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掺杂钙银介孔氧化硅凝胶抗菌止血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陈于 李文锐 +3 位作者 徐灿 苏佳灿 李明 刘昌胜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13-518,共6页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掺杂钙银介孔氧化硅凝胶(m-SCA)抗菌止血材料.结果表明:m-SCA具有介孔结构,比表面积为416 m2/g,孔径在2 nm左右.高比表面积的m-SCA具有很好的凝血功能,能明显缩短血液的凝血酶原...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掺杂钙银介孔氧化硅凝胶(m-SCA)抗菌止血材料.结果表明:m-SCA具有介孔结构,比表面积为416 m2/g,孔径在2 nm左右.高比表面积的m-SCA具有很好的凝血功能,能明显缩短血液的凝血酶原时间(PT)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含少量银的m-SCA对其凝血性能没有明显影响,而m-SCA中的钙能促进凝血.含银0.02wt%的m-SCA无细胞毒性,对大肠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动物试验表明:m-SCA具有很好的止血性能,能阻止兔耳伤口的流血并缩短其流血时间.m-SCA是一种有很好应用前景的抗菌止血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银 掺杂 氧化硅凝胶 止血材料 抗菌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掺杂TiO_2纳米管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李静玲 陈文哲 +6 位作者 吴波 黄世震 林伟 李世平 曹小霞 翁晴 王敏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953-957,共5页
常压碱熔-水热法制备了银掺杂TiO2复合纳米管。氮吸附法测定其比表面积与原料相比,增加了2.3倍,达82m2/g。用XRD、TEM和XPS进行了表征。TiO2纳米管由锐钛矿相和金红石相组成,研究表明复合纳米管中银元素以金属银和氧化银状态共存。因长... 常压碱熔-水热法制备了银掺杂TiO2复合纳米管。氮吸附法测定其比表面积与原料相比,增加了2.3倍,达82m2/g。用XRD、TEM和XPS进行了表征。TiO2纳米管由锐钛矿相和金红石相组成,研究表明复合纳米管中银元素以金属银和氧化银状态共存。因长径比增大,其XRD衍射峰峰高和峰强均大幅度降低。UV-Vis吸收光谱显示,银掺杂TiO2复合纳米管的吸收光谱发生了红移,带边红移近40nm。这是因为在TiO2纳米管表面形成了肖特基结,TiO2禁带宽度之间形成了杂质能级,使其表观禁带宽度减小,有助于光生电子的迁移,减少电子-空穴复合;纳米管表面羟基氧(—OH)使其表面的酸性活性点增加,增强了价带中光生空穴的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熔 表征 掺杂 TIO2纳米管 红移 肖特基势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掺杂对低温烧结四元系陶瓷压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胡晓冰 李龙土 +1 位作者 左如忠 桂治轮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3-35,共3页
研究了微量银掺杂对多层压电陶瓷器件中使用的高性能低温烧结PMN-PNN-PZT(PMNNZT)基陶瓷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烧结后没有产生明显的新相,少量银掺杂促进了陶瓷的烧结,增强了PMNNZT陶瓷的铁电性。对其压电性能的影响比较显著,具... 研究了微量银掺杂对多层压电陶瓷器件中使用的高性能低温烧结PMN-PNN-PZT(PMNNZT)基陶瓷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烧结后没有产生明显的新相,少量银掺杂促进了陶瓷的烧结,增强了PMNNZT陶瓷的铁电性。对其压电性能的影响比较显著,具体表现为:微量的银掺杂增强了压电性能,但更多的银掺杂恶化了陶瓷的压电性能。该文解释为银掺杂影响了压电陶瓷材料的应变性能,从而进一步影响了压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 多层压电陶瓷器件 低温烧结 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掺杂TNA的光电性能及阻抗谱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田甜 田小亭 +2 位作者 周宏伟 白福全 王强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18,共5页
