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推拿弹拨手法结合S-E-T技术治疗“骨盆前倾-腰曲增加”型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王芳 赵丽 +2 位作者 侯可强 房铭 王德兴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3期157-159,共3页
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是临床常见的症状综合征“,骨盆前倾-腰曲增加”型是其常见类型,主要是由于髂腰肌劳损所致,给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不良影响。临床对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治疗手段多样,非手术治疗手段较为常见,特别是悬吊训练(S-E-T)... 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是临床常见的症状综合征“,骨盆前倾-腰曲增加”型是其常见类型,主要是由于髂腰肌劳损所致,给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不良影响。临床对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治疗手段多样,非手术治疗手段较为常见,特别是悬吊训练(S-E-T)技术与推拿弹拨手法具有无创性、操作简单、不良反应小等优点,可有效减轻下腰痛症状,促进腰部功能康复,但关于其用于“骨盆前倾-腰曲增加”型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研究较少。鉴于此,该研究分析推拿弹拨手法结合S-E-T技术治疗“骨盆前倾-腰曲增加”型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效果,以期为临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前倾-腰曲增加”型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 推拿弹拨手法 悬吊训练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拿弹拨手法结合家庭康复护理治疗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何敏 汪建军 汪顺富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8期1595-1599,共5页
目的:运用推拿弹拨手法结合家庭康复护理治疗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我院就诊的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推拿弹拨手法结合家庭康复护理的联合治... 目的:运用推拿弹拨手法结合家庭康复护理治疗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我院就诊的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推拿弹拨手法结合家庭康复护理的联合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单纯推拿治疗方法。比较2组患儿以及不同年龄段的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治疗效果。结果:纳入研究的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共42例,观察组21例,对照组21例。观察组1月—6月组痊愈率为81.82%,6月—12月组痊愈率为75%,>12个月组痊愈率为0.00%,不同年龄段患儿痊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21例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痊愈15例,痊愈率71.43%,对照组21例患儿8例痊愈,痊愈率38.10%,结论: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通过推拿弹拨手法结合家庭康复护理能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且痊愈率明显高于单纯的采用推拿手法治疗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而且年龄越小,痊愈率就越高,值得我们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弹拨手法 家庭康复护理 小儿 先天性肌性斜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