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掺杂稀土元素对Ni(OH)_2晶格的影响
1
作者 黄灿兴 尹艳红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3期41-44,共4页
研究了稀土元素 L a掺杂对 Ni( OH) 2 晶格的影响 ,发现通过掺杂 ,改变了 Ni( OH) 2 晶格常数 ,降低了Ni2 +的局域能级 ,引入了大量的正缺陷 ,相对于未掺杂晶体 ,其 OH-的数量增多 ,增大了质子扩散的几率 ,因而提高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
关键词 均匀络合共沉淀法 电极 比容量 MH/NI电池 氢氧化镍晶格 掺杂 掺杂稀土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元素Gd^(3+)掺杂YBaCo_(4)O_(7+δ)纳米粉体制备及其氧吸附/脱附性能
2
作者 余四豪 陈铃 +2 位作者 王娇 郝好山 刘少辉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36-4141,共6页
工作温度低、性能良好且稳定的氧吸附/脱附材料在氧气分离技术、燃料电池电极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为了提升材料的氧吸附/脱附性能,采用溶胶-凝胶法成功合成了不同浓度稀土元素Gd^(3+)掺杂YBaCo_(4)O_(7+δ)氧吸附纳米材料。通过... 工作温度低、性能良好且稳定的氧吸附/脱附材料在氧气分离技术、燃料电池电极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为了提升材料的氧吸附/脱附性能,采用溶胶-凝胶法成功合成了不同浓度稀土元素Gd^(3+)掺杂YBaCo_(4)O_(7+δ)氧吸附纳米材料。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及热重分析等手段,系统地探究了稀土元素Gd^(3+)掺杂浓度对YBaCo_(4)O_(7+δ)纳米粉体的微观形态、晶体结构及其氧吸附/脱附特性的影响。实验测试结果发现,在较低掺杂浓度水平下,稀土元素Gd^(3+)掺杂对Y_(1-x)Gd_(x)BaCo_(4)O_(7+δ)纳米粉体的微观形貌影响较小,掺杂前后纳米粉体的形貌均为球形,粉体尺寸介于200~350 nm。稀土元素Gd^(3+)可以进入YBaCo_(4)O_(7+δ)晶格,掺杂前后Y_(1-x)Gd_(x)BaCo_(4)O_(7+δ)均保持为单相114结构。在氧吸附/脱附性能方面,与YBaCo_(4)O_(7+δ)相比,Y_(0.6)Gd_(0.4)BaCo_(4)O_(7+δ)纳米粉体的氧吸附变化率从1.73%显著提高到了4.22%。这表明Gd^(3+)的加入能有效增强YBaCo_(4)O_(7+δ)纳米材料的氧吸附能力。此外,在N2/O_(2)气体环境的循环变换下,Y_(0.6)Gd_(0.4)BaCo_(4)O_(7+δ)展现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Gd^(3+)掺杂对YBaCo_(4)O_(7+δ)纳米材料氧吸附性能的提升,可归结为其优化了材料内部的氧气存储空间,从而促进了氧离子的吸附与释放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BaCo_(4)O_(7+δ) 氧吸附/脱附性能 稀土元素掺杂 纳米粉体 微观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元素掺杂长余辉发光材料研究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67
3
作者 李成宇 苏锵 邱建荣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9-27,共9页
介绍了长余辉材料的历史和近几年的发展。对长余辉材料中的一些问题 ,如余辉机理等进行了总结和探讨。从稀土元素变价化学的角度出发讨论了稀土离子在长余辉材料中的作用 ,介绍了长余辉材料设计的一些想法。提出了对长余辉材料今后发展... 介绍了长余辉材料的历史和近几年的发展。对长余辉材料中的一些问题 ,如余辉机理等进行了总结和探讨。从稀土元素变价化学的角度出发讨论了稀土离子在长余辉材料中的作用 ,介绍了长余辉材料设计的一些想法。提出了对长余辉材料今后发展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掺杂 发光材料 长余辉材料 稀土离子 变价化学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元素掺杂上转换纳米材料在卫生分析领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程娇娇 孟佩俊 +6 位作者 彭微 张凌燕 靳敏 李淑荣 梁青青 张丽萍 罗利霞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52-258,共7页
