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浅析城2井推覆体钻具失效
1
作者
蒲尚树
武永起
张金龙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2-93,128,共2页
城2井推覆体构造带主要岩性为海西期花岗岩,岩石硬度高,钻井施工难度相当大,易发生断钻具等复杂情况。就城2井推覆体构造特点和钻井施工中钻具失效原因分析、发生钻具失效时的井下情况判断、推覆体大井眼打捞落鱼方法、推覆体钻进预防...
城2井推覆体构造带主要岩性为海西期花岗岩,岩石硬度高,钻井施工难度相当大,易发生断钻具等复杂情况。就城2井推覆体构造特点和钻井施工中钻具失效原因分析、发生钻具失效时的井下情况判断、推覆体大井眼打捞落鱼方法、推覆体钻进预防钻具失效的措施等方面予以介绍,对今后在山前推覆体构造带施工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2井
推覆体构造带
钻具失效
经验总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龙门山复杂构造带红星1井天然气勘探突破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被引量:
2
2
作者
杨跃明
白晓亮
+8 位作者
易海永
刘冉
马华灵
韩嵩
闫柯
彭思桥
陈延贵
王尉
钟佳倚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4,共14页
龙门山复杂构造带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是该盆地油气勘探的重点区带,近期风险探井——红星1井首次钻穿龙门山推覆构造体,揭示推覆带下盘存在原地构造,并且在中二叠统栖霞组测试获得12.66×10^(4)m^(3)/d高产工业气流。为了探究该风险...
龙门山复杂构造带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是该盆地油气勘探的重点区带,近期风险探井——红星1井首次钻穿龙门山推覆构造体,揭示推覆带下盘存在原地构造,并且在中二叠统栖霞组测试获得12.66×10^(4)m^(3)/d高产工业气流。为了探究该风险探井天然气勘探突破所蕴含的油气地质意义,基于该井所获丰富的钻探资料,重建了推覆体地质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线束三维地震资料进行精细处理解释,恢复了龙门山前山带构造模式,进而剖析了川西龙门山复杂构造带深层碳酸盐岩沉积、储层特征及油气成藏地质条件。研究结果表明:(1)龙门山推覆构造带具有“逆掩推覆、直立倒转、原地系统”3段叠加式地质结构,前山带推覆冲断带二叠系、三叠系地层受断层控制,具有重复倒转的特征;(2)推覆体下盘栖霞组钻遇地层和岩性组合与山前带双鱼石地区特征相同,均为台缘滩相沉积,白云岩储层大面积分布,进一步证实了该区原地构造带台缘相带滩相孔隙型白云岩储层连片大面积分布;(3)龙门山复杂构造带具备“多源供烃—断裂输导—侧向对接—隐伏保存”的油气成藏条件,红星1井测试结果证实,该复杂构造带前山带和山前带均具有良好的油气成藏条件,区带油气勘探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星1井
龙门山
构造
带
推
覆
体
推
覆
带
下盘原地
构造
中二叠统栖霞组
工业气流
台缘
带
孔隙型白云岩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龙门山北段二叠系栖霞组二段白云岩储层特征
被引量:
20
3
作者
徐世琦
周建文
+3 位作者
曾庆
李毅
张光荣
胡恒智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1期59-61,6-7,共5页
龙门山北段推覆体构造带的隐伏断层前锋构造带二叠系栖霞组二段砂糖状白云岩储层是一个重要的勘探目的层。研究认为储集层的空隙类型主要有3种原生孔隙、2种次生溶蚀孔隙、2种溶蚀孔洞、3种裂缝以及2种喉道。并认为次生溶蚀孔隙和溶蚀...
龙门山北段推覆体构造带的隐伏断层前锋构造带二叠系栖霞组二段砂糖状白云岩储层是一个重要的勘探目的层。研究认为储集层的空隙类型主要有3种原生孔隙、2种次生溶蚀孔隙、2种溶蚀孔洞、3种裂缝以及2种喉道。并认为次生溶蚀孔隙和溶蚀孔洞是储层重要的储集空间,是天然气的有效储集场所。裂缝是重要的渗滤通道。储集类型有4种,以裂缝—孔隙型和裂缝—孔洞型为主要的储集类型。栖霞组二段砂糖状白云岩储层,在纵向上的分布特征是,栖霞组二段砂糖状白云岩分布在该段的中上部位,具有储层发育段数多、累厚大和裂缝发育的特点,孔隙度大于3%的有效储层累为24.15m,占砂糖状白云岩厚度的56.08%,且中低孔渗段储层中夹有高孔渗段储层。储层在横向上的分布特征是,栖霞组二段砂糖状白云岩储层的平面展布呈椭圆型,西宽东窄,展布方向为北东—南西向,分布面积大,达2276.4km2。储层发育最好的区块是0号与1号断层之间、1号与2号断层之间以及2号与3号断层之间所夹的推覆体岩片,砂糖状白云岩厚度在30m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北段
推覆体构造带
二叠系
栖霞组二段
白云岩
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析城2井推覆体钻具失效
1
作者
蒲尚树
武永起
张金龙
机构
新疆焉耆河南油田钻井分公司
出处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2-93,128,共2页
文摘
城2井推覆体构造带主要岩性为海西期花岗岩,岩石硬度高,钻井施工难度相当大,易发生断钻具等复杂情况。就城2井推覆体构造特点和钻井施工中钻具失效原因分析、发生钻具失效时的井下情况判断、推覆体大井眼打捞落鱼方法、推覆体钻进预防钻具失效的措施等方面予以介绍,对今后在山前推覆体构造带施工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关键词