为深入研究银掺杂对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光电性能的影响,采用光沉积的方法对氧化钛纳米管阵列进行了掺银修饰,通过瞬态电流变化、短路电流开路电压测试、电化学阻抗谱等研究了掺银氧化钛纳米管阵列的光电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银粒子的引入能... 为深入研究银掺杂对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光电性能的影响,采用光沉积的方法对氧化钛纳米管阵列进行了掺银修饰,通过瞬态电流变化、短路电流开路电压测试、电化学阻抗谱等研究了掺银氧化钛纳米管阵列的光电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银粒子的引入能降低电子跃迁需要的激发能量,增加光生电子转移的途径,有效提高氧化钛纳米管阵列的光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 氧化钛纳米管 阻抗 光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银掺杂的ZnO/ZnSnO_3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6
5
作者 余长林 杨凯 +1 位作者 周轶 李立清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06期435-437,共3页
以Zn(NO3)2.6H2O和SnCl4.5H2O为原料,氨水为沉淀剂,利用沉淀-煅烧法结合光沉积法分别制备了ZnO、ZnSnO3、ZnO/ZnSnO3和Ag/ZnO/ZnSnO3单、双和3组分光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和X射线荧... 以Zn(NO3)2.6H2O和SnCl4.5H2O为原料,氨水为沉淀剂,利用沉淀-煅烧法结合光沉积法分别制备了ZnO、ZnSnO3、ZnO/ZnSnO3和Ag/ZnO/ZnSnO3单、双和3组分光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和X射线荧光光谱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该系列催化剂均具有较好的结晶性能,ZnSnO3属钙钛矿结构且纯度较高。ZnO、ZnSnO3和ZnO/ZnSnO3具有相近的禁带宽度,银的存在引起光吸收边一定程度的红移。紫外光(λ=365nm)光催化降解酸性橙Ⅱ测试表明,其光降解催化活性按ZnSnO3<ZnO<ZnO/ZnSnO3<Ag/ZnO/ZnSnO3的顺序递增。双组分和3组分催化剂表现出更高的光催化活性,其主要原因是异质结构和金属银粒子的存在提高了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效率,从而提高了光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淀法 ZnO/ZnSnO3 复合光催化剂 掺杂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掺杂介孔氧化铝抗菌剂的一步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4
6
作者 陈华军 席晓晶 丁梧秀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36-1041,共6页
以Al(NO_3)_3·9H_2O和AgNO_3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了介孔氧化铝纳米粒子(Mesoporous Al_2O_3NPs)和银掺杂介孔氧化铝纳米粒子(Mesoporous Ag/Al_2O_3NPs),通过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X射线荧光光谱(XRF)... 以Al(NO_3)_3·9H_2O和AgNO_3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了介孔氧化铝纳米粒子(Mesoporous Al_2O_3NPs)和银掺杂介孔氧化铝纳米粒子(Mesoporous Ag/Al_2O_3NPs),通过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X射线荧光光谱(XRF)、能量分散X射线衍射(EDX)和低温N2吸附-脱附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通过最低抑菌浓度和抑菌圈实验研究了材料的抗菌性能.XRD分析表明在介孔Ag/Al_2O_3NPs中Al_2O_3是唯一结晶相,Ag掺杂后,介孔Ag/Al_2O_3NPs晶格常数和半高峰宽增大,晶面间距[(111),(400)和(440)面]减小.FE-SEM形貌分析表明掺杂后的介孔Ag/Al_2O_3NPs颗粒直径减小而孔径增大.EDX和XRF分析表明介孔Ag/Al_2O_3NPs中O/Al摩尔比为1.5,与Al_2O_3NPs中O/Al摩尔比相同.综合XRD和XRF分析结果认为,Ag进入介孔Al_2O_3晶格间隙形成间隙固溶体.低温N2吸附-脱附分析表明掺杂后的介孔Ag/Al_2O_3NPs比表面积、孔体积和孔径增大.曝气抗菌实验结果表明介孔Ag/Al_2O_3NPs的抗菌机理是活性氧和金属银的协同作用.介孔Ag/Al_2O_3NPs对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和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明显的抗菌效果,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均为80μg/m L,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6 mm和24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 介孔氧化铝 革兰氏菌 抗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掺杂ZnO薄膜光电功能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段理 于晓晨 +1 位作者 王卓 樊小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132-135,142,共5页
