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掺氮石墨烯的溶剂热制备及对抗坏血酸氧化的电催化性能 被引量:4
1
作者 康辉 罗民 +3 位作者 梁斌 窦元运 梁森 丁肖怡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2607-2611,共5页
以Hummers方法制备的氧化石墨烯为前驱体,在乙二胺和水的混合溶剂热条件下(150℃,8h)合成了掺氮石墨烯(NG)。通过XRD、FT—IR、XPS和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掺氮石墨烯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通过溶剂热反应在石墨烯表面引入C... 以Hummers方法制备的氧化石墨烯为前驱体,在乙二胺和水的混合溶剂热条件下(150℃,8h)合成了掺氮石墨烯(NG)。通过XRD、FT—IR、XPS和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掺氮石墨烯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通过溶剂热反应在石墨烯表面引入C—N,N-H等含氮基团。乙二胺不仅能对氧化石墨烯进行部分还原,而且还能对其进行掺氮功能修饰。电化学阻抗谱研究表明,掺氮石墨烯(NG)的电子转移阻抗明显小于相同条件下水热还原制备的石墨烯,说明功能修饰石墨烯大大改善了电子转移速率。将掺氮石墨烯修饰电板应用于对抗坏血酸的电化学检测,检出限达1.0×10^-5~2.8×10^-2mol/L,最低检测限(3σ/slope)为1.7×10^-7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氮石墨烯(NG) 溶剂热合成 石墨修饰电极 电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氮石墨烯-铜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性能 被引量:7
2
作者 唐晓宁 邵姣婧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767-1772,共6页
采用水热法合成掺氮石墨烯(N/GN),通过超声辅助等体积浸渍法制备掺氮石墨烯-铜基催化剂(Cu-N/GN)。通过XRD、SEM、TEM、N2吸附脱附、XPS和XAES对催化剂的微观结构、形貌及元素组成进行表征,并考察Cu-N/GN对乙炔氢氯化反应的催化性能。... 采用水热法合成掺氮石墨烯(N/GN),通过超声辅助等体积浸渍法制备掺氮石墨烯-铜基催化剂(Cu-N/GN)。通过XRD、SEM、TEM、N2吸附脱附、XPS和XAES对催化剂的微观结构、形貌及元素组成进行表征,并考察Cu-N/GN对乙炔氢氯化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催化剂中铜颗粒尺寸较小、均匀分布于N/GN片层上,且铜含量较低(3.6%);Cu-N/GN对乙炔氢氯化反应的催化效果良好,乙炔转化率为68%,氯乙烯选择性为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炔氢氯化反应 掺氮石墨烯 铜基催化剂 超声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向制备不同尺寸的3D掺氮石墨烯及其表征
3
作者 李子庆 赫文秀 +2 位作者 张永强 刘斌 蒋梦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0-114,共5页
利用改进的Hummers方法经冷冻干燥制备氧化石墨(GO),通过温和磁力搅拌、普通超声和大功率超声3种剥离方式,经一步水热法合成了3D掺氮石墨烯。通过FT-IR、XRD、FESEM、EDS、Raman、XPS、TGA、AFM对样品的微观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 利用改进的Hummers方法经冷冻干燥制备氧化石墨(GO),通过温和磁力搅拌、普通超声和大功率超声3种剥离方式,经一步水热法合成了3D掺氮石墨烯。通过FT-IR、XRD、FESEM、EDS、Raman、XPS、TGA、AFM对样品的微观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通过不同的剥离方式可以得到不同形貌、不同尺寸、不同厚度、不同掺氮含量的掺氮石墨烯。温和磁力搅拌不会对片层结构有较大破坏,可制备微米级大尺寸掺氮石墨烯,厚度约为1.1 nm。在普通超声下,掺氮石墨烯片层开始产生孔状结构,厚度约为0.8 nm。在大功率超声波的空化效应作用下,片层剥离程度较普通超声更为明显,更易形成较小尺寸的3D多孔网络结构,厚度约为0.6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 磁力搅拌 超声剥离 不同尺寸 掺氮石墨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功率下微波制备掺氮石墨烯及其性能研究
4
作者 李子庆 赫文秀 +1 位作者 张永强 刘斌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4-88,共5页
利用改进的Hummers方法经冷冻干燥制备氧化石墨(GO),以尿素为还原剂和掺氮剂,二甲基亚砜为溶剂,通过改变微波功率合成掺氮石墨烯。利用FT-IR、XRD、SEM、EDS、Raman、XPS、AFM对样品形貌结构进行表征分析,通过循环伏安、交流阻抗、恒流... 利用改进的Hummers方法经冷冻干燥制备氧化石墨(GO),以尿素为还原剂和掺氮剂,二甲基亚砜为溶剂,通过改变微波功率合成掺氮石墨烯。利用FT-IR、XRD、SEM、EDS、Raman、XPS、AFM对样品形貌结构进行表征分析,通过循环伏安、交流阻抗、恒流充放电对样品进行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在微波功率600 W下得到的掺氮石墨烯,其掺氮量最高,达到7.64%,厚度为0.96 nm,片层为微米-纳米结构,在0.5 A/g电流密度下的比电容达到185 F/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基亚砜 尿素 微波法 掺氮石墨烯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氮石墨烯的制备及其修饰电极的电催化活性
5
