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近简并三波混频研究半导体掺杂玻璃的非谐振三阶非线性 被引量:1
1
作者 檀慧明 席淑珍 +2 位作者 李磊 G.P.Banfi D.Fortusini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1996年第6期530-536,共7页
用近简并三波混频实验方法对半导体CdS_(0.4)Se_(0.6)掺杂玻璃在非谐振透明区的三阶光学非线性进行了研究.该实验消除了由于双光子吸收光生载流子的非线性折射产生的五阶非线性效应,仅获得速度快的三阶光学非线性响... 用近简并三波混频实验方法对半导体CdS_(0.4)Se_(0.6)掺杂玻璃在非谐振透明区的三阶光学非线性进行了研究.该实验消除了由于双光子吸收光生载流子的非线性折射产生的五阶非线性效应,仅获得速度快的三阶光学非线性响应。研究结果表明,在非谐振透明区,CdS_(0.4)Se_(0.6)掺杂玻璃的三阶非线性极化率并不比它的基底玻璃大很多.量子尺寸效应没有有意义地提高掺杂玻璃中CdS_(0.4)Se_(0.6)微晶的三阶非线性极化率,即使较小激子吸收峰的出现也没有发现明显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光学 半导体掺杂玻璃 简并 三波混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PS研究吖啶橙掺杂玻璃 被引量:1
2
作者 席淑珍 李磊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1995年第2期20-24,共5页
采用低温熔融法制备了磷酸盐基质玻璃及掺杂有机染料吖啶橙的有机/无机玻璃复合材料。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试研究了两类玻璃的结构特性。F_(Is)的XPS谱为双峰,说明玻璃中的F以两种键合状态存在。高能峰在68... 采用低温熔融法制备了磷酸盐基质玻璃及掺杂有机染料吖啶橙的有机/无机玻璃复合材料。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试研究了两类玻璃的结构特性。F_(Is)的XPS谱为双峰,说明玻璃中的F以两种键合状态存在。高能峰在687.0~687.2ev,属于P-F键;低能峰位于684.6~684.7ev,属于M-F键(M=Sn ̄2+和或Pb ̄2+)。O_is谱给出了桥氧(BO)和非桥氧(NBO)的相对含量。有机染料吖啶橙掺杂到基质玻璃中后,F_(Is)谱中P-F键的相对含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光电子能谱 吖啶橙掺杂玻璃 结构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铋掺杂玻璃材料近红外荧光特性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赵彦钊 高乐文 +1 位作者 古先文 郭文姬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1-33,共3页
铋离子是继过渡金属离子和稀土离子之后,发现的第三类近红外波段激活离子,在先进的光学通讯、医学和天文学等方面有极大的应用潜力。铋离子掺杂玻璃的近红外荧光性能与发光机理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铋掺杂玻璃材料近红外... 铋离子是继过渡金属离子和稀土离子之后,发现的第三类近红外波段激活离子,在先进的光学通讯、医学和天文学等方面有极大的应用潜力。铋离子掺杂玻璃的近红外荧光性能与发光机理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铋掺杂玻璃材料近红外荧光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玻璃氧化物组成和制备工艺对玻璃近红外荧光性能的影响,以及影响性能机理的推测;并展望了铋掺杂玻璃材料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玻璃 近红外荧光 玻璃氧化物组成 制备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导体微晶掺杂玻璃的制备方法及其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能探讨
4
作者 周学东 刘浩 +1 位作者 刘启明 赵修建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8-20,共3页
在外部电场诱导下,半导体微晶掺杂玻璃具有与玻璃和晶体所不同的优良的光学性能。概述了几种半导体微晶掺杂玻璃的制备方法,分析了其掺杂机理,并由此讨论了采用这些方法制备的半导体微晶掺杂玻璃的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能。
关键词 半导体微晶掺杂玻璃 制备方法 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Ⅱ-Ⅵ族量子点掺杂玻璃的光学性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夏梦玲 刘超 +1 位作者 赵修建 韩建军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41-549,共9页
