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痕量气体掩星探测高光谱成像光谱仪光学系统设计 被引量:1
1
作者 孔相金 李博 +3 位作者 李寒霜 王晓旭 顾国超 蒋雪 《中国光学(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61-673,共13页
痕量气体作为大气的重要成份,对地球的生态起着重要作用。为了实现宽波段、高光谱全天时连续测量,本文设计了一款在掩星探测模式下工作的高光谱成像光谱仪。该系统为共狭缝的双通道结构,紫外-可见光通道采用单凹面光栅结构、红外通道采... 痕量气体作为大气的重要成份,对地球的生态起着重要作用。为了实现宽波段、高光谱全天时连续测量,本文设计了一款在掩星探测模式下工作的高光谱成像光谱仪。该系统为共狭缝的双通道结构,紫外-可见光通道采用单凹面光栅结构、红外通道采用利特罗与浸没光栅结合结构,有效地减小了体积。利用软件对光学结构进行优化,优化结果表明:光谱仪在250~952 nm波段范围内工作,其中紫外-可见光通道工作波段为250~675 nm、光谱分辨率优于1 nm、MTF在奈奎斯特频率为20 lp/mm处均高于0.58、全视场各波长处RMS值均小于21μm;红外通道工作波段为756~952 nm、光谱分辨率优于0.2 nm、MTF在奈奎斯特频率为20 lp/mm处均高于0.76、全视场各波长处RMS值均小于6μm,均满足设计要求。结果表明该高光谱成像光谱仪系统可以实现对痕量气体的掩星探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系统设计 掩星探测 痕量气体 高光谱成像光谱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SMIC掩星探测资料的云底高反演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严卫 韩丁 +1 位作者 陆文 雷霄龙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5,共15页
本文基于相对湿度廓线进入云层时的突变实现云底高反演的思想,采用2008年11月至2009年1月的COSMIC掩星湿空气数据反演全球云底高度,并与探空资料反演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以下重要结论:(1)当温度-40℃<t<0℃时,分别将云看作水云... 本文基于相对湿度廓线进入云层时的突变实现云底高反演的思想,采用2008年11月至2009年1月的COSMIC掩星湿空气数据反演全球云底高度,并与探空资料反演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以下重要结论:(1)当温度-40℃<t<0℃时,分别将云看作水云与冰云进行云底高反演,对比反演结果表明,该温度范围内若把云相态当作纯液相将造成高云及多层云的漏检测;(2)掩星对云底较低的低云云底高的反演效果不如探空仪,但对高云及多层云有更好的检测能力,且掩星反演结果普遍大于探空仪;(3)为深入分析掩星与探空仪同时检测到有云时的云底高反演差异,按照云层数相同与不同分别进行讨论.当云层数相同时,通过计算反演结果的平均偏差与标准偏差,发现二者在低纬地区差异最大,而且单层云的偏差较大,但多层云中三层云与四层云的反演结果比较一致;当云层数不同时,掩星检测的单层云在探空仪检测结果中"破裂"为多层云,导致二者反演结果存在较大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SMIC 无线电掩星探测 探空仪 云相态 多层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NSS掩星探测软件设计与实现
3
作者 李星星 严颂华 +1 位作者 袁汉成 王浩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07-810,共4页
GNSS掩星探测具有全天候观测、高垂直分辨率和全球覆盖等优势。大气环境的复杂性要求掩星接收机既要实时快速,也要参数自适应。基于软件接收机和掩星理论,设计了一种应用于掩星探测的软件接收机,以C/C++为编程语言,实现了掩星信号捕获... GNSS掩星探测具有全天候观测、高垂直分辨率和全球覆盖等优势。大气环境的复杂性要求掩星接收机既要实时快速,也要参数自适应。基于软件接收机和掩星理论,设计了一种应用于掩星探测的软件接收机,以C/C++为编程语言,实现了掩星信号捕获、跟踪、开环处理、提取载波相位、特征多普勒二维重现等算法。软件接收机可以灵活改变开环跟踪算法的参数,可重配性和可扩展性强,可兼容GPS和北斗系统;软件充分考虑了掩星数据的失锁处理和结果的可视化。实测数据验证了软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掩星探测 开环跟踪 接收机 自适应 软件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云三号C星GNOS北斗掩星电离层探测初步结果 被引量:4
4