作者 齐亚娥 官修帅 +2 位作者 许东坡 徐莉 任雪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4-46,共3页
以天然鳞片石墨为原料,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GO),然后以GO为碳源、水合肼为还原剂、氨水为氮源,用水热法制备了具有不同电催化活性的掺氮石墨烯(NG)。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和比表面分析的表征结果显示... 以天然鳞片石墨为原料,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GO),然后以GO为碳源、水合肼为还原剂、氨水为氮源,用水热法制备了具有不同电催化活性的掺氮石墨烯(NG)。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和比表面分析的表征结果显示,制得的NG晶格结构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表面褶皱和重叠增加,掺氮能提高石墨烯(Gr)的热稳定性、增大其比表面积。通过循环伏安法测试了NG修饰玻碳电极(NG/GCE)对对苯二酚(HQ)、邻苯二酚(CC)和间苯二酚(RC)的电催化活性。结果表明:掺氮能有效改善Gr的电化学性能,HQ、CC和RC在2.0mL氨水下所制NG/GCE上的电流强度分别是Gr修饰电极强度的6.5、5.1和2.5倍,且能实现对HQ、CC和RC三者的同时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氮石墨烯 氨水 修饰电极 电催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 α-Fe_2O_3/掺氮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及其储锂性能 被引量:9
6
作者 刘晓峰 米常焕 张文庆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42-250,共9页
针对α-Fe2O3负极在充放电过程中存在的体积膨胀及首次库伦效率低等主要问题,本文采用简单的水热法制备出具有三维多孔结构的α-Fe2O3/掺氮石墨烯(N-GNS)/碳纳米管(CNTs)复合材料。XRD,SEM,TEM及XPS等测试结果表明碳纳米管成功... 针对α-Fe2O3负极在充放电过程中存在的体积膨胀及首次库伦效率低等主要问题,本文采用简单的水热法制备出具有三维多孔结构的α-Fe2O3/掺氮石墨烯(N-GNS)/碳纳米管(CNTs)复合材料。XRD,SEM,TEM及XPS等测试结果表明碳纳米管成功插入到掺氮石墨烯片层间,暴露N-GNS表面的晶格缺陷,为α-Fe2O3晶体生长提供了大量成核位点。粒径大小为30~70 nm的α-Fe2O3颗粒均匀锚定于N-GNS/CNTs三维复合碳载体内进行高效储锂反应。电化学测试结果显示,这种三维复合结构有效改善了α-Fe2O3/GNS负极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氮石墨烯 锂离子电池 碳纳米管 Α-FE2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O_2/氮掺杂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左振民 谢志勇 +3 位作者 王乾 刘备 李向辉 黄启忠 《人工晶体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274-1282,共9页
采用温和的水热法在氧化石墨烯(GO)片层上原位生长纳米SnO_2颗粒,通过氨水调节体系pH值并对石墨烯进行掺氮,成功制备出了SnO_2/氮掺杂石墨烯(N-rGO)和SnO_2/石墨烯(rGO)纳米复合材料,并对它的电池和电催化性能进行研究。XRD和SEM等分析... 采用温和的水热法在氧化石墨烯(GO)片层上原位生长纳米SnO_2颗粒,通过氨水调节体系pH值并对石墨烯进行掺氮,成功制备出了SnO_2/氮掺杂石墨烯(N-rGO)和SnO_2/石墨烯(rGO)纳米复合材料,并对它的电池和电催化性能进行研究。XRD和SEM等分析结果表明,SnO_2颗粒均匀地分布在N-rGO和rGO表面,粒径分别为50 nm和100 nm左右。进一步的TEM结果表明,SnO_2颗粒是由更细小的粒径为5~7 nm SnO_2颗粒所组成的二次团聚体。半电池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100 mA/g电流密度下,SnO_2/N-rGO和SnO_2/rGO的可逆容量分别为901 m Ah/g、756 mAh/g,比同等条件下纯的纳米SnO_2高6.0和4.9倍;在2 A/g的高电流密度放电情况下,SnO_2/N-rGO和SnO_2/rGO的放电比容量分别可以达到619 mAh/g和511 mAh/g,表现出优异的倍率性能。电催化性能测试表明:SnO_2/N-rGO的催化活性要高于SnO_2/rGO,催化氧还原反应(ORR)主要按照四电子转移过程进行,为非铂催化剂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O2 掺氮石墨烯 二次团聚 负极材料 氧还原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负载Fe-N/C复合型氧还原催化剂 被引量:3
8
作者 李赏 李沛 +2 位作者 赵伟 康欢 潘牧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737-1742,共6页
采用浸渍法,以聚吡咯为配体,在合成过程中掺入氧化石墨烯,制备了具有三明治结构的NG/Fe-N/C复合型催化剂,通过石墨烯和Fe-N/C之间的协同效应,提高了复合型催化剂的氧还原活性和耐久性能.采用XRD,SEM,TEM和XPS等方法对催化剂的化学成分... 采用浸渍法,以聚吡咯为配体,在合成过程中掺入氧化石墨烯,制备了具有三明治结构的NG/Fe-N/C复合型催化剂,通过石墨烯和Fe-N/C之间的协同效应,提高了复合型催化剂的氧还原活性和耐久性能.采用XRD,SEM,TEM和XPS等方法对催化剂的化学成分、物理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氧化石墨烯的掺入质量分数为25%,热处理温度为800℃时,催化剂具有最佳氧还原活性.循环伏安加速测试表明,NG/Fe-N/C-25催化剂稳定性优于商业20%Pt/C催化剂.NG/Fe-N/C-25催化剂的氮含量为5.17%,其中,石墨氮和吡啶氮的含量分别占44.35%和32.66%,较高的石墨氮和吡啶氮含量使催化剂具有优良的氧还原反应(ORR)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聚吡咯 掺氮石墨烯 氧还原反应 稳定性 三明治结构NG/Fe-N/C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复合材料耦合PMS去除金橙G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郝尚斌 陈家斌 +3 位作者 黄天寅 肖雨涵 夏文君 张黎明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7-32,37,共7页