由于量子限域效应,尺寸可调的Ⅱ-Ⅵ族量子点掺杂玻璃在光学滤波片、非线性光学器件上的应用已经被广泛研究。玻璃中量子点的光学性质主要由量子点的尺寸、表面状态和周围基质环境决定,通过提高Se/Cd比可以有效地对量子点的表面缺陷进行... 由于量子限域效应,尺寸可调的Ⅱ-Ⅵ族量子点掺杂玻璃在光学滤波片、非线性光学器件上的应用已经被广泛研究。玻璃中量子点的光学性质主要由量子点的尺寸、表面状态和周围基质环境决定,通过提高Se/Cd比可以有效地对量子点的表面缺陷进行钝化,实现CdSe量子点的本征发光;进一步调整热处理制度可以促进Zn离子扩散进入CdSe量子点表面,形成CdSe/Cd_(1-x)Zn_xSe核壳结构,使得缺陷发光几乎完全猝灭,从而提高量子点的荧光量子效率;在玻璃中原位合成的CdS/ZnS核壳结构量子点的荧光量子效率可达到53%。随着基础研究中玻璃中Ⅱ-Ⅵ族量子点荧光效率的不断提高,发光二极管(LED)等小型发光器件的制造成为可能。为了满足实际需要,建立核壳结构中量子点表面钝化机理模型,进一步优化量子点荧光效率是下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Ⅵ族量子点掺杂玻璃 荧光调控 核壳结构量子点 量子效率 发光二极管( LED) light EMITTING DIODE (LE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_xHg_(1-x)Te/SiO_2固溶体微晶掺杂玻璃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的 被引量:1
6
作者 赵青春 张良莹 姚熹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1995年第6期492-497,共6页
本文首次报道了对采用溶胶凝胶和原位生长工艺制备的Cd_xHg_(1-x)Te/SiO_2固溶体微品掺杂玻璃进行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实验研究及其结果。利用回返式简并四波混频技术,测得该固溶体掺杂玻璃的三阶非线性极化率的值为... 本文首次报道了对采用溶胶凝胶和原位生长工艺制备的Cd_xHg_(1-x)Te/SiO_2固溶体微品掺杂玻璃进行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实验研究及其结果。利用回返式简并四波混频技术,测得该固溶体掺杂玻璃的三阶非线性极化率的值为10 ̄(-12)esu量级。此结果比纯SiO_2基体提高了2个数量级。表明该固溶体掺杂玻璃三阶非线性明显增强,在同样条件下,测得CS_2的三阶非线性极化率x(3)为(1.7±0.2)×10 ̄(-12)esu,与国际上报道完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极化率 固溶体 微晶掺杂玻璃 光学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宽带发光铋掺杂玻璃及光纤的研究进展(特邀) 被引量:2
7
作者 陈为为 邱建荣 董国平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5-42,共18页
自诺贝尔奖获得者高锟提出可用玻璃光纤代替传统电缆传输线,利用光波导传输光信号的方法来实现信息传输以来,人们就一直致力于优化现有光纤的性能和探索新的光纤激光介质材料。目前,用于光通信系统的光纤激光器和光放大器的增益光纤多... 自诺贝尔奖获得者高锟提出可用玻璃光纤代替传统电缆传输线,利用光波导传输光信号的方法来实现信息传输以来,人们就一直致力于优化现有光纤的性能和探索新的光纤激光介质材料。目前,用于光通信系统的光纤激光器和光放大器的增益光纤多见于稀土离子掺杂玻璃光纤,然而稀土离子固有的f-f跃迁导致较窄的传输带宽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剧增的网络数据传输需求。铋(Bi)离子是继过渡金属离子、稀土离子后的第三类激活离子,是激光材料领域发展的新方向。目前,Bi掺杂玻璃光纤已经在1150~1550 nm和1600~1800 nm范围内实现了激光输出和光信号放大。这充分说明了Bi掺杂玻璃光纤有望解决现有数据传输能力不足的问题,成为新一代光纤激光器和放大器的增益材料。因此,文中主要介绍Bi掺杂玻璃和光纤的研究进展,分析Bi掺杂玻璃及光纤材料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宽带 红外发光 Bi掺杂玻璃 Bi掺杂光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S_xSe_(1-x)半导体微晶掺杂玻璃在抗共振环APM激光器中不能压窄脉
8
作者 孙逊 陈宜生 陈学贤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1996年第5期422-427,共6页