作者 杨光林 孙越强 +4 位作者 白伟华 张效信 杨忠东 张鹏 谭广远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6-45,共10页
利用风云三号卫星C星GNOS掩星探测仪电离层数据,分析了2013年10月FY-3C GNOS探测的北斗掩星电离层廓线分布,将2013年10月1日至2015年10月10日期间FY-3C GNOS观测的F_2层峰值电子密度(N_mF_2)与地面电离层测高仪观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F... 利用风云三号卫星C星GNOS掩星探测仪电离层数据,分析了2013年10月FY-3C GNOS探测的北斗掩星电离层廓线分布,将2013年10月1日至2015年10月10日期间FY-3C GNOS观测的F_2层峰值电子密度(N_mF_2)与地面电离层测高仪观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FY-3C GNOS北斗电离层掩星的探测精度.结果表明,FY3-C GNOS北斗电离层掩星与电离层测高仪探测的N_mF_2数据相关系数为0.96,平均偏差为10.21%,标准差为19.61%.在不同情况下其数据精度有如下特征:白天精度高于夜晚;夏季精度高于分季,分季精度高于冬季;中纬地区精度高于低纬地区,低纬地区精度高于高纬地区;BDS倾斜同步轨道(IGSO)卫星精度高于同步轨道(GEO)卫星和中轨道(MEO)卫星.FY-3C GNOS北斗电离层掩星与国际上其他掩星电离层数据精度的一致性对GNSS掩星探测资料的综合利用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导航卫掩星探测 北斗卫导航系统 电离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掩星大气探测系统误差源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韩英 符养 +1 位作者 白伟华 宫晓艳 《空间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24-728,共5页
根据掩星大气探测反演原理,研究了影响系统产品精度的误差源,并对多普勒观测误差、天线相位中心变化误差、多路径误差、卫星质心变化误差、导航卫星钟飘、卫星姿态变化误差和精密定轨速度误差进行分析,根据工程实现可行性提出了系统误... 根据掩星大气探测反演原理,研究了影响系统产品精度的误差源,并对多普勒观测误差、天线相位中心变化误差、多路径误差、卫星质心变化误差、导航卫星钟飘、卫星姿态变化误差和精密定轨速度误差进行分析,根据工程实现可行性提出了系统误差分配建议,为掩星大气探测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探测 系统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掩星大气产品精度的初步检验 被引量:22
6
作者 廖蜜 张鹏 +1 位作者 毕研盟 杨光林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31-1140,共10页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C星于北京时间2013年9月23日成功发射,其上搭载了中国第一个以掩星方式探测中性大气和电离层大气的民用新型有效载荷——全球导航卫星掩星探测仪(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Occultation Sounder,GNOS)。GNOS...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C星于北京时间2013年9月23日成功发射,其上搭载了中国第一个以掩星方式探测中性大气和电离层大气的民用新型有效载荷——全球导航卫星掩星探测仪(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Occultation Sounder,GNOS)。GNOS可以接收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导航卫星和中国北斗导航卫星信号,进而得到全球范围内的中性大气和电离层大气的探测结果。利用常规无线电探空资料,对GNOS接收GPS信号的掩星探测大气产品(包括折射率、密度、温度以及湿度廓线)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在近地面至25 km垂直范围内,GNOS掩星大气产品折射率廓线和干大气密度廓线的平均偏差在0.5%左右,标准偏差在2%左右;温度廓线的平均偏差约为0.5 K,标准偏差约为2 K;水汽廓线的标准偏差在6 km以下为0.25—1.0g/kg。对于风云卫星首次尝试的掩星观测技术,GNOS掩星产品的精度基本达到预定目标,在未来还有改进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云气象卫 全球导航卫掩星探测 产品精度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