城2井
推覆体构造带
钻具失效
经验总结
Keywords
well Cheng 2, nappe structure, drilling tool failure, experience
分类号
TE28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龙门山复杂构造带红星1井天然气勘探突破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被引量:
2
2
作者
杨跃明
白晓亮
易海永
刘冉
马华灵
韩嵩
闫柯
彭思桥
陈延贵
王尉
钟佳倚
机构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事业部
出处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4,共14页
基金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油气和新能源分公司科学与技术开发项目“四川盆地风险勘探领域和目标研究、工程技术攻关及现场试验”(编号:2022KT0503)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四川盆地二叠系规模增储关键问题攻关研究”子课题“四川盆地下二叠统资源潜力与成藏条件研究”(编号:20220301-03)。
文摘
龙门山复杂构造带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是该盆地油气勘探的重点区带,近期风险探井——红星1井首次钻穿龙门山推覆构造体,揭示推覆带下盘存在原地构造,并且在中二叠统栖霞组测试获得12.66×10^(4)m^(3)/d高产工业气流。为了探究该风险探井天然气勘探突破所蕴含的油气地质意义,基于该井所获丰富的钻探资料,重建了推覆体地质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线束三维地震资料进行精细处理解释,恢复了龙门山前山带构造模式,进而剖析了川西龙门山复杂构造带深层碳酸盐岩沉积、储层特征及油气成藏地质条件。研究结果表明:(1)龙门山推覆构造带具有“逆掩推覆、直立倒转、原地系统”3段叠加式地质结构,前山带推覆冲断带二叠系、三叠系地层受断层控制,具有重复倒转的特征;(2)推覆体下盘栖霞组钻遇地层和岩性组合与山前带双鱼石地区特征相同,均为台缘滩相沉积,白云岩储层大面积分布,进一步证实了该区原地构造带台缘相带滩相孔隙型白云岩储层连片大面积分布;(3)龙门山复杂构造带具备“多源供烃—断裂输导—侧向对接—隐伏保存”的油气成藏条件,红星1井测试结果证实,该复杂构造带前山带和山前带均具有良好的油气成藏条件,区带油气勘探前景广阔。
关键词
红星1井
龙门山
构造
带
推
覆
体
推
覆
带
下盘原地
构造
中二叠统栖霞组
工业气流
台缘
带
孔隙型白云岩储层
Keywords
Well Hongxing 1
Longmen Mountain structural belt nappe
Autochthonous structure at the lower plate of the nappe zone
Qixia Formation of Middle Permian
Industrial gas flow
Platform margin belt
Porous dolomite reservoir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龙门山北段二叠系栖霞组二段白云岩储层特征
被引量:
20
3
作者
徐世琦
周建文
曾庆
李毅
张光荣
胡恒智
机构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1期59-61,6-7,共5页
文摘
龙门山北段推覆体构造带的隐伏断层前锋构造带二叠系栖霞组二段砂糖状白云岩储层是一个重要的勘探目的层。研究认为储集层的空隙类型主要有3种原生孔隙、2种次生溶蚀孔隙、2种溶蚀孔洞、3种裂缝以及2种喉道。并认为次生溶蚀孔隙和溶蚀孔洞是储层重要的储集空间,是天然气的有效储集场所。裂缝是重要的渗滤通道。储集类型有4种,以裂缝—孔隙型和裂缝—孔洞型为主要的储集类型。栖霞组二段砂糖状白云岩储层,在纵向上的分布特征是,栖霞组二段砂糖状白云岩分布在该段的中上部位,具有储层发育段数多、累厚大和裂缝发育的特点,孔隙度大于3%的有效储层累为24.15m,占砂糖状白云岩厚度的56.08%,且中低孔渗段储层中夹有高孔渗段储层。储层在横向上的分布特征是,栖霞组二段砂糖状白云岩储层的平面展布呈椭圆型,西宽东窄,展布方向为北东—南西向,分布面积大,达2276.4km2。储层发育最好的区块是0号与1号断层之间、1号与2号断层之间以及2号与3号断层之间所夹的推覆体岩片,砂糖状白云岩厚度在30m以上。
关键词
龙门山北段
推覆体构造带
二叠系
栖霞组二段
白云岩
储层
Keywords
Longmen Mountain
North section
Nappe
Structural belt
Permian Period
Qixia Formation
Dolostone
Reservoir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浅析城2井推覆体钻具失效
蒲尚树
武永起
张金龙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龙门山复杂构造带红星1井天然气勘探突破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杨跃明
白晓亮
易海永
刘冉
马华灵
韩嵩
闫柯
彭思桥
陈延贵
王尉
钟佳倚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龙门山北段二叠系栖霞组二段白云岩储层特征
徐世琦
周建文
曾庆
李毅
张光荣
胡恒智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