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布兰顿的推理主义语义学与整体论批评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戴潘
-
机构
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
出处
《哲学分析》
2013年第4期145-157,199,共13页
-
文摘
布兰顿的推理主义语义学是在继承传统推理主义和批判表征主义与自然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基本观点是主张语义学研究要与语用学紧密结合,发展出一套分析的实用主义进路。福多认为,推理主义对意义的分析将导致语义的整体论原则,使得主体间的交流与理解成为不可能。布兰顿对主体间的理解和交流的常识图景进行了批判,与福多之间的分歧不在于分析技术的不同,而在于他们的哲学立场的差异,而这种哲学立场的差异是由哲学语义学研究的两种不同基本方式导致的。
-
关键词
推理主义
表征主义
实用主义
语义学
整体论
-
Keywords
inferentialism
representationalism
pragmatism
semantics
holism
-
分类号
H030
[语言文字—语言学]
-
-
题名论裁判后果主义推理的运作原理
被引量:13
- 2
-
-
作者
赵力
-
机构
吉林大学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
出处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9-160,共12页
-
基金
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以中国实践为基础的法律体系理论研究”(项目批准号:17JJD820003)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与传统法律推理不同,后果主义推理是根据对裁判后果的预测和评价来选择判决理由。这种对后果的评价在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判断,必须借助于一定的评价标准,才能在事后对其加以控制及合理化。基于后果评价的内容和理由的不同,可以将评价标准划分为规则价值和后果价值。一方面,无论是法律中体现的价值,还是法律本身所追求的价值,它们都可以蕴含在依法裁判的目标之中,从而表现为法的安定性、融贯性等一般标准。另一方面,一些标准还可能源于道德考量、社情民意和社会治理等方面的需求,它们既可以作为"超越法律"的实质理由,又构成了对"恣意裁判"的外在限制。此外,裁判结论的得出还需要经过证立和说明,只有建立在相关论证程序的制约和保障之上,后果主义推理才不会使司法裁判脱离法律的轨道。
-
关键词
后果主义推理
后果评价
价值判断
评价标准
裁判形态
-
Keywords
consequentialist reasoning
consequential evaluation
value judgment
evaluation criteria
juridical gorm
-
分类号
D914
[政治法律—刑法学]
-
-
题名精神分裂症社会认知障碍的直接感知进路
被引量:1
- 3
-
-
作者
陈冠初
金昕哲
陈巍
-
机构
绍兴文理学院心理学系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与认知科学交叉平台
-
出处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47-51,共5页
-
基金
2023年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培育专项课题(青年英才培育)(23QNYC19ZD)
201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9ZDA043)。
-
文摘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认知障碍问题是导致其社会功能缺陷的关键因素。目前,理论论与模拟论作为两种解释精神分裂症社会认知障碍的主流理论被广泛使用,但两者皆预设了一种认识论上的推理主义立场。直接社会感知理论批判了推理主义对精神分裂症社会认知障碍的解释,并与诸多精神病学、临床现象学和认知神经科学证据形成互惠约束,有助于澄清和补充精神分裂症在社会交互理解上的具身性特征以及自然自明性缺失,未来的研究可以借助新兴的人际神经科学研究范式等前沿技术,进一步探索精神分裂症直接社会感知障碍的神经机制及其哲学意义。
-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推理主义
社会认知
直接社会感知
-
Keywords
schizophrenia
inferentialism
social cognition
direct social perception
-
分类号
R-05
[医药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