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视域下的人权保障 被引量:6
1
作者 李龙 余渊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15,共6页
人权保障不等于人权,它来源于人权理论。它们的重心已悄然地发生着变化,即由以人作为人权的主体转换成了以国家作为人权保障的主要实施主体。视域是一种与主体有关的能力,是"精神的观"。而我国的人权发展进程也历史地注定了... 人权保障不等于人权,它来源于人权理论。它们的重心已悄然地发生着变化,即由以人作为人权的主体转换成了以国家作为人权保障的主要实施主体。视域是一种与主体有关的能力,是"精神的观"。而我国的人权发展进程也历史地注定了我国人权保障视域的独特性。当下,它的时代含义是:国家以保障人权为目标,更好地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进依法治国 人权保障 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三个视角 被引量:5
2
作者 喻中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9,共5页
2014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做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从学术思想的层面、从历史纵深感的层面理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有三个不同的视角。从"新法家"的视角看,当代中国"全面推... 2014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做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从学术思想的层面、从历史纵深感的层面理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有三个不同的视角。从"新法家"的视角看,当代中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古代中国的法家、现代中国的新法家,都有内在的联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吸纳了法家与新法家的思想;从"新宪政"的视角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求依宪治国、依宪执政,这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核心内容,这个内容可以支撑一种新的中国式宪政;从"新中国"的视角看,"新中国"是一种文明秩序,"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是对"新中国"作为一种文明秩序的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新法家 新宪政 新中国 文明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视野下的法学教育改革--评《法学教育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齐伟 刘丝丝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I0011-I0011,共1页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我国法治化建设道路中一个重要的战略性举措,它不仅进一步严格了立法、执法、用法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监督和实践,而且将法治教育纳入到了国民基础教育体系之中,由此法学教育的改革日渐大众化、多元化和体系化。与此同...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我国法治化建设道路中一个重要的战略性举措,它不仅进一步严格了立法、执法、用法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监督和实践,而且将法治教育纳入到了国民基础教育体系之中,由此法学教育的改革日渐大众化、多元化和体系化。与此同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方略也要求我们在全国范围内充分崇尚和培养全民法治观念,让人民知法、懂法、用法,遇到事情找法律,解决问题靠法律,全面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化建设的建设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法学教育 国民基础教育 法治化建设 社会经济发展 法治教育 战略性举措 体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次论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实现条件——基于对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理论解读
4
作者 王其辉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6-29,共4页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也不例外,也需要一定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现"法治中国梦",必须注重立法层面的科学性、执法层面的严格性、司法层面的公正性、守法层...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也不例外,也需要一定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现"法治中国梦",必须注重立法层面的科学性、执法层面的严格性、司法层面的公正性、守法层面的普遍性、监督层面的实效性。同时,在处理"党与法"的关系方面,必须把握党领导权运用的适度性;在"德与法"关系层面,必须注重"德治"与"法治"的结合性;在"礼与法"的关系层面,必须注重"礼治"对"法治"的辅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实现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探析 被引量:7
5
作者 贺新芳 刘胤池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51-53,共3页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目标,为新形势下推进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存在辩证统一的关系,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是全面推...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目标,为新形势下推进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存在辩证统一的关系,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实现这个战略目标具有引领和推动作用。因此,要在新的历史时期推动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必须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框架的指导下,从构建优质的法治环境、提高高校法治教育成效、充分发挥家庭的渗透作用、提升大学生个人法律信仰和法律认知能力等四个方面着手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大学生 法律意识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农学院校大学生法治教育的现状、困境与对策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继峰 李丹 《河南农业》 2025年第1期86-88,共3页
滁州城市职业学院 李丹“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的综合素养与国家的前途和未来息息相关。法治观念是青年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备受党和国家的重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 滁州城市职业学院 李丹“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的综合素养与国家的前途和未来息息相关。法治观念是青年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备受党和国家的重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2021年,中共中央印发《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中提到:“加强青少年宪法法律教育,增强青少年的规则意识、法治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法治中国建设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 国民教育体系 法治观念 法治教育 新媒体时代 困境与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治护航八桂乡村数字治理