本文对具有较大非线性系数,较快非线性响应和回复时间的CdS_xSe_(1-x)半导体微晶掺杂玻璃能否在挽共振环(亦称为非谐振环)APM激光器中有效地压缩脉宽等问题做了详尽的理论与实验的切耐与分析。理论计算与实验研究的... 本文对具有较大非线性系数,较快非线性响应和回复时间的CdS_xSe_(1-x)半导体微晶掺杂玻璃能否在挽共振环(亦称为非谐振环)APM激光器中有效地压缩脉宽等问题做了详尽的理论与实验的切耐与分析。理论计算与实验研究的结果均表明:在抗共振环APM激光器中,应用CdS_xSe_(1-x)半导体微晶掺杂玻璃不能使超短光脉冲宽度被压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 微晶掺杂玻璃 抗共振环 APM 激光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子限半导体掺杂玻璃的非线性光学性质
9
作者 席淑珍 李磊 翁兆恒 《光学机械》 CSCD 1992年第1期146-149,共4页
成功地制备了微晶平均直径在10~45量子限 CdS_xSe_(1-x)半导体掺杂非线性光学玻璃。透射电镜观察了微晶结构及形貌特征。用四波混频技术测得玻璃的三阶非线性极化率 x^(3)=1×10^(-3)esu、非线性响应时间为35psec。研究了半导体... 成功地制备了微晶平均直径在10~45量子限 CdS_xSe_(1-x)半导体掺杂非线性光学玻璃。透射电镜观察了微晶结构及形貌特征。用四波混频技术测得玻璃的三阶非线性极化率 x^(3)=1×10^(-3)esu、非线性响应时间为35psec。研究了半导体掺杂玻璃光致载流子三维量子限效应、亚带结构、微晶尺寸,以及与带隙能之间的关系。从理论上分析了微晶尺寸、微晶体积占有率与三阶非线性极化率 x^(3)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限 半导体 掺杂玻璃 光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可见光活性Si掺杂TiO2负载玻璃纤维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云龙 林中信 +2 位作者 张世英 张向超 方志薇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16-19,28,共5页
以钛酸丁酯为钛源、正硅酸乙酯为硅源,以玻璃纤维(Glass fiber,GF)为载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具有可见光活性的Si掺杂TiO2负载玻璃纤维负载型光催化剂(Si-TiO2/GF)。利用热分析、扫描电镜、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红外吸收光谱... 以钛酸丁酯为钛源、正硅酸乙酯为硅源,以玻璃纤维(Glass fiber,GF)为载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具有可见光活性的Si掺杂TiO2负载玻璃纤维负载型光催化剂(Si-TiO2/GF)。利用热分析、扫描电镜、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红外吸收光谱等手段研究了不同Si掺杂量对TiO2微观结构和Si-TiO2/GF负载稳定性及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Si掺杂样品中有Ti-O-Si键的存在,Si掺杂能有效地提高TiO2在GF表面的负载稳定性,且扩展了样品的可见光吸收性能。当Si掺杂比例为5%时,Si-TiO2/GF在可见光条件下对亚甲基蓝的光催化效果比P25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 掺杂玻璃纤维 可见光 光催化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O_2微晶掺杂SiO_2玻璃薄膜的制备及光谱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顾少轩 赵修建 +2 位作者 周静 张枫 潘劲松 《陶瓷学报》 CAS 2000年第4期202-204,共3页
采用溶胶 -凝胶法成功地制备出SnO2 微晶掺杂SiO2 玻璃薄膜。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和晶胞常数计算确认了SnO2 纳米微晶均匀分布于玻璃基质中 ;由薄膜的室温透射光谱研究发现 ,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热处理时间的延长 ,薄膜的透射光谱向长波... 采用溶胶 -凝胶法成功地制备出SnO2 微晶掺杂SiO2 玻璃薄膜。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和晶胞常数计算确认了SnO2 纳米微晶均匀分布于玻璃基质中 ;由薄膜的室温透射光谱研究发现 ,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热处理时间的延长 ,薄膜的透射光谱向长波方向移动 ,表现出明显的量子尺寸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玻璃 溶胶-凝胶法 二氧化YANG 二氧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u^(3+)掺杂Bi_2O_3-TeO_2-B_2O_3-ZnO玻璃光谱性质 被引量:7
