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oost推挽式双向DC/DC变换器的效率最优运行区间分析
1
作者 孟宪慧 张纯江 +2 位作者 赵策 郭忠南 阚志忠 《电工电能新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4-34,共11页
为了提高Boost推挽式双向DC/DC变换器的传输效率,本文通过对变换器工作特性的分析,推导出了其效率最高的运行区间。首先根据系统工作过程中驱动信号占空比和移相比的关系,提出变换器的12种工作模式,详细分析了每种模式的传输电感电流有... 为了提高Boost推挽式双向DC/DC变换器的传输效率,本文通过对变换器工作特性的分析,推导出了其效率最高的运行区间。首先根据系统工作过程中驱动信号占空比和移相比的关系,提出变换器的12种工作模式,详细分析了每种模式的传输电感电流有效值、功率传输特性、回流功率、软开关特性。其次,根据驱动信号占空比D和初、次级移相角φ的关系推导出能够使变换器实现全负载范围内软开关、无回流功率运行的工作区间,从而使系统传输效率达到最优。最后,搭建实验平台,验证了所推导结论的正确性,为Boost推挽式双向DC/DC变换器的电路参数和控制参数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挽 双向dc/dc变换器 效率最优 回流功率 PWM加移相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级式AD/DC变换器的改进自抗扰控制
2
作者 陈俊伟 武鹏 +1 位作者 李学举 陈蓓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0-236,共7页
为改善两级式AC/DC变换器的动态性能,提升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提出两级式变换器的改进自抗扰控制(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ADRC)。首先,根据开关周期平均法和扩展描述函数法分别对前级功率因数校正(power factor corrector,... 为改善两级式AC/DC变换器的动态性能,提升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提出两级式变换器的改进自抗扰控制(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ADRC)。首先,根据开关周期平均法和扩展描述函数法分别对前级功率因数校正(power factor corrector,PFC)电路和后级LLC(inductor-inductor-capacitor)谐振变换电路进行小信号分析,建立电路的数学模型;随后,将二倍频纹波看作内部扰动,在ADRC的基础上加入扰动抑制律,使观测器快速预估扩张状态,进而分析不同扰动抑制律对系统动态性能和抗扰能力的影响,给出控制器参数设计方法;最后,采用仿真实验测试控制器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ADRC和PI(proportional integral)控制器,改进ADRC能在较低的电流谐波下,改善负载突变时输出电压的超调量和调节时间,提升系统的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级AC/dc变换器 自抗扰控制 动态性能 扰动抑制律 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LLC谐振变换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电压钳位型零电压开关推挽式高频环节DC/AC变换器 被引量:5
3
作者 伍群芳 王勤 +2 位作者 徐佳林 肖岚 袁义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787-1796,共10页
提出了一种电压钳位零电压开关(zero voltage switch,ZVS)型推挽式高频环节DC/AC变换器,首先给出了所提出高频环节DC/AC变换器的推衍过程,针对所推衍出的拓扑结构给出了其开关控制策略。重点叙述了其稳态工作原理,并采用状态空间法建立... 提出了一种电压钳位零电压开关(zero voltage switch,ZVS)型推挽式高频环节DC/AC变换器,首先给出了所提出高频环节DC/AC变换器的推衍过程,针对所推衍出的拓扑结构给出了其开关控制策略。重点叙述了其稳态工作原理,并采用状态空间法建立了变换器的输入输出平均模型,然后分析了该变换器的主要特性。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所提出的DC/AC变换器与移相全桥式DC/AC变换器具有相类似的特性,变压器原边功率管S_1、S_2很容易实现ZVS开通,功率管S_3在漏感能量足够的条件下实现ZVS开通,且其两端电压可被钳位于输入电压,变压器副边的周波变换器则很容易实现ZVS换流。此外,相比传统推挽式DC/AC变换器,所提出变换器解决了其硬开关、损耗大的问题。最后,设计了一台功率为500VA,输入输出为48VDC/110V 50Hz AC原理样机,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及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变换器效率可达91.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挽 电压钳位 高频环节 周波变换器 dc/AC变换 ZVS换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挽式双向DC/DC变换器建模与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4
4
作者 张纯江 赵策 +3 位作者 谢季芳 AHMAD Waseem 乔玉玺 阚志忠 《燕山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27-235,共9页
