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倾角煤层液压支架推移千斤顶受载行为及破坏特征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冯坤 杜玉乾 +2 位作者 伍永平 解盘石 胡涛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2-218,共7页
大倾角煤层复杂的赋存条件影响着支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目前大倾角工作面开采面临的最关键问题是保证工作面支架稳定工作。文章通过对大倾角煤层?160/105-730型推移千斤顶力学行为分析,以及借助ANSYS Workbench软件进行推移千斤顶双向... 大倾角煤层复杂的赋存条件影响着支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目前大倾角工作面开采面临的最关键问题是保证工作面支架稳定工作。文章通过对大倾角煤层?160/105-730型推移千斤顶力学行为分析,以及借助ANSYS Workbench软件进行推移千斤顶双向瞬态流固耦合分析,得出了液压支架推移千斤顶应力、变形特征,并结合实际工况,分析得出推移千斤顶涨缸窜液失效易发生在活塞杆和乳化液与推移千斤顶缸体交界处,应适当加厚活塞杆与缸体交接处的缸体厚度,并加强活塞杆与缸体交界处的密封,为大倾角工作面液压支架支护稳定性和采煤空间的安全性提供了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倾角煤层 推移千斤顶 流固耦合 涨缸 窜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支架推移千斤顶位移超声波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朱军 曾明胜 +2 位作者 王正良 赵四海 李杰 《煤矿开采》 2000年第3期69-71,共3页
介绍利用超声波检测液压支架推移千斤顶位移的原理、检测方法和实验手段 ,完成了有关的实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利用超声波检测液压支架推移千斤顶位移是完全可行的 ,检测精度可达 0 1%~ 0 9% ,与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等相比具备安装... 介绍利用超声波检测液压支架推移千斤顶位移的原理、检测方法和实验手段 ,完成了有关的实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利用超声波检测液压支架推移千斤顶位移是完全可行的 ,检测精度可达 0 1%~ 0 9% ,与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等相比具备安装简单、工作可靠性高等特点 ,为进一步开发应用于矿井井下环境的工业用超声波推移千斤顶位移传感器打下了技术基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检测 传感器 推移千斤顶位移 液压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移千斤顶动态模拟装置设计与运行技术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白飞飞 王玉超 +1 位作者 罗海平 赵昕楠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199-203,共5页
为提升井下液压支架传动介质的评价性能,设计并搭建了一种以浓缩液/乳化油为传动介质的推移千斤顶动态模拟试验台,该试验台由乳化液泵、反冲洗过滤器、电液换向阀、液控单向阀、增压器等关键设备组成。采集了泵站输出压力、回液温度和... 为提升井下液压支架传动介质的评价性能,设计并搭建了一种以浓缩液/乳化油为传动介质的推移千斤顶动态模拟试验台,该试验台由乳化液泵、反冲洗过滤器、电液换向阀、液控单向阀、增压器等关键设备组成。采集了泵站输出压力、回液温度和千斤顶上下腔的压力,观测了乳化液箱内泡沫变化情况;分析了输出压力脉动,回液温度整体上升,千斤顶上下腔压力交替变换和泡沫形成的原因。通过运行证明,动态模拟试验系统能够实现对液压支架用传动介质综合性能评价,对提升煤矿井下安全用液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移千斤顶 液压支架 浓缩液 乳化油 传动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支架推移方式的分析及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孙桂英 《煤矿开采》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3-74,共2页
液压支架推移方式是否合理直接决定着支架的推移速度。详细分析了目前国内液压支架常用的几种推移方式的工作原理、推移机构的布置及优缺点,说明了框架连接推移方式和双交替单向阀式推移方式不但能满足推溜和拉架的要求,而且综合性能最好。
关键词 液压支架 推移千斤顶 推移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支架电液控系统推移安全阀开启现象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杨艳丽 赵新亚 王丽丽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5-77,共3页
主要说明了液压支架电液控系统中推移千斤顶在空载动作时安全阀频繁开启原因,根据对支架出厂检验的过程中的试验数据,分析并得出几条关于安全阀瞬间开启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 液压支架 推移千斤顶 电液控系统 推移单向锁 安全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支架初撑力不足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熊开选 《焦作工学院学报》 1997年第4期28-32,共5页
分析了液压支架初撑力不足的原因,提出了提高初撑力的途径。对几种不同的提高初撑力方法进行了对比,并重点分析了采用初撑力保持阀、自动增压和推移千斤顶三种方法。
关键词 液压支架 初撑力 自动增压 推移千斤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采面扇形调采
7
作者 刘庆法 柏双增 马占平 《煤炭科学技术》 CAS 1983年第6期6-8,共3页
一般综采面切眼和上下风巷都呈垂直布置,但由于地质条件所限或其它原因而形成三角煤,造成资源损失,还限制了综采设备的使用。为此在东翼7205顶分层工作面进行了扇形调采新工艺的试验,调采角度达40°,较好地解决了综采面开采边角煤... 一般综采面切眼和上下风巷都呈垂直布置,但由于地质条件所限或其它原因而形成三角煤,造成资源损失,还限制了综采设备的使用。为此在东翼7205顶分层工作面进行了扇形调采新工艺的试验,调采角度达40°,较好地解决了综采面开采边角煤问题。一、综采面条件 7205顶分层工作面采高为2.8~3.0m,工作面长138m,采用92架掩护式支架(架间距为1.5m)。工作面伪顶厚约1m左右,易垮落,直接项为粉砂岩。工作面布置如图1所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扇形调采 顶分层 割煤 下移 综采面 推移千斤顶 运输机 支架顶梁 机头 头部 单体液压支柱 工作面 移架 三角煤 综采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1型刨煤机组在莫斯科近郊煤田的试验
8
作者 刘廷薇 《工矿自动化》 1978年第1期38-42,共5页
CA—1型刨煤机组适用于可采厚度为1.35—2米的缓倾斜煤层,该型机组比 CA型机组有较高的技术参数和较好的结构和性能(表1)。
关键词 刨煤机 采煤机 推移千斤顶 CA 工作面支架 运输机 莫斯科 俄罗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