稀土元素掺杂上转换纳米材料(REEs-UCNPs)作为新兴一代的荧光纳米探针,具备反斯托克斯发光的独特转换性质,具有光学/化学稳定性好、荧光寿命长、激发光生物组织穿透深度大,且对组织损伤小等显著优点,近年来在卫生分析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稀土元素掺杂上转换纳米材料(REEs-UCNPs)作为新兴一代的荧光纳米探针,具备反斯托克斯发光的独特转换性质,具有光学/化学稳定性好、荧光寿命长、激发光生物组织穿透深度大,且对组织损伤小等显著优点,近年来在卫生分析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获得了广泛的关注。本文重点综述了REEs-UCNPs对卫生样品中金属离子、有机小分子、激素、生物毒素、活性氧自由基和生物大分子等分析检测的最新研究成果及进展,展望了REEs-UCNPs进一步的研究开发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掺杂上转换纳米材料 卫生分析 金属离子 有机化合物 活性氧自由基 生物大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元素掺杂TiO_2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朱晓东 王尘茜 +3 位作者 雷佳浩 文桂岚 易倩 冯威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16,共4页
TiO_2由于其优异的光电性能在环境保护、太阳能电池、抗菌抑菌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而纯TiO_2因为太阳能利用率较低以及光生电子空穴对较快的复合使其性能不能得到充分发挥。稀土元素掺杂能减小禁带宽度以及捕获光生电子或空穴,使光... TiO_2由于其优异的光电性能在环境保护、太阳能电池、抗菌抑菌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而纯TiO_2因为太阳能利用率较低以及光生电子空穴对较快的复合使其性能不能得到充分发挥。稀土元素掺杂能减小禁带宽度以及捕获光生电子或空穴,使光催化性能以及光电转换效率提高。综述了近年来稀土元素单掺杂、稀土元素共掺杂TiO_2的制备以及研究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 稀土元素掺杂 光催化性能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掺杂CeO_(2)的合成及其CMP性能研究
6
作者 袁帅 方杨飞 +1 位作者 杨向光 张一波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5-41,158,共8页
CeO_(2)作为一种常用的稀土抛光粉,其抛光性能十分优异,但在现有的抛光研究中,平衡材料去除速率(MRR)和表面粗糙度(Ra)两者的关系一直是重点与难点。为探究这一问题,采用溶剂热法合成形貌规整、粒径较为均一、分散性良好的球形CeO_(2),... CeO_(2)作为一种常用的稀土抛光粉,其抛光性能十分优异,但在现有的抛光研究中,平衡材料去除速率(MRR)和表面粗糙度(Ra)两者的关系一直是重点与难点。为探究这一问题,采用溶剂热法合成形貌规整、粒径较为均一、分散性良好的球形CeO_(2),并对其进行Pr、Y等稀土元素的掺杂,研究稀土元素掺杂对氧空位形成的改变,以及引起的Ce^(3+)比例的变化对抛光性能的影响。根据材料表面Ce^(3+)的含量,与CMP抛光实验结合,结果显示Ce^(3+)含量较高的抛光磨料对硅片的抛光效果更好,其中Pr掺杂的CeO_(2)磨料,MRR高达445.71 nm/min,抛光后硅片的平均粗糙度(Ra)为1.23 nm,Pr元素的掺杂能够改变Ce基抛光粉表面的化学状态,进而影响抛光过程。通过对氧化铈形貌、粒径及表面Ce的化学状态的调控,稀土元素掺杂后的CeO_(2)抛光粉具有较快的材料去除速率和较好的表面粗糙度,该研究可为开发高性能氧化铈基抛光粉提供一定的理论及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O_(2) 溶剂热法 CMP 稀土元素掺杂 Ce表面化学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金属Dy掺杂TiO_2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孔雀石绿降解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高航 高梅 +2 位作者 李松田 马威 吴晓兵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889-1891,1896,共4页
采用稀土元素掺杂法制备改性的二氧化钛,以改善非均相光催化的氧化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在掺杂镝元素之后,产物的吸收光谱发生了红移,在可见光作用下,可以有效地促进孔雀石绿的氧化脱色。引入掺杂型光催化剂Dy3+-Ti O2后,可降低光氧化体... 采用稀土元素掺杂法制备改性的二氧化钛,以改善非均相光催化的氧化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在掺杂镝元素之后,产物的吸收光谱发生了红移,在可见光作用下,可以有效地促进孔雀石绿的氧化脱色。引入掺杂型光催化剂Dy3+-Ti O2后,可降低光氧化体系所需的能量,提高光解效率。以孔雀石绿溶液作为模拟废水,考察了Dy3+离子掺杂量、底物浓度等因素的影响,确定了优化的实验条件:在孔雀石绿的浓度为20 mg/L,稀土元素Dy掺杂量为1.5%(摩尔比)时,反应150 min后孔雀石绿脱色率达到6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掺杂 二氧化钛 光催化 孔雀石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和复合稀土六硼化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刘丹敏 石峰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69-877,共9页