12
作者 夏海平 章践立 +3 位作者 王金浩 张约品 徐铁峰 聂秋华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7-60,共4页
测量了Eu^(3+)(1mol%)掺杂(60-χ)Bi2O3-χTeO2-30B2O3-10ZnO(χ=5,10,20,30,摩尔百分比)玻璃的吸收光谱、发射光谱、激发光谱以及声子边带谱·根据稀土离子Eu^(3+)光学跃起矩阵元的特点,从发射光谱获得了Eu^(3+)光学跃起的J-O参数... 测量了Eu^(3+)(1mol%)掺杂(60-χ)Bi2O3-χTeO2-30B2O3-10ZnO(χ=5,10,20,30,摩尔百分比)玻璃的吸收光谱、发射光谱、激发光谱以及声子边带谱·根据稀土离子Eu^(3+)光学跃起矩阵元的特点,从发射光谱获得了Eu^(3+)光学跃起的J-O参数Ω2与Ω4·结果显示,强度参量Ω2随着Bi_2O_3量的增加与TeO_2量的减少而减小,表明材料的对称性提高,Eu-O键强减弱,共价性减弱·随着Bi_2O_3量的增加,电-声子偶合减弱,材料的热稳定性大幅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 Eu^3+掺杂铋基玻璃 强度参量 声子边带谱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组分掺杂滤光玻璃的组分设计与光学性能 被引量:4
13
作者 陆春华 许仲梓 张其土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6期74-77,共4页
随着激光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对激光防护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针对人们提出的激光防护材料应该满足高可见光透率以及高光密度的要求,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复合玻璃系统,并且根据玻璃化学的基本原理,确定了玻璃系统的主要组分,最后对设计的... 随着激光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对激光防护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针对人们提出的激光防护材料应该满足高可见光透率以及高光密度的要求,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复合玻璃系统,并且根据玻璃化学的基本原理,确定了玻璃系统的主要组分,最后对设计的复合玻璃进行了初步的熔制和相应的光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新的玻璃系统具有优越的光学吸收特性,有望实现双高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组分 掺杂滤光玻璃 组分设计 光学性能 激光防护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b^(3+)掺杂硅酸盐玻璃的制备及光谱性质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玮楠 邹快盛 +1 位作者 陆敏 相里斌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83-986,共4页
采用高温熔融工艺制备了Yb3+掺杂硅酸盐玻璃。玻璃的非线性折射率n2小(1.62),转变温度和软化温度低(分别为540℃和585℃)。测试了玻璃的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计算了Yb3+的积分吸收截面和受激发射截面及荧光寿命。吸收光谱曲线表明:吸收... 采用高温熔融工艺制备了Yb3+掺杂硅酸盐玻璃。玻璃的非线性折射率n2小(1.62),转变温度和软化温度低(分别为540℃和585℃)。测试了玻璃的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计算了Yb3+的积分吸收截面和受激发射截面及荧光寿命。吸收光谱曲线表明:吸收区域为850~1 100 nm,主峰位于975 nm,次峰位于908和944 nm;荧光光谱曲线表明:中心峰值为1 010 nm,荧光线宽为65.5 nm。积分吸收截面和受激发射截面及荧光寿命分别为3.44×104pm3,0.710 pm2,1.05 ms。玻璃的常规性能测试和光谱特性研究表明,所制备的玻璃材料能够满足激光玻璃的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b^3+掺杂硅酸盐玻璃 光谱特性 受激发射截面 积分吸收截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BS玻璃掺杂对CLST陶瓷介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谦 徐红雨 黄金亮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95-397,共3页