本文针对推挽式双向DC/DC变换器中传输电感电流一个开关周期内的平均值为零,无法直接用状态空间模型描述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模态平均分级建模方法,通过将模态平均电流代替周期平均电流,同时遵循功率守恒的准则,将原电路解耦为前、后... 本文针对推挽式双向DC/DC变换器中传输电感电流一个开关周期内的平均值为零,无法直接用状态空间模型描述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模态平均分级建模方法,通过将模态平均电流代替周期平均电流,同时遵循功率守恒的准则,将原电路解耦为前、后两级分别建模,得到变换器低阶非耦合的小信号数学模型。然后,设计以控制箝位电容电压为目标的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器和以控制输出电压为目标的移相环控制器,并从优化系统动静态性能出发对控制器参数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设计。最后,在PSIM中搭建仿真模型,验证了所建立小信号模型的准确性和所设计控制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挽 双向dc/dc变换器 状态空间模型 模态平均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级联式DC/DC变换器输出阻抗的优化设计与稳定性 被引量:35
5
作者 姚雨迎 张东来 徐殿国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47-152,共6页
级联式DC/DC变换器的稳定性是分布式供电系统设计中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仿真和实验研究了单个DC/DC变换器的闭环输出阻抗的特性,提出源变换器输出阻抗的优化设计准则;在分析容性负载对变换器性能影响的基础上得出母线滤波电容的设计原... 级联式DC/DC变换器的稳定性是分布式供电系统设计中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仿真和实验研究了单个DC/DC变换器的闭环输出阻抗的特性,提出源变换器输出阻抗的优化设计准则;在分析容性负载对变换器性能影响的基础上得出母线滤波电容的设计原则;并对实际的级联式DC/DC系统进行改进,采用注入电压源扰动法测试阻抗比,分析了系统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阻抗比的优化设计可以保证级联系统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联dc/dc变换器 输出阻抗 阻抗比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电平电流型推挽双向DC/DC变换器及工作特性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纯江 乔玉玺 +2 位作者 谢季芳 孟宪慧 阚志忠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2,共12页
储能DC/DC变换器需要解决电池侧电流纹波和宽电压范围问题。本文研究了一种可用于电能路由器储能环节的三电平电流型推挽式双向DC/DC变换器,具有高增益、电流纹波小和宽输入电压范围的特征。以传输电感两端电压匹配为原则研究了采用脉... 储能DC/DC变换器需要解决电池侧电流纹波和宽电压范围问题。本文研究了一种可用于电能路由器储能环节的三电平电流型推挽式双向DC/DC变换器,具有高增益、电流纹波小和宽输入电压范围的特征。以传输电感两端电压匹配为原则研究了采用脉冲宽度调制(PWM)加移相控制下的工作机理,深入分析了正向和反向工作模式。研究了占空比、桥间移相比和桥内移相比对功率传输的影响以及不同模式下的系统性能,以实现变换器的高效率功率传输。通过建立各功率管开通时刻的瞬态等效电路深入研究了功率管寄生电容、变压器励磁电感对实现软开关的影响。推导出开通时刻的准谐振方程,从而得到功率管实现软开关的条件,为参数优化设计奠定了基础。在3 kW实验平台上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dc/dc变换器 PWM加移相 软开关 电能路由器 推挽变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反激式DC-DC变换器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夏泽中 马吉祺 张法明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53-856,共4页
针对电池电源管理中的开关变换器应用,采用NCP1200电流型PWM控制芯片设计了一种多路隔离输出的反激式DC-DC变换器。给出了高频变压器初次级匝数以及相关参数的计算方法。对电路中的各种寄生参数进行建模、分析、计算和测量,并根据这些... 针对电池电源管理中的开关变换器应用,采用NCP1200电流型PWM控制芯片设计了一种多路隔离输出的反激式DC-DC变换器。给出了高频变压器初次级匝数以及相关参数的计算方法。对电路中的各种寄生参数进行建模、分析、计算和测量,并根据这些参数设计了钳位电路,通过实验验证了其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阻容二极管(RCD)钳位和阻尼电路对减小开关管应力和电压振荡是有效的,有利于提高变换器的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激dcdc变换器 寄生参数 钳位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P的推挽正激DC/DC变换器的设计 被引量:3
8
作者 王仲根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39-640,667,共3页
针对目前DC/DC变换器多数采用单片机作为控制芯片,控制效果不好的问题,提出了一款基于DSP的推挽正激DC/DC变换器,给出了其控制电路以及保护电路。实验数据以及图形表明该DC/DC变换器,具有变换效率高,输出电压稳定、动态响应速度快、发... 针对目前DC/DC变换器多数采用单片机作为控制芯片,控制效果不好的问题,提出了一款基于DSP的推挽正激DC/DC变换器,给出了其控制电路以及保护电路。实验数据以及图形表明该DC/DC变换器,具有变换效率高,输出电压稳定、动态响应速度快、发热量小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 dc变换器 推挽正激 DSP P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单端反激式功率叠加DC/DC变换器的设计 被引量:2
