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亚太6E卫星电推进分系统设计与验证
1
作者 邹达人 李烽 +4 位作者 刘家涛 张浩石 李晨光 高俊 王宝军 《航天器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5-100,共6页
电推进具有大比冲和长寿命的特点,带来的低推进剂消耗可以在卫星起飞质量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有效载荷的承载能力。文章介绍了国内首颗高轨全电推进卫星亚太6E的电推进分系统设计,其中包括电推进分系统的配置组成状态,也介绍了其在轨工作... 电推进具有大比冲和长寿命的特点,带来的低推进剂消耗可以在卫星起飞质量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有效载荷的承载能力。文章介绍了国内首颗高轨全电推进卫星亚太6E的电推进分系统设计,其中包括电推进分系统的配置组成状态,也介绍了其在轨工作的电参数、温度特性。亚太6E卫星验证了离子电推进和霍尔电推进轨道转移技术,以及离子及霍尔双模式电推进分系统的兼容性,其电推进分系统设计可用于其他航天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太6E卫星 推进分系统 离子电推进 霍尔电推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太6E卫星独立推进舱化学推进分系统设计与验证
2
作者 郭蕾 李文 陈上通 《航天器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104,共4页
亚太6E卫星独立推进舱采用双组元推进系统,用于完成亚太6E卫星由星箭分离轨道至中间轨道的轨道转移。文章介绍了独立推进舱化学推进分系统在配置、工作方式、平衡排放等方面的设计。针对亚太6E卫星化学推进分系统任务特点,在传统化学推... 亚太6E卫星独立推进舱采用双组元推进系统,用于完成亚太6E卫星由星箭分离轨道至中间轨道的轨道转移。文章介绍了独立推进舱化学推进分系统在配置、工作方式、平衡排放等方面的设计。针对亚太6E卫星化学推进分系统任务特点,在传统化学推进分系统配置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同时考虑整星姿态稳定及独立推进舱与主星分离的安全性,进行并联贮箱的平衡排放设计与控制。最后,通过在轨应用验证了设计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太6E卫星 独立推进 化学推进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卫星推进分系统热控的优化设计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周砚耕 周秀娟 +4 位作者 张彧 赵吉喆 吴自帅 桂利佳 胡小康 《空间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48-751,共4页
根据传统卫星推进分系统热控要求,针对推进舱内肼管路及部件进行加热带缠绕和多层隔热组件包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新型推进剂条件下的推进分系统热控优化设计,即取消推进舱内热控处理措施,而是在推进舱的外侧板包覆多层隔热组件,并... 根据传统卫星推进分系统热控要求,针对推进舱内肼管路及部件进行加热带缠绕和多层隔热组件包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新型推进剂条件下的推进分系统热控优化设计,即取消推进舱内热控处理措施,而是在推进舱的外侧板包覆多层隔热组件,并采用电磁阀补偿加热.对采用优化设计的推进分系统热控设计进行了热平衡试验和在轨验证.结果表明,推进分系统的温度水平和功耗要求均满足目前中国对于卫星的热控要求,且优化设计使推进分系统热控具有功耗低、质量小和易于装配的优点,能够结合卫星构型实现分舱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推进分系统 热控 优化设计 分舱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推进分系统发动机螺接头漏率变化规律试验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晓丽 王勇 +2 位作者 刘胜 周雪茜 王凯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4年第6期646-650,共5页
密封并充压后的球头-锥面螺接密封结构的漏率不稳定。文章采用卫星推进分系统管路的模拟件,通过搭建试验平台对发动机螺接头加压后的漏率变化规律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螺接头漏率随时间呈现4种变化趋势,但漏率值最终均趋于稳定,同时... 密封并充压后的球头-锥面螺接密封结构的漏率不稳定。文章采用卫星推进分系统管路的模拟件,通过搭建试验平台对发动机螺接头加压后的漏率变化规律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螺接头漏率随时间呈现4种变化趋势,但漏率值最终均趋于稳定,同时对其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进分系统 发动机 球头-锥面螺接头 漏率变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航卫星推进分系统在故障状态下的重组技术的设计与实施
5
