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西3种典型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植物措施配置及效果
1
作者 姚亚美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25年第2期53-56,共4页
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开发建设项目的实施易引发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文章针对山西省黄土区不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植物措施配置展开研究。分析了山西省的自然环境特点及其对植物措施配置的影响,阐述了植物措施在水... 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开发建设项目的实施易引发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文章针对山西省黄土区不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植物措施配置展开研究。分析了山西省的自然环境特点及其对植物措施配置的影响,阐述了植物措施在水土保持中的重要作用,详细探讨了不同类型开发建设项目(如矿山开采、公路建设、工业园区建设等)植物措施配置的原则、适宜植物种类的选择以及配置模式,提出了优化植物措施配置的建议,旨在为山西省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提供科学合理的植物措施配置方案,促进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建设项目 水土保持 植物措施配置 山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保持措施不同配置体系的滞洪减沙效应 被引量:30
2
作者 姚文艺 茹玉英 康玲玲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8-31,共4页
主要以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皇甫川流域为例,依据野外实测资料分析了水土保持措施不同类型配置体系下的滞洪减沙效应。提出了"措施配置比"和"流域治理效应与水土保持治理措施类型配置方案有关"的概念。研究结果表明:... 主要以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皇甫川流域为例,依据野外实测资料分析了水土保持措施不同类型配置体系下的滞洪减沙效应。提出了"措施配置比"和"流域治理效应与水土保持治理措施类型配置方案有关"的概念。研究结果表明:在水土保持治理措施体系中,若单项措施的配置比不同,措施体系的滞洪减沙作用是不同的;当淤地坝配置比<2%时,流域治理的减沙效益很低;若坝库控制面积小于总流域面积的10%,尽管其它措施的治理度达45%左右,但对于面平均降水量>35mm、最大日降水量>50mm的暴雨洪水,流域治理措施体系的控制作用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配置体系 滞洪减沙效应 措施配置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流域非点源污染管理措施的多目标优化配置模拟 被引量:5
3
作者 耿润哲 王晓燕 +2 位作者 段淑怀 杨华 南哲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1-220,共10页
基于"风险评价—规划分区—分别管理"的非点源污染管理思路,采用非点源污染风险评价模型、最佳管理措施(best management practices,BMPs)评估体系及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相耦合的方式,对北京怀柔区北宅小流域非点源污染进行不... 基于"风险评价—规划分区—分别管理"的非点源污染管理思路,采用非点源污染风险评价模型、最佳管理措施(best management practices,BMPs)评估体系及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相耦合的方式,对北京怀柔区北宅小流域非点源污染进行不同空间尺度下最佳管理措施空间优化配置模拟,为小流域非点源污染最佳管理措施的实施,提供决策支持。研究结果表明:1)非点源污染潜力高风险区为距离河道较近受人为活动影响明显的居民区、养殖场和耕地,为重点管理区;2)根据污染物污染控制功效、成本投入以及景观美学功效3个方面综合评价结果对拟实施的BMPs进行综合评分排序,人工湿地、入渗池、绿屋顶、植物蓄留池等以下渗过程为主要污染控制机制类措施,可作为BMPs情景配置的优选措施;3)不同空间尺度下最佳管理措施空间优化配置模拟表明,流域层面BMPs最优方案为为生物滞留池0,湿式滞留池105 000元,占总成本的8%,入渗沟469 560元,占总成本的92%,总氮、总磷年污染负荷量综合削减率45%;村庄层面BMPs优化配置方案为生物滞留池3 105元,占总成本的0.8%;湿式滞留池21 000元,占总成本的5.6%;绿屋顶216 306元,占总成本的64%;透水性路面11 0736元,占总成本的29.6%。总氮、总磷年污染负荷综合削减率能够达到46%;农户层面BMPs优化配置方案为绿屋顶0元;雨水罐38元,占总成本的2.5%;生物滞留池675元,占总成本的44.5%;透水性路面805元,占总成本的53%。总氮和总磷两种污染物的年污染负荷削减率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点源污染 最佳管理措施空间配置 不同尺度 成本-效益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农牧交错带风水蚀复合区水土流失防治目标与措施配置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伟民 屈建军 +4 位作者 杨根生 陈广庭 姚正毅 周立华 李栋梁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8-41,共4页
