(PPF)和混杂纤维对混凝土经高温后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抗拉强度和折拉比的影响。结果表明:SF混凝土和PPF混凝土强度随温度的... 为了研究纤维单掺以及纤维混杂对活性粉末混凝土耐高温性能的影响,该文通过试验研究了钢纤维(SF)、聚丙烯纤维(PPF)和混杂纤维对混凝土经高温后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抗拉强度和折拉比的影响。结果表明:SF混凝土和PPF混凝土强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相似,存在一拐点温度,当温度低于拐点温度时,升高温度会使强度增大,而当温度超过拐点温度时,再升高温度反而会使强度降低;SF对高温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尤其是抗折强度和抗拉强度有显著影响,且SF掺量越大混凝土耐高温性能越好;当温度高于200℃时,增大PPF掺量能改善混凝土的耐高温性能,而当温度低于200℃时增大PPF掺量反而使耐高温性能降低;纤维混杂显著提高了混凝土的耐高温性能,SF对高温后抗折强度和抗拉强度的改善效果远大于PP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粉末混凝土 纤维混杂 纤维单 耐高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粉末混凝土早期收缩规律及其控制方法 被引量:26
5
作者 韩松 涂亚秋 +1 位作者 安明喆 余自若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0-47,共8页
使用振弦式应变计测量蒸汽养护活性粉末混凝土材料7d内的收缩值变形情况,研究活性粉末混凝土早期各阶段的收缩规律及其控制方法。研究表明:高温蒸养活性粉末混凝土7d内的总收缩应变高达1 800×10-6;收缩发展过程分为5个阶段:蒸养... 使用振弦式应变计测量蒸汽养护活性粉末混凝土材料7d内的收缩值变形情况,研究活性粉末混凝土早期各阶段的收缩规律及其控制方法。研究表明:高温蒸养活性粉末混凝土7d内的总收缩应变高达1 800×10-6;收缩发展过程分为5个阶段:蒸养前以塑性收缩为主,应变为1000×10^-6-1200×10^-6;蒸养初期升温阶段以升温和吸湿膨胀为主,应变为550×10^-6-650×10^-6;蒸养期间以自收缩和化学收缩为主,应变为600×10^-6-700×10^-6;蒸养降温阶段以降温收缩和干燥收缩为主,应变为300×10^-6-400×10^-6;蒸养结束后3d内的收缩应变小于30×10^-6,主要是干燥收缩。用粉煤灰和矿粉替代部分硅粉对活性粉末混凝土早期收缩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矿粉主要抑制活性粉末混凝土蒸养过程中的自收缩,在较低掺量下作用效果优于粉煤灰,而粉煤灰主要抑制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干燥收缩,在较高掺量下可以更有效降低蒸养结束时刻温湿度突变造成活性粉末混凝土开裂的风险。减缩剂和膨胀剂均可有效抑制活性粉末混凝土的早期收缩以及收缩开裂的风险,但掺入过高的膨胀剂会造成水泥水化初期的塑性收缩大幅增加,应予以特别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粉末混凝土 蒸汽养护 早期收缩 矿物和料 减缩剂 膨胀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环保型活性粉末混凝土制备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刘斯凤 孙伟 +2 位作者 张云升 赖建中 林玮 《建筑技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8-39,共2页
采用天然细集料、外掺料分别代替国内外超高性能混凝土中的石英粉和硅灰,在热水或蒸压养护条件下成功制备出抗压强度大于200MPa、抗折强度大于50MPa、拉压比大于0.27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对不同养护制度下超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发... 采用天然细集料、外掺料分别代替国内外超高性能混凝土中的石英粉和硅灰,在热水或蒸压养护条件下成功制备出抗压强度大于200MPa、抗折强度大于50MPa、拉压比大于0.27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对不同养护制度下超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发展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其具有广阔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粉末 制备 超高性能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参数对活性粉末混凝土梁剪切延性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覃荷瑛 唐慧 金凌志 《建筑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7-50,共4页
通过10根活性粉末混凝土(RPC)梁在两点加载作用下的抗剪性能试验,研究剪跨比、配箍率及钢纤维掺量等因素对活性粉末混凝土梁抗剪破坏形态、剪切延性的影响。通过荷载–挠度曲线和剪切延性系数N1与N2对比分析不同参数下RPC梁的剪切延性,... 通过10根活性粉末混凝土(RPC)梁在两点加载作用下的抗剪性能试验,研究剪跨比、配箍率及钢纤维掺量等因素对活性粉末混凝土梁抗剪破坏形态、剪切延性的影响。通过荷载–挠度曲线和剪切延性系数N1与N2对比分析不同参数下RPC梁的剪切延性,结果表明剪切延性随剪跨比、配箍率、钢纤维掺量的增大而增大;当剪跨比、配箍率达到一定值时,剪切延性提高效果明显减缓;而当钢纤维掺量增加到一定值时,剪切延性不再增加,反而开始降低;根据试验结果,给出RPC梁剪切延性较高时最佳钢纤维掺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粉末混凝土 剪切延性 剪跨比 配箍率 钢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物和纳米材料对活性粉末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整建 赵东升 杨乐新 《矿产综合利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97-203,共7页