作者 梁红 姜涛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13年第3期45-48,共4页
为了提高导航卫星推进分系统在故障条件下的应变能力和可靠性,开发了推进分系统故障状态下的重组技术,通过对卫星推进分系统双分支10N推力器的重新选通实现卫星推进分系统的系统重组,将故障推力器隔离,组成新的推进分系统.介绍导航卫星... 为了提高导航卫星推进分系统在故障条件下的应变能力和可靠性,开发了推进分系统故障状态下的重组技术,通过对卫星推进分系统双分支10N推力器的重新选通实现卫星推进分系统的系统重组,将故障推力器隔离,组成新的推进分系统.介绍导航卫星推进分系统在几种常用故障模式下重组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后续卫星推进分系统的设计及故障预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航卫星 推进分系统 故障状态 重组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 推进分系统奔火之路 被引量:3
6
作者 刘锋 曹伟 韩泉东 《中国航天》 2021年第10期26-32,共7页
2014年9月2日,国防科技工业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启动了“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工程研制工作,推进分系统关键技术攻关及工程研制的启动时间更早。2016年3月24日,“天问”一号任务正式批复立项;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长征”五号火箭... 2014年9月2日,国防科技工业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启动了“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工程研制工作,推进分系统关键技术攻关及工程研制的启动时间更早。2016年3月24日,“天问”一号任务正式批复立项;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长征”五号火箭在海南文昌发射场将“天问”一号探测器送入奔火轨道;2021年2月10日,探测器成功实施第一次近火制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防科技工业 天问 火星探测器 海南文昌 推进分系统 航天工程 关键技术攻关 启动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萤火一号火星探测器推进分系统技术 被引量:1
7
作者 郭尚群 侯辉 张勇 《上海航天》 2013年第4期96-99,245,共5页
对萤火一号(YH-1)火星探测器推进分系统技术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分系统组成。选择液氨为工质,分析了工作模式。用贮箱推进剂管理装置解决推进剂晃动;用加排阀集成组件提高分系统的低温密封性能。地面多次试验结果表明:YH-1火星探测器推... 对萤火一号(YH-1)火星探测器推进分系统技术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分系统组成。选择液氨为工质,分析了工作模式。用贮箱推进剂管理装置解决推进剂晃动;用加排阀集成组件提高分系统的低温密封性能。地面多次试验结果表明:YH-1火星探测器推进分系统能满足探测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H-1火星探测器 推进分系统 氨液化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货运飞船推进分系统全系统方案热试车成功
8
《太空探索》 2014年第3期5-5,共1页
近日,载人航天工程货运飞船推进分系统首次全系统方案热试车获得成功。此次试车目的是为考核系统的推进功能、推进剂补加功能以及两个子系统融合使用功能。
关键词 推进分系统 试车成功 货运飞船 系统 载人航天工程 考核系统 热试车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嫦五探测器三器推进分系统正样产品交付
9
作者 航讯 《太空探索》 2016年第8期5-5,共1页
近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六院801所负责研制的嫦娥五号探测器轨道器推进分系统正样产品顺利完成总装总测,交付总体单位。至此,嫦娥五号探测器着陆器、上升器、轨道器三器推进分系统正样产品的研制任务圆满完成。
关键词 推进分系统 探测器 产品 交付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轨道器 着陆器 总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曼妙舞姿伴“嫦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六院嫦娥三号推进分系统研制侧记
10
作者 范丽苏 蒋蔚 《中国航天》 2014年第1期41-43,共3页