9
作者 史琳芸 程晓维 史春侠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4786-4789,4796,共5页
针对外置式大功率AC/DC电源的待机功耗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全新的单端反激式功率叠加DC/DC变换器的设计方案。详细介绍了单端反激式功率叠加DC/DC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对其主要的器件进行设计和参数的计算,并给出了电路和相关波形。应用... 针对外置式大功率AC/DC电源的待机功耗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全新的单端反激式功率叠加DC/DC变换器的设计方案。详细介绍了单端反激式功率叠加DC/DC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对其主要的器件进行设计和参数的计算,并给出了电路和相关波形。应用结果表明,该变换器可用于大功率场所,功率密度高、稳定性好、变换效率高,维护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叠加 dc/dc变换器 单端反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联式PHEV中DC/DC变换器辐射电磁干扰分析与抑制 被引量:4
10
作者 苏利捷 黄保栋 次仁罗布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5-42,共8页
DC/DC变换器为混联式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重要组成器件,同时也是混联式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最主要的电磁干扰(EMI)源之一。文中首先对混联式PHEV中所用的降压型DC/DC全桥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和变换器中主要电磁干扰源进行分析,其次基于... DC/DC变换器为混联式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重要组成器件,同时也是混联式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最主要的电磁干扰(EMI)源之一。文中首先对混联式PHEV中所用的降压型DC/DC全桥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和变换器中主要电磁干扰源进行分析,其次基于Buck变换器辐射EMI的模型建立了DC/DC变换器辐射EMI的仿真模型以及对干扰电磁场强度进行了理论推导,在HFSS仿真平台上对产生的辐射EMI进行仿真分析。在此基础上,采取了电磁屏蔽和浮点接地的措施对DC/DC变换器辐射电磁干扰进行抑制,对比分析了抑制前后的电磁场。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抑制措施能有效减小DC/DC变换器中的辐射电磁干扰,从而提高了整车的电磁兼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联插电混合动力汽车 dc/dc变换器 辐射电磁干扰 干扰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组合式DC/AC变换器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荣 张鹏博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3-76,共4页
为了克服传统DC/AC变换器不能实现软开关控制或者需要使用高频变压器的缺点,介绍一种新型组合式DC/AC变换器拓扑,并介绍其工作原理。从系统控制的角度,对新型DC/AC变换器进行研究,借助于PSIM仿真软件,比较不同信号频率和不同输入电压的... 为了克服传统DC/AC变换器不能实现软开关控制或者需要使用高频变压器的缺点,介绍一种新型组合式DC/AC变换器拓扑,并介绍其工作原理。从系统控制的角度,对新型DC/AC变换器进行研究,借助于PSIM仿真软件,比较不同信号频率和不同输入电压的设计效果,列出仿真参数,给出负载电压以及调制给定电压和变换器输出电压的仿真结果。工频实验结果表明新型DC/AC变换器可以实现高频功率变换下交流逆变输出,证明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变换器 拓扑 dc AC PSI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微网储能DC/DC变换器的自适应虚拟直流电机控制 被引量:30
12
作者 张纯江 暴云飞 +2 位作者 孟宪慧 王建宇 阚志忠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20,共9页
电力电子化的直流微电网自身缺乏惯性,当功率发生波动时,直流母线电压会产生较大突变,不利于其稳定运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虚拟直流电机控制被应用于直流变换器中来模拟直流电机的外特性,进而为直流微电网提供惯性支撑。但传统参数固... 电力电子化的直流微电网自身缺乏惯性,当功率发生波动时,直流母线电压会产生较大突变,不利于其稳定运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虚拟直流电机控制被应用于直流变换器中来模拟直流电机的外特性,进而为直流微电网提供惯性支撑。但传统参数固定的虚拟直流电机控制在提供惯性的同时会牺牲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参数自适应虚拟直流电机控制,并将它应用于储能端推挽式DC/DC变换器中。建立了系统的小信号模型,分析了转动惯量参数变化对系统的影响,并给出了参数的自适应调节原则。最后,搭建了仿真模型对不同控制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在为系统提供较大惯性支撑的同时,系统仍具有较快的动态响应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电网 母线电压 虚拟直流电机 参数自适应 推挽式dc/dc变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联式PHEV中DC/DC变换器CM-EMI研究与抑制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保栋 苏利捷 +1 位作者 常恒宙 朱美丽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040-2049,共10页