对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中的风水蚀复合区进行了科学考察,完成了复合区水土流失分区图,制订了防治思路及总体目标,根据各区域的特点总结了水土流失预防保护、生态修复、综合治理等方面的经验,通过不同的治理措施配置,制止各种人为因素造... 对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中的风水蚀复合区进行了科学考察,完成了复合区水土流失分区图,制订了防治思路及总体目标,根据各区域的特点总结了水土流失预防保护、生态修复、综合治理等方面的经验,通过不同的治理措施配置,制止各种人为因素造成的新的水土流失情况出现,基本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使重点治理区生态环境开始走上良性循环轨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防治目标 措施配置 风水蚀复合区 北方农牧交错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黑土区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配置与效益评估 被引量:3
5
作者 李立新 陈英智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16期257-258,共2页
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合理配置是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最有效的方法。以牡丹江市三溪一河项目区为例,对该项目区水土保持措施进行优化配置,并对所需资金和产生的效益进行评估,其对东北黑土区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起到示范、辐射作用,对带动... 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合理配置是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最有效的方法。以牡丹江市三溪一河项目区为例,对该项目区水土保持措施进行优化配置,并对所需资金和产生的效益进行评估,其对东北黑土区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起到示范、辐射作用,对带动周边同类型侵蚀区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黑土区 坡耕地 水土流失 综合治理 措施配置 效益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土区坡耕地治理措施的配置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建新 侯淑艳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11年第6期43-45,共3页
坡耕地是我国耕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坡耕地综合治理是控制水土流失、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必然要求。以黑龙江省依兰县双兴项目区为例对黑土区坡耕地治理的各项措施的配置及治理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探讨。对坡耕地的治理措施主要采取... 坡耕地是我国耕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坡耕地综合治理是控制水土流失、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必然要求。以黑龙江省依兰县双兴项目区为例对黑土区坡耕地治理的各项措施的配置及治理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探讨。对坡耕地的治理措施主要采取水平梯田,坡式梯田,在坡耕地的坡上林地交接处采取截水沟来分散坡上来水对坡耕地土壤的侵蚀;对于坡耕地中的侵蚀沟治理措施主要配置跌水、谷坊和削坡等工程,从而达到防止侵蚀沟切割,剥蚀坡耕地土层的效果。有关对坡耕地治理后期的商榷,需加强治理措施的管护,加强水土流失监测和效益监测,并推广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深松耕法等措施,通过技术支持,增加农民收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耕地 水土流失 措施配置 技术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苇子沟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配置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利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12年第1期32-33,共2页
牡丹江市苇子沟小流域土壤侵蚀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水土流失总面积451.27 hm2,占流域面积的41.93%,水土流失治理采取坡面治理和沟壑治理相结合的办法,坡面采取修筑坡式梯田,保土耕作(改垄)措施,封禁治理,果树台田等措施,沟壑治理采取修... 牡丹江市苇子沟小流域土壤侵蚀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水土流失总面积451.27 hm2,占流域面积的41.93%,水土流失治理采取坡面治理和沟壑治理相结合的办法,坡面采取修筑坡式梯田,保土耕作(改垄)措施,封禁治理,果树台田等措施,沟壑治理采取修筑沟头埂,跌水,谷坊,削坡造林等措施,通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到各项治理措施全部生效,流域内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控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农、林、牧、副、渔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治理 措施配置 生态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措施配置随机规划模型 被引量:5
8
作者 盖英杰 范海军 陈月明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2期58-60,共3页