对Hummer法制备出的氧化石墨烯(GO)进行改性,得到掺氮石墨烯(N-rGO),将其作为活化剂,活化过一硫酸盐(PMS)降解偶氮染料金橙G(OG),对GO和N-rGO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发现改性后的石墨烯表面含氧官能团明显减少。N-rGO投加量为0.5g/L、n(P... 对Hummer法制备出的氧化石墨烯(GO)进行改性,得到掺氮石墨烯(N-rGO),将其作为活化剂,活化过一硫酸盐(PMS)降解偶氮染料金橙G(OG),对GO和N-rGO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发现改性后的石墨烯表面含氧官能团明显减少。N-rGO投加量为0.5g/L、n(PMS):n(OG)为1:20时,降解50min可使OG的脱色率达到96%,而不投加N-rGO相同时间内仅降解2%。初始pH对N-rGO/PMS体系降解OG有较大的影响,pH为7时效果为佳。紫外可见光谱中,OG于479nm和330nm处吸收峰减少,表明染料分子中的偶氮键和萘环结构断裂。N-rGO/PMS体系中染料得到一定程度的矿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 掺氮石墨烯 活化剂 过一硫酸盐 金橙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thanol-assisted direct synthesis of wafer-scale nitrogen-doped graphene for III-nitride epitaxial growth
10
作者 WEI Wen-ze GAO Xiang +4 位作者 YU Chao-jie SUN Xiao-li WEI Tong-bo JIA Li SUN Jing-yu 《新型炭材料(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78-687,共10页
Among the synthesis techniques for graphene,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D)enables the direct growth of graphene films on insulating substrates.Its advantages include uniform coverage,high quality,scalability,and compa... Among the synthesis techniques for graphene,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D)enables the direct growth of graphene films on insulating substrates.Its advantages include uniform coverage,high quality,scalability,and compatibility with industrial processes.Graphene is chemically inert and has a zero-bandgap which poses a problem for its use as a functional layer,and nitrogen doping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way to overcome this.Post-plasma treatment has been explored for the synthesis of nitrogen-doped graphene,but the procedures are intricate and not suitable for large-scale production.We report the direct synthesis of nitrogen-doped graphene on a 4-inch sapphire wafer by ethanol-assisted CVD employing pyridine as the carbon feedstock,where the nitrogen comes from the pyridine and the hydroxyl group in ethanol improves the quality of the graphene produced.Additionally,the types of nitrogen dopant produced and their effects on III-nitride epitaxy were also investigated,resulting in the successful illumination of LED devices.This work presents an effective synthesis strategy for the preparation of nitrogen-doped graphene,and provides a foundation for designing graphene functional layers in optoelectronic devi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II-nitride epitaxy Direct synthesis Ethanol-assisted CVD LED devices Nitrogen-doped graphe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