7
作者 陈俊世 万力玮 《村委主任》 2025年第12期128-130,共3页
在法治化轨道上推进乡村数字治理,既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应有之义,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议题。当前,广西壮族自治区(以下简称“广西”)乡村数字治理面临着法治化水平偏低、数字基建与法律保障衔接不足、治... 在法治化轨道上推进乡村数字治理,既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应有之义,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议题。当前,广西壮族自治区(以下简称“广西”)乡村数字治理面临着法治化水平偏低、数字基建与法律保障衔接不足、治理主体权责界定模糊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法治 乡村数字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主体地位与法治国家建设 被引量:3
8
作者 胡玉鸿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2-77,共6页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作为法治建设的基本原则,对于保障法的主体性、法的目的性和法的有效性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在法治建设事业的推进中,制定出符合人民...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作为法治建设的基本原则,对于保障法的主体性、法的目的性和法的有效性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在法治建设事业的推进中,制定出符合人民意志的良法,是构建法治国家的制度前提;吸纳人民参与具体的法律实践,是体现法治人民性的本质要求;将法治的功能与效果置于人民群众的评价之下,是寻求法律为人民支持的社会保障。当然,在强调人民主体地位的同时,必须注意将尊重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与发挥专家的专业特长相结合;吸纳人民群众参与法治事业,必须实际考量普通民众的法律能力;要引导人民群体跳出自我利益的窠臼,理性地表达自己的正当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人民主体地位 法治国家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法治建设的实践路径探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蒋隽雅 《村委主任》 2024年第13期220-222,共3页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法治建设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关键环节。文章以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尹集乡肖冲村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地理位置、人口结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获得的荣誉称号,深入探讨乡村法治建设的重要性...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法治建设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关键环节。文章以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尹集乡肖冲村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地理位置、人口结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获得的荣誉称号,深入探讨乡村法治建设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通过梳理肖冲村法治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完善矛盾纠纷调处机制、构建现代乡村治理体系、强化执法与守法、创新体制机制等具体实践路径。研究表明,只有通过系统化、科学化的法治建设,才能有效解决乡村治理中的法律问题,提高乡村治理水平,助力乡村振兴。文章旨在为其他乡村的法治建设提供借鉴,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乡村法治建设 法治宣传教育 乡村振兴战略 实践路径 荣誉称号 经济发展状况 乡村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 着力提高依法治企水平
10
作者 白成玉 《农电管理》 2020年第2期69-70,共2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十八大报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础上,进一步要求“坚持全面依法治国”,这既表明了法治道路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也向全党迈入法治道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要长治久安,必须依法治国,而且要长期、一贯、一致,否则只...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十八大报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础上,进一步要求“坚持全面依法治国”,这既表明了法治道路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也向全党迈入法治道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要长治久安,必须依法治国,而且要长期、一贯、一致,否则只是口号而已。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必然引领企业走向全面依法治企。企业是国家一分子、必须依照国家的法律治理企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十九大报告 法治道路 全面依法治国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十八大报告 依法治企 长治久安 艰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治中国”建设的时代使命与渐进路径 被引量:7
11
作者 马长山 马靖云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5-40,共6页
十八届四中全会做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战略决策,赋予了新时期"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时代使命,进而打造关住权力的笼子、释放和保障公民权利、构建多元治理机制、践行依宪依法执政。然而,世界并不存在一个通... 十八届四中全会做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战略决策,赋予了新时期"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时代使命,进而打造关住权力的笼子、释放和保障公民权利、构建多元治理机制、践行依宪依法执政。然而,世界并不存在一个通用的法治模式和终极版本,而是呈现着多元化和"地方性"属性;同时,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应该在制度文明上对世界有所贡献,探索转型国家的自主化法治建设道路。这样,就应顺应治理型法治的时代趋势与要求,采取渐进主义的建设路径,积极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法治中国 自主化路径 渐进平衡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法治思想逻辑体系研究 被引量:25
12
作者 谭波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2-129,共8页