措施规划对于延长油田稳产年限 ,合理地安排稳产措施十分必要。针对油田开发实际中存在的不确定现象 ,利用规划论中处理随机现象的机理 ,建立了油田措施的机会约束随机规划模型 ,并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在华北晋 45断块稳产措施规划... 措施规划对于延长油田稳产年限 ,合理地安排稳产措施十分必要。针对油田开发实际中存在的不确定现象 ,利用规划论中处理随机现象的机理 ,建立了油田措施的机会约束随机规划模型 ,并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在华北晋 45断块稳产措施规划中的应用结果表明 ,随机规划数学模型更能反映生产实际 ,是解决油田措施规划问题的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 措施配置 随机规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壤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防治分区方法与措施配置——以宁都县小洋小流域为例 被引量:9
9
作者 王凌霞 李忠武 +3 位作者 王丹阳 陈佳 胡晓倩 宁珂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69-1178,共10页
水土保持区划历经70年发展日趋成熟,明确了水土保持工作的发展方向,但却难以直接指导水土保持措施布设,故本研究提出在小流域(50 km^(2))尺度划分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包含水土流失敏感性、土壤侵蚀态势、生态... 水土保持区划历经70年发展日趋成熟,明确了水土保持工作的发展方向,但却难以直接指导水土保持措施布设,故本研究提出在小流域(50 km^(2))尺度划分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包含水土流失敏感性、土壤侵蚀态势、生态系统服务三个维度的指标体系。并且针对目前应用于分区的方法众多,其分区效果有待评价的问题。以江西省宁都县小洋小流域为例,使用三种聚类评价指标对三种常用聚类算法所得水土流失防治分区方案进行评价。结果表明,k-means算法最适用于小洋小流域水土流失防治分区。水土流失防治分区探讨了复杂环境特点和社会发展需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水土保持措施布设意见,为小流域合理配置水土保持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提高综合治理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防治分区 分类算法 小流域 措施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流域划分的沂源县水土保持规划布局及措施配置 被引量:10
10
作者 齐斐 胡续礼 +6 位作者 刘霞 邢先双 宋媛媛 张洪达 徐春 张志扬 李正波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9-135,144,共8页
小流域是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的基本单元,开展小流域划分并确定其防治方向对县域水土保持规划布局具有重要意义。作者以国家级重点治理区沂源县为对象,通过遥感调查、模型计算、资料收集和统计分析等方法,掌握区域现状和水土保持需求,以小... 小流域是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的基本单元,开展小流域划分并确定其防治方向对县域水土保持规划布局具有重要意义。作者以国家级重点治理区沂源县为对象,通过遥感调查、模型计算、资料收集和统计分析等方法,掌握区域现状和水土保持需求,以小流域为单元,提出县域水土保持布局及措施配置。主要结果如下:1)全县水土流失面积为765. 99 km^2,占46. 83%,以轻度侵蚀为主,主要分布在县域东南部、西南部以及东北部等区域; 2)全县划分小流域68条,平均面积为24. 06 km^2,沟道密度1. 87~2. 99 km/km^2,45%的小流域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面积比高于50%; 3)根据小流域特征和水土保持需求,全县划分为4个水土保持分区,提出了"三带三片"重点布局; 4)建设生态清洁型小流域21条,以封禁治理为主,占55%;建设生态经济型小流域47条,其中东北部以封禁治理为主(45%),东南部以经济林果为主(60%),西南部以封禁治理(35%)和梯田工程(30%)为主。以小流域为单元,开展县级水土保持布局和措施配置研究,可为县域尺度水土流失防治和水土保持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流域 水土保持规划布局 预防保护 综合治理 措施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道沟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配置及效益评估
11
作者 李立新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12年第2期9-10,共2页
五道沟为2012年实施小流域,是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和水利部决定2011~2013年继续启动实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项目。通过对五道沟小流域自然条件和经济情况进行分析,摸清水土流失程度、分布和危害,对土... 五道沟为2012年实施小流域,是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和水利部决定2011~2013年继续启动实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项目。通过对五道沟小流域自然条件和经济情况进行分析,摸清水土流失程度、分布和危害,对土地结构进行了调整,优化了水土保持措施布局。使小流域自上而下、从坡到沟、合理配置治理措施,层层拦截,蓄水保土,使流域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综合治理 措施配置 效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水土保持措施配置模式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文卓 侯泽青 +1 位作者 刘雅丽 陈永钢 《中国水土保持》 2020年第1期18-20,38,共4页
