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埃维菌素长效控释丸在绵羊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徐慧斌 沈杰 +5 位作者 叶明忠 曹杰 张仓 王权 周金林 何国声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 CAS 1996年第2期4-7,共4页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埃维菌素长效控制释放丸在血浆和胃液中的药物动力学,所测成分为埃维菌素B1a。流动相为乙腈:甲醇:水=72:18:10,紫外检测波长为245um,流速1ml/min。结果表明埃维菌素长效控释丸在...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埃维菌素长效控制释放丸在血浆和胃液中的药物动力学,所测成分为埃维菌素B1a。流动相为乙腈:甲醇:水=72:18:10,紫外检测波长为245um,流速1ml/min。结果表明埃维菌素长效控释丸在绵羊体内稳定释放,可持续110天以上,血浆和胃液中埃维菌素B1a的浓度分别为8.37±1.90ng/ml和41.24±23.41n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病 埃维菌素 长效控释丸 药物动力学 寄生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芬苯哒唑长效控释丸在山羊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徐慧斌 沈杰 +5 位作者 张仓 曹杰 叶明忠 王权 周金林 何国声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 CAS 1996年第3期5-9,共5页
本试验用反相高效液相法测定芬苯哒唑长效控释丸在山羊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在血浆中测到芬苯哒唑代谢产物亚砜和砜,其平均浓度分别为7.17±1.54mg/ml和3.86±1.03ng/ml,但未测出原药浓度。在瘤胃液... 本试验用反相高效液相法测定芬苯哒唑长效控释丸在山羊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在血浆中测到芬苯哒唑代谢产物亚砜和砜,其平均浓度分别为7.17±1.54mg/ml和3.86±1.03ng/ml,但未测出原药浓度。在瘤胃液中测出的芬苯哒唑平均浓度为219.00±130.83ng/ml。结果表明芬苯哒唑长效控释九可以在山羊体内恒定释放药物110天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苯哒唑 长效控释丸 药物动力学 山羊 寄生蠕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维菌素控释丸对牛寄生虫的驱杀效果观察 被引量:5
3
作者 吴绍强 牛钟相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阿维菌素控释丸 寄生虫 驱杀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反相HPLC法测定埃维菌素长效控释丸在山羊体内的药物动力学 被引量:5
4
作者 徐慧斌 王权 +5 位作者 曹杰 沈杰 张仓 周金林 叶明忠 何国声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 1998年第1期1-4,共4页
为了解埃维菌素长效控释丸在羊真胃中药浓度变化,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埃维菌素长效控释丸(2号)在山羊血浆和真胃液中的药物动力学,所测成分为埃维菌素B1a。流动相为乙腈:甲醇:水=72:18:10,紫外检测波长为245nm,流速为1ml... 为了解埃维菌素长效控释丸在羊真胃中药浓度变化,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埃维菌素长效控释丸(2号)在山羊血浆和真胃液中的药物动力学,所测成分为埃维菌素B1a。流动相为乙腈:甲醇:水=72:18:10,紫外检测波长为245nm,流速为1ml/min。结果表明埃维菌素长效丸(2号)在山羊体内稳定释放,可持续近两个月,血浆和真胃液中埃维菌素B1a的浓度分别为9.25±3.40ng/ml和23.85±9.97n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维菌素 长效控释丸 埃维菌素 羊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特布他林脉冲控释微丸的制备 被引量:6
5
作者 陈燕忠 张纪兴 吕竹芬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07-310,共4页
目的 :制备硫酸特布他林脉冲控释微丸。方法 :采用双层膜时控崩解原理制备脉冲控释微丸 ,使用水溶胀性材料为内包衣溶胀层 ,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为外包衣控释层。以释药时滞及时滞后的累积释药量为指标 ,溶胀层包衣液中SDS的浓度、溶胀... 目的 :制备硫酸特布他林脉冲控释微丸。方法 :采用双层膜时控崩解原理制备脉冲控释微丸 ,使用水溶胀性材料为内包衣溶胀层 ,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为外包衣控释层。以释药时滞及时滞后的累积释药量为指标 ,溶胀层包衣液中SDS的浓度、溶胀层和控释层包衣增重为因素 ,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选最佳制备工艺条件。结果 :药物通过控释层衣膜破裂而释放 ,内包衣层中SDS的加入量、溶胀层和控释层厚度对脉冲控释微丸的释药时滞和释药速率均具有显著性影响。按优选工艺制备的 3批样品 ,溶胀层包衣液中SDS的浓度为0 0 5mol/L、溶胀层包衣增重为 16 %、控释层包衣增重为 18% ,体外试验表明 ,平均所制备的脉冲控释微丸时滞为 4 5h ,之后 1 5h累积释药均大于 80 % ,达到了脉冲控释的要求。结论 :制备的硫酸特布他林脉冲控释微丸 ,其药物的体外释放能够达到脉冲控释效果 ,本试验对硫酸特布他林脉冲控释系统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特布他林 脉冲控释 正交试验 时滞 累积释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总内酯控释小丸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刘清飞 周莉玲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49-352,共4页