近年来人们发现利用银掺杂方案能制备出导电性良好的p型ZnO薄膜,并能增强ZnO的紫外发光强度,还可以形成各种纳米微结构从而产生一些新的特性。这很可能为ZnO基光电器件的应用提供新思路。综述了几年来国内外在银掺杂ZnO薄膜的电学性质... 近年来人们发现利用银掺杂方案能制备出导电性良好的p型ZnO薄膜,并能增强ZnO的紫外发光强度,还可以形成各种纳米微结构从而产生一些新的特性。这很可能为ZnO基光电器件的应用提供新思路。综述了几年来国内外在银掺杂ZnO薄膜的电学性质、光学性质和结构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ZnO薄膜 P型 光电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掺杂对Bi_2O_3-ZnO-Nb_2O_5系陶瓷介电及熔融物性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魏建中 陈忍昌 +1 位作者 张良莹 姚喜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19-323,共5页
在BZN系陶瓷中,立方焦绿石结构的α相与低对称结构的β相是二个重要的基本物相,α相是熔点为1190℃的同成分熔融化合物,对应负温度系数,β相是转熔温度为1100℃的异成分熔融化合物,对应正温度系数,α相与β相接一定比... 在BZN系陶瓷中,立方焦绿石结构的α相与低对称结构的β相是二个重要的基本物相,α相是熔点为1190℃的同成分熔融化合物,对应负温度系数,β相是转熔温度为1100℃的异成分熔融化合物,对应正温度系数,α相与β相接一定比例组成(α+β)复相瓷料,得到CH组零温度系数.分别在α相、β相以及CH组复相瓷料中进行银掺杂,通过瓷料介电性能的研究,首次明确了银掺杂对α相、β相以及CH组复相瓷料介电性能的不同影响和影响程度,进一步研究银掺杂β相瓷料的熔融物性,结果表明银掺杂对瓷料熔融物性的影响是影响其介电性能的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 焦绿石结构 介电性能 溶融物性 陶瓷介质材料 氧化锌 氧化铋 五氧化二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掺杂聚L-精氨酸修饰电极同时测定芦丁和抗坏血酸 被引量:8
9
作者 刘根 孙登明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3-86,共4页
用循环伏安法制备银掺杂聚L-精氨酸修饰玻碳电极(Ag-PA/GCE),研究了芦丁和抗坏血酸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建立了芦丁和抗坏血酸同时测定的新方法。在pH=2.5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BS)中,于14.0mV·s-1的扫速下,芦丁产... 用循环伏安法制备银掺杂聚L-精氨酸修饰玻碳电极(Ag-PA/GCE),研究了芦丁和抗坏血酸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建立了芦丁和抗坏血酸同时测定的新方法。在pH=2.5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BS)中,于14.0mV·s-1的扫速下,芦丁产生一对氧化还原峰,其氧化峰电位为0.552V,还原峰电位为0.491V;抗坏血酸产生一个氧化峰,峰电位为0.281V。芦丁和抗坏血酸的△Epa=0.271V,用氧化峰不需分离可直接对芦丁和抗坏血酸进行同时测定,在最佳条件下,芦丁和抗坏血酸的线性范围分别5.0×10-7~2.0×10-5mol·L叫和2.5×10-5~5.0×10-3mol·-1,检出限分别为1.0×10-7mol·L-1和1.0×10-5mol·L-1。方法可用于复方芦丁片中芦丁和抗坏血酸的同时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 L-精氨酸 抗坏血酸 芦丁 化学修饰电极 循环伏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B_2在银掺杂钠基蒙脱土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测定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容 熊健 +2 位作者 朱伟琼 韩园园 何晓英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65-368,共4页