穿越工程是油气输送管道工程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分析河流穿越、公路铁路穿越和山体隧道穿越工程施工方法的基础上,详细总结了在水蚀区和风蚀区等不同类型的侵蚀条件下,各类穿越工程的水土保持措施布设要求及其配置模式... 穿越工程是油气输送管道工程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分析河流穿越、公路铁路穿越和山体隧道穿越工程施工方法的基础上,详细总结了在水蚀区和风蚀区等不同类型的侵蚀条件下,各类穿越工程的水土保持措施布设要求及其配置模式,为该类工程的水土保持措施布设及相关工作开展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管道 河流穿越区 公路铁路穿越区 山体隧道穿越区 水土保持措施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江口水库库区淅川县丹南项目区水土保持措施配置 被引量:2
13
作者 付铭韬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39-41,共3页
淅川县丹南项目区位于丹江口水库库区,为丹江口水库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规划近期治理工程所在地。项目区土地面积202.50 km2,水土流失面积92.60 km2,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丹江口水库泥沙淤积,影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水质。... 淅川县丹南项目区位于丹江口水库库区,为丹江口水库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规划近期治理工程所在地。项目区土地面积202.50 km2,水土流失面积92.60 km2,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丹江口水库泥沙淤积,影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水质。在对项目区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现状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项目区水土资源开发、土地资源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水土保持措施配置原则和总体布局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措施配置 淅川县 丹南项目区 丹江口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级水土保持规划防治模式及措施配置——以六盘水市水城区为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赵娟 杨胜权 +3 位作者 刘春艳 代克志 牟飞 张琦 《中国水土保持》 2023年第11期56-59,共4页
以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为研究区,收集资料并分析该区水土保持需求,提出了县级水土保持规划的防治模式和措施配置,结果表明:(1)水城区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33.72%,中度及以上侵蚀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9.41%。(2)基于全区水土保持现... 以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为研究区,收集资料并分析该区水土保持需求,提出了县级水土保持规划的防治模式和措施配置,结果表明:(1)水城区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33.72%,中度及以上侵蚀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9.41%。(2)基于全区水土保持现状和需求,划分3个水土保持分区;结合国家、省、市级要求,划分为3个重点预防区、2个重点治理区。(3)根据水土保持分区确定水土保持防治模式和措施配置,北部山地中度流失人居环境维护区防治模式为监督管理和生态安全型模式,东部山地丘陵轻度流失土壤保持区防治模式为耕地抢救型模式,中南部山地河谷轻度流失水源涵养区防治模式为水源保护型和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规划 措施配置 防治模式 水城区 六盘水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措施有效配置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宋玉景 李纯乾 崔杰 《中国水土保持》 2012年第6期61-62,共2页
开发建设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因场地平整、基础开挖与回填等活动,不可避免地会破坏原地貌和植被,损坏原有土地的使用功能和原地表的水土保持功能,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及生态环境恶化。以本溪兆运天意水泥2×5 000 t/d熟料水泥生产线工程... 开发建设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因场地平整、基础开挖与回填等活动,不可避免地会破坏原地貌和植被,损坏原有土地的使用功能和原地表的水土保持功能,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及生态环境恶化。以本溪兆运天意水泥2×5 000 t/d熟料水泥生产线工程为例,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采取径流调控、边坡防护、立地条件重建和植被恢复措施,来有效控制工程建设及运行过程中的新增水土流失,使土地的功能或植物群落得到恢复,项目区及其周边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达到工程建设及生产与保护水土资源双赢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建设项目 水土保持 措施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凉市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分区措施配置及修复效果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姚西文 《中国水土保持》 2017年第7期16-18,共3页