采用传统陶瓷工艺制备了BaO-B2O3-SiO2(BBS)玻璃掺杂的CaO-Li2O-Sm2O3-TiO2(CLST)介质陶瓷,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及电感-电容-电阻测试仪等对其烧结特性、相结构及介电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BBS掺杂能显著降低CLST陶瓷的烧... 采用传统陶瓷工艺制备了BaO-B2O3-SiO2(BBS)玻璃掺杂的CaO-Li2O-Sm2O3-TiO2(CLST)介质陶瓷,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及电感-电容-电阻测试仪等对其烧结特性、相结构及介电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BBS掺杂能显著降低CLST陶瓷的烧结温度,由1 300℃降至1 100℃。BBS掺杂量为7%(质量比),烧结温度为1 100℃时,CLST陶瓷具有较好的综合介电性能:介电常数rε=62,介电损耗tanδ=0.007,频率温度系数τf=0.82×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非金属材料 介质陶瓷 玻璃掺杂 显微结构 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3+掺杂硅酸盐玻璃发光性能的浓度依赖关系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心瑗 顾牡 +4 位作者 黄世明 金鑫杰 刘小林 刘波 倪晨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27-930,共4页
利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不同浓度的Tb3+掺杂硅酸盐玻璃,并分别测量了紫外和X射线激发时的发射光谱。光谱结果表明,不同浓度Tb3+掺杂硅酸盐玻璃在紫外和X射线激发时发光行为具有相似的浓度依赖关系:低浓度Tb4O7掺杂时主要以蓝光(5D3→7FJ)... 利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不同浓度的Tb3+掺杂硅酸盐玻璃,并分别测量了紫外和X射线激发时的发射光谱。光谱结果表明,不同浓度Tb3+掺杂硅酸盐玻璃在紫外和X射线激发时发光行为具有相似的浓度依赖关系:低浓度Tb4O7掺杂时主要以蓝光(5D3→7FJ)发射为主,而高浓度掺杂时以绿光(5D4→7FJ)发射为主。Tb3+发光强度与掺杂浓度的关系分析表明,5D3的浓度猝灭是电偶极-电偶极相互作用引起的,而5D4的浓度猝灭是交换相互作用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3+掺杂硅酸盐玻璃 光致发光 X射线激发发射 浓度猝灭 发光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器用Yb^(3+)掺杂钨锌镧碲酸盐玻璃的热学、光谱和激光性质 被引量:3
17
作者 汪国年 杨建虎 +4 位作者 徐时清 张军杰 戴世勋 胡丽丽 姜中宏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997-1002,共6页
设计组成为70TeO2-(20-x)ZnO-xWO3-5La2O3-2.5K2O-2.5Na2O一1Yb2O3(x=0,5,10,15和20mol%)的碲酸盐激光玻璃,测试了物理性质、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荧光寿命,计算了Yb3+离子的吸收截面、受激发射截面、荧光有效线宽等参数.结果表明,随着... 设计组成为70TeO2-(20-x)ZnO-xWO3-5La2O3-2.5K2O-2.5Na2O一1Yb2O3(x=0,5,10,15和20mol%)的碲酸盐激光玻璃,测试了物理性质、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荧光寿命,计算了Yb3+离子的吸收截面、受激发射截面、荧光有效线宽等参数.结果表明,随着WO3含量的增加,玻璃的热稳定性下降;当x=15mol%时,具有体系中最好的光谱性质:高的受激发射截面(1.32pm2)、长的荧光寿命(0.93ms)和宽的荧光有效线宽(74.5nm),通过激光性能评价,最小泵浦强度为0.92kW/cm2,表明掺Yb3+该组分碲酸盐玻璃是实现高能短脉冲可调谐激光器的理想增益介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b^3+掺杂碲酸盐玻璃 光谱性质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对Tb^3+掺杂硅酸盐玻璃闪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金鑫杰 顾牡 +3 位作者 黄世明 倪晨 刘小林 刘波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719-2723,共5页