稀土六硼化物(rare earth hexaboride,REB_(6))作为热电子发射阴极材料已经应用于各种电子发射器件中,技术的发展对REB_(6)单晶阴极材料的电子发射和力学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掺杂稀土元素能改善发射性能,加入过渡族金属二硼化物(trans... 稀土六硼化物(rare earth hexaboride,REB_(6))作为热电子发射阴极材料已经应用于各种电子发射器件中,技术的发展对REB_(6)单晶阴极材料的电子发射和力学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掺杂稀土元素能改善发射性能,加入过渡族金属二硼化物(transition metal boride,TMB_(2))形成共晶复合材料可以提高力学性能.采用区域熔炼法制备的掺杂REB_(6)单晶和REB_(6)与TMB_(2)定向凝固共晶复合材料都是极具应用前景的大尺寸阴极材料.首先,总结了二元REB_(6)的晶体结构和热发射性能,包括晶体取向和稀土元素对REB_(6)单晶热发射性能的影响.然后,综述了掺杂和复合REB_(6)的研究进展,重点总结了材料的性能,从实验和计算结果出发探讨了影响性能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六硼化物 稀土元素掺杂 定向凝固 共晶复合材料 热电子发射性能 阴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Ce共掺杂锐钛矿TiO_(2)的缺陷形成能和电子结构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谭敏 方志杰 +1 位作者 王栋 张金省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66-172,共7页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的第一性原理研究了稀土元素La、Ce共掺杂锐钛矿相TiO_(2)的缺陷形成能,缺陷电荷转变能级以及电子结构.研究发现,富氧状态下La、Ce掺杂以及La-Ce共掺的缺陷形成能均为负值,而贫氧状态下La、Ce掺杂形成能为正,表明La、C...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的第一性原理研究了稀土元素La、Ce共掺杂锐钛矿相TiO_(2)的缺陷形成能,缺陷电荷转变能级以及电子结构.研究发现,富氧状态下La、Ce掺杂以及La-Ce共掺的缺陷形成能均为负值,而贫氧状态下La、Ce掺杂形成能为正,表明La、Ce的掺杂TiO_(2)只能在氧气氛制备条件下进行;替代Ti掺杂缺陷电荷转变能级计算结果表明:0/1-的缺陷电荷转变能级分别位于VBM上面0.522 eV及2.440 eV处;与纯锐钛矿相TiO_(2)相比,La、Ce单掺杂以及La-Ce共掺杂均能减小TiO_(2)的禁带宽度,但共掺杂体系的禁带宽度更窄,因此共掺杂体系将更有利于提高TiO_(2)对可见光的响应能力和光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_(2) 稀土元素掺杂 第一性原理 缺陷形成能 转变能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掺杂Pb(Mg_(1/3)Nb_(2/3))O_(3)-PZT压电陶瓷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汪跃群 项光磊 高亮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33-1439,共7页
本文通过一步反应合成法制备了铌镁-锆钛酸铅(Pb(Mg_(1/3) Nb_(2/3))O_(3)-Pb(Zr,Ti)O_(3),PMN-PZT)压电陶瓷,研究了稀土元素钐(Sm)掺杂对PMN-PZT(x%(摩尔分数)Sm-PMN-PZT)结构与电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得到了具有高压电性、高机电耦合系... 本文通过一步反应合成法制备了铌镁-锆钛酸铅(Pb(Mg_(1/3) Nb_(2/3))O_(3)-Pb(Zr,Ti)O_(3),PMN-PZT)压电陶瓷,研究了稀土元素钐(Sm)掺杂对PMN-PZT(x%(摩尔分数)Sm-PMN-PZT)结构与电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得到了具有高压电性、高机电耦合系数和高居里温度的压电陶瓷。当x=2.0时,压电常数d_(33)=611 pC/N,机电耦合系数k_(p)=0.68,介电损耗tanδ=1.65%,相对介电常数ε_(r)=2650,居里温度T_(C)=283℃。测试压电陶瓷电致应变性能,在3 kV/mm下单极电致应变达到0.20%,显示出其大应变材料的特征。结果表明,Sm掺杂PMN-PZT压电陶瓷具有优异的综合电学性能,有望在换能器、传感器以及致动器等领域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N-PZT压电陶瓷 稀土元素掺杂 压电性能 机电耦合系数 居里温度 大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中合成M_2B_4O_7∶Eu^(3+)(M=Na,K)荧光体及其性质表征 被引量:10
11
作者 刘晓瑭 石春山 +3 位作者 谢德民 庄国雄 梁慧影 杨丹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789-1792,共4页