以陇东黄土高塬沟壑区平凉市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分区结果为依据,研究了平凉市不同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分区的措施配置、投资规模、投资构成、修复因子与修复效果,对类似地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生态修复 措施配置 投资分析 修复因子 平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电场水土保持措施配置初探——以郧西县光伏发电工程为例 被引量:9
17
作者 姚娜 吴薇 +1 位作者 程艳辉 明海廷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4年第1期52-55,共4页
光伏发电是一种可再生、无污染的绿色能源,大力发展光伏发电对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如果不注重场地建设中的水土流失防治问题,不仅影响工程的正常施工和运行,而且会给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从... 光伏发电是一种可再生、无污染的绿色能源,大力发展光伏发电对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如果不注重场地建设中的水土流失防治问题,不仅影响工程的正常施工和运行,而且会给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从分析郧西县30Mw光伏发电场建设中引发的水土流失入手,根据工程实际存在的扰动面积大、太阳能电池方阵下部阴暗场地绿化条件限制多、施工期土壤侵蚀严重等问题,初步探讨了如何进行光伏电场的水土保持方案设计,并提出水土保持工程、植物和临时措施相结合的防治对策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电场 水土保持 措施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南高原取弃土场水土保持变更及措施配置探讨——以尕秀至玛曲公路工程为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高建荣 《农业与技术》 2019年第23期44-46,共3页
尕秀及玛曲公路工程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向陇南山地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该项目水土保持工程实施过程中对原水土保持方案批复取、弃土场进行了设计变更。总结本项目取、弃土场变更措施配置,对于探索甘南草原区取、弃土场水土流失规律... 尕秀及玛曲公路工程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向陇南山地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该项目水土保持工程实施过程中对原水土保持方案批复取、弃土场进行了设计变更。总结本项目取、弃土场变更措施配置,对于探索甘南草原区取、弃土场水土流失规律、总结其水土流失治理技术、经验,向公众宣传水土保持科普知识,提高全社会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水土保持工作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南高原 取、弃土场 水土保持变更 水土保持措施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庄头流域水土保持措施优化配置及治理效果评价 被引量:2
19
作者 白利萍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17年第2期36-37,共2页
庄头流域位于榆社县城东北部10 km处的郝北镇,流域总面积60.2 km^2,水土流失面积51.95 km^2,占86.3%。2013年,该流域被列为国家重点治理区域,计划用5年时间进行水土流失治理。通过优化配置水土流失治理措施研究,根据当地实际与农民群众... 庄头流域位于榆社县城东北部10 km处的郝北镇,流域总面积60.2 km^2,水土流失面积51.95 km^2,占86.3%。2013年,该流域被列为国家重点治理区域,计划用5年时间进行水土流失治理。通过优化配置水土流失治理措施研究,根据当地实际与农民群众意愿,合理布局了梯田、水土保持林、经果林、封禁自然修复及沟道打谷坊等综合治理措施,实施后治理程度将达到76.3%,林草覆盖率将提高到29.4%,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综合治理 措施配置 庄头流域 榆社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河上游弃渣场水土保持措施配置模式及应用效果 被引量:2
20
作者 董彦丽 高金芳 +2 位作者 张峰 马涛 陈爱华 《中国水土保持》 2018年第10期21-23,33,共4页
通过实地调查黑河上游弃渣场水土保持措施,分析了弃渣场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类型和植物种类及植被覆盖度,提出了3种弃渣场水土保持措施配置模式:临河型弃渣场的配置模式为拦渣堤(浆砌石、铅丝石笼)+干砌石护坡+覆土+人工恢复植被+自然修复... 通过实地调查黑河上游弃渣场水土保持措施,分析了弃渣场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类型和植物种类及植被覆盖度,提出了3种弃渣场水土保持措施配置模式:临河型弃渣场的配置模式为拦渣堤(浆砌石、铅丝石笼)+干砌石护坡+覆土+人工恢复植被+自然修复;坡地型弃渣场的配置模式为挡渣墙(浆砌石)或浆砌石护坡+干砌石护坡+截(排)水沟+土地整治+人工恢复植被+自然修复;平地型弃渣场的配置模式为挡渣墙(浆砌石、干砌石)+覆土+人工恢复植被+自然修复。在此基础上,分析评价了典型弃渣场水土保持配置模式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弃渣场 水土保持 措施配置 黑河上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