直流/直流(DC/DC)变换器为混联式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重要组成器件,同时也是混联式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系统中最主要的电磁干扰(EMI)源之一。文中首先对混联式PHEV中所用的降压型DC/DC全桥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和变换器中主要电磁干扰... 直流/直流(DC/DC)变换器为混联式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重要组成器件,同时也是混联式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系统中最主要的电磁干扰(EMI)源之一。文中首先对混联式PHEV中所用的降压型DC/DC全桥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和变换器中主要电磁干扰源进行了分析,其次分析建立了EMI预测模型并对共模电磁干扰(CM-EMI)作了理论推导,然后在Matlab软件上对产生的共模干扰进行仿真分析,研究了抑制CM-EMI的方法,最后从干扰源和耦合通道考虑,设计一种带有源钳位的移相控制ZVS-DC/DC全桥变换器和变压器外加补偿电容的方法对变换器中的CM-EMI进行抑制,搭建了采取抑制措施的变换器电路,并通过仿真与实验对该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抑制方法能有效减小DC/DC变换器中的共模传导电磁干扰,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而且变换器系统更具有电磁兼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联插电混合动力汽车 dc/dc变换器 共模电磁干扰 干扰抑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挽式DC/DC开关电源的设计与校正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兴 马先奎 张崇巍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6期957-961,共5页
文章给出了应用状态空间平均法所建立的推挽式 DC/DC变换器的动态小信号数学模型 ,得出了闭环系统框图和传递函数。并在此基础上应用自动控制理论设计和校正了一系统。分析了比例校正方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并展望了对系统性能更好的校... 文章给出了应用状态空间平均法所建立的推挽式 DC/DC变换器的动态小信号数学模型 ,得出了闭环系统框图和传递函数。并在此基础上应用自动控制理论设计和校正了一系统。分析了比例校正方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并展望了对系统性能更好的校正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空间平均法 小信号数学模型 校正 推挽 dc/dc开关电源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降压式控制器减少了DC/DC变换器应用中的BOM成本
15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557-557,共1页
美国模拟器件公司推出ADP1823脉宽调制(PWM)双降压控式制器扩展了电源管理开关稳压器系列产品,它可为多种应用提供高效的DC/DC电源变换器。该芯片能够在3V~20V的输入范围内可产生两个低至0.6V的独立输出电压,并且能够与高达1MHz... 美国模拟器件公司推出ADP1823脉宽调制(PWM)双降压控式制器扩展了电源管理开关稳压器系列产品,它可为多种应用提供高效的DC/DC电源变换器。该芯片能够在3V~20V的输入范围内可产生两个低至0.6V的独立输出电压,并且能够与高达1MHz的外部时钟保持同步。这种由这两个通道产生的高开关频率减少了芯片所需的电容器数量并且降低材料(BOM)以及相关成本,同时扩大的电压范围能够为电源管理系统设计工程师提供一种灵活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dc变换器 BOM成本 控制器 降压 脉宽调制(PWM) 美国模拟器件公司 电源管理系统 开关稳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直流电网的高压大容量DC/DC变换器拓扑研究 被引量:67
16
作者 魏晓光 王新颖 +1 位作者 高冲 张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218-224,共7页
