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粉旋流燃烧器掺混系数的研究与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赵伶玲 周强泰 赵长遂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3期95-99,共5页
以往作为衡量旋流燃烧器稳燃性能的指标通常有回流区的尺寸(长度和宽度)、回流量、煤粉浓度等参数,而对煤粉气流在炉内与回流区高温流体混合的早晚及混合强度未曾提及。该文提出了掺混系数这一新概念,用以衡量煤粉与高温回流烟气之间掺... 以往作为衡量旋流燃烧器稳燃性能的指标通常有回流区的尺寸(长度和宽度)、回流量、煤粉浓度等参数,而对煤粉气流在炉内与回流区高温流体混合的早晚及混合强度未曾提及。该文提出了掺混系数这一新概念,用以衡量煤粉与高温回流烟气之间掺混速度和掺混强度。应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得到扩流锥稳燃器、花瓣稳燃器和普通旋流燃烧器及花瓣燃烧器的流场,并对其掺混系数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同时给出了花瓣燃烧器和普通燃烧器在燃烧贫煤时55%负荷下的温度分布。研究得出掺混系数可以很好地反应回流区边界上的掺混程度,为旋流燃烧器的设计提供了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能动力工程 旋流燃烧器 掺混系数 稳燃 花瓣稳燃器 花瓣燃烧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安全门系统活塞风掺混系数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朱培根 徐万里 +2 位作者 刘军 涂江峰 田义龙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79-81,87,共4页
文章通过对地铁安全门系统与隧道气流的交换规律的研究,建立了物理模型,数学模型,通过合理的假设简化,利用CFD模拟手段,采用示踪气体的方法求解了可以表征地铁活塞风对车站热环境影响程度的掺混系数值。文中选取了三种不同高度的安全门... 文章通过对地铁安全门系统与隧道气流的交换规律的研究,建立了物理模型,数学模型,通过合理的假设简化,利用CFD模拟手段,采用示踪气体的方法求解了可以表征地铁活塞风对车站热环境影响程度的掺混系数值。文中选取了三种不同高度的安全门系统进行模拟比较,得到了其掺混系数的具体值,并利用掺混系数模拟计算了在不同安全门高度下的地铁空调系统能耗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门 地铁环控 掺混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SP粉尘二维输运方程中紊流掺混系数及边界条件的确定 被引量:2
3
作者 裴莹莹 郝文阁 +1 位作者 赵光玲 朱娜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41-144,共4页
求解电除尘器ESP(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电场粉尘输运方程中粉尘浓度分布时,确定紊流掺混系数及边界条件至关重要。根据紊流传质原理,推导出紊流掺混系数;通过雷诺数将电风影响引入紊流掺混系数,推导出紊流掺混系数随电晕线到极... 求解电除尘器ESP(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电场粉尘输运方程中粉尘浓度分布时,确定紊流掺混系数及边界条件至关重要。根据紊流传质原理,推导出紊流掺混系数;通过雷诺数将电风影响引入紊流掺混系数,推导出紊流掺混系数随电晕线到极板距离的增大而增大。极板附近存在具有一定厚度的层流边层。分析层流边层中荷电粒子迁移输运行为,得到极板处粉尘浓度变化规律,这可作为求解输运方程时极板处的边界条件。用Matlab程序求解输运方程。经验证,理论计算的数值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这表明本文所推导的紊流掺混系数和边界条件是正确的。本文使ESP收尘过程的理论研究更加深入,对提高ESP的收尘效率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防治工程 静电除尘器 紊流掺混系数 边界条件 电风 层流边界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移质垂线分布规律与影响因素研究
4
作者 练继建 吴峰 +1 位作者 刘昉 姚烨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共8页
针对传统扩散模型存在的不足,引入掺混长度系数模型,建立了悬移质垂线分布模型,探究了不同因素对悬移质垂线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实际掺混长度系数小于常用的假设值0.4时,采用假设值计算得出的含沙量结果偏大,反之偏小;含沙量增大会... 针对传统扩散模型存在的不足,引入掺混长度系数模型,建立了悬移质垂线分布模型,探究了不同因素对悬移质垂线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实际掺混长度系数小于常用的假设值0.4时,采用假设值计算得出的含沙量结果偏大,反之偏小;含沙量增大会加剧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含沙量垂线分布呈现“上小下大”的特征;粒径越大,泥沙沉速越大,大量泥沙分布在近底处,不易悬浮;流速越大,水流垂向紊动越强,床面与水面间的含沙量梯度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移质垂线分布 泥沙扩散系数 有限理论 长度系数 泥沙群体沉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SP电场中高质量浓度区粉尘气流的强制收集技术 被引量:6
5
作者 郝文阁 王宝军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22-425,共4页