这是一篇陶瓷及复合材料领域的论文。利用硅粉、偏高岭土和纳米材料制备了活性粉末混凝土,并对矿物成分和纳米材料对活性粉末混凝土基本特性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硅粉和偏高岭土按照固定比例掺入,纳米二氧化硅和纳米氧化铝则分别按照... 这是一篇陶瓷及复合材料领域的论文。利用硅粉、偏高岭土和纳米材料制备了活性粉末混凝土,并对矿物成分和纳米材料对活性粉末混凝土基本特性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硅粉和偏高岭土按照固定比例掺入,纳米二氧化硅和纳米氧化铝则分别按照水泥质量0.5%、1%、2%和3%的比例进行掺入。通过新拌混凝土的密度和流动度实验以及不同龄期下的强度实验对改性后的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基本特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随着纳米材料的掺入,混凝土的密度逐渐增加,而流动度则不断减小;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随着纳米材料掺入量的增加先增后减,由此得出纳米材料的较优掺量为1%~2%。高温实验结果表明活性粉末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随着温度先增后减,较佳温度为200℃;温度导致的强度下降的速度为CSS>CSA>CMA>CMS。此外,SEM分析表明高温会导致混凝土内部出现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及复合材料 矿物 纳米材料 活性粉末混凝土 流动性 强度 耐高温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护制度对活性粉末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毛军 张后禅 《低温建筑技术》 2011年第7期9-10,共2页
主要研究了养护温度对不同钢纤维掺量的活性粉末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劈拉强度等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养护制度对活性粉末混凝土力学性能均有较大程度的影响,整体而言,蒸气养护与热水养护制度下的各项强度均高于标准养护,但... 主要研究了养护温度对不同钢纤维掺量的活性粉末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劈拉强度等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养护制度对活性粉末混凝土力学性能均有较大程度的影响,整体而言,蒸气养护与热水养护制度下的各项强度均高于标准养护,但在长龄期时,蒸汽养护制度的强度会发生倒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粉末混凝土 养护制度 钢纤维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武岩纤维与聚丙烯纤维混杂活性粉末混凝土抗渗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艳 《山西交通科技》 2017年第3期25-27,共3页
活性粉末混凝土具有较高的力学强度和耐久性,已不断被应用于道桥工程中,但在应用中发现,活性粉末混凝土中添加的钢纤维较易发生氯盐腐蚀。利用具有耐酸碱特性的玄武岩纤维替代钢纤维,并与聚丙烯纤维混掺,配制成混杂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 活性粉末混凝土具有较高的力学强度和耐久性,已不断被应用于道桥工程中,但在应用中发现,活性粉末混凝土中添加的钢纤维较易发生氯盐腐蚀。利用具有耐酸碱特性的玄武岩纤维替代钢纤维,并与聚丙烯纤维混掺,配制成混杂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通过电通量法进行抗渗性能试验,研究其抗渗性能的优劣性,得出混杂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的抗渗性能高于单掺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粉末混凝土 混杂纤维 抗渗性能 电通量 加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黏结性能试验分析
11
作者 王政 《河南建材》 2016年第5期30-,共1页
这里对活性粉末混凝土的黏结性能进行分析,并进行了钢筋与活性粉末混凝土的拔拉试验。通过对比两组不同掺量的钢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后发现:钢筋与粉末混凝土本身与普通钢筋混凝土相比具有较强的黏结性能,而随着钢纤维的掺量提升,能够有... 这里对活性粉末混凝土的黏结性能进行分析,并进行了钢筋与活性粉末混凝土的拔拉试验。通过对比两组不同掺量的钢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后发现:钢筋与粉末混凝土本身与普通钢筋混凝土相比具有较强的黏结性能,而随着钢纤维的掺量提升,能够有效提升活性粉末混凝土的抗拔拉黏结性能,抗拔性能较好,对混凝凝土在建筑领域的应用拓展具有广泛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纤维 活性粉末混凝土 黏结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纤维掺量对RPC流动性和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小森 程从密 庄玉海 《广东建材》 2021年第9期25-29,共5页
纤维增强活性粉末混凝土不仅要追求强度,更要考虑实际工作性能。通过对不同钢纤维掺量的活性粉末混凝土进行强度与坍落扩展度试验,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钢纤维掺量与坍落扩展度、强度和折压比的关系;拟合钢纤维掺量与强度、折压比的... 纤维增强活性粉末混凝土不仅要追求强度,更要考虑实际工作性能。通过对不同钢纤维掺量的活性粉末混凝土进行强度与坍落扩展度试验,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钢纤维掺量与坍落扩展度、强度和折压比的关系;拟合钢纤维掺量与强度、折压比的经验公式;结果表明适量的钢纤维掺量对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增强增韧效果显著,过大掺入钢纤维会造成拌和困难和抗压强度减小,综合流动性、强度、经济效益适宜钢纤维掺量为2.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纤维 活性粉末混凝土 强度 折压比 坍落扩展度 适宜钢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PC高温后抗折强度试验及红外检测 被引量:2
13
作者 贺一轩 杜红秀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15-617,共3页
试验控制聚丙烯纤维、玄武岩纤维体积掺量保持不变,绘制了不同钢纤维体积掺量RPC高温后抗压强度比、抗折强度的变化曲线,并采用红外无损检测技术分析照射时间对红外温升的影响,建立了RPC红外温升与受火温度、抗折强度之间的拟合曲线。... 试验控制聚丙烯纤维、玄武岩纤维体积掺量保持不变,绘制了不同钢纤维体积掺量RPC高温后抗压强度比、抗折强度的变化曲线,并采用红外无损检测技术分析照射时间对红外温升的影响,建立了RPC红外温升与受火温度、抗折强度之间的拟合曲线。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受火温度升高,混凝土抗压强度比、抗折强度呈下降趋势;混掺纤维RPC红外温升与受火温度、抗折强度具有线性关系,红外照射时间采用3 min为最佳照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粉末混凝土 高温 红外热像 力学性能 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