随着世界范围内大力发展直流电网,作为直流电网中关键器件之一的高压大容量DC/DC变换器的研究尤为重要。针对目前关于DC/DC变换器研究主要集中于中低压小功率场合的现状,该文首先从多个角度对直流电网用的高压大容量DC/DC变换器进行了... 随着世界范围内大力发展直流电网,作为直流电网中关键器件之一的高压大容量DC/DC变换器的研究尤为重要。针对目前关于DC/DC变换器研究主要集中于中低压小功率场合的现状,该文首先从多个角度对直流电网用的高压大容量DC/DC变换器进行了需求分析;其次,对现有文献中提出的适用于直流电网的DC/DC变换器拓扑进行了研究,并将输入端串联输出端串联(input-series output-series,ISOS)结构和低压DC/DC变换器相结合,提出了用于直流电网中输入端和输出端均为高电压场合的ISOS型DC/DC变换器。比较分析了不同拓扑变换器的电压变比、开关器件的电气应力和故障处理能力等,为选择合适的高压大容量DC/DC变换器拓扑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大容量dc/dc变换器 直流电网 晶闸管谐振dc/dc变换器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型dc/AC/dc变换器 输入串联输出串联型dc/dc变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EV复合电源系统双向DC/DC变换器建模
17
作者 段翔兮 冯世林 +1 位作者 龙呈 罗荣森 《兵工自动化》 2020年第6期74-78,92,共6页
针对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PHEV)复合电源系统存在的高频动态特性、计算量大和混杂特性等问题,提出一种双向DC/DC变换器的混杂自动机模型。通过分析PHEV复合电源系统的工作原理,根据拉格朗日力学理论,建... 针对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PHEV)复合电源系统存在的高频动态特性、计算量大和混杂特性等问题,提出一种双向DC/DC变换器的混杂自动机模型。通过分析PHEV复合电源系统的工作原理,根据拉格朗日力学理论,建立双向DC/DC变换器各工作模态的数学模型,再基于混杂自动机理论并结合离散化处理得到PHEV复合电源双向DC/DC变换器混杂自动机模型,并使用仿真实验对其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计算量适中、跟踪精度高,能完整地描述系统的各个工作模态,兼顾了CCM模式和DCM模式,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电源 插电混合动力汽车 双向dc/dc变换器 混杂自动机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在双移相状态下的隔离式三电平半桥双向DC/DC分析
18
作者 冯强 董瑞琦 +2 位作者 王聪 程红 庄园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12-115,共4页
双向DC/DC具有易实现软开关,功率双向流动,电气隔离,高可靠性以及具有完全对称的配置等特点。文章对一种新的隔离式三电平半桥双向DC/DC拓扑进行了分析,和两电平双向DC/DC对比,发现三电平半桥双向DC/DE拓扑可以更方便的用在高电压环境中... 双向DC/DC具有易实现软开关,功率双向流动,电气隔离,高可靠性以及具有完全对称的配置等特点。文章对一种新的隔离式三电平半桥双向DC/DC拓扑进行了分析,和两电平双向DC/DC对比,发现三电平半桥双向DC/DE拓扑可以更方便的用在高电压环境中,因为每个开关管所承受的耐压只有直流侧电压的一半。文章对该拓扑工作在双移相情况下作了详细的电路分析,并进行了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证明了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离三电平半桥 双向dc/dc变换器 双移相 零电压导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链式矩阵变换器的最小功率回流控制 被引量:3
19
作者 夏志鹏 金平 常岭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9-98,共10页
隔离型DC/AC矩阵变换器由于减少了变换器的中间级,具有较高的功率密度以及效率,但存在功率回流的现象,产生较高的电流应力,对开关管造成较大的冲击。为了尽可能地减小功率回流,针对相移角φ和调制因数m的参数设置就显得尤为重要。对隔离... 隔离型DC/AC矩阵变换器由于减少了变换器的中间级,具有较高的功率密度以及效率,但存在功率回流的现象,产生较高的电流应力,对开关管造成较大的冲击。为了尽可能地减小功率回流,针对相移角φ和调制因数m的参数设置就显得尤为重要。对隔离型DC/AC矩阵变换器的调制方法和传输功率进行了分析,给出变换器相应的公式。在保证输出功率的前提下,使得功率回流达到最小,通过公式推导,建立变量φ和m之间关系,从而得出最优值。仿真给出了三种方案下的电压电流波形,以及畸变率分析。最后,搭建了一台300 W的样机,通过合理的选择变量φ和m,方案3的最高效率达到91.67%,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可行性与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离型dc/AC矩阵变换器 高频链矩阵变换器 功率回流 相移角φ 调制因数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直变换器输入滤波器的设计 被引量:11
20
作者 朱成花 石健将 严仰光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5-90,94,共7页
基于MiddleBrooksExtraElementTheorem,分析了输入滤波器与DC/DC变换器之间的相互作用。给出输入滤波器的设计准则:既能限制谐振峰值和保证稳态滤波效果,同时不影响变换器稳定性和抗扰能力,并给出单级式输入滤波器和多级式输入滤波器的... 基于MiddleBrooksExtraElementTheorem,分析了输入滤波器与DC/DC变换器之间的相互作用。给出输入滤波器的设计准则:既能限制谐振峰值和保证稳态滤波效果,同时不影响变换器稳定性和抗扰能力,并给出单级式输入滤波器和多级式输入滤波器的具体设计方法。仿真和实验表明,按该方法设计的输入滤波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损耗低、谐振峰值低及衰减速率快等优点,在开关变换器场合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级输入滤波器 多级输入滤波器 dc/dc变换器 谐振峰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