用循环伏安法和方波溶出伏安法研究了维生素B2(VB2)在银掺杂蒙脱土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pH=6.05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BS)中,VB2在银掺杂钠基蒙脱土修饰电极上发生的是受吸附-扩散混合控制的可逆电氧化-还原过程,转移的电子... 用循环伏安法和方波溶出伏安法研究了维生素B2(VB2)在银掺杂蒙脱土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pH=6.05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BS)中,VB2在银掺杂钠基蒙脱土修饰电极上发生的是受吸附-扩散混合控制的可逆电氧化-还原过程,转移的电子数n=2,传递系数α=0.3545、β=0.6455,电极的有效面积Aeff=7.11mm2,VB2在PBS中的扩散系数D=1.049×10-5 cm2/s。用方波溶出伏安法优化了测定参数,测定了浓度与峰电流的线性关系,VB2浓度在2.0×10-6~8.0×10-5 mol/L范围两者呈线性关系,检测限为5.0×10-7 mol/L,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4.5%~10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B2 掺杂蒙脱土 修饰电极 循环伏安法 方波溶出伏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掺杂聚L-酪氨酸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对尿酸的测定 被引量:2
11
作者 田相星 马伟 孙登明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53-656,共4页
利用循环伏安法将银和L-酪氨酸聚合修饰在玻碳电极表面,制成银掺杂聚L-酪氨酸(Ag-PLT/GCE)修饰电极,研究了尿酸在该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建立了循环伏安法测定尿酸的新方法。在pH=3.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扫描速率为100mV/s时,尿酸在该修... 利用循环伏安法将银和L-酪氨酸聚合修饰在玻碳电极表面,制成银掺杂聚L-酪氨酸(Ag-PLT/GCE)修饰电极,研究了尿酸在该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建立了循环伏安法测定尿酸的新方法。在pH=3.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扫描速率为100mV/s时,尿酸在该修饰电极上产生一氧化峰,Epa=0.637V(vs.Ag/AgCl)。用循环伏安法进行测定时,峰电流与尿酸浓度在8.0×10-7~1.0×10-5mol/L和1.0×10-5~1.0×10-4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3.0×10-7mol/L。方法用于尿样中尿酸的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 掺杂 L-酪氨酸 聚合物修饰电极 循环伏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掺杂聚谷氨酸修饰电极对抗坏血酸的催化氧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韩俊凤 方梦茹 +1 位作者 丁志恒 韩成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17-719,共3页
通过循环伏安法(CV)制备了银掺杂聚谷氨酸修饰玻碳电极(Ag/PGA/GCE),研究了抗坏血酸(AA)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Ag/PGA/GCE对AA的氧化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可显著降低AA的氧化电位,同时增强AA的氧化峰电流。利用该修饰... 通过循环伏安法(CV)制备了银掺杂聚谷氨酸修饰玻碳电极(Ag/PGA/GCE),研究了抗坏血酸(AA)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Ag/PGA/GCE对AA的氧化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可显著降低AA的氧化电位,同时增强AA的氧化峰电流。利用该修饰电极成功检测了药片中的AA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 谷氨酸 抗坏血酸 电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硫二元掺杂聚合氮化碳光催化快速降解四环素 被引量:5
13
作者 宋继梅 朱婉蓉 +3 位作者 汪旭乐 王文媛 杨捷 裴泽平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2-81,共10页
采用煅烧-沉积法制备了非金属硫(S)和单质银(Ag^(0))改性的g-C_(3)N_(4),对改性的催化剂进行了详细的表征.将改性的g-C_(3)N_(4)应用于光催化降解常用的抗生素——四环素,可见光下短短的28 min,就可将四环素完全降解.同时,也能快速完全... 采用煅烧-沉积法制备了非金属硫(S)和单质银(Ag^(0))改性的g-C_(3)N_(4),对改性的催化剂进行了详细的表征.将改性的g-C_(3)N_(4)应用于光催化降解常用的抗生素——四环素,可见光下短短的28 min,就可将四环素完全降解.同时,也能快速完全降解其他有机污染物,如(15 min)罗丹明B(RhB)、(12 min)甲基橙(MO)和(150 min)卡马西平(CBZ).合成催化剂的高效光催化性能主要归因于:g-C_(3)N_(4)氧化还原电位的调节、可见光利用率的提升、复合物比表面积的增大及电子-空穴的分离率的增强.活性物种捕获实验表明,·O_(2)^(-)是最主要的反应活性物种,提出了复合物光催化快速降解四环素反应可能的机制.此外,复合催化剂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率和结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_(3)N_(4) 掺杂 光催化剂 四环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掺杂甘氨酸膜电极对食品中V_C的选择性测定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美凤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84-187,共4页