利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Li+掺杂Tb3+激活硅酸盐闪烁玻璃。通过Li+掺杂Tb3+激活硅酸盐玻璃的紫外可见透射光谱、发射光谱和发光衰减时间谱,研究了Li+的加入对Tb3+掺杂硅酸盐玻璃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Li+的加入可有效增强Tb3+激活... 利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Li+掺杂Tb3+激活硅酸盐闪烁玻璃。通过Li+掺杂Tb3+激活硅酸盐玻璃的紫外可见透射光谱、发射光谱和发光衰减时间谱,研究了Li+的加入对Tb3+掺杂硅酸盐玻璃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Li+的加入可有效增强Tb3+激活硅酸盐玻璃的发光强度,且相比于不掺杂Li+的Tb3+掺杂硅酸盐玻璃而言,当掺入质量分数为2.0%的Li+时,Tb3+在玻璃中的最佳掺杂质量分数由12.8%提高至15.3%。其原因是Li+掺杂增加了玻璃体系中非桥氧的数量,从而有利于改善Tb3+在玻璃体中的均匀性,降低Tb3+间因非辐射跃迁而引起的能量损失,以及提高Tb3+的最佳掺杂质量分数。但当掺入Li+的质量分数超过2.0%时,会对Tb3+激活硅酸盐玻璃的闪烁光强产生负面影响,这是因为过多的非桥氧阻碍了X射线激发能达到Tb3+离子的能量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离子 Tb3+掺杂硅酸盐玻璃 非桥氧 闪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u^(3+)掺杂Nb_2O_5-La_2O_3-P_2O_5-Na_2O-BaO玻璃的光谱性质
19
作者 王雪俊 夏海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40-142,146,共4页
制备了χNb2O5-(10-χ)La2O3-60P2O5-10Na2O-19BaO-Eu2O3(以mol%记χ=9、7、5)的玻璃,测定了玻璃的吸收光谱、发射光谱、激发光谱、声子边带谱和差热分析曲线。从发射光谱出发获得了Eu3+光学跃迁的J-O参数Ω2、Ω4,并计算了Eu3+离子5D0... 制备了χNb2O5-(10-χ)La2O3-60P2O5-10Na2O-19BaO-Eu2O3(以mol%记χ=9、7、5)的玻璃,测定了玻璃的吸收光谱、发射光谱、激发光谱、声子边带谱和差热分析曲线。从发射光谱出发获得了Eu3+光学跃迁的J-O参数Ω2、Ω4,并计算了Eu3+离子5D0→7FJ(J=1,2,4)的自发辐射跃迁几率A以及受激发射截面σp。结果显示,随着La2O3的增加和Nb2O5的减少,玻璃样品的热稳定性降低,强度参数Ω2减小,表明材料的对称性提高,共价性减弱,Eu-O键强减弱;随着La2O3的增加,电-声子偶合减弱,受激发射截面σp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材料 Eu^3+离子掺杂铌镧玻璃 光谱性质 J-O理论 强度参数 受激发射截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3+)/Yb^(3+)/P^(5+)掺杂对石英玻璃紫外透过和紫外激发荧光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邵冲云 许文彬 +4 位作者 刘力挽 杨秋红 胡丽丽 周秦岭 王世凯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327-1333,共7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高温真空烧结工艺制备了不同浓度的Al^(3+)/Yb^(3+)/P^(5+)掺杂石英玻璃。研究了P^(5+)和Al^(3+)的引入对Yb^(3+)掺杂石英玻璃紫外透过和紫外激发荧光光谱,以及Yb4d电子结合能的影响,并初步探索了其机理。研究结果... 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高温真空烧结工艺制备了不同浓度的Al^(3+)/Yb^(3+)/P^(5+)掺杂石英玻璃。研究了P^(5+)和Al^(3+)的引入对Yb^(3+)掺杂石英玻璃紫外透过和紫外激发荧光光谱,以及Yb4d电子结合能的影响,并初步探索了其机理。研究结果表明,Al^(3+)/Yb^(3+)/P^(5+)掺杂石英玻璃在190~300 nm波段的吸收主要来源于O2-→Yb^(3+)的电荷迁移吸收,其谱带位置和Yb4d电子结合能随Yb^(3+)的第二配位元素(Al、Si、P)电负性增大向高能方向移动。真空烧结条件下,引入Al^(3+)会引发石英玻璃中Yb^(3+)还原为Yb2+,其典型的吸收峰位于330 nm处;然而,在Al^(3+)/Yb^(3+)共掺的基础上再引入P^(5+),且P^(5+)/Al^(3+)摩尔比大于1时,可以有效抑制Yb2+的形成。紫外光激发引起的近红外发光(976 nm)是电子从电荷迁移态弛豫到Yb^(3+)激发态向基态跃迁的结果,可见发光(525 nm)归因于Yb2+的5d→4f跃迁。本文研究结果对通过优化工艺和调整组分制备出高性能的Yb^(3+)掺杂光纤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b^3+掺杂石英玻璃 紫外吸收带 电荷迁移 Yb^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