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准噶尔盆地北缘哈山构造带油气输导系统与运聚规律
被引量:10
- 1
-
-
作者
王圣柱
吴倩倩
程世伟
薛雁
陈平
-
机构
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西部分院
-
出处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05-412,共8页
-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专题(2016ZX05002-002)
中石化科技重大攻关项目(P13020)~~
-
文摘
哈山构造带经历多期构造运动的叠加改造,造成地层的重复、缺失或倒转,地质结构复杂,油气成藏规律认识不清,制约了研究区的高效勘探。以已发现的油气藏和探井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单元解剖、地质与地化分析相结合的思路方法,运用有机地球化学手段追踪油气运移路径,明确了不同构造单元的油气输导配置样式,建立了4种油气运聚模式。研究结果认为:玛湖凹陷和哈山地区发育的风城组烃源岩在水体盐度、氧化—还原性等沉积环境指标方面存在差异。原油(油砂)生物标志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等多参数运移路径示踪表明,浅层斜坡带与中深层推覆—冲断带的原油具有不同的油气来源,两者分属于不同的油气输导系统:斜坡带的原油来源于玛湖凹陷的风城组烃源岩,其生成的油气通过"断—毯"高效输导路径运聚成藏,具有远源供烃、横向输导的特点;推覆—冲断带的原油主要来源于哈山地区的风城组烃源岩,整体表现为烃源岩近源供烃、断层垂向输导的成藏特征,可进一步细分为3种运聚模式:推覆叠置区断裂、溶蚀孔缝发育,为"断—缝"复杂网络输导,冲断叠加区为"断层—砂体"阶梯状输导,褶皱变形区为断层优势输导—砂体辅助输导。上述研究成果对哈山构造带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关键词
地质结构
输导模式
地化示踪
盆缘斜坡带
推覆—冲断带
哈山地区
-
Keywords
geological structure
transport pattern
geochemical tracing
basin margin slope zone
nappe-thrust zone
Hashan area
-
分类号
TE12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