月球,素有人类探索深空的“前哨”之称。然而,在前往这个“前哨”的途中,却充满了艰辛和风险。据统计,在世界诸航天大国参与探月的历次飞行发射任务中,成功的概率不足50%,其中大部分是由动力系统故障所导致。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月球,素有人类探索深空的“前哨”之称。然而,在前往这个“前哨”的途中,却充满了艰辛和风险。据统计,在世界诸航天大国参与探月的历次飞行发射任务中,成功的概率不足50%,其中大部分是由动力系统故障所导致。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六院研制的动力系统,在历次太空角逐中展露锋芒,表现尤为出色。此次,六院依然扮演能量补给“大师”的角色,为嫦娥三号提供长三乙火箭的一、二级和助推级发动机,以及着陆器推进分系统的发动机。这些多种型号、功能各异、不同推力的发动机组成了强大的动力“联盟”,上演了一场动力大“接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推进分系统 动力系统 发动机 发射任务 着陆器 飞行 太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便携式卫星监控系统立用于电推进点火联试
11
《太空探索》 2015年第4期5-5,共1页
近日,在兰州进行的电推进分系统鉴定件真实点火联试中,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AIT中心系统研发组自主研制的便携式卫星监控系统得以成功应用。
关键词 监控系统 便携式 联试 点火 卫星 推进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推进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嫦娥五号探测器首个分系统正样产品交付
12
《太空探索》 2016年第7期5-5,共1页
近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六院801所负责研制的嫦娥五号探测器着陆器推进分系统正样产品完成总装总测,各项性能满足技术要求,顺利完成交付。
关键词 推进分系统 探测器 交付 产品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着陆器 总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发动机干扰力矩分析并联贮箱推进剂剩余量
13
作者 孙恒超 郝燕艳 +3 位作者 裴胜伟 宋涛 范为 刘敏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9-55,共7页
针对传统方法不支持多并联贮箱的推进剂剩余量计算、新研方法需新增设备致重量和成本较高的问题,依据“发动机干扰力矩-卫星质心-推进剂剩余量”三者间的关系,提出了基于发动机干扰力矩计算并联贮箱推进剂剩余量的方法。给出了计算模型... 针对传统方法不支持多并联贮箱的推进剂剩余量计算、新研方法需新增设备致重量和成本较高的问题,依据“发动机干扰力矩-卫星质心-推进剂剩余量”三者间的关系,提出了基于发动机干扰力矩计算并联贮箱推进剂剩余量的方法。给出了计算模型,确定了发动机干扰力矩与每台并联贮箱推进剂剩余量之间的关系,给出了数值计算流程,并开展了若干工况计算,结果表明,当并联贮箱排放流量不相等时,卫星质心会偏移,导致发动机干扰力矩增加。最后开展了误差分析,考虑输入参数的工程实际偏差,得出计算方法综合均方根误差约在1%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 推进分系统 推进剂剩余量 轨控发动机 干扰力矩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宇航企业系统化结构化产品保证管理
14
作者 张笃周 袁利 +11 位作者 冶元菲 于立明 付若愚 韩青 石晓然 戈强 王慧媛 周益 江云松 勾英杰 王永杰 姜丹丹 《中国航天》 2014年第S1期135-146,共12页
一、成果实施背景(一)适应宇航企业对标国际转型发展的需要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研究所")作为空间飞行器控制与推进领域的核心单位,既承担卫星/飞船控制与推进分系统研制,又供应单机部件产品,从事分系统设计和集成、... 一、成果实施背景(一)适应宇航企业对标国际转型发展的需要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研究所")作为空间飞行器控制与推进领域的核心单位,既承担卫星/飞船控制与推进分系统研制,又供应单机部件产品,从事分系统设计和集成、单机产品设计与制造、应用软件设计和评测等多层级工作。其中控制与推进产品涉及机械、机电、光电、电子、液体推进、软件等多个专业,需满足天基通讯、导航、遥感、载人航天、深空探测、星表行走等多类型需求,因此产品品种多、专业跨度大。为保证多层级、多品种、多专业宇航任务的顺利完成,研究所优化了产业链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保证 应用软件设计 推进分系统 核心单位 载人航天 项目群 企业对标 产品品种 软件质量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舱:全面改进 便于“出舱”
15
作者 游本凤 《中国航天》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5-16,共2页
众所周知,神舟七号飞船飞行任务由于将实施航天员出舱这一重大创新活动,以及乘坐3位航天员,飞船总体技术状态出现较大变化。而对于承担了神舟七号飞船上推进舱、电源分系统、推进分系统和遥控通信9个子系统等重要研制任务的中国航天科... 众所周知,神舟七号飞船飞行任务由于将实施航天员出舱这一重大创新活动,以及乘坐3位航天员,飞船总体技术状态出现较大变化。而对于承担了神舟七号飞船上推进舱、电源分系统、推进分系统和遥控通信9个子系统等重要研制任务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来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进 出舱 电源分系统 推进分系统 飞行任务 技术状态 航天技术 航天科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首次整星真空状态电推进点火试验完成