针对目前电除尘器实际收尘效率偏低的问题,探讨了提高电除尘器收尘效率的相关措施.通过电场粉尘传输模型的数学解析和断面质量浓度实测,表明电场中粉尘分布存在质量浓度梯度,愈靠近极板质量浓度愈高.在电除尘器收尘极板末端用吸风口强... 针对目前电除尘器实际收尘效率偏低的问题,探讨了提高电除尘器收尘效率的相关措施.通过电场粉尘传输模型的数学解析和断面质量浓度实测,表明电场中粉尘分布存在质量浓度梯度,愈靠近极板质量浓度愈高.在电除尘器收尘极板末端用吸风口强制收集高质量浓度粉尘气流,对强制收集的高质量浓度粉尘气流采用高效布袋处理或循环至入口进行二级处理,可以显著降低电除尘器出口粉尘排放量.同时强制吸风可以显著改善由于振打清灰造成的粉尘二次飞扬.对等速吸风口流函数的分析,揭示出吸风高度与收尘效率之间的数学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尘排放 静电除尘器 收尘效率 紊流掺混系数 强制收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瓣稳燃器回流区的特性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赵伶玲 周强泰 赵长遂 《动力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79-382,共4页
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详细研究了花瓣稳燃器的回流区特性,给出了花瓣稳燃器回流区的三维立体形状图和回流区长度、宽度、回流量、最大回流速度等特性参数,并对衡量煤粉颗粒与高温回流烟气间掺混速度和掺混强度的掺混系数进行了分析;与普... 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详细研究了花瓣稳燃器的回流区特性,给出了花瓣稳燃器回流区的三维立体形状图和回流区长度、宽度、回流量、最大回流速度等特性参数,并对衡量煤粉颗粒与高温回流烟气间掺混速度和掺混强度的掺混系数进行了分析;与普通扩流锥稳燃器的回流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花瓣稳燃器的特殊设计能够形成多种回流区,对于旋流燃烧器燃烧低挥发分煤和低负荷运行具有良好的稳燃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机械工程 锅炉 燃烧器 花瓣稳燃器 回流区 掺混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9 MW高速煤粉燃烧器稳燃机理 被引量:3
7
作者 陈隆 王乃继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1069-1076,共8页
煤粉工业锅炉广泛应用于市政热力和工业园区,具有快速启停和调节负荷的优势。为了提高煤粉工业锅炉经济性,降低燃料成本,需要提高煤粉工业锅炉的燃料适应性。高速煤粉燃烧器作为煤粉工业锅炉的核心设备,目前其稳燃性能的研究主要围绕工... 煤粉工业锅炉广泛应用于市政热力和工业园区,具有快速启停和调节负荷的优势。为了提高煤粉工业锅炉经济性,降低燃料成本,需要提高煤粉工业锅炉的燃料适应性。高速煤粉燃烧器作为煤粉工业锅炉的核心设备,目前其稳燃性能的研究主要围绕工业试验开展。以29 MW高速煤粉燃烧器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稳燃机理,首先对电站锅炉燃烧器着火热公式进行修正,获得适合于煤粉工业的着火热计算公式,计算7种负荷下的一次风煤粉气流着火热;其次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6种工况下回流区变化情况并使用掺混系数分析高速煤粉燃烧器额定负荷燃烧混煤(工况f)时回流区边界上一次风和二次风混合情况;最后分析配置高速煤粉燃烧器的40 t/h蒸汽锅炉使用混煤和神府烟煤燃烧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高速煤粉燃烧器一次风煤粉气流着火热随着负荷的提高而提高,当负荷从35%提高到100%,使用神府烟煤和混煤的着火热分别为450~850 kW和650~1300 kW;高速煤粉燃烧器回流区大小与负荷变化关系不大,高负荷下燃烧器内的稳燃压力大于低负荷,55%和75%负荷时回流区靠近一次风管回流帽;随一次风逆喷距离与一次风管内径比(L/d)增加,工况f回流区边界掺混系数由负值逐渐增加到正值,说明高温烟气能够及时进入回流区,促进一次风气流加热升温,同时在回流区末端烟气流出边界,与二次风汇合,形成滞止区,生成值班火焰;工业试验表明锅炉中低负荷下燃用混煤能够稳定着火并燃烧,当二次风量超过20000 Nm/h时燃烧不稳定,因为值班火焰被冷风逐渐吹灭,燃烧器内稳燃循环被打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粉工业锅炉 高速煤粉燃烧器 着火热 回流区 掺混系数 值班火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没及非浸没刚性短植被群对异重流运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熊杰 袁野平 林颖典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85-294,共10页
利用一系列开闸式异重流水槽实验,研究不同刚性植被密度和高度的短植被群对异重流运动的影响.通过高速摄像机拍摄异重流的运动过程,利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得到局部流场结构.结果表明:异重流在流经短植被群时,存在半椭圆形和三角形两类轮... 利用一系列开闸式异重流水槽实验,研究不同刚性植被密度和高度的短植被群对异重流运动的影响.通过高速摄像机拍摄异重流的运动过程,利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得到局部流场结构.结果表明:异重流在流经短植被群时,存在半椭圆形和三角形两类轮廓;运动过程分为坍塌阶段和自相似阶段,并且植被可以显著促进异重流从坍塌阶段向自相似阶段的转换,但对坍塌阶段的头部速度影响不显著.当无量纲植被高度(植被高度与水深比值)为0.21,植被密度为18.0%时,异重流会同时沿着植被上方及植被间运动,植被上方的异重流密度较植被内大,因此会产生瑞利-泰勒不稳定性.此外,异重流在植被区域流动的掺混系数随头部位置而递减,且较无植被情况小.在流入浸没式植被后,异重流会以植被顶部为新的"底部边界",形成负涡度带,但植被顶端的异重流仍与环境水体发生掺混形成正涡度带.植被会减缓异重流运动速度,进而降低正涡度带的强度,并且植被密度与正涡度的抑制程度成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重流 短植被群 浸没式刚性植被 界面不稳定 掺混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