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推覆运动与变质作用初探——以昆仑山前的和田地区为例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玉宾
杨俊超
丁咸宝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00-102,共3页
位于昆仑山前的和田地区广泛分布以低温绿片岩相为主的浅变质岩,对其原岩的认识尚有不同。综合分析该变质岩所产化石及区域构造运动背景,认为:其原岩是晚泥盆世至晚石炭世早期沉积的砂泥岩地层,应是新构造运动以来喜山期推覆运动造...
位于昆仑山前的和田地区广泛分布以低温绿片岩相为主的浅变质岩,对其原岩的认识尚有不同。综合分析该变质岩所产化石及区域构造运动背景,认为:其原岩是晚泥盆世至晚石炭世早期沉积的砂泥岩地层,应是新构造运动以来喜山期推覆运动造成的区域动力变质岩。据此认为:和田地区不可能是古老的、具继承性质的板块边缘活动带,浅变质岩的原岩与和田坳陷内的巴楚组和卡拉沙依组相当,新构造运动期的挤压变质作用促进其烃源岩的成熟生烃,强烈的挤压变形既为排烃、运移提供了动力条件,推覆运动还使浅变质岩上覆地层中形成各种构造圈闭,有利于该地区形成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覆运动
变质作用
变质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湖南地洼型推覆构造特征
2
作者
陈世益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1995年第2期15-18,共4页
研究了湖南境内的二十多处形成于地洼发展阶段又独具特色的构造。地洼型推覆构造,将其与发育于地槽造山带的阿尔卑斯型推覆构造相区别,指出了该型构造是地洼构造的一种重要型式。
关键词
地洼型
推
覆
构造
推覆运动
大地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龙门山北段构造模式及油气勘探方向
被引量:
13
3
作者
邓绍强
胡明
+1 位作者
颜其彬
肖莉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84-188,共5页
通过对龙门山北段地区的野外地质调查,以青川—茂汶,北川—映秀和马角坝—灌县断裂为界,将龙门山北段分为后山带、前山带和山前带。结合地表地质的观察和地震资料的综合解释将龙门山北段地区地腹构造划分为3个构造单元,即地表及浅层推...
通过对龙门山北段地区的野外地质调查,以青川—茂汶,北川—映秀和马角坝—灌县断裂为界,将龙门山北段分为后山带、前山带和山前带。结合地表地质的观察和地震资料的综合解释将龙门山北段地区地腹构造划分为3个构造单元,即地表及浅层推覆构造单元、地腹叠瓦式构造单元以及山前单斜构造单元。根据野外调查分析结合区域钻井资料认为龙门山北段地区纵向发育多套有利的生储盖组合,推覆构造运动一方面为油气运移提供了动力和富集圈闭;同时多次构造运动的叠加破坏了早期形成的油气藏。综合龙门山北段地区构造运动、油气生储盖条件等对油气成藏的影响认为,纵向上地腹二叠系叠瓦构造单元为油气聚集有利区带,而平面上山前的隐伏前锋带是未来的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分带
构造模式
推覆运动
勘探方向
龙门山北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推覆运动与变质作用初探——以昆仑山前的和田地区为例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玉宾
杨俊超
丁咸宝
机构
胜利石油管理局地质科学研究院
出处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00-102,共3页
文摘
位于昆仑山前的和田地区广泛分布以低温绿片岩相为主的浅变质岩,对其原岩的认识尚有不同。综合分析该变质岩所产化石及区域构造运动背景,认为:其原岩是晚泥盆世至晚石炭世早期沉积的砂泥岩地层,应是新构造运动以来喜山期推覆运动造成的区域动力变质岩。据此认为:和田地区不可能是古老的、具继承性质的板块边缘活动带,浅变质岩的原岩与和田坳陷内的巴楚组和卡拉沙依组相当,新构造运动期的挤压变质作用促进其烃源岩的成熟生烃,强烈的挤压变形既为排烃、运移提供了动力条件,推覆运动还使浅变质岩上覆地层中形成各种构造圈闭,有利于该地区形成油气藏。
关键词
推覆运动
变质作用
变质岩
Keywords
Nappe, Metamorphic rock facies, Dynamic metamorphism, Himalayan orogeny, Kunlun mountain, Hetian
分类号
P588.3 [天文地球—岩石学]
P581 [天文地球—岩石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湖南地洼型推覆构造特征
2
作者
陈世益
机构
中南工业大学地质系
出处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1995年第2期15-18,共4页
文摘
研究了湖南境内的二十多处形成于地洼发展阶段又独具特色的构造。地洼型推覆构造,将其与发育于地槽造山带的阿尔卑斯型推覆构造相区别,指出了该型构造是地洼构造的一种重要型式。
关键词
地洼型
推
覆
构造
推覆运动
大地构造
分类号
P54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龙门山北段构造模式及油气勘探方向
被引量:
13
3
作者
邓绍强
胡明
颜其彬
肖莉
机构
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出处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84-188,共5页
基金
四川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SZD0414)
文摘
通过对龙门山北段地区的野外地质调查,以青川—茂汶,北川—映秀和马角坝—灌县断裂为界,将龙门山北段分为后山带、前山带和山前带。结合地表地质的观察和地震资料的综合解释将龙门山北段地区地腹构造划分为3个构造单元,即地表及浅层推覆构造单元、地腹叠瓦式构造单元以及山前单斜构造单元。根据野外调查分析结合区域钻井资料认为龙门山北段地区纵向发育多套有利的生储盖组合,推覆构造运动一方面为油气运移提供了动力和富集圈闭;同时多次构造运动的叠加破坏了早期形成的油气藏。综合龙门山北段地区构造运动、油气生储盖条件等对油气成藏的影响认为,纵向上地腹二叠系叠瓦构造单元为油气聚集有利区带,而平面上山前的隐伏前锋带是未来的勘探方向。
关键词
构造分带
构造模式
推覆运动
勘探方向
龙门山北段
Keywords
structural belt
structural pattern
thrust movement
exploration direction
northen section of Long men mountain
分类号
TE121.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推覆运动与变质作用初探——以昆仑山前的和田地区为例
张玉宾
杨俊超
丁咸宝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湖南地洼型推覆构造特征
陈世益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龙门山北段构造模式及油气勘探方向
邓绍强
胡明
颜其彬
肖莉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