16
《太空探索》 2014年第12期4-4,共1页
近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通信卫星整星真空状态电推进点火试验顺利完成。该实验成功验证了东方红三号B平台电推进分系统及其他分系统在轨正常运行能力,并在模拟卫星在轨实际工作状态下进一步确认了卫星各分系统间工作的兼容性。这在... 近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通信卫星整星真空状态电推进点火试验顺利完成。该实验成功验证了东方红三号B平台电推进分系统及其他分系统在轨正常运行能力,并在模拟卫星在轨实际工作状态下进一步确认了卫星各分系统间工作的兼容性。这在国内尚属首次,表明电推进技术在通信卫星上已具备工程应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进技术 点火试验 真空状态 国内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推进分系统 通信卫星 工程应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嫦五”子系统可靠性热试车成功
17
作者 杭文 《太空探索》 2015年第9期5-5,共1页
7月29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六院801所研制的嫦娥五号着陆器推进子系统初样可靠性热试车在北京101所顺利完成,整个过程轨、姿控发动机工作正常,系统参数正常,试车取得圆满成功。进入7月以来,嫦娥五号探测器推进分系统先后完成... 7月29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六院801所研制的嫦娥五号着陆器推进子系统初样可靠性热试车在北京101所顺利完成,整个过程轨、姿控发动机工作正常,系统参数正常,试车取得圆满成功。进入7月以来,嫦娥五号探测器推进分系统先后完成了轨道器、上升器、着陆器子系统可靠性热试车,配合总体完成上升器全尺寸羽流导流试验和着陆器、上升器的着陆起飞试验等大型点火试验,一个月内实现了6器12次连续点火试验的成功,创下了型号研制的纪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可靠性 试车成功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点火试验 发动机工作 推进分系统 着陆器 型号研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在神舟飞船研制中取得的科研成果 被引量:1
18
作者 施金苗 罗斌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62-465,共4页
通过神舟飞船的研制,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在飞船电源分系统、推进分系统、测控与通信分系统、推进舱等关键系统和产品的研制工作中探索并总结出了国内领先的专业技术成果,确保了神舟飞船研制目标实现。
关键词 飞船 电源分系统 推进分系统 科研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洲SmallGEO平台发展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熹微 李博 《国际太空》 2019年第7期35-40,共6页
近年来,随着卫星技术快速演进、单星能力快速增长、市场需求趋多样化,国外静止轨道通信卫星领域正在经历深度调整,牵引卫星制造商在平台型谱上做出新的布局和调整,新兴制造商的不断涌入,进一步加剧了竞争。'小型地球静止轨道'(S... 近年来,随着卫星技术快速演进、单星能力快速增长、市场需求趋多样化,国外静止轨道通信卫星领域正在经历深度调整,牵引卫星制造商在平台型谱上做出新的布局和调整,新兴制造商的不断涌入,进一步加剧了竞争。'小型地球静止轨道'(SmallGEO)平台是欧洲航天局(ESA)通过设立专项计划,历时十余年组织产业界自主研发的新型卫星公用平台,主要面向小型GEO轨道通信卫星市场,以补全欧洲卫星制造领域的型谱空白,提升技术水平及产业竞争力。欧洲已于2017年1月成功发射基于该平台研制的首颗卫星—西班牙卫星―36W―1(Hispasat―36W―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界 制造商 电推力器 欧洲航天局 卫星公用平台 SmallGEO 推进分系统 平台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七”飞船为何少了一对“翅膀”
20
作者 宋丽芳 索阿娣 《太空探索》 2008年第11期42-43,共2页
在神舟七号飞船上,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八院所承担的任务基本与前两次载人飞船时的一致,包括四大部分:电源分系统、推进分系统、测控与通信分系统的大部分设备以及推进舱的结构与总装。
关键词 载人飞船 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翅膀 电源分系统 推进分系统 通信分系统 推进 总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