目的 :考察银杏总内酯控释小丸的稳定性。方法 :进行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以及室温留样考察 ,用相似因子法评价释放度的稳定性。结果 :小丸的各项指标均在要求范围内 ,释放度相似因子f2 均较大。结论 :可初步认为控释小丸的稳定性良好。
关键词 银杏总内酯 控释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控释微丸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陈兴荣 刘晓莎 +1 位作者 方炳虎 刘小艳 《中国兽药杂志》 2009年第8期46-50,共5页
通过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对近年来缓控释微丸的辅料、制备方法、包衣技术及释药机理等的研究概况作一综述,并对其在兽药领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控释 辅料 制备方法 包衣技术 释药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苦参总碱控释微丸中生物碱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马方励 时军 程怡 《中医药学刊》 2006年第9期1754-1755,共2页
目的:探讨苦参总碱控释微丸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苦参总碱控释微丸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结果:苦参碱线性范围为0.1—1.002mg/mL,加样回收率为103.3%;氧化苦参碱线性范围为0.1—0.996mg/mL,加样回... 目的:探讨苦参总碱控释微丸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苦参总碱控释微丸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结果:苦参碱线性范围为0.1—1.002mg/mL,加样回收率为103.3%;氧化苦参碱线性范围为0.1—0.996mg/mL,加样回收率为98.47%;精密度符合要求;所测3批控释微丸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含量平均为(38.66±1.20)mg/g、(68.12±1.62)mg/g。结论:HPLC法稳定可靠,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苦参总碱 控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释扑尔敏微丸的研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国华 刘国杰 李汉蕴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1985年第1期28-37,共10页
本文根据扩散原理,通过建立体外溶出速率试验的方法对处方进行了筛选,制出了体外具有零级动力学溶出的扑尔敏控释微丸;其溶出速率常数为8.13%~10.63%(t≤6小时),释放延续时间达12小时以上。从影响溶出因素的研究表明,辅料的百分用量... 本文根据扩散原理,通过建立体外溶出速率试验的方法对处方进行了筛选,制出了体外具有零级动力学溶出的扑尔敏控释微丸;其溶出速率常数为8.13%~10.63%(t≤6小时),释放延续时间达12小时以上。从影响溶出因素的研究表明,辅料的百分用量与溶出速率常数及t_(50%)均成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扑尔敏 控释 溶出试验 零级动力学溶出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埃维菌素和芬苯达唑控制释放长效丸预防羊寄生虫试验 被引量:6
10
作者 沈杰 叶明忠 +3 位作者 徐慧斌 陈永军 何国声 孙先红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 CAS 1994年第3期51-52,共2页
埃维菌素和芬苯达唑控制释放长效丸预防羊寄生虫试验沈杰,叶明忠,徐慧斌,陈永军,何国声(中国农科院上海家畜寄生虫病研究所)孙先红(湖北省长阳县火烧坪草畜示范场)放牧羊的寄生虫感染频繁,往往导致羊死亡和生产能力下降,造成... 埃维菌素和芬苯达唑控制释放长效丸预防羊寄生虫试验沈杰,叶明忠,徐慧斌,陈永军,何国声(中国农科院上海家畜寄生虫病研究所)孙先红(湖北省长阳县火烧坪草畜示范场)放牧羊的寄生虫感染频繁,往往导致羊死亡和生产能力下降,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目前国内一般商品化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维菌素 芬苯达唑 控释长效 预防 寄生虫 药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环湖地区绵羊寄生虫病防治程序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何成基 胡义 +3 位作者 郭红玮 保善科 孔祥颖 李文华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 2007年第2期16-18,共3页
根据环湖地区绵羊主要寄生虫病的发生和流行规律以及防治现状,1月用阿维菌素按0.2mg/kg·BW剂量投服2次驱杀内外寄生虫的基础上,4月初每羊投服1粒芬苯哒唑控释丸或丙硫咪唑缓释药弹,既可以驱除冬季感染的部分虫体,又预防了春... 根据环湖地区绵羊主要寄生虫病的发生和流行规律以及防治现状,1月用阿维菌素按0.2mg/kg·BW剂量投服2次驱杀内外寄生虫的基础上,4月初每羊投服1粒芬苯哒唑控释丸或丙硫咪唑缓释药弹,既可以驱除冬季感染的部分虫体,又预防了春季以后羊2次遭受寄生虫的重复感染,有效期达3个月以上,虫卵减少率达93%以上.经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芬苯哒唑控释丸投药后4—5月虫卵下降率达100%,6月份虫卵下降93.82%,7~9月份分别下降64.74%、64.16%和64.02%;对照组6月份出现肺线虫幼虫,试验组8月份出现。丙硫咪唑缓释药弹投药后4.5月份虫卵下降率为100%;90d下降97.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寄生虫 防治程序 控释丸 缓释药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