利用循环伏安法(CV)制备了薄而稳定的银和甘氨酸聚合物膜修饰电极,研究了VC在此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建立了循环伏安法测定食品中VC的新方法。银和甘氨酸复合膜修饰电极对VC的电化学氧化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在pH 5.0磷酸盐缓冲溶液(PBS)... 利用循环伏安法(CV)制备了薄而稳定的银和甘氨酸聚合物膜修饰电极,研究了VC在此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建立了循环伏安法测定食品中VC的新方法。银和甘氨酸复合膜修饰电极对VC的电化学氧化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在pH 5.0磷酸盐缓冲溶液(PBS)中,氧化峰电流(ipa)与其浓度(c)在1.6×10-6~3.0×10-3mol/L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ipa=-8.48×10-7+0.023 c(mol/L),相关系数为0.999 9;检出限为1.2×10-7mol/L。银掺杂甘氨酸膜电极可以消除食品中一些共存物质如VA、柠檬酸和苹果酸等的干扰,修饰电极具有良好的灵敏度、选择性和稳定性,试验中用于辣椒中VC的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C 甘氨酸 掺杂 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控溅射制备银掺杂ZnO薄膜结构及光电性质研究
15
作者 段理 樊小勇 +1 位作者 于晓晨 倪磊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13-16,共4页
利用磁控溅射法在玻璃衬底上制备了银掺杂ZnO薄膜,通过改变制备条件生长了一系列样品,样品退火后呈现p型导电特性。测量了样品的结构特性、光学性质和电学性质,实验表明薄膜厚度与淀积时间、溅射功率分别呈近似线性关系;薄膜晶体质量随... 利用磁控溅射法在玻璃衬底上制备了银掺杂ZnO薄膜,通过改变制备条件生长了一系列样品,样品退火后呈现p型导电特性。测量了样品的结构特性、光学性质和电学性质,实验表明薄膜厚度与淀积时间、溅射功率分别呈近似线性关系;薄膜晶体质量随溅射功率、背景气压的增加而降低;退火过程是银元素形成受主的重要环节,且退火能有效提高薄膜晶体质量,改善薄膜的光学性质和电学性质。分析了这些影响的机理和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溅射 掺杂 P型ZNO薄膜 光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掺杂改性蒙脱土对苯酚吸附性能的研究
16
作者 熊健 李伟 +3 位作者 王鹏 白志勇 陈鹏 付昭浩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5期117-122,共6页
文章制备了银掺杂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改性蒙脱土(Ag/STAB-MMT),研究了Ag/STAB-MMT对苯酚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Ag/STAB-MMT对苯酚的吸附性能优于蒙脱土、STAB改性蒙脱土及银掺杂蒙脱土;在温度为20℃、p H=10.0、吸附时间为120min的条... 文章制备了银掺杂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改性蒙脱土(Ag/STAB-MMT),研究了Ag/STAB-MMT对苯酚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Ag/STAB-MMT对苯酚的吸附性能优于蒙脱土、STAB改性蒙脱土及银掺杂蒙脱土;在温度为20℃、p H=10.0、吸附时间为120min的条件下,吸附剂用量为2.5g/L时银掺杂改性蒙脱土对对苯酚的吸附率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改性蒙脱土 苯酚 吸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子离域与离子离域的协同作用调控银掺杂硒化钴纳米带的电解水性能
17
作者 庄林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4,共2页