以 M2 B4 O7( M=Na,K)为基质 ,在空气中掺杂稀土元素 Eu3+ 得到了 Na2 B4 O7∶ Eu3+ 和 K2 B4 O7∶ Eu3+荧光体 .探讨了体系的烧结条件和荧光性质 ,分析了晶体的结构 .结果表明 ,虽然两种体系的最佳合成条件不同 ,但是体系中都同时存在 ... 以 M2 B4 O7( M=Na,K)为基质 ,在空气中掺杂稀土元素 Eu3+ 得到了 Na2 B4 O7∶ Eu3+ 和 K2 B4 O7∶ Eu3+荧光体 .探讨了体系的烧结条件和荧光性质 ,分析了晶体的结构 .结果表明 ,虽然两种体系的最佳合成条件不同 ,但是体系中都同时存在 [BO4 ]和 [BO3]结构 ;稀土离子 Eu3+ 的发光以电偶极跃迁5D0 -7F2 为主 ,处于非中心对称的格位上 ,并且可以很好地存在于基质中 ,Na2 B4 O7∶Eu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酸盐掺杂稀土元素 铕离子 发光材料 烧结条件 晶体结构 荧光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俘获材料CaS:Eu,Sm红外上转换光衰减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黄丽清 赵军武 王永昌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25-228,共4页
根据电子俘获机制 ,提出了CaS :Eu ,Sm红外上转换发光的衰减模型 ,建立了速率方程并进行了初步的求解 ,其解具有三级指数衰减的形式 .从实验上测定了Cas :Eu ,Sm在不同温度下的红外上转换光衰减特性 ,对实验结果进行了非线性拟合 。
关键词 电子俘获材料 CaS:Eu Sm 红外上转换 上转换光衰减特性 发光 光存储 碱土金属硫化物 稀土元素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Si_2MnREB弹簧钢中的碳硼化相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西南 刘小兵 《长沙水电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年第4期63-65,共3页
使用X射线衍射和电子探针微区分析方法对 6 0Si2 MnREB弹簧钢中的碳硼相进行了综合分析 .当样品中的硼含量超过 0 .0 0 3% ,在 85 0℃淬火后 ,沿奥氏体晶界出现不连续的Fe2 3 (B ,C)网 ,使材质变脆 .95 0℃正火后 ,晶界仅有少量粒状Fe3 ... 使用X射线衍射和电子探针微区分析方法对 6 0Si2 MnREB弹簧钢中的碳硼相进行了综合分析 .当样品中的硼含量超过 0 .0 0 3% ,在 85 0℃淬火后 ,沿奥氏体晶界出现不连续的Fe2 3 (B ,C)网 ,使材质变脆 .95 0℃正火后 ,晶界仅有少量粒状Fe3 (B ,C)相存在 .研究了这两种碳硼相的析出与转变机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硼相 析出规律 不稳定相 点阵常数 弹簧钢 60Si2MnREB钢 锰化硅 稀土元素掺杂 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新专利文摘
14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74-574,共1页
关键词 专利文摘 烯烃聚合反应 掺杂稀土元素 制备方法 抗冲改性剂 介孔分子筛 基质材料 聚氯乙烯 核壳结构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大学研制纳米薄膜放大光纤
15
作者 化信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0-90,共1页
近日,由上海大学王廷云课题组提出了一种新型光纤。目前使用的放大光纤都是掺杂稀土放大光纤,即在光纤的纤芯掺杂稀土元素实现光信号放大。
关键词 光信号放大 新型光纤 上海大学 纳米薄膜 掺杂稀土元素 课题组 纤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亮度红色发光材料
16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2004年第5期390-390,共1页
关键词 红色发光材料 日本名古屋大学 稀土元素掺杂 氧化锡晶体 发光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化学
17
《中国光学》 CAS 2004年第3期102-103,共2页
O644.1 2004032380 稀土元素掺杂对纳米TiO<sub>2</sub>光催化剂性能的影响=Influence of transition elements dopant on the photocatalytic activites of nanometer TiO<sub>2</sub>[刊,中]/冯良荣(中科院... O644.1 2004032380 稀土元素掺杂对纳米TiO<sub>2</sub>光催化剂性能的影响=Influence of transition elements dopant on the photocatalytic activites of nanometer TiO<sub>2</sub>[刊,中]/冯良荣(中科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吕绍洁…∥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4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活性 光催化降解 光化学 光催化剂 复合纳米微粒 功能材料 稀土元素掺杂 制备 研究进展 催化剂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