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完整的思想体系,有其清晰的逻辑脉络,其十一个方面的内容可以被概括为主体论、目标论、过程论和保障论四个部分。其中,主体论涉及作为领导主体的中国共产党和作为"基础"中心主体的人民;目标论包括宏观的中... 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完整的思想体系,有其清晰的逻辑脉络,其十一个方面的内容可以被概括为主体论、目标论、过程论和保障论四个部分。其中,主体论涉及作为领导主体的中国共产党和作为"基础"中心主体的人民;目标论包括宏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中观的依宪治国与依宪执政及微观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三方面的目标要求;过程论囊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布局及其具体构成,是"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分类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和"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面守法"的严密结合;保障论从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的双重渠道、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的支撑以及"关键少数"关键作用的全面发挥三个方面,对主体依据目标来开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十一个方面的内容,各部分之间存在着有机并联关系,而以宪法、国家治理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坐标,又分别可以构成不同的逻辑串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70年法治教育的话语演变和实践发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段凡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70-177,共8页
法纪教育是法制教育的起源,过渡到后来的法治教育,则成为一种必然。将法制教育作为国家规划确定下来,是对“法的实施”这个法治建设不能回避的重大问题的认识上的提升。从“普及法律常识”到“法制教育”的转变,说明我们充分认识到了,... 法纪教育是法制教育的起源,过渡到后来的法治教育,则成为一种必然。将法制教育作为国家规划确定下来,是对“法的实施”这个法治建设不能回避的重大问题的认识上的提升。从“普及法律常识”到“法制教育”的转变,说明我们充分认识到了,需要通过什么样的科学方式和路径,去普及法律规范常识和提升法制观念,让公民从内心深处真正认同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巨大作用和意义,成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践行者和崇尚者,进而提升国家发展的现代化程度。当法制建设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发现,其终极目标必定是进行法治层面上的法治建设。显然,从法制教育走向法治教育,既合乎时代的要求,也是新中国法治建设的发展必然。法治教育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携手共进的辩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教育 法制教育 法纪教育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新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处罚的决定(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释义系列之十
14
作者 《山西林业》 2024年第2期6-7,共2页
第三十九条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立案依据、实施程序和救济渠道等信息应当公示。【释义】本条是关于行政处罚公示制度的规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对全面推行... 第三十九条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立案依据、实施程序和救济渠道等信息应当公示。【释义】本条是关于行政处罚公示制度的规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对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作出了具体部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处罚 法治政府建设 救济渠道 执法全过程记录 实施程序 公示制度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法制审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加强行政执法档案管理创新实践 被引量:4
15
作者 何颖莎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0-31,共2页
行政执法档案是行政执法行为的成型载体,集中体现一个地区行政执法水平,是法治政府建设的必然要求和基础条件。党的十九大把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确立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2019年8月,党中央、... 行政执法档案是行政执法行为的成型载体,集中体现一个地区行政执法水平,是法治政府建设的必然要求和基础条件。党的十九大把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确立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2019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明确提出深圳建设“法治城市示范”的新时代使命。早在2009年,深圳就率先开展法治政府建设考评,把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作为法治政府建设考评重要内容。深圳市档案局高度认识加强行政执法文件材料归档工作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积极参与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明确档案工作在行政执法中必须充分发挥基础性、支撑性、服务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政府建设 行政执法水平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法治国家 党的十九大 法治城市 文件材料归档 行政执法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 被引量:1
16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I0001-I0002,共2页
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提高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能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全面推进依法治... 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提高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能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要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体制机制,完善立法体制机制,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加强对法律实施的监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会议公报 法治国家 依法执政能力 坚持和完善 法治政府 法治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动物防疫法》实施中的几个关键性问题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昱琼 严国忠 +2 位作者 孙德武 崔继红 何晓霞 《中国畜牧业》 2020年第3期56-57,共2页
2014年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时至今日,在... 2014年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时至今日,在动物卫生监督领域,以《动物防疫法》《生猪屠宰管理条例》为中心,农业部门相关规章为骨干的法律法规规章体系已经建立。广大畜牧兽医执法人员勇于担当,履职尽责,推动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保障了畜产品的质量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防疫法》 法治国家 动物卫生监督 法治政府 农业部门 依法执政 共同推进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