面对目前传统化石能源的消耗及其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新型可再生能源愈发受到关注。氢能源作为一类新型清洁能源,在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与环境问题领域中具有巨大优势。电解水作为氢气来源的有效途径,其反应进程主要受制于阳极水电解析... 面对目前传统化石能源的消耗及其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新型可再生能源愈发受到关注。氢能源作为一类新型清洁能源,在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与环境问题领域中具有巨大优势。电解水作为氢气来源的有效途径,其反应进程主要受制于阳极水电解析氧反应较高的过电势。为降低反应壁垒,各类催化剂被用于析氧反应进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水 协同作用 电子离域 纳米带 掺杂 性能 硒化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掺杂L-脯氨酸修饰电极用于研究肾上腺素与DNA的相互作用
18
作者 武利顺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65-768,共4页
采用循环伏安方法将Ag^+与L-脯氨酸单体共聚合在玻碳电极表面制得银掺杂聚L-脯氨酸修饰电极,并应用该修饰电极研究了肾上腺素(EP)与双链DNA(dsDNA)之间的相互作用。试验发现:在pH 7.0磷酸盐缓冲溶液中,EP在修饰电板上有一个明显的氧化峰... 采用循环伏安方法将Ag^+与L-脯氨酸单体共聚合在玻碳电极表面制得银掺杂聚L-脯氨酸修饰电极,并应用该修饰电极研究了肾上腺素(EP)与双链DNA(dsDNA)之间的相互作用。试验发现:在pH 7.0磷酸盐缓冲溶液中,EP在修饰电板上有一个明显的氧化峰;当加入一定量的dsDNA后,EP的氧化峰电流明显下降。EP氧化峰电流的下降值(△i)与dsDNA的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呈线性关系;dsDNA与EP相互作用形成了分子比为1比2的复合物,两者的结合常数为4.56×1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素 DSDNA 相互作用 掺杂L-脯氨酸修饰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锌及银掺杂的氧化锌薄膜的紫外发光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凯鹏 杨碚芳 +2 位作者 严鸿维 傅正平 左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65-370,共6页
采用超声喷雾热解工艺,在Si(100)衬底上制备了ZnO薄膜,研究了衬底温度、喷雾速率、银掺杂对ZnO薄膜发光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沉积温度和喷雾速率能制备出具有良好结晶质量、强紫外发射、高紫外/可见发光强度比的ZnO薄膜.未掺... 采用超声喷雾热解工艺,在Si(100)衬底上制备了ZnO薄膜,研究了衬底温度、喷雾速率、银掺杂对ZnO薄膜发光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沉积温度和喷雾速率能制备出具有良好结晶质量、强紫外发射、高紫外/可见发光强度比的ZnO薄膜.未掺杂样品中,在沉积温度为500℃、喷雾速率为0.15mL/min条件制备的ZnO薄膜的近带边紫外发光性能最好,其紫外/可见发光强度比能够达到470.低浓度的银掺杂可以进一步提高ZnO的紫外发光性能,掺杂3%浓度的Ag可以使ZnO的紫外/可见发光强度比达到700.但过高浓度的掺杂反而会降低紫外发光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薄膜 超声喷雾热解法 光致发光 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掺杂二氧化钛/活性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付勇 徐文奇 +3 位作者 赵强 冉瑞泉 李军 金央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7-122,共6页
为提高二氧化钛/活性炭(AC)复合材料对可见光的利用率,基于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银掺杂的二氧化钛/活性炭复合光催化剂。利用一系列测试方法对光催化剂进行了表征,通过亚甲基蓝(MB)和Cr(Ⅵ)废水的降解效果研究了其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掺... 为提高二氧化钛/活性炭(AC)复合材料对可见光的利用率,基于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银掺杂的二氧化钛/活性炭复合光催化剂。利用一系列测试方法对光催化剂进行了表征,通过亚甲基蓝(MB)和Cr(Ⅵ)废水的降解效果研究了其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掺杂银的材料,吸附性能和可见光下的光催化性能均得到提升。在材料投加量为400 mg/L情况下,银-二氧化钛/AC复合光催化剂在30 min内对10 mg/L MB溶液的降解率达到98.55%,在60 min内对20 mg/L MB溶液、10 mg/L Cr(Ⅵ)溶液的降解率分别达到76.92%和53.90%;与未掺杂的材料相比,降解率分别提升了14%、47%、137%。这是由于Ag纳米颗粒可以有效地俘获价带电子,减少电子空穴的复合,从而提高了光催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 二氧化